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ppt
《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龚明辉怀远县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12年12月28日,腾飞中的二院,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前言 消化内镜的发明和临床应用是近代胃肠病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消化内镜经历了硬式内镜、半可屈式内镜、纤维内镜(软质镜)及电子内镜和超声内镜的四代变革,从单纯诊断的初期阶段,进入融诊断、治疗于一体的微创介入技术的高级阶段。各种新型功能各异的上消化道、下消化道、胆道、放大、超声等电子内镜以及胶囊内镜推出,显著提高了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水平。,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 硬管式内窥镜 半软式内窥镜 纤维内窥镜 电子内窥镜 超声内窥镜 胶囊内镜,消化内镜的发
2、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 1、硬管式内窥镜 1806年德国法兰克福的Bozzini制造了一种以蜡烛为光源和一系列镜片组成的器具,用于观察动物的膀胱和直肠内部结构,虽然未用于人体,仍被誉为第一个内窥镜的发明人。1879年柏林泌尿外科医生Nitze制成了第一个含光学系统的内窥镜(即膀胱镜),其前端含一个棱镜,该内窥镜仅被用于泌尿系统。几年后,第一个适用于临床的胃镜诞生了,它是一种硬式的胃窥镜,其结构是由3根管子呈同心圆状设置,中心管为光学结构,第二层管腔内装上铂丝圈制的灯泡和水冷结构,外层壁上刻有刻度反映进镜深度。,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2、半软式内窥镜
3、 由于消化道及许多器官存在解剖上的生理弯曲,用硬管式内窥镜难以充分检查,半软式内窥镜应运而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半可屈式内窥镜被称为Wolf-Schindler式胃镜,是在1932年创造发明的。Wolf-Schindler式胃镜的创制,开辟了胃镜检查术的新纪元。,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3、纤维内窥镜 1954年英国的Hopkings及Kapany研究了纤维的精密排列,有效地解决了纤维束的图像传递,为纤维光学的实用性奠定了基础。在1957年由美国人Hirschowitz和他的研究组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用于检查胃、十二指肠的光导纤维内镜。在20世纪60年代,胃照相机、外部冷光源的发
4、明,使得当时的内镜与现今使用的纤维内镜十分相近了。,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纤维内窥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4、电子内窥镜 1983年美国Welch Allyn公司研制并宣告了电子内镜的诞生-内镜发展史上另一次历史性的突破。1984年在日本的DDW会上,富士公司发布声明,研制出日本国内第一套电子内镜。电子内窥镜主要由内镜(endoscopy)、电视信息系统中心(video information system center)和电视监视器(televisio monitor)三个主要部分组成,比纤维内镜的图像清晰,色泽逼真,分辨率更高,而且可供多人同时观看。在临床、教学和科研中
5、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电子内窥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内 窥 镜 影 像 工 作 站,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5、胶囊内镜 由以色列Given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内镜M2A胶囊内镜。2001年应用临床,2002年进入中国。胶囊内镜是通过图像无线传导技术,将腔内的图像储存在随身携带的记录器中,然后导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由于胶囊内镜的体积小(直径10mmX 长30mm的圆柱体),进入腔内时病人无痛苦,而且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但不能取活检和治疗,因此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 胶囊内镜
6、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新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不适用于年老体弱和病情危重等缺陷,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胶囊内镜将有可能发展成为无线遥控内镜,通过医生的控制进行更多的诊断和治疗,为内镜的发展带来无限的空间。,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采样胶囊-消化道内进行采样;遥控释放胶囊-消化道内定点给药;聪明药丸-探测消化道内部的压力、PH值等;胶囊式机器人-体外遥控下完成药物释放、图像采集、组织活检和治疗等多种功能。胶囊内镜的诞生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带来
