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纠纷防范.ppt
《护理安全与纠纷防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与纠纷防范.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安全管理与纠纷防范,发生医疗纠纷后的过激行为,2,医疗护理安全现状,“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从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北京协和医院老前辈 张孝骞,护理安全相关概念 护理安全重要性 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 护理安全管理策略,目 录,护理安全相关概念,安 全:没有危险 不受威胁 不出事故,护理安全相关概念,狭义护理安全: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广义的护理安全:除上述狭义的要点外,还包括不因护理事故或纠纷而造成医院及当事护理人员承担行政、经济、法律责任,以及在医疗服务场所的环境污染、放射
2、危害、化疗药物、血源性病源体、针头刺伤等对护理人员造成的危害。,护理安全相关概念,护理安全相关概念,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人的身心健康、财物不受损失,而采取的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护理安全相关概念,安全管理意义: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专业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护理安全相关概念,护理安全管理:是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采取有效措施,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防范意外、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护理环境,确保病人生命安全。,护理安全的重要性,护理安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护
3、理高质量的基础是护理优质服务的关键 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基础)是评价护理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是可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患者因素,医院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因素,社会因素,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快,自我保护意识普遍上升。社会舆论总偏向于“弱者”的观念,媒体对医疗纠纷不负责任的报道,制造轰动效应,助长患者及家属的对抗心态和势力。目前我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还需加强,个人对医疗费用承担能力低下,是医疗纠纷日益增多的基础。社会法制观念薄弱。执法机关在干预、协助处理医疗纠纷中执法力度不够,致使医院陷入被动局面。,有钱没钱都得医、有错没错都得赔,护理人员,设备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
4、素,医院因素,医院因素,引起护理纠纷的主要表现,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护士综合素质低下,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护士执行医嘱不规范,护理文书记录不规范,告知行为不规范,忽视患者合法权利,医院因素,护士法律意识缺乏,我院2016年护理不良事件汇总:,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法律意识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学校教育缺乏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在职教育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教育在临床工作中忽视法律问题,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护士条例于2008年由温家宝总理签署,自2008年5月12日起施行。为了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护士条例做了
5、哪些规定呢?,23,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案例1:一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因不能进食而插了鼻饲管并行输液治疗。医师查房后口头医嘱“有尿后给氯化钾10ml推入管内。”待患儿有尿后,护士执行医嘱时未在追问,即将10%的氯化钾10ml直接推入输液管内,致使患儿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24,原因分析医生违反了卫生部“医嘱制度”中“除在抢救或手术中外,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生查对药物后执行,医生要及时补记医嘱”的规定。因此,医生负有一定责任。然而,护士行为违反了:、医护关系中“尊重信任,彼此监督”的道德规范。医护双方为了共同维护病人利益,为防止医护差错事故的发生,必须互相制
6、约和监督。当护士执行医嘱时,一旦发现医嘱有误或不清楚应当询问清楚后再执行。该案例中,护士未追问清楚,便错误地执行口头医嘱,因此不符合医护关系道德的要求。、违背了护患关系中“热爱本职,精益求精”的道德规范。该护士业务上不精,不懂得氯化钾不能静脉推注,以至酿成医疗事故。3、若从追究责任角度说,护士和医生都有责任,护士负主要刑事责任。,25,案例2:患儿李某某,男,3岁。因误服5毫升炉甘石洗剂到某医院急诊。急诊医生准备25硫酸镁20毫升导泻,但将口服误写成静脉注射。治疗护士心想:“25硫酸镁能静脉注射吗?似乎不能,但又拿不准。”又想:“反正是医嘱,执行医嘱是护士的责任。”于是予以静脉注射,致使患儿死
