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PPT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血气的定义,是指物理溶解在血液中的氧和二氧化碳,常用分压(P)表示。,血液的气体成分和自然界空气中的成分一样,含有氧、二氧化碳、氮气。由于氮气是惰性气体,在血液中仅有物理溶解,且在动静脉血中含量一样,无交换过程。因此,血气分析中的气体实指O2和CO2。,氧气,氧从大气到细胞的旅行氧降阶梯O2瀑布,1、大气中的氧分压:,大气压(PB)=760mmHg FBO2为21%FBN为79%PBO2=76021%=159mmHg PBN=76079%=601mmHg,2、吸入气的氧分压(PiO2):,吸入气道中的空气(称为吸入气)与体外的空气稍有不同,不同点在于气道中的空气有饱和水
2、蒸气存在,饱和水蒸气的分压为47mmHg,吸入气氧分压(PiO2)=(760-47)21%=150mmHg,比PBO2约低10mmHg.,人常说高山氧气稀薄,是这样吗?,实际上氧浓度并不稀薄,只是气压低,高山的氧浓度与海平面一样均为21%。海平面:PB=760mmHg FiO2=21%PiO2=150mmHg高 原:PB=240mmHg FiO2=21%PiO2=(240-47)21%=40mmHg.,相反,高压氧舱治疗时PB变大,定为3个大气压(7603=2280mmHg),吸入氧分压为469mmHg。,3、肺泡氧分压(PAO2):,与吸入气的氧分压不同,因为CO2不断地从血液排入肺泡,这部
3、分自然使PAO2变小。,理论上可用下面公式计算:PAO2=PiO2 CO2等影响气体交换的成分=PiO2 PaCO2/0.8=150-40/0.8=100mmHg PAO2比PiO2低50mmHg.,4、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肺泡氧分压低,二者之间存在氧分压差。PaO2=100-0.3年龄5 正常值:95100mmHg,P(A-a)O2=100-95=5mmHg 意义:此值反映肺泡水平气体交换的影响程度(换气功能)。,5、静脉氧分压(PvO2):,40mmHg,6、细胞氧分压:22.5mmHg,A V A-VPaO2 100 40 60C-O2 20 15 5SO2 98 75 23,
4、7、呼吸商:,每分钟产生CO2 200ml,消耗O2 250ml.200/250=0.8(R),8、呼吸指数:,P(A-a)O2/PaO2=0.10.37 若大于1 表明弥散障碍 V/Q失调。,9、氧合指数:,PaO2/FiO2=100/21%=500 小于300 表明弥散障碍 V/Q失调。,10、氧合率:,PaO2/PAO2 大于0.75 表明弥散障碍多见于肺间质纤维化。,二氧化碳与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PaCO2,环境,肺泡水平气体交换,1、PaCO2为肺泡通气量的指标,VA=VE-VD=(VT-VD)R=(500-150)15=4.5l/min呼吸深度与呼吸频率对VA的影响VT 300
5、ml R 20次/min VA=(300-150)20=3L/minVT 600ml R 10 次/min VA=(600-150)10=4.5L/min,结论:深而慢的呼吸VA比浅而快的呼吸要大。PaCO2仅作为肺泡通气量的指标,不受环境和肺换气功能等其它因素的影响。PaCO2的高低决定肺泡通气量是否充分;反之要看肺泡通气量是否充分,只要了解PaCO2的值就清楚了。,PaCO2=0.863VCO2ml/min/Val/min=0.863200ml/4.5=38mmHgPaCO2与肺泡通气量(VA)成反比:PaCO2肺泡通气量不足PaCO2-肺泡通气过度,1、计算P(A-a)O2的重要性,P(
6、A-a)O2=PAO2-PaO2=150 PaCO2/0.8 PaO2=150 40/0.8 95=5 15 提示换气功能障碍,例 1 PaO2 40mmHg PaCO2 80mmHg(吸室内空气),低氧的原因?给氧是否合适?,答:PaCO2为80mmHg 肯定有肺泡通气不足。P(A-a)O2=15080/0.8 40=10(正常),结论:低氧的原因与换气功能无关,仅由肺泡通气不足引起。治疗:不用给氧,应辅助通气。,例2 PaO2 45mmHg PaCO2 60mmHg 低氧的原因?,解:PaCO2 说明有肺泡通气不足 P(A-a)O2=150-60/0.8-45=30(15),结论:患者不仅
7、有肺泡通气不足,也有肺泡水平气体交换障碍。,治疗:给氧+改善通气一起进行。,如果见到低氧血症的患者(吸室内空气条件),应区分是肺泡通气量低(PaCO2上升)引起的,还是肺泡水平气体交换障碍(AaDO2增大)引起的,还是与两者都有关。这对判断是否给予氧是重要的。,氧浓度与氧分压的关系,1、FiO2 增加 1%PaO2 上升7mmHg FiO2=21+4氧流量/L PaCO2 如变化8mmHg PaO2 反方向变化10mmHg.,例 吸室内空气时 PaO2 为59mmHg PaCO2 42mmHg 要求把PaO2提高到80mmHg 需要吸入多少氧浓度?,解:FiO2 1%PaO2 7mmHg 80
