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第十章含耦合电感电路.ppt
《电路原理第十章含耦合电感电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原理第十章含耦合电感电路.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10.1 互感.,10.2 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10.4 变压器原理.,10.5 理想变压器.,2次课,10.3 耦合电感的功率.,重点:,互感,含有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变压器,10.1 互感(mutual inductance),一、互感电压和互感,1.磁耦合:载流线圈间通过彼此的磁场相互联系的物理现象。这样的两个线圈称为耦合线圈。,2.自感电压:线圈1流过变动电流i1时所产生的变动磁通11会在线圈1中引起感应电压u11,称为自感电压。,u11:自感电压 L11:自感系数,3.互感电压:如线圈1附近有线圈2,线圈2与磁通11相链,会在线圈2中引起感应电压
2、u21,称为互感电压。,4.耦合线圈的电路模型(只考虑线圈的电磁感应作用,而忽略电阻等次要因数),称为互感或耦合电感。,1 耦合电感的概念,两个耦合线圈如图所示,设线圈1和线圈2的匝数分别为N1和N2,互磁链21=N221,自磁链11=N111,在线性媒质中,磁通链与产生该磁通链的电流成正比,且满足右手螺旋定则。,L1、L2为自感系数;M12、M21称为两个线圈的互感系数,自磁链、互磁链与电流的关系,2 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1=11+122=22+21,1=11 122=22 21,耦合线圈1和线圈2,匝数为N1和N2。线圈1通有电流i1时,产生自感磁通11,11与N1匝线圈相链,产生自感磁通
3、链11 N1 11。同时,11中部分或全部与线圈N2相链,这部分磁通称为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磁通21,21与N2匝线圈相链产生互感磁通链21 N2 21。在线性媒质中,磁通链与产生该磁通链的电流成正比,且满足右手螺旋定则。互感磁通链21与 i1的比值称为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系数,简称互感。自感磁通链11与 i1的比值称为线圈1的自感系数,简称自感(电感)。,单位:亨利(H),同理,当线圈2中通电流i2时会产生自感磁通22,自感磁通链22。22 部分或全部与线圈1相链,产生线圈2对线圈1的互感磁通12及 互感磁通链12。同样有,互感磁通链12与 i2的比值称为线圈2对线圈1的互感系数。即,互感的
4、性质,可以证明,对于线性电感 M12=M21=M,互感系数 M 只与两个线圈的几何尺寸、匝数、相互位置 和周围的介质磁导率有关,如其他条件不变时,有,M N1N2(L N2),二、互感的同名端,当互感的两个线圈都通有电流时,每个线圈中的磁通链是自感磁通链和互感磁通链的代数和。,可见磁耦合中,互感对磁通链的作用有两种可能:“增助”、“削弱”。,为什么要引入同名端:,耦合电感线圈中的互磁链和自磁链的参考方向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由线圈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线圈的绕向及线圈间的相对位置决定。引入同名端可确定互感磁通链与自感磁通链方向是否一致;互感电压与自感电压方向是否一致。(不用看线圈内部结构),同名端
5、的概念:所谓同名端是指耦合线圈中的这样一对端钮:当线圈电流同时流入(或流出)该对端钮时,各线圈中的自磁链与互磁链的参考方向一致。两个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链相互增强。,为了便于反映互感的作用,采用同名端标记法。,同名端标记法原则:当两个线圈的电流同时由同名端流进(或流出)线圈时,两个电流所产生的磁通链相互增强。,同名端与两个线圈的绕向和相对位置有关。,两个以上线圈彼此耦合时,同名端应一对一对加以标记。如果每个电感都有电流时,每个电感的磁通链等于自感磁通链和所有互感磁通链的代数和。,三、互感(耦合电感)的VCR,当耦合线圈同名端确定后,两个线圈相互作用,就不再考虑其实际绕向,而只画出同名端及电压和电流
6、参考方向即可。两个耦合电感通有变动的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则有:,当两个耦合线圈通有变动电流时,每个线圈两端的电压均包含自感电压和互感电压。自感电压符号 由自感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是否相关联决定。互感电压符号 选取原则:如果互感电压的正极性端与产生它的电流流进端子为一对同名端,互感电压取正号,反之取负号。或者选取原则:增助时,与自感相同;削弱时,与自感相反。,时域形式:,相量形式表示:,当施感电流为同频正弦量时,在正弦稳态情况下,电压、电流可用相量形式表示:,耦合系数 k:表示两个耦合线圈磁耦合的紧密程度。,1)全耦合:11=21,22=12,3 耦合电感的耦合系数,2)无耦合:2
7、1=0,12=0 k=0,4 同名端的实验测定:,*,*,电压表正偏。,图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时,i增加,,当两组线圈装在黑盒里,只引出四个端线组,要确定其同名端,就可以利用上面的结论来加以判断。,结论:当随时间增大的时变电流从一线圈的一端流入时,将会引起另一线圈相应同名端的电位升高。,互感现象的利与弊:,利用变压器:信号、功率传递,避免干扰,克服:合理布置线圈相互位置减少互感作用。,10.2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计算,一、耦合电感的串联,1.顺接,含耦合电感电路的正弦稳态分析采用相量法。计算时注意耦合电感上的电压即包括自感电压又包括互感电压。,2.反接,互感不大于两个自感的算术平均值。,在正弦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原理 第十 耦合 电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8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