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镜下形态及鉴别.ppt
《疟原虫镜下形态及鉴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疟原虫镜下形态及鉴别.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荣成市疾控中心岳丽霞,公共邮箱:,授课内容,1.厚、薄血膜中间日疟、恶性疟各期疟原虫的形态结构及其鉴别。2.镜检示教。,人体疟原虫的基本结构,疟原虫基本构造为细胞质(胞浆)、核和疟色素这三要素。1.细胞浆 被染成蔚蓝色或深蓝色,随着虫体发育长大,细胞浆逐渐增多。2.核 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鲜红色。3.疟色素 不着色,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种类而异。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短棒状,黄褐色;恶性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砂状,黑褐色。,薄血膜中间日疟、恶性疟各期疟原虫的形态结构特点,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红
2、细胞,薄血膜疟原虫形态,间日疟 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胀大不明显,基本正常。虫体大小:较大,约为红细胞直径1/3。胞浆:环状,浅蓝色。核:红色,一个,偶有二个。疟色素:无。,约占寄生红细胞的1/3,很少见到一个红细胞寄生2个环状体和一个环状体有2个核。,薄血膜疟原虫形态,恶性疟环状体感染的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较深。虫体大小:较小,约为红细胞直径1/5-1/6。胞浆:蓝色,环状纤细,有时位于红细胞的边缘。常见多个原虫同寄生于一红细胞的现象。核:红色一个,常有二个。疟色素:无。,恶性疟原虫-环状体,环纤细,约为RBC直径的1/6,RBC不胀大核1个,但2个常见,红细胞常含2个以上原虫,薄血膜间日疟
3、大滋养体形态,感染的红细胞:胀大褪色,出现形状大小相等、分布均匀、数目较多、鲜红色的薛氏小点。虫体大小:较大。胞浆:不规则,浅蓝色,出现阿米巴伪足,有空泡。核:红色,一个。疟色素:有,细小杆状,黄褐色,分布不均匀。,间 日 疟 大 滋 养 体,虫体不规则,较大;阿米巴样空泡明显;疟色素细小,黄褐色。,间日疟大滋养体,恶性疟大滋养体,受感染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较深,可出现较粗、大小不一、分布不匀、数目较少红色茂氏小点。虫体大小:较小。胞浆:蓝色,圆形,坚实,体积小。核:一个,红色。疟色素:较细的黑褐色颗粒,常集成块。,恶性疟大滋养体,红细胞:胀大,褪色,可有薛氏小点。胞浆:较不规则,空泡小或消
4、失,浅蓝色。核:红色,分裂为二个以上。色素:黄褐色,分布不均匀。,间日疟未成熟裂殖体,薄血膜疟原虫形态,间日疟未成熟裂殖体,恶性疟未成熟裂殖体,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较深,可有茂氏小点。大小:较小。胞浆:规则,圆形或卵圆形,蓝色。核:分裂为二个以上,红色。色素:黄褐色颗粒,常集成黑褐色团块。,间日疟成熟裂殖体,红细胞:胀大,褪色,可见薛氏小点。大小:个体较大。胞浆和核:裂殖子1224个,通常为1618个,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浅蓝色。疟色素:黄褐色,常集于疟原虫的一边。,间日疟裂殖体,恶性疟成熟裂殖体,红细胞:大小正常,颜色 较深,可见茂氏小点。大小:虫体较小。胞浆和核:裂殖子832 个,通
5、常为818个,排列不规则,核红色,胞浆蓝色。色素:黑褐色,集中于中央或一侧。,恶性疟成熟裂殖体,裂殖子832个,通常818个,排列不规则疟色素集中成团块状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3/4,薄血膜间日疟雌(大)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圆形或椭圆形,较大。胞浆:深蓝色。核:一个,较小,深红色,常偏于一边,核周可见明显不染色带。疟色素:黄褐色,均匀散在,数目较多。,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状大小:圆形,虫体较大。胞浆:浅蓝色。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周围有明显不着色带。疟色素:黄褐色,散在分布。,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恶性疟雌(大)配子体形态,形状:新月形,两端稍
6、尖。胞浆:深蓝色。核:一个,较小,致密,深红色,位于中央,核周可见透明不染色带。疟色素:黑褐色,密布于核的周围。,薄血膜恶性疟雄(小)配子体形态,形状:腊肠形,两端钝圆。胞浆:浅蓝色或淡紫红色。核:一个,较大,疏松,位于中央,浅红色,核周可见不染色带。疟色素:黑褐色,松散分布于核周围。,将(未)成熟雌配子体与成熟大滋养体(核分裂前,刚要进入裂殖体前期)的形态鉴别,虫体大小:几乎充满被寄生的红细胞核:一个,较大且致密,周围有一圈空白的不染色带胞浆:边缘清楚,不含空泡疟色素:颗粒较多较粗,均匀散在,虫体大小:不超过被寄生红细胞的3/4核:一个,延长呈带状,周围无明显的不染色带胞浆:边缘不整齐,多有
7、空泡疟色素:颗粒较少较细,分布不均匀,厚血膜中间日疟、恶性疟各期疟原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厚血膜中疟原虫的形态,厚血膜由于用血量较多,涂制的血膜小,红细胞重叠且干燥慢,致使虫体皱缩,空泡消失,胞浆变形,各期疟原虫的体积都略微缩小,其中只有大、小滋养体的形态有较大改变,而裂殖体和配子体的形态则无明显变化。,INTITUTEOFTROPICALDISEAASESHAINAN,厚血膜环状体体形态,环状体:胞浆呈环状或向核的一侧或两侧收缩,使环的中间断裂,或围绕核。间日疟原虫的环较大,常呈分号“;”和感叹号“!”状;恶性疟原虫的环纤细,常呈冒号“:”、飞鸟“.”、V状和断环状。,间日疟小滋养体,恶性疟小滋
8、养体,厚血膜间日疟大滋养体形态,间日疟大滋养体呈阿米巴样运动,胞浆常断裂几块或缩成圆形,核和疟色素均被包在胞浆之中,着色深,只隐约可见红色的核和黄绿色的疟色素。胞浆可皱缩断裂成几个块状,大小不一,似互不连接。核位于胞浆之中或外边。疟色素分布不均匀。有些仅见胞浆和疟色素而核看不清楚。,大滋养体,厚血膜恶性疟大滋养体形态,恶性疟原虫大滋养体与薄血膜形态相似,常呈圆形,体小结实,疟色素细小,金黄色,结成块状后,呈黑褐色。,大滋养体,厚血膜裂殖体形态,裂殖体 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的裂殖体前期及成熟裂殖体,除虫体略微缩小着色较深外,均与薄血膜相似。,间日疟裂殖体,恶性疟裂殖体,厚血膜间日疟配子体形态,
9、间日疟原虫的配子体呈圆形或卵圆形,除虫体略缩小且着色深外,均与薄血膜相似。雄配子体核大,疏松,圆形或呈星状,胞浆较少,着色淡,疟色素颗粒大,数量较多,散在分布。雌配子体与圆形成熟的大滋养体相似,但配子体疟色素颗粒粗大,多而散在分布。,大配子体,小配子体,厚血膜恶性疟配子体 形态,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如血膜干燥较慢,则可缩成圆形,核居中,疟色素围在核周,外围一圈胞浆。此外,还可见配子体的胞浆部分或全部消失,只留下核和疟色素,或核和胞浆均消失,只留下一些疟色素。,大配子体,小配子体,恶性疟原虫厚血膜,厚薄血膜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薄血膜:用血量少1-1.5ul,疟原虫的形态完整,便于疟原虫虫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疟原虫 形态 鉴别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8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