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第五章溷凝土.ppt
《建筑材料第五章溷凝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第五章溷凝土.ppt(1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混凝土,5-1 混凝土概述5-2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5-3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5-4 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质5-5 混凝土外加剂5-6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7 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5-8 轻混凝土5-9 其他混凝土品,第一节 概 述,正在施工的秦山核电站,一、混凝土的定义 由胶凝材料、骨料、水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而成的混合物,经一定的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二、混凝土的分类,(一)按干表观密度分,(二)按胶凝材料分,通常将水泥、粗细骨料、水和外加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成的水泥混凝土,称为“普通混凝土”,并简称为“混凝土”,为本章讲述的主要内容。,(三)按性能特点分,(四)按生产工艺和施工
2、方法分,1、原料丰富,价格低廉;2、性能可调整范围大;3、在硬化前具有良好的可塑性;4、施工工业简易、多变;5、可用钢筋增强;6、高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四、混凝土应用的基本要求1、要满足结构安全和施工不同阶段所需的强度要求;2、要满足混凝土搅拌、浇筑、成型所需的工作性要求;3、要满足设计和使用环境所需的耐久性要求;4、要满足节约水泥,降低成本的经济性要求。,三、混凝土的特点,返回键,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混凝土组成材料,集料(骨料),粗骨料(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化学外加剂),掺合料(矿物外加剂),外加剂,水泥,水,(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混凝土的结构,混凝土的结构 水泥+水水泥
3、浆+砂水泥砂浆+石子混凝土拌合物硬化混凝土组成材料的作用,混凝土体积构成水泥石25左右;砂和石子70以上;孔隙和自由水15%。,一、水泥的选择,品种的选择 配制普通混凝土的水泥品种,应根据混凝土的工程特点或所处的环境条件,结合水泥性能,且考虑当地生产的水泥品种情况等,进行合理地选择。强度等级的选择原则上,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择高强度等级的水泥;一般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配制高强混凝土时,可选择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倍左右。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加外掺料(粉煤灰),二、细骨料(砂),定义 砂是指粒径在4.75mm以下的颗粒。分类按产
4、源分按技术要求分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河砂、湖砂、山砂、和淡化海砂等,1、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在混凝土中,水泥浆是通过骨科颗粒表面来实现有效粘结的,骨料的总表面积越小,水泥越节约,所以混凝土对砂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颗粒的总表面积要小,即砂尽可能粗。而砂颗粒间大小搭配合理,达到逐级填充,减小空隙率,以实现尽可能高的密实度,是对砂提出的又一基本要求,反映这一要求的即砂的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采用筛分法确定。颗粒级配的指标级配区:按600m筛的累计筛余率的大小
5、,可分为1 区、2区、3区共三个级配区。详见下页表级配合格判定 砂的实际级配全部在任一级配区规定范围内;除4.75mm和600m筛档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砂的技术要求:,筛析法:,砂的颗粒级配区,级配的选择宜优先选择级配在2区的砂;当采用1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当采用3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规格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粗砂 Mx=3.73.1;中砂 Mx=3.02.3;细砂 Mx=2.21.6。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式中:Mx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
6、率,。,2、砂的含水状态砂在自然状态下,往往含有一定水分,其含水状态可分为四种:(1)全干态(烘干状态):在100110温度下烘干,内外部均不含水,达到恒重状态;(2)气干状态(风干状态):在自然环境中达到平衡含水率时的状态,表层和表面是干燥无水的;(3)饱和面干状态(表干状态):砂内部和表层均含水达到饱和,而表面的开口孔隙及面层却处于无水时的状态;(4)湿润状态(潮湿状态)颗粒内部吸水饱和,表面附有吸附水的状态。砂处于潮湿状态时,因含水率不同,其堆积密度随之改变,使得砂的堆积体积也不同。在采用体积法验收、堆放及配料时,都应该注意湿砂的体积变化问题。在拌混凝土时,砂含水状态不同将会影响混凝土的
