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经济.ppt
《电子商务经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经济.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数字产品教学目的与要点 1.明确信息、信息产品、数字产品与数字化产品这四个基本概念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2.重点掌握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3.能够从闲暇、搜寻和储蓄决策角度分析时间在消费者行为中的价值。掌握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对于消费者网络外部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双理性消费者模型的分析,掌握数字产品市场中消费者行为的总体规律。认识数字产品性能价格比在不同偏好的消费者行为中有什么特征。4.理解数字产品的创新形式及其经济影响。,第2.1节 信息和数字产品2.1.1 定义与假设(1)信息产品与数字产品 信息就是传递中的知识差(是事前概率与事后概率之差)。信息产品就是基于信息的交换物,数字产品就是
2、信息内容基于数字格式的交换物。数字化产品是指包含有数字化格式的交换物。,(2)数字化阶梯,(3)信息/数字产品假设 假设条件1:数字产品市场或电子商务市场存在网络外部性,并受摩尔定律和梅特卡夫法则的约束。假设条件2:在同类产品中,数字化与非数字化产品存在生产率或性能效率上的差异,数字化产品的效率高于非数字化产品。假设条件3:信息/数字产品边际成本为零。假设条件4:数字产品的存在意味着在线市场的存在。假设条件5:电子商务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形式而存在,也可以作为一种被高度集成在一起的新的数字服务产品而存在。,2.1.2 数字产品分类及物理特征(1)数字产品分类 1)内容性产品。内容性数字产品指表
3、达一定内容的数字产品。这类产品主要有新闻、书刊(含报纸)、电影和音乐三种代表性形式。,2)交换工具。交换工具指代表某种契约的数字产品,如数字门票、数字化预定等。3)数字过程和服务。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交互行为都是一个数字过程。数字过程本身必须由软件来驱动。数字过程与内容性产品的一个明显区别在于软件在数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过程与内容性产品的第二个区别在于数字过程是交互式的。,(2)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不易破坏性;2)可改变性;3)可复制性;4)速度优势。,第2.2节 数字产品的经济学特性2.2.1 信息/数字产品成本(1)信息产品成本 信息成本具有的四个最明显经济特征:1)信息代理人本
4、身是一种信息投资;2)信息成本的不可逆性和资本特征;3)信息成本的多样性;4)信息成本与使用规模之间相互独立。其中,信息市场的许多变化来自信息成本的最后一个主要特征。,在图2-4a中,假设厂商生产的可变成本为零,总成本和固定成本为一条与产量平行的直线。在图2-4b中,假设厂商生产的边际成本为零,平均固定成本和总平均成本为一条向右下降的曲线。在这里,信息产品的固定成本绝大多数表现为沉淀成本。,(2)信息产品共享 信息成本的共享性构成了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共享性的基础。信息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性存在约束条件。假设信息产品提供商为了收回高额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只能向消费者索取高额要价,厂商的利
5、润函数f(p1)为 f(p1)=r(y)y cy-F.(2.1)其中,y 代表消费者人数,r(y)代表消费者购买信息产品的支付意愿,c代表生产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F代表信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假定信息产品市场上购买意愿低的消费者可能无法独立购买信息产品。假设每k个愿意购买信息产品的消费者集合成一个可共享信息产品的消费者群体,且形成x个消费者群体。这样,如果厂商销售x个产品,就有kx个消费者可以共享。又假设每个消费者为实现共享而支付的成本为t,具有最低购买意愿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为r(kx),即第kx个消费者为最后一个愿意加入该群体的消费者。这样,厂商的利润函数f(p2)为 f(p2)=r(k