7、于高血镁的呼吸麻痹。,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26,原因分析,案例中医生粗枝大叶开错了处方,而治疗护士又错误地绝对执行,这是患儿死于高血镁所致的呼吸麻痹的直接原因。起初护士对用药途径怀疑,而不去找别人商讨或提醒医生,只是“忠实”地执行医嘱,从而违背了认真负责、尊重患儿生命价值以及精益求精的护理道德规范。同时,她把医护之间理解成主从型关系,而不是互补、协作和监督关系,这也是造成她发生护理事故的思想根源。,案例3:讲话随意 一位肾衰的患者在抢救时,一名护士看了看氧气流量表说“哎呀,氧气什么时候没了?”患者家属听后立即以“治疗不及时、不连续”向医院投诉。一名护士在给一个病情危重的病人吸痰时因吸痰
8、器负压小,就说:“这破玩意儿,早就该淘汰了!”患者家属以抢救措施不到位为由,诉讼医院延误抢救。,沟通宝典-会说话,说好话,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护士服务理念未转变,人们对护士提供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相对不足,工作琐碎而繁忙,往往注重执行医嘱,而忽略了与患者的沟通、病情的观察和对患者的生活护理、康复指导等工作,甚至态度冷淡,说话生硬。护理人员对自身应尽的义务认识不够,服务理念未转变患者的需求得不到重视。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临床护士普偏年轻化。(全院平均年龄?)护士年资低、学历低(层级分布图)。护士对护理基础知识及专科知识不足。护士的操作技能不熟练。护士对新的医疗设
9、备使用不熟悉。,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护士综合素质低下,案例1:抢救技术不熟练某晚期肿瘤患者痰液梗阻,医生嘱立即吸痰,值班护士由于不熟练新更换的吸痰装置,在为患者吸痰时安装不熟练,吸痰时间延迟。患者家属以“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关键时刻护士不能及时尽快给患者吸痰,延误抢救”为由向医院提出经济赔偿的诉讼。,案例2:抢救技术不熟练 一老年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由于护士不熟悉三腔导尿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在尿管刚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后尿道时即注入气体,充盈的气囊压迫尿道粘膜。造成损伤,不得已行膀胱切开取出气囊和导尿管。,护士对本职工作缺乏责任感,工作消极、拖沓原因:1、临床护士大量缺编,护士工作相
10、对责任重大、工作辛苦、不被重视。2、护士地位相对低,使护士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疲劳和淡漠状态,从而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工作被动,易使患者产生不满情绪,最后导致纠纷。3、产假、加床、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患者的需求增加等因素。4、特别是中夜班值班期间,一名护士要照顾整个病区的患者,往往顾此失彼,这也是导致护患纠纷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5、后勤支持系统多数医院不健全.,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因素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案例1:护士夜间未巡房 患者睡眠中猝死,精神病患者黄某,于2001年进入上海市某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去年1月27日上午8时30分左右,家属接到该院电话,告知患者黄某在医院突然死亡。根据检验记录上
11、死者的手、脚上没有任何针孔的记载,家属判断院方没有对死者进行过静脉输液,并认为病历上的抢救病史是伪造的。为此,家属起诉至法院,要求医院赔偿抢救费等共计人民币11万余元。在审理中,因家属申请,法院委托区医学会对该案做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为不属于医疗事故。但根据当时医生与家属交涉时的录音来看,护士夜间在睡觉,未按制度巡视病房。法院审理后认为,医院护理人员未按制度巡视病房,违反核心制度,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但与患者的死亡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最后,法院判决医院补偿家属人民币1万元。,案例2:实习护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5月26日,省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2005年度全国“十大律师名人
12、”宋中清律师代理原告高秀云诉兖矿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医院因输入变质(含絮状物)药物奥迪金致使老人陷入亚植物状态一案,被邹城市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医院赔偿残疾赔偿金、护理费、医疗费、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损失133139.28元。损害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实习护士违规独立操作输液,违反“三查七对”诊疗常规。,案例3:床档安装不妥,致重症病人坠床骨折 患者,男性,77岁。诊断为(1)脑血栓形成后遗症,左侧偏瘫;(2)库欣综合征;(3)高血压病。入院后,给予二级护理,留陪人。某日晚,陪人上好床档后离去。医护人员查房时,见病人安静卧床,并已上床档,未再进行检查床档安装是否稳妥,2小时后,护士再巡视病房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安全 纠纷 防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5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