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修.ppt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修.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矿井通风网络中风 量分配与调节,第一节 风量分配基本规律,第二节 简单网络特性,第三节 通风网络动态特性分析,第四节 矿井风量调节,第五节 用计算机解算复杂通风网络,第一节 风量分配基本规律一、矿井通风网络与网络图(一)矿井通风网络通风网络图:用直观的几何图形来表示通风网络。1.分支(边、弧):表示一段通风井巷的有向线段,线段的 方向代表井巷中的风流方向。每条分支有一个编号,称分支号。2.节点(结点、顶点):是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的交点。3.路(通路、道路):是由若干条方向相同的分支首尾相连而成的 线路。如图中,125、1246和136等均是通路。4.回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首尾相连形
2、成闭合线路称为回路。如图中,243、2563和1367,矿井通风系统是由纵横交错的井巷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用图论的方法对通风系统进行抽象描述,把通风系统变成一个由线、点及其属性组成的系统,称为通风网络。,5,2,3,4,1,6,7,5、树:是指任意两节点间至少存在一条通路但不含回路的一类特殊图。由于这类图的几何形状与树相似,故得名。树中的分支称为树枝。包含通风网络的全部节点的树称为其生成树,简称树。(二)矿井通风网络图 特点:)通风网络图只反映风流方向及节点与分支间的相互关系,节点位置与分支线的形状可以任意改变。)能清楚地反映风流的方向和分合关系,并且是进行各种通风计算的基础,因此是矿井通风管
3、理的一种重要图件。,二、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节点的空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若不考虑风流密度的变化,则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体积流量(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如图a,节点4处的风量平衡方程为:将上述节点扩展为无源回路,则上述风量平衡定律依然成立。如图b所示,回路2-4-5-7-2的各邻接分支的风量满足如下关系:,8,三、能量平衡定律 假设:一般地,回路中分支风流方向为顺时针时,其阻力取“”,逆时针时,其阻力取“”。(一)无动力源(Hn Hf)通风网路图的任一回路中,无动力源时
4、,各分支阻力的代数和为零,即:如图,对回路-6中有:,(二)有动力源 设风机风压Hf,自然风压HN。如图,对回路 234-5-1中有:一般表达式为:即:能量平衡定律是指在任一闭合回路中,各分支的通风阻力代数和等于该回路中自然风压与通风机风压的代数和。,第二节 简单网络特性,定义: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分支彼此首尾相连,中间没有风流分汇点的线路称为串联风路。,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一、串联,一、串联风路,(一)串联风路特性,1.总风量等于各分支的风量:MS=M1=M2=Mn 当各分支的空气密度相等时,QS
5、=Q1=Q2=Qn 2.总风压(阻力)等于各分支风压(阻力)之和,即:,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串联特性,3.总风阻等于各分支风阻之和:,(一)串联风路特性,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串联特性,(一)串联风路特性,4.串联风路等积孔及与各分支等积孔间的关系,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串联特性,方法:,根据串联
6、风路的特性,绘制串联风路等效阻力特性曲线。,R1,R2,R1+R2,Q,H,(二)串联风路等效阻力特性曲线的绘制,、首先在 hQ 坐标图上分别作出串联风路1、2的阻力特性曲线R1、R2;,、根据串联风路“风量相等,阻力叠加”的原则,作平行于h轴的若干条等风量线,在等风量线上将1、2分支阻力h1、h2叠加,得到串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上的点;,、将所有等风量线上的点联成曲线R3,即为串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2绘等效图,定义:由两条或两条以上具有相同始节点和末节点的分支所
7、组成的通风网络,称为并联风网。,二、并联风网,1,2,3,4,1,2,3,4,5,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二、并联,1.总风量等于各分支的风量之和,即 当各分支的空气密度相等时,2.总风压等于各分支风压,即 注意:当分支中存在风机等通风动力时,并联分支的阻力并不相等。,(一)并联风网特性,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并联特性,(一)并联风网特性,3.并联风网总风阻与各分支风阻的关系,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
8、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并联特性,(一)并联风网特性,4.并联风网等积孔等于各分支等积孔之和,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并联特性,(一)并联风网特性,5.并联风网的风量分配,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1并联特性,Q1,(二)并联风网等效阻力特性曲线的绘制,依据并联风网的特性,绘制并联风网等效阻力特性曲线,方法:,、首先在hQ 坐标图上
9、分别作出并联风路1、2的阻力特性曲线R1、R2;,R1,R2,R1/R2,Q,H,、根据并联风路“风压(阻力)相等,风量叠加”的原则,作平行于Q 轴的若干条等风压线,在等风压线上将1、2分支风量Q1、Q2叠加,得到并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上的点;,Q2,Q1+Q2,、将所有等风压线上的点联成曲线R3,即为并联风路的等效阻力特性曲线。,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2绘等效图,在矿井的进、回风风路多为串联风路,而采区内部多为并联风网。串并联风网的比较:、从提高工作地点的空气质量及安全性出发,采用并联风网具
10、有明显的优点。,三、串联风路与并联风网的比较,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规程第114条 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1次。,三、比较,、在同样的分支风阻条件下,分支并联时的总风阻小于串联时的总风阻。,串联:RS=2R,并联:,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三、串联风路与并联风网的比较,3、井下串联分支所需开拓工程量小,经济性好。,三、比较
11、,(一)几个概念,四、角联风网,角联风网:是指内部存在角联分支的网络。角联分支(对角分支):是指位于风网的任意两条有向通路之间、且不与两通路的公共节点相连的分支,如上图示。简单角联风网:仅有一条角联分支的风网。复杂角联风网: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角联分支的风网。,2,1,复杂角联风网,简单角联风网,1,3,6,4,5,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四、角联,1基本概念,(二)角联分支风向判别,原则:分支的风向取决于其始、末节点间的压能值。风流由能位高的节点流向能位低的节点;当两点能位相同时,风流停滞;当始节点
12、能位低于末节点时,风流反向。,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2风向判定,1、分支5中无风,由风压平衡定律:,(二)角联分支风向判别,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2风向判定,、当分支5中风向由23,(二)角联分支风向判别,一、串联 1串联特性 2绘等效图二、并联 1并联特性 2绘等效图三、比较四、角联 1基本概念 2风向判定 3.角联分析,2风向判定,、分支5中的风向由32 同理可得:,(二)角联分支风向判别,简单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井 通风 网络 中风 分配 调节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