6、x)-t kx cx-F.(2.2)经交换移项后,得 f(p2)=r(kx)kx-(t+c/k)kx-F.(2.3),对于厂商而言,(2.3)式中的kx就是(2.1)式中的y,因此,代换y=kx,得 f(p2)=r(y)y-(t+c/k)y-F.(2.4)比较(2.1)与(2.4)式可知,当且仅当满足的条件时,(2.4)式的解y2将大于(2.1)式的解y1,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高于没有实现共享的福利。其中,(2.5)式为实现信息产品共享的约束条件,一般改写为,(2.5),(2.6),(2.6)式表明当为实现共享信息而产生的每个消费者的共享成本低于厂商生产该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t
7、c)时,就能实现信息产品的共享,且厂商和消费者都从共享中获得收益。厂商可按原先较高的价格销售更多的产品,因为(2.4)式的解y2大于(2.1)式的解y1,同时有kx个原先为较低购买意愿的消费者获得该信息产品,从而提高了社会的信息福利。,(3)数字产品成本 数字产品的成本结构特征可以概括为:研究与开发成本高,生产制造成本低;生产过程中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低;销售过程中生产成本低,销售成本高。总之,数字产品的沉淀成本高,边际成本低。数字产品的这种成本结构特征决定了它与非数字产品的成本定价方式相比更适合市场价值定价。,首先,与传统制造产品不同,数字产品使厂商几乎不受折旧和持续生产能力的限制,厂商易于
8、形成边际报酬递增效应。因此,数字产品厂商一般不需要像传统工业时代的厂商那样极力寻找规模经济的平衡点;其次,与传统制造产品不同,消费者对同一数字产品的需求呈现更强的多元化,对同一产品具有离散性更强的预期价值。数字产品的上述两个市场特征,使数字产品厂商不适合采取以生产者为导向的定价策略或成本定价,更适合于采取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定价策略或价值定价。,2.2.2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1)一般经济特征 信息的成本特征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主要体现为:1)非排他性;2)易被定制化和个性化;3)时效性;4)网络外部性。,2.2.2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1)一般经济特征 外部性
9、: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影响,但这影响并没有从货币上或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网络外部性就是当消费同样产品的其他使用者的人数增加时,某个使用者消费该产品获得的效用增量。网络外部性是指当采取同样行动的代理人的人数增加时该行动产生的净价值的增量。,卡茨和夏皮罗(1985,1986)还将网络外部性划分为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两种形式。直接网络外部性指同一市场内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依赖性。间接网络外部性也被称为硬件/软件模式的网络外部性,它是指主要产生于基础产品与辅助产品之间的技术上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导致在产品需求上相互依赖。,数字产品的网络外部性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特征:首先,使
10、用数字产品的人越多,数字产品的价值就越小(制造者)。其次,使用数字产品的人越多,数字产品的价值就越高(消费者)。,第2.3节 数字产品的消费者2.3.1 消费者的时间价值(1)时间价值:闲暇 闲暇可以给人带来效用,因此,我们可以将它引入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中。假设消费者的工资是每小时W元,那么,他闲暇的价格就是他不工作而失去的工资,这样,我们可以说闲暇的价格是每小时W元。为了分析方便,假设有一经济人李军每星期可以工作168小时,一周最多可以赚到168W元的工资收入。又假设此时李军只有CD这种消费品可供购买。这样,李军的预算约束为:PCDQCDBW(168-Q闲暇),,即PCDQCDWQ闲暇168W
11、。其中,Q闲暇表示闲暇的数量。此时,李军的最优消费决策就是使得最后一元钱用在购买CD与购买闲暇上的边际效用相等,即其预算约束线与一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在此,我们将时间看成是一种有效用的消费品。既然如此,如果消费者很富裕,那么,他可能愿意多一些闲暇,少做一些工作。相反,如果他缺钱,他就更愿意多工作。,(2)时间价值:搜寻成本 假设考虑搜寻成本,且这个成本只由时间决定。假设李军的搜寻成本为S,那么,其预算线变成QCD PCD(S)W(168-Q闲暇-S)。这里,价格P是随着搜寻成本的增加而下降的。李军的最佳消费选择同样要满足(CD的边际效用/CD的价格)(闲暇的边际效用/闲暇的价格(工资)的条件。
