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ppt
《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广州医学第二附属医院 陈金生,第七章,2,慢性疼痛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化学、物理)神经刺激疗法(脊髓、颅内、外周)小针刀疗法物理疗法(光、电、声、医疗体育等)心理治疗中医、针灸疗法,微创治疗,3,物理疗法 physical therapy,physiotherapy,人工物理能:电、磁、声、光、热、力、冷、水等 天然因子:日光、泥、海水等,4,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改善组织代谢,加速致痛物质排泄缓解肌痉挛,,去除病因、抗炎、止痛、消肿和恢复功能。,作用机制,物理因子,5,一、电疗法 electro therap
2、y,根据电流频率,分为:01000Hz,低频电疗法 1000且10万Hz,中频电疗法10万Hz,高频电疗法,常用电疗法:直流电、静电和交流电,6,利用直流电设计的仪器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单纯直流电刺激 电流阳极透入药物,(一)直流电疗法,7,(1)离子浓度的改变 细胞膜通透性 传导性 离子移动使阴极下碱性电解产物积集蛋白质不易积集-导致细胞膜疏松、通透性增加。K+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含量升高-组织兴奋性增强,传导性增加。直流电阴极增加兴奋;阳极有降低兴奋性-达到镇静的作用。(2)改善末梢循环 血管扩张 循环加快 代谢物排泄 直流电沿淋巴管和血管扩散,同时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和管壁上感受
3、器,经自主神经中枢反射到局部,使皮肤或末梢血管扩张。电解作用,微量蛋白质分解,组织胺及血管活性肽释放。小动脉舒张,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加宽,血管通透性增高。直流电使血管舒张,促进血液循环,可加速代谢产物排泄,利于促进慢性炎症消散、疼痛减轻。,1、作用特点,8,(3)改善组织营养和代谢 电解和电渗作用,阴极下蛋白质易于分解,水分增加,细胞膜变疏松,通透性增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经膜交换增快,代谢加强。利于改善局部营养,加速代谢产物排泄。(4)导致神经系统反应 器官功能改变 直流电不同作用方式,机体功能状态不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导致机体内脏器官的功能发生改变。如:直流电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4、,使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强,代谢提高,改善组织营养。应用连续平稳的直流电刺激,运动神经无明显反应,通、断电时则可引起所支配骨骼肌收缩,肌张力增高,提高其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性。,9,2、治疗方法(1)全身直流电疗法(2)局部直流电疗法(3)体腔直流电疗法(4)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提高疗效,综合直流电和药物的作用效果。3、治疗剂量 电流量以作用极垫面积计算。,10,4、适应征(1)末梢神经炎、臂丛神经炎、神经根炎、关节炎、周围神经炎。(2)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功能性头痛、肌肉痛及肌痉挛(3)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手术后疤痕粘连等。,11,5、禁忌症及注意事项(1)高
5、热、恶液质、癌肿、急性湿疹、心力衰竭、出血倾向、对直流电不能耐受者(2)电极板放置皮肤区域应无破损、衬垫大小,厚度和湿度适中,治疗时电流强度从小逐渐加大,治疗结束时逐步调低电流至零位。,12,低频低压脉冲电流疗法。频率较低(低于1000HZ),电流或电压较小的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中频脉冲电流疗法 频率在100010000Hz之间。刺激电流疗法 低、中频电流对感觉与运动神经系统有强刺激作用。常用的低、中频脉冲电疗法: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二)低、中频脉冲电疗法,13,(1)低频电刺激破坏了细胞膜的极化状态,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2)改善局部循环,促进水肿吸收(3)镇
6、痛作用 刺激粗神经纤维及5-HT、内源性吗啡释放;血管扩张、微循环改善、加速致痛物质排泄、减轻组织水肿。(4)镇静作用 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大脑皮质的泛化性抑制,如电催眠疗法。,1、作用特点,14,(1)感应电疗法 法拉第电流,电极安置于疼痛或病变部位相应的皮肤表面。刺激方法包括单极刺激法、肌群刺激法、神经传导刺激法、活动刺激法和穴位刺激法。(2)间动电疗法 直流电和低频脉冲电流双重和协同,电流强度大,可作用于深部,有明显止痛消肿、松弛紧张肌肉的作用。实施方法包括:痛点治疗,神经根治疗,神经干(丛)治疗,交感神经节治疗和关节部位治疗。一般阴极置于痛点或病变部位。,2、应用方法,15,将振荡频率