8、-59=21mmHg FiO2 3%即可 即为 FiO2 24%.,PaO2与 SaO2的关系曲线-氧解离曲线:,1 解离曲线的3、6、9法则,PaO2 30mmHg时 SaO2 60%PaO2 60mmHg时 SaO2 90%,2 氧分压在60mmHg以下,SaO2 急减:,PaO2在 60mmHg以上时,SaO2可维持在90%以上;PaO2在60mmHg以下时,解离曲线陡直下降。故把PaO2为60mmHg时作为给氧指征的原因。,3 即使把PaO2提高到100mmHg以上并非有益:,PaO2在100mmHg时已有97.5%的Hb与O2结合,因此PaO2升高100 mmHg以上并非有益。,酸中
9、毒、高热、2、3-DPG 解离曲线右移有利于组织释放氧。碱中毒、低体温、2、3-DPG解离曲线左移加重组织缺氧。,P50-是SaO2为50%时的氧分压(T 37,PH 7.4).,正常血红蛋白的P50为27mmHg,P50曲线右移;P50曲线左移。,低氧血症的区别方法:,影响PaO2和PaCO2的因素,结论:PaCO2仅取决于肺泡通量一种因素,而PaO2要复杂得多,PaO2不仅受肺泡通量的影响,而且受环境、肺泡水平气体交换重要因素的强烈影响。,许可低氧血症到什么程度,1.呼吸衰竭应给氧,A 仅由肺泡通气量低引起的低氧血症辅助通气 b 仅由P(A-a)O2引起的低氧血症大胆采用氧疗。C 混合型慎
10、重给氧,2.PaO2多少应给氧,PaO2达到的目标:,急性呼衰 PaO2 65mmHg是相对适应症。PaO2达到的目标应使 SaO2维持在90%通气衰竭-型呼衰换气衰竭-型呼衰,求所需氧浓度的方法:,氧浓度增加1%,PaO2上升7mmHg,给氧但氧分压无改善时,有分流静脉性分流。(肺水肿、肺不张等),血气如何测定:,直接测定的内容:PH、PaO2、PaCO记算所得内容:SaO2、HCO3-、BE推算其它内容:P(A-a)O2、CaO2,血气正常值:,PaO2 95100mmHg SaO2 95%PaCO2 40(3545)mmHgPH 7.357.45(7.4)人类可能生存的范围:PH 6.8
11、 7.8HCO3-2226(24)mmol/l BE 3mmo/l,AB(实际碳酸氢盐)-受呼吸、代 谢影响。SB(标准碳酸氢盐)-不受呼吸影响,仅表示代谢性因素正常时:AB=SB AB SB-代碱 AB SB-代酸 ABSB-呼酸 AB SB-呼碱,BB(缓冲碱)-血中起缓冲作用的全部碱量。如HCO3-、Hb和磷酸盐、血浆蛋白。正常值:4555mmol/l.BB反映出机体对酸碱紊乱时总的缓冲能力。若BB而HCO3-正常,说明HCO3-以外的碱储备不足。BB相当部分为血浆蛋白(17mmol/l)和Hb(15g为6.3mmol/l).若SB 正常 BB-不要不碱,要补蛋白增加营养。,如前所述,通
12、过血气测定,可以了解气体交换状态和酸碱平衡情况气体交换指标: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酸碱平衡指标:PH值,碳酸氢(HCO3-),碱过剩(Base Exess,BE)和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既是气体交换的指标,也是酸碱平衡的指标。,气体交换指标:PaO2 SaO2 PaCO2酸碱平衡指标:PH HCO3-BE PaCO2PaCO2 既是气体交换指标,也是酸碱平衡指标。,单纯的酸碱失衡根据PH,PaCO2即可确定。但复杂的酸碱紊乱,有时需要其它指针如 AB SB BE BB等,但主要的还是PH PaCO2 HCO3-三项。,注意的几个概念:,1
13、.最大代偿:体内发生酸碱紊乱时,机体尽量维持细胞外液PH在7.40 左右,除了暂时依靠缓冲液及细胞外液离子交换外,更主的是靠肺、肾的调节。呼酸时(PaCO2),通过肾排出固定酸使血中HCO2PH 7.40.这种代偿需要时间,一般35达高峰。肾脏发挥了最大代偿,但不一定最终使PH正常。,2、完全代偿:肾脏发挥了最大代偿,但不一定达到完全代偿。相反,完全代偿时肾脏不一定发挥了最大代偿能力。,呼吸性酸中毒时,肾脏发挥最大代偿增加的 HCO3-为15mmol/l,能最大代偿PaCO2升高的最高值为6570mmHg.呼吸性碱中毒时,肾脏发挥最大代偿降低HCO3-7 mmol/l,但血中的HCO3-不能低