12、这里,CD的价格取决于李军进行搜寻的结果,我们用PCDQCD表示李军进行搜寻的边际收益,即他每多搜寻一小时所带来的好处。同时,李军进行搜寻的边际成本可以表示为CQCD。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即,PCDQCD CQCD,那么,李军有继续搜寻的动机;反之,他就不会继续搜寻。这也部分地解释了高收入消费者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搜寻的经济学原理,因为在搜寻的边际收益固定的情况下,高收入消费者搜寻的边际成本要远远高于低收入消费者。,(3)时间价值:储蓄决策 人们在获得收入后便有储蓄的动机,这些动机包括预防突发事件、子女教育、退休后有一个平稳的消费水平,及留下丰富遗产等。储蓄决策分析的是人们在今天的消费与未来由
13、储蓄支撑的消费之间所作出的选择。,2.3.2 消费者外部性与转换成本(1)消费者外部性 数字产品的外部性也可以划分为消费者外部性和厂商外部性两种形式。消费者外部性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既受到产品本身效用的约束,也受到该产品将来可能实现信息共享的其他消费者数量的预期的约束。厂商外部性指厂商生产信息产品时既受到自身生产的信息产品市场预期的约束,也受到生产与该产品相关的其他产品的厂商数量及产品产量预期的约束。平狄克和鲁宾费尔德(1996)给出一个通俗的消费者外部性解释。,在图2-11中,横轴表示数字产品的销售量,每月以千计算。假设消费者预期只有2万人购买该数字产品。在这种情况下,需求由曲线D20来表示
14、。假设消费者现在认为有4万人会购买该产品,且发现该产品内容精彩而愿意多买,这时,需求曲线为在D20右边的D40。同理,如果消费者认为有6万人会购买该产品,需求曲线会变为D60。如果消费者对购买该数字产品的人数的预期越高,需求曲线就越往右边移动。,(2)转换成本 消费者外部性或者间接的网络外部性也可以从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角度来考虑。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s)指消费者用一种商品取代原来消费的商品时所产生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表现为产品淘汰的机会成本、技术培训成本、时间成本和心理成本等。例题2.5 假如李军计划购买一套音响,他想在两种品牌A与B之间作出选择。又假定这两种品牌的性能对李军来
15、讲都是一样的,且两种音响的寿命均假定为5年。A与B之间不同的是A没有转换成本而B存在转换成本,这种转换成本可能是由操作造成的。李军在习惯了A的操作后可以毫不费力地熟悉B的操作方法,但是,如果李军先熟悉了B的操作后,再要操作A仍然要费力气学习A的操作。,假设在购买音响前李军对两种音响的价值都不十分肯定,A和B可能值800元或1200元,因此,每种产品的平均价值是1000元。假定A的标价是800元,B的标价是750元,转换成本为300元。将上述假设数据汇总整理成表2-5。可以考虑三种情况:1)如果不考虑将来的转换成本,那么,李军开始时便会选择B,因为他的预期剩余是250元,比选择A的预期剩余多50
16、元。如果实践证明B对李军的效用是1200元,那么,李军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他获得了1200-750450元的剩余。,2)如果李军在实践中发现B值800元,那么,他只获得了800-75050元的剩余。如果李军在五年后继续购买B就会只得到50元剩余。此时,如果他考虑购买A,期望剩余为1000-800200元。但是,由于A存在转换成本,李军的期望利润为200-300-100元。显然,李军继续购买B才是理智的。结果,他就被品牌B锁定了。3)假如李军一开始就购买了A,实践中发觉它值1200元,于是,他就获得了400元剩余,并会在5年后继续购买A。如果李军发觉A只值800元,则没有什么剩余。由于A没有转换
17、成本,李军可以在5年后转向购买B。结果,他的期望剩余为1000-750250元。,数字产品的转换成本概念直接导致了市场锁定现象,以及由消费者群体行为配合而形成的厂商的事实垄断现象。所谓厂商的事实垄断,是指厂商的垄断行为得到消费者群体的认同而形成的事实性垄断或独占。,2.3.3 数字产品需求函数 假设在某个既定的时期内,消费者使用一个数字产品(如软件等)的次数为n,共有g(n)个使用频率相同的消费者。令每个消费者使用该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为F,可变成本为v,这里,容易学习的数字产品具有较低的固定成本F,容易操作的数字产品具有较低的可变成本v。假设厂商的总成本为c(x,v,F),且c(x,v,F)=
18、cx(x)+cv(v)+cF(F),其中,cx(x)表示厂商生产x个数字产品的生产成本,cv(v)表示当消费者具有可变成本v水平时厂商投资的研究与开发成本,cF(F)表示当消费者具有固定成本F水平时厂商投资的研究与开发成本。,由于数字产品的边际成本极低,因而可以将cx(x)表示为cx(x)=cxx+K,其中,cxx代表边际生产成本,K代表生产数字产品的固定成本。这里,厂商投资的研究与开发成本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负相关,即消费者的v或F越小,厂商的cv(v)和cF(F)就越大。假定消费者每次使用该数字产品的效用为u,如果消费者使用n次,那么,其总效用可以表示为TU=(u-v)n F。这样,如果数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商务 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