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类群.ppt
《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类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环境及海洋生物类群.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海洋环境与海洋生物类群,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莫 钰,海洋生态学,第一节 海洋环境,一、海洋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球就象一个广阔无垠的蔚蓝色“水球”。,三大环境梯度,二、海水某些物理特性的生态学意义,溶解性:溶解大量营养物质透光性:光合作用流动性:扩大分布范围浮力:个体小、结构简单而脆弱的生物得以生存 缓冲性能:维持环境稳定性,三、海洋环境的主要分区,图2-1,1.海岸带:包括潮间带和高潮时浪花可溅到的岸线,是海洋与陆地之间一个狭窄的过渡带;(高潮线、低潮线)2.大陆架和大陆边缘 大陆架:从潮下带至大陆边缘的海底,地形较为平缓、坡度小,水深约200m;大陆坡:大陆缘外坡度较大的海底;大陆隆:
2、是大陆坡下方缓缓趋向洋底的扇形地,水深约20005000m3.大洋底深海平原(大洋海底主体)、洋中脊(海底山脉)、深海沟,三、海洋环境的主要分区,四、海洋沉积物,(一)大陆边缘沉积(陆源沉积)经河流、风、冰川等作用从大陆或邻近岛屿携带入海的陆源碎屑。(二)远洋沉积(深海沉积)红黏土软泥 钙质软泥 硅质软泥,第二节 海洋浮游生物,一、浮游生物概述浮游生物,指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在水层中的生物群。(公共点: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弱或无,随水流移动,具多样浮游结构)浮游生物(plankton)、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浮游动物(zooplankton)1、重要性 数量多、
3、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水团、海流的指示种(indicator species)。有些化石种类的分布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资源。,2、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扩大个体表面或结成群体增加浮力 减轻比重增加浮力,图2-2,图2-3,3、浮游生物的个体大小,微微型(picoplankton):2 m微型(nanoplankton):220 m 小型(microplankton):20200 m 中型(mesoplankton):2002,000 m 大型(macroplankton):2,000 m20 mm 巨型(megaplankton):20 mm生态
4、学意义 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基本可代表一定的生物类别。不同粒径浮游生物存在一定的食物关系,对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有重要意义。,超微型浮游生物(ultraplankton)5 m,4、浮游生物分类,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期的长短,永久性浮游生物(holoplankton)阶段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暂时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浮游动物的单个功能群小型(microzooplankton):1000 m,二、浮游植物主要类别,1、硅藻类(diatom)细胞具有硅质外壳(上、下壳),单个细胞或组成链状,分布广泛。,2、甲藻(Dinoflagellates)或腰鞭毛
5、藻,多数甲藻细胞壁有原生质分泌的相当坚厚的表质膜,壳板以横沟分成上、下壳,在细胞腹面有一条纵沟,2条鞭毛分别环绕横沟和从纵沟伸向后端,有的种类细胞裸露,分布广泛,很多种类(如裸甲藻、亚历山大藻)会分泌甲藻毒素。多数能昼夜垂直移动。,Outlines,3、绿藻、金藻、裸藻、隐藻、原核自养生物等,三、浮游动物主要类别,1、原生动物(protists),有孔虫,放射虫,鞭毛虫,纤毛虫,Outlines,2、浮游甲壳动物(crustacean plankton)桡足类、磷虾类、端足类、樱虾类、枝角类、介形类、糠虾类、涟虫类、等足类等。3、水母类和栉水母类4、毛颚类:又称箭虫5、被囊动物有尾类也称幼形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环境 海洋生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