7、高于100Khz的交流电称为高频电流。人体内介质在高频率电场下,离子发生振动,从而使电能转化为热能,高频率振荡电流在一定频率越高,热能越大。,(三)高频电疗法,16,共鸣火化电疗法中波电疗法 波长300100m,频率13MHz 短波电疗法 波长10010m,频率330MHz;超短波电疗法 波长101m,频率30300MHz微波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可分为:,17,(1)对神经系统影响 温热作用对感觉神经末梢可降低其敏感性,提高痛阈,达到镇痛作用。(2)对周围血管影响 中波电流影响下可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提高新陈代谢,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吞噬作用增强。(3)对肌肉组织的
8、影响 通过中度温热作用,使横纹肌、平滑肌的紧张度减低,达到镇痛、解痉的作用。,1、主要作用,18,(1)软组织及骨关节疾病:关节炎、肌炎、肌痛。(2)神经痛神经炎、神经根炎等。(3)内脏疾病:慢性胃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脊髓和周围神经炎等。(4)血管性疾病: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雷诺病等。,2、适应证,19,恶性肿瘤、急性炎症或化脓性疾病,出血或出血倾向,结核病,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和高热以及有人工起搏器的病人。,3、禁忌证,20,21,22,23,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可见光线、紫外线、激光)治疗疼痛性疾病的方法。,二、光疗法,24,用于医疗的红外线光谱分为长波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
9、二部分,其波长分别为151.5微米和1.5微米760纳米。红外线透入机体的深度是0.0530毫米,其中长波部分只能达到皮肤的表层,短波部分可达皮下组织。,(一)红外线疗法,25,红外线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热作用 红外线的热作用使被照射局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局部热可被血流带至全身,使全身的血管扩张。热还能促使细胞的吞噬作用加强、局部代谢旺盛、细胞的氧化过程加快和肌张力降低。红外线照射有明显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促进局部渗出物的吸收和肿胀的消退。可降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止痛、消炎,可消除浅表组织的慢性炎症。,26,(1)适应证 各种软组织疼痛、神经痛及神经炎、关节痛或关节炎、面神经麻痹
10、后遗症等。(2)禁忌证 1)恶性肿瘤有出血倾向者、肝硬化、心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及高热病人。2)治疗中出现疲乏无力、睡眠不好及头晕现象应停止治疗。,27,(3)注意事项 防止烫伤、不要直接照射眼部。,28,29,紫外线是一种光化学辐射线。主要靠人工方法获得,紫外线透入人体皮肤的深度不超过0.011毫米。大部分在皮肤角质层和棘细胞层中吸收,使细胞分子受激呈激发状态,形成化学性极活泼的自由基,因而产生光化学反应如光分解反应、光化合反应、光聚合作用和光敏作用,故有化学射线之称。,(二)紫外线疗法,30,1、紫外线的治疗作用有:杀菌,消炎作用,止痛作用,促进伤口愈合,脱敏作用,抗佝偻病,骨软化症(促
11、进VitD3形成)。,31,2、适应证 急慢性炎症、软组织创伤及疼痛、神经痛、神经炎、关节炎及关节痛、肌痛、皮肤溃疡、慢性气管炎、结核病、冻伤、烫伤、褥疮等。3、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甲亢,有出血倾向者。放疗后13天内不宜做紫外线治疗。,32,4、注意事项 照射时患者和工作人员必须带护目镜,戴手套。照射光线应垂直投射到治疗区域(不需要照射的地方必须用布巾覆盖保护。保持治疗室通风良好。红斑反应消退 第二次照射,33,34,主要特征:高度定向性、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压力效应、光化学效应、电磁效应。,(三)激光疗法 lizer therapy,受
12、激辐射光称为激光,以各种形式的激光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35,激光的治疗作用依其能量的大小而不同,低能量的激光主要有抗炎和促进上皮生长的作用;高能量激光由其对组织的破坏作用,可用于切割、烧灼或焊接组织。,36,超激光是直线偏振光近红外线,波长6001600nm,输出功率高达1.8mw,透射人体组织5厘米以上。,(四)超激光疗法,37,1)降低神经兴奋性,减弱肌肉张力,解除肌肉痉挛,缓解疼痛。2)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强组织营养,促进创伤愈合。,1、治疗作用,38,3)促进组织活性物质的生成和疼痛物质的代谢,消除炎症。4)调节自主神经系统,促进淋巴循环,稳定内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疼痛 其他 治疗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