砌体结构-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
《砌体结构-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1.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3.墙、柱设计计算,4.混合结构房屋的构造措施,5.1 概述,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水平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屋盖,楼盖,钢筋混凝土、木材,墙、柱、基础,砌体材料,砌体结构,(混合结构),楼(屋)盖的作用:,1.承受竖向荷载,2.与墙体形成空间结构,共同承受水平荷载,墙体的作用:,1.承受楼(屋)盖传来的竖向荷载,2.承受各种水平荷载,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墙体的分类:,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一、横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横墙基础地基,将楼板
2、沿纵向仅放置于横墙上,纵墙为自承重墙体,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二、纵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梁)纵墙基础地基,将楼板沿横向仅放置于纵墙上,或将楼板支承于横向布置的钢筋混凝土梁上,而梁支承于纵墙上。,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三、纵横墙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楼(屋)面板横墙或纵墙基础地基,楼板既可以放置于横墙上,也可以放置于纵墙上,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四、内框架承重方案,利用钢筋混凝土柱代替内承重墙,5.2 混合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
3、五、底部框架承重方案,传力途径:梁板荷载在上部通过内外墙体向下传递,在结构转换层部位,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传给柱,再传给基础。,将底层用钢筋混凝土梁、柱同时取代内外承重墙体,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问题的提出:,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单个构件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的砌体房屋中计算单元的选取和计算简图的确定,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3.1 结构静力计算方案,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表中的刚性方案、弹性方案以及刚弹性方案表示什么意思?,5.3.1 结构静力计算方案
4、,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两端无山墙(平面受力体系),两端有山墙(空间受力体系),us=u1+u2up,1.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结论,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1)弹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很大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小时,其屋盖位移与无山墙时的位移接近,即usup,此时房屋中各计算单元的计算简图可简化为平面排架。,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2)刚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很小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大时,房屋的空间作用很强,可以认为屋盖受水平荷载后没
5、有水平位移,即us0,此时屋面结构可以看作是外纵墙的不动铰支座。,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3)刚弹性方案,当房屋的刚性横墙间距较大时,或屋面的水平刚度很大时,屋盖的水平位移0usup,此时可按屋面与外纵墙铰接并考虑空间工作性能的排架计算。,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4)各方案的分类标准,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刚性方案和刚弹性方案的横墙,1)横墙中开有洞口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2)横墙厚度不宜小于180mm;,3)单层房屋的横墙长度不宜小于其高度,多层房屋的
6、横墙长度,不宜小于H/2(H为横墙总高度);,4)当横墙不能同时符合上述要求时,应对横墙刚度进行验算,如其最大水平位移umaxH/4000(H为横墙总高度)时,仍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符合此刚度要求的一段横墙或其他结构构件(如框架等),也可视为刚性或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横墙。,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3.2 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1)计算单元,1.纵墙内力计算,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3.2 刚性方案多层房屋的静力计算,2)荷载计算,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按荷载类别,按荷载来
7、源,(1)上部各层的荷载(包括墙体重、屋面及楼板重等)沿上一层墙的截面形心传至下层;,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3)当梁支承于墙上时,梁端支承压力N1到墙内边距离,对屋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33倍;对楼盖梁应取梁端有效支承长度a0的0.4倍。,(2)在计算某层墙体弯矩时,要考虑本层梁、板支承压力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当本层墙与上一层墙形心不重合时,尚应考虑上部传来的竖向荷载对本层墙体产生的弯矩;,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图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多层房屋的墙体如同一竖向连续梁,屋盖、楼盖及基础顶面均作为连续梁的支点。,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
8、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4)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最不利位置及内力计算,I-I截面(楼盖大梁底面处),-截面(窗口上边缘处),截面(窗口下边缘处),-截面(下层楼盖大梁底面处),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M=Hi2/12,风荷载引起的弯矩按下式计算:,Hi 第i层墙体的高度,即第i层层高。,墙体计算简图可简化为一竖向多跨连续梁。,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超过全截面面积的2/3;,可不考虑风荷载的情况,屋面自重不小于0.8kN/m2;,层高和总高不超过下表规定:,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
9、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2.横墙内力计算,承重横墙内力计算的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承载力计算等均与承重纵墙相同,但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同之处:,1.计算单元:由于横墙多数情况承受均布荷载,此时取1m宽墙段作为计算单元;,2.山墙高度:对于坡屋顶建筑的山墙高度取层高加山墙尖的平均高度;,3.中间横墙荷载计算:,5.3 混合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5.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第5章混合结构墙柱设计,本节内容:,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圈梁与过梁,防止砌体开裂的的措施,一般构造措施,5.4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基本构造要求,5.4.1.墙柱的高厚比验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混合结构 房屋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9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