7、了革命性的突破,被人们称为消化内镜史上的第四个里程碑,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胶囊内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发展历史6、超声内窥镜(EUS)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内镜、超声探测仪联合装置-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rtasonography,EUS)超声内镜。分线阵式和扇形扫描超声内镜。(a)诊断消化管粘膜下异常,如粘膜下肿瘤及其浸润的深度等。(b)消化道、胰腺及胆管癌的术前TNM分期诊断。(c)诊断胰腺内分泌肿瘤及胆管结石。(d)进行穿刺内引流等治疗.,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超 声 内 窥 镜,超声内窥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近年随CCD技术的进步
8、,电子内镜也不断改进,出现了高分辨电子内镜、双气囊内镜、放大电子内镜、经鼻内镜、红外线电子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激光共聚焦电子内镜等。胆道子母镜、细径胰腺镜(直径3.1 mm)、极细径胰管镜(直径0.45-0.8mm)。CT仿真内镜:CT仿真内镜(Virtual Endoscopy,CTVE)是利用计算机科学与现代医学影像学结合的一种无创性虚拟现实的检查手段。CTVE利用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将螺旋CT容积扫描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重建出空腔器官的内表面立体图,从而达到内窥镜检查的效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染色内镜技术染色内镜又称色素内镜,它应用染料对胃肠道黏膜进行染色,使
9、病变与周围正常黏膜对比增强,可以发现肉眼观察难以发现的病变,有助于病变的发现、诊断及指导活检。特别是在诊断早期胃、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方面显示出很高的价值。,染色前后内镜检查,染色后,染色前,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窄带成像内镜(NBI)是在色素染色的基础上应用光学成像技术如特殊的滤光片,使构成白光各组份的光谱变窄,同时使短波长的蓝光成为相对主要的构成组份,通过观察粘膜表面的表浅血管以及腺管细微形状来进行诊断,同时无需进行染色剂的选择以及降低染色剂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染色内镜。随着放大内镜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NBI合并使用放大内镜可以更加
10、清晰地观察黏膜腺管开口的形态和微小血管形态如微血管的直径、走向、有无分支及螺旋状改变等,可以为内镜医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信息。,窄带成像内镜(NBI),窄带成像内镜(NBI),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放大内镜又称显微内镜,可将内镜下的物象放大80倍-150倍,可观察到8m左右的胃粘膜表面及微血管的细微结构,通过放大内镜结合染色技术能明显提高对微小病变、微小结构的观察和判断,从而鉴别正常上皮、增生上皮、异型上皮和上皮性肿瘤,对于良恶性息肉、早期癌、萎缩性病变等可得到及时诊断,并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为正确选择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胃息肉放大内镜,
11、放大内镜,胃息肉,胃息肉,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共聚焦内镜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整合于传统内镜前端的新技术,其本身具有的放大1000倍的特性使在内镜检查同时能够对消化道粘膜病变进行实时组织学检查,可观察到包括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结肠隐窝结构、血管和红细胞等,可在许多方面代替活检及体外染色的传统病理学检查,能指导活检,避免盲目活检和可疑病灶的漏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共聚焦内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消化内镜的未来发展方向气囊小肠镜目前有双气囊小肠镜、单气囊小肠镜两种,能对全小肠直视观察,同时还可以进行活检、粘膜染色、标记病变部位、黏膜下注射、息肉切除等处理,
12、这是目前小肠疾病诊疗最有前途的技术,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确诊率达80%。此外,随着腹腔镜检查技术近年来不断提高和普及,硬镜和软镜的结合,有可能成为今后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气囊小肠镜,消化内镜的发展与应用,内镜治疗发展迅速。可通过胃镜、大肠镜进行黏膜剥离术(ESD)、黏膜切除术(EMR)等新技术进行治疗;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结石、胆管梗阻、胆囊癌、肝管结石、胰头癌及胰腺囊肿都可以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治疗。内镜新技术,如经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可通过食管黏膜层切开,分离黏膜层,建立黏膜下“隧道”,将环形肌切开,关闭黏膜层切口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人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化 发展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