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其它几种癌症.ppt
《环境与其它几种癌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与其它几种癌症.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节、环境与其它几种癌症,(一)环境与大肠癌,大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严重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常见的癌瘤之一。我国大肠癌的调整死亡率为 3.54/10万(男性 4.08/10万,女性 3.03/10万),世界调整死亡率为 5.49/10万(男性 6.35/10万,女性4.75/10万)。全国大肠癌在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中占5.29(男性占5.09,女性占5.58),大肠癌死亡率性比例为1.35:1,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大肠癌在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中居第六位(男性居第五位,女性居第六位)。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大肠癌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1.大肠癌的地理分布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资料,
2、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中,大肠癌年发病率最高的是美国康乃狄克(32.3/10万)和纽约州(31.4/10万),最低的是塞内加尔的达喀尔(0.6/10万)。亚洲以新加坡为最高(16.44/10万),日本(9.62/10万)、中国(5.49/10万)属于较低水平的国家。我国大肠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各省市自治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别。东南沿海一带的上海(6.21/10万)、浙江(6.02/10万)、福建(4.82/10万)、江苏(4.51/10万)以及内蒙古、山西、安徽死亡率较高,而广西(1.74/10万)、西藏(1.68/10万)、甘肃、云南和贵州等省市自治区的死亡率较低(表416)。,2.大肠癌的人群
3、分布我国大肠癌性别年龄组死亡专率是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1524岁之间死亡率增长幅度最大,而35岁以上死者占全部死者的93.35,60岁以上死者占全部死者56.52,平均死亡年龄为60.08岁(男性59.29岁,女性61.05岁)。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大肠癌死亡率,以蒙古族为最高(4.03/10万),高于全国水平(3.54/10万),依次为回族(3.21/10万)、哈萨克族(3.15/10万);苗族(2.06/10万)和彝族(2.04/10万)较低,两者相差近1倍。我国大肠癌死亡率城乡比较,则有城市高于农村的趋势。全国调整死亡率大城市为4.63/10万,中城市3.94/10万,小城市3.96/10
4、万,农村3.74/10万。,3.大肠癌的流行因素及其防治(1)环境因素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美国旧金山海湾区白人的大肠癌年发病率为29.0/10万,黑人为27.1/10万,日本人为26.7/10万,中国人为25.8/10万。可见美国黑人比非洲黑人(0.62/10万),美国的日本人与中国人比其原来国家本土人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由此提示可能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美国缺硒地区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许多动物实验证明补给动物硒就能显著抑制化学物对大肠的致癌作用。还有报告发现,环境中石棉成分增加或缺钼的地方,大肠癌发病率也明显增加。,(2)饮食因素国外的研究资料认为,高脂肪饮食能增加致癌剂
5、对动物的大肠肿瘤诱发率和诱发的肿瘤数量。美国人饮食中脂肪含量占总热量的41.8,大肠癌发病率高;而日本人饮食中脂肪含量只占总热量的12.2,故其发病率较低。这是因为高脂肪饮食可通过刺激胆汁酸和胆固醇的分泌和排泄增加,从而促进大肠癌的发病。同样,高动物蛋白饮食中的氨基酸经细菌分解后也可致肠道肿瘤。而高纤维的菜类中富含植物固醇,对大肠具有保护作用。,(3)其他因素我国大肠癌死亡率的地理分布与日本血吸虫病死亡率的分布呈显著的正相关。据浙江嘉兴报告314例大肠癌病人中,有96.1患过日本血吸虫病。上海肿瘤医院587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中,病理检查18.4伴有血吸虫病。一般认为在血吸虫病引起粘膜溃疡、增殖、
6、息肉或慢性炎症的基础上易发生癌。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发生大肠癌比正常人高510倍,病变存在12年以上者,其发生率达36。便血,尤其是粘液(脓)血便或纯血便,大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是应警惕的大肠癌早期征兆。为此,控制环境中的致癌因素,合理安排饮食,积极防治日本血吸虫病,当发现有关早期征兆时,应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是预防大肠癌发生的有效措施。,健康新概念:如何预防大肠癌,(二)环境与白血病,白血病是威胁人类,尤其是青少年健康与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我国常见的癌瘤之一。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1982)统计,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白血病男性平均发病率为7.40/10万,占全部