14、于mmol/l。若mmol/l提示呼碱合并代酸。代谢性酸中毒时,肺脏通过深大呼吸排出CO2以达到代偿目的,但CO2的最低值不得小于25mmHg。代谢性碱中毒时,PaCO2代偿的最高值不得高于55mmHg.,3、阴离子间隙(AG):血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总量相等。AG=其它阴离子 其它阳离子=Na+-(CI-+HCO3-)=140-(100+24)=816.代酸时,AG是非挥发酸增加的证据,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代酸时,AG不高、氯离子增高。,阴离子隙,=(其它阴离子)-(其它阳离子)=Na+-(Cl-+HCO3-)=122 mEqL(正常值),血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总量相同,如何判断酸碱失衡,1
15、从所给数值的2项来考虑基本上那种酸碱平衡紊乱:(1)从PH值知道是酸中毒还是碱中毒(2)从PaCO2与HCO3-判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应记住的是:a 正常值 PH 7.40 PaCO2 40mmHg HCO3-24mmol/l.b 如从PH PaCO2 HCO3-三项参数中知道其中的两项,便可从HendesonHasselbalch公式中知道其余的一项:PH=6.1+HCO/0.03PaCO2.,2 混合性酸碱紊乱的鉴别:应记住的(1)呼吸性酸中毒:PaCO2每上升10mmHg-急性呼酸 HCO3-升高1mmol/l;慢性呼酸(代偿性)HCO3-增加3.55mmpl/l.HCO3-值不在此2
16、个预测值之中时,为呼吸性与代谢性的混合紊乱。(2)呼吸性碱中毒,PaCO2每下降10mmHg,急性HCO3-下降2mmol/l;慢性HCO3-下降5mmol/l,但不会低于17mmol/l.,(3)代谢性酸中毒时,过度通气可促使PaCO2.PaCO2(预计值)=1.5HCO3-+8 若实测的PaCO2高于预计值,表明有混合性酸碱紊乱。(4)代谢性碱中毒时,HCO3-每升高10mmHg,PaCO2升高29mmHg。代偿性碱中毒时,PaCO2再升高也不会超过55mmHg(原因时代偿范围有限,而不是无限制的代偿)。若PaCO2异常升高55mmHg时,为混合性酸碱紊乱。,另一套公式:急性呼酸:HCO3
17、-=24.77.5PaCO2(0.777.5PaCO2+8.0)慢性呼酸:HCO3-=24.77.5PaCO2(0.37.5PaCO2+26.8)急性呼碱:HCO3-=24-0.2(40-PaCO2)慢性呼碱:HCO3-=24-0.5(40-PaCO2)实测的HCO3-预计HCO3-为代碱;预计值实测为代酸。,例1:PH=7.36 PaCO2=25mmHg HCO3-=12mmHg 判断酸碱类型?解:PH为7.36 7.40 初发的紊乱是酸中毒;PaCO2低,肯定不是呼吸性酸中毒;HCO3-低为代酸。是否为混合酸碱紊乱,根据代酸公式预测PaCO2=1.5HCO3+8=1.512+8=26,实测
18、的PaCO2为25mmHg,不高于26,故没有混合性紊乱。结论:代酸由呼吸代偿。,例2:PH=7.17 PaCO2=55mmHg HCO3-=17mmol/l 判断酸碱类型?解:从PH看首先肯定是酸中毒 从PaCO2增高来看有呼酸,但HCO3-低与代偿方向相反(PaCO210 HCO3-13.55),另有代酸的存在。结论:呼酸合并代酸,例3:PH=7.62 PaCO2=30mmHg HCO3-=32mmol/l 判断酸碱类型?解:PH值高 有碱中毒。但PaCO2 HCO3-都向引起碱中毒的方向移动(PaCO210 HCO3-25)结论:呼碱并代碱。,例4:慢阻肺患者发病半天入院,PH=7.22
19、5 PaCO2=60mmHg HCO3-=38mmol/l AG=26解:急性呼酸 HCO3-=24.77.5PaCO2(0.777.5PaCO2+8.0)=24.77.58(0.777.58+8)=27.3 HCO3-实测(38)预计(27.3)为代碱。AG16 为高AG代酸结论:呼酸并代碱、代酸。如此病例发病5天,则按慢性呼酸计算。,例5:脑血管意外病人,呼吸频半天入院。PH=7.55 PaCO2=28mmHg HCO3-=24mmol/l AG=26 判断酸碱紊乱的类型?解:1.PH=7.55 为碱中毒 PaCO2=28mmHg 为呼碱。2 2.计算预计值 HCO3-=24-0.2(40-PaCO2)=24-0.2(40-28)=21.6 实测值为24,实测值预计值 为呼碱合并代碱,AG=26为高AG代酸。结论:呼碱合并代碱、代酸。,酸碱平衡治疗的注意点,明确原因、治疗原发病。呼酸使用呼吸机时,注意HCO3-值。呼酸时不要急于补碱,要宁酸勿碱。只有当PH7.15 HCO3-10 时方可补碱,补碱的公式为HCO3=(24-实测HCO3-)Kg(Wg)0.2=mmol/l 先给半量。(5%NaHCO3-:1.66ml=1mmol/l)。补碱量=(24-14)500.2=100mmol/l=166ml.治疗酸中毒时注意低钾血症。治疗碱中毒时考虑补钾。,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9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