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弥漫性疾病PPT课件.ppt
《肝脏弥漫性疾病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脏弥漫性疾病PPT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肝脏弥漫性疾病,一、肝硬化(cirrhosis),肝硬化分类 按病因分类 酒精性肝硬化 肝炎后肝硬化 坏死后性肝硬化 胆源性肝硬化 心源性肝硬化 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一、肝硬化(cirrhosis),按形态学分类 小结节性肝硬化 大结节性肝硬化 混合性肝硬化,,一、肝硬化(cirrhosis),病理改变 主要为肝细胞变性、小灶性坏死,肝细胞再生,肝组织结构改变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一、肝硬化(cirrhosis),肝组织内弥漫分布细小或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1-2mm,大者1-2cm。肝体积缩小、变硬,以右叶缩小,尾叶相对增大。因为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肝细胞再生结节的压迫,引起
2、肝内静脉小分支的阻塞,是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脉高压。,一、肝硬化(cirrhosis),一、肝硬化(cirrhosis),临床表现 慢性肝病史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厌油腻,乏力,消化不良。晚期,肝病面容,黄疸、发烧、腹水。脾大,脾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 化验检查 转氨酶升高 白蛋白/球蛋白倒置,一、肝硬化(cirrhosis),影像表现 X线造影 胃肠道造影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肝硬化(cirrhosis),CT表现 肝脏体积缩小,肝右叶明显。肝脏各叶比例失调 肝左叶或右叶缩小,肝尾叶增大。肝脏轮廓的变化 肝边缘不规整,凹凸不平,成分叶状。肝裂增宽。增强扫描 肝脏密度密度不均,一、肝硬化(c
3、irrhosis),门静脉高压 腹水的表现,一、肝硬化(cirrhosis),3.MRI表现形态改变:MR 和CT 一样可显示肝脏的外形和轮廓的改变。信号改变 肝硬化时肝脏的信号强度可以均匀或不均匀 T1WI 斑片状的高信号区 T1WI期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上呈等及稍低信号,一、肝硬化(cirrhosis),T1WI 表现为均匀的粟粒样高信号影 增强扫描示 肝硬化再生结节无强化T2WI 可见到的不规则线状异常高信号为纤维组织带 动态增强早期可有轻度的强化,而延迟强化比较明显,一、肝硬化(cirrhosis),继发性改变 血管表现 为特定部位的结节状、条索状流空信号,有时可扭曲成团块 增强
4、扫描 肝内血供减少脾肿大 判定标准和CT 相同 腹水 表现为肝周或脾周呈带状的长T1、长T2信号。,一、肝硬化(cirrhosis),诊断与鉴别诊断 早期无特征性表现 CT、MRI均表示肝脏增大,没有特征性表现 中晚期肝硬化典型表现 肝脏大小、形态及轮廓改变 要特别注意 30%50%合并肝癌,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分类及特点 肝血色素沉着症 分类 原发性 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继发性 溶血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长期服用大量的铁制剂 特点以铁在体内过量蓄积为特征,肝、胰、心脏为常见的受累器官,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病理 铁离子在肝内
5、是以铁蛋白的形式储存;体内含量增多时形成含铁血黄素,沉积在 肝细胞 胆管上皮细胞,形成黄褐色颗粒。,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大体病理 肝脏肿大、呈红褐色,呈比较匀细结节性肝硬变,后期可转变成结节性肝硬变。细胞病理 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增生的小胆管和拒斥细胞内均可见到铁的沉积,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临床表现 肝硬化临床表现 皮肤有色素沉着 糖尿病 性腺萎缩 转铁蛋白的饱和度 肝组织活检可以明确诊断,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CT表现 肝实质的密度增高 CT值86132Hu 弥漫性 区域性 原发性 胰腺、肾上腺密度增高
6、 继发性 肝、脾密度增高 肝硬化表现 肝癌表现,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MRI表现 肝脏信号下降 呈弥漫性,均匀,片状分布 特别是在SE T2WI 相和GRE T2WI相,信号强度明显下降形成全肝低信号,又被称为“黑肝”,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胰腺和心肌的信号下降,表明有系统性的铁质沉着 肝硬化表现 肝脏的信号下降的背景下,而纤维分隔呈较高信号,形成“花瓣状”合并肝癌的表现 肝脏的信号下降的背景下 肿瘤为高信号 继发性肝血色素沉着 脾脏受累后信号下降,而胰腺和心肌则不受影响,肝血色素沉着症(
7、hemachromatosis),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肝血色素沉着症(hemachromatosis),诊断与鉴别诊断 该病影像诊断有特征性 诊断较易明确 特别注意 肝癌 肝硬化与该病并存,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病因 脂肪肝为肝脏的代谢和功能异常,由肝内脂肪过度积聚所致,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病理 正常肝脏的脂肪含量低于5%,如超过5%就可以导致脂肪肝。脂肪肝的脂肪含量可达40%-50%,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镜下 见肝细胞胞浆有大量脂肪堆积 细胞胞浆内出现脂肪滴。脂肪肝最早出现在中心静脉周围
8、。可累计整个肝小叶。也可以出现肝坏死,肝脏肿大。,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临床表现 肥胖 肝大 血脂、血胆固醇升高 临床可以没有任何症状,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影像表现 CT表现 弥漫性脂肪肝 肝实质密度减低,低于脾脏,胰腺,肾脏。肝CT值/脾CT值0.85 肝脏轮廓增大,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限局性脂肪肝:平扫 境界不鲜明的低密度区域,如地图状。少数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增强扫描 病变范围及形态不变,无占位效应。无门静脉、肝静脉等阻塞、移位征象,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肝岛:在弥漫脂肪肝低密度影中,
9、正常未脂肪化肝组织,表现为岛状高密度影,CT平扫、增强扫描均为高密度影 特点:内有正常血管通过 呈片状 无占位效应,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MRI表现 SE 序列对脂肪肝的敏感性较低 T1WI和T2WI的信号强度增加 反相图像上的信号和同相相比为低信号 肝岛在T1W上为等低信号,T2W上和脂肪肝的信号几乎一致,反相图像上表现 局灶性的略高信号区,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肝脂肪浸润 脂肪肝(Fatty Liver),5.诊断与鉴别诊断 MRI诊断不如CT和US
10、CT和US表现较为典型,诊断不难,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Chiari(1899)和Budd(1945)分别报告了肝静脉血栓形成病例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后将肝静脉阻塞引起的症状群称Budd-Chiari综合征。,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1.病因 肝静脉阻塞或下腔静脉肝段阻塞的原因主要有:肝静脉血栓形成,欧美国家多见 下腔静脉肝段阻塞,多为先天性,亚洲国家多见 肿瘤压迫肝静脉或下腔静脉。,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2.病理 因肝静脉回流障碍可致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11、 Syndrome),3.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 下腔静脉阻塞和门脉高压的表现 下肢浮肿、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 小腿及踝部部色素沉着,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4.影像学表现 CT 表现 肝脏密度不均匀,肝脏体积增大 增强扫描 肝脏强化延迟,分布不均匀 肝段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阻塞 尾叶为中心的区域强化较明显,肝外周密度下降,具有特征性 门脉高压的表现,布一查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MR 表现 肝脏形态改变 同CT 肝段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阻塞 T1WI信号低 T2WI信号高,肝脏外伤,总述 肝脏损伤是腹部创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脏 弥漫性 疾病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9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