7、恶性肿瘤的2.93,居男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九位。我国白血病粗死亡率为 2.53/10万(男性 2.80/10万,女性 2.25/10万),中国调整死亡率为2.52/10万(男性2.78/10万,女性2.23/10万),世界调整死亡率为2.59/10万(男性2.87/10万,女性2.30/10万)。全国白血病在所有恶性肿瘤死亡中居第七位(男性居第六位,女性居第八位)。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我国白血病死亡率处于较低水平。,1.白血病的地理分布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世界105个国家和地区白血病的最高年发病率(男性)是加拿大的萨克其(20.9/10万),其次是瑞士的罗纳弟尔(15.5/10万),最
8、低的是塞内加尔的达喀尔(0.7/10万)。我国白血病调整死亡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有15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以浙江为最高(3.98/10万),其次为江苏(3.75/10万)、福建(3.42/10万)、上海(3.37/10万)、安徽(3.08/10万)北京(3.06/10万)、河北(3.02/10万)、天津(2.79/10万)等,即在华东、华北一带省市的死亡率较高。最低死亡率的是甘肃(0.84/10万),浙江为甘肃的 4.7倍(表4-17)。,表 417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白血病死亡率、占恶性肿瘤的百分比及分类位次,根据我国白血病流行病学调查,未发现有特殊高发地区,但发现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上海市区1
9、975年的各种类型白血病的世界标化率,男性为4.4/10万,女性为3.9/10万,到19781982年时,发现男性已达5.9/10万,女性为4.7/10万。广州市区1964年白血病标化死亡率,男性为 1.89/10万,女性为 2.88/10万,到 1984年时,男性上升为 4.39/10万,女性为2.57/10万。这可能与医疗条件不断改善,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以及人群接触电离辐射及化学物质的机会增多等有关。,2.白血病的人群分布根据我国白血病性别年龄组死亡率曲线研究,在14岁组有一个小高峰,1014岁组死亡率最低,15岁后慢慢上升。白血病死亡主要集中于35岁以前的青少年,占白血病总死亡的67.0
10、1,54岁以前占白血病总死亡的87.41。白血病死亡率在各年龄组段恶性肿瘤死亡中所占构成百分比,014岁占52.9,为第一位,在以后各年龄组段中所占构成百分比明显减少。湖南省白血病的发病年龄,29岁以下者占总数的66.03;武汉地区该年龄组的发病者,占白血病总数的67.18。可见白血病是严重危害青少年的疾病之一。,据武汉地区成人765例白血病职业分类统计,农民占39.2,工人21.2,干部17.l,学生12.4,士兵2.5,其他占7.6。性比例为1.25:1,男性稍多于女性。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白血病调整死亡率以朝鲜族为最高(2.94/10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6倍。苗族与藏族最低,同为0.
11、09/10万。白血病死亡率的城市和农村差别显著,城市调整死亡率为 3.11/10万,农村为 2.66/10万。,3.白血病的流行因素及其防治(1)电离辐射因素研究证明电离辐射是导致白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是由于医疗上放射性核素的应用、职业性接触和事故性接触(如核电站泄漏事故等)有可能引起白血病。由于长期使用大剂量放射性治疗,每次接受量为3050拉德,其白血病发病率比对照组高1倍;发病的潜伏期为57年,并发现其发病率高低与X线照射剂量成正比。1945年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后,经调查发现距离(即照射量)与白血病发病率之间有密切关系。距原子弹爆炸中心1公里内者,发病率增加 l00倍,离中心1
12、1.5公里者,发病率增加 25倍,离中心 1.52公里者,增加2.6倍。,(2)化学物质与药物因素化学物质中苯及其衍生物的毒性作用,可造成骨髓抑制而发生白血病。工种以喷漆、橡胶、石油、制鞋及与三硝基甲苯接触的工人为多。已有证据表明,接受化学治疗(特别是烷化剂)的何杰金氏淋巴瘤病人,急性白血病发病率增加。又有报告认为,使用氯霉素、保太松、抗癌药物、有机农药和砷制剂等,可诱发白血病。为此,减少或避免电离辐射,少接触苯及其衍生物,合理使用药物是防治白血病产生的有效措施。,健康早班车 白血病,(三)、环境与鼻咽癌,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广东省的发病率尤高,曾有“广东瘤”之称。世界上大多数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与其 癌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