7、拌合水量及砂的用量,在配制混凝土时规定,以干燥状态为准计算,在含水状态是应进行换算。,3.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石粉含量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指粒径大于1.18mm,经水洗、手捏后小于600m的颗粒含量;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下页表。,天然砂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泥和泥块的危害,工程事故实例:某工程采用30cm30cm断面,9m长的方桩,当桩打入土内2.5 m时,在桩顶下2 m处,桩身出现裂缝,随着锤击次数的增加,混凝土逐渐破碎,直至最后破坏。在桩内混凝土破碎处,发现一块5 cm8 cm4 cm椭圆形的
8、粘土块。,4.有害物质含量 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等杂物,有害物质主要是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氯化物等。见下表。,工程事故实例:某中学五层教学楼,建筑面积2244 m2,砖混结构,使用半年后,发现砖砌体裂缝,墙面抹灰起壳。一年后,建筑物裂缝严重,墙面渗水,屋面漏雨,许多门窗不能开关,并且还在继续,成为危房不能使用。调查原因:所用的砂浆中的砂采用硫铁矿渣代替,其中含硫量较高,有的高达4.6%。SO3,SO4-+Ca2+CaSO4CaSO4+C-A-HAFt,2、有害物质的危害,定义 粒径大于4.75mm的骨料称为粗骨料。分类按产源分:卵石和碎石(人工石子)按技术要求分
9、: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类 用于强度等级为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类 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浆。,三、粗骨料(石子),1、最大粒径及颗粒级配最大粒径粗骨料公称粒级的上限称为该粒级的最大粒级的最大粒径。从结构上考虑:根据规定,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从施工上考虑:对泵送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宜大于1:3,卵石不宜大于1:2.5,高层建筑宜在1:31:4,超高层建筑宜在1:41:5。从经济上考虑:当
10、最大粒径小于80mm时,水泥用量随最大粒径减小而增加,当大于150mm后,节约水泥的效果却不明显。,石子的技术质量要求,颗粒级配为减少空隙率,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粗骨料也要求有良好的颗粒级配。粗骨料的颗粒级配有连续级配与间断级配两种。连续级配是石子由小到大连续分级;间断级配是指用小颗粒的粒级直接和大颗粒的粒级相配,中间为不连续的级配,由于易产生离析,应用较少。,2、强度及坚固性 强度采用岩石抗压强度和压碎指标两种检验:岩石抗压强度是将母岩制成50mm50mm50mm立方体试件,在水饱和状态下测定其极限抗压强度值。压碎指标是将一定质量风干状态下9.5019.0mm的颗粒装入
11、标准圆模内,在压力机上按1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定,卸荷后用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粉,称出筛余量。值越大,强度越小。按下式计算:式中:Qc压碎指标值;G1试样的质量,g;G2压碎后的筛余量,g。,坚固性 1、坚固性的含义:骨料在气候、外力、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2、骨料坚固性的技术要求,3.针片状颗粒含量针状颗粒是指颗粒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片状颗粒是指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针片状颗粒不仅本身容易折断,而且会增加骨料的空隙率,使拌合物和易性变差,强度降低。见表。,碎石、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4、含泥量、泥块含量
12、及石粉含量含泥量是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泥块含量是指卵石、碎石中粒径大于4.75mm经水洗手捏后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具体指标见表。,碎石、卵石含泥量和泥块含量,5、有害物质含量 卵石、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和炉渣等杂物。见下表。,四、拌合用水,混凝土拌合和养护用水按水源不同分为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海水和经适当处理的工业用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及养护水应符合JGJ63-89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均可拌制各种混凝土。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不宜用海水拌制有饰面要求的素混凝土。地表水、地
13、下水以及经适当处理或处置的工业废水,若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化物、硫酸盐、硫化物的含量符合JGJ63-89规定的数值,且凝结时间对比试验,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差不大于30min并尚符合水泥国标规定;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不低于标准试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90%,也可以用用于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用水的基本要求:1、不影响混凝土的凝结硬化 2、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及耐久性 3、不加快钢筋锈蚀 4、不引起预应力筋脆断 5、不污染混凝土表面,返回键,第三节 混凝土拌合物的技术性质,一、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和易性),1、工作性的概念 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和环境下,是否易于各种工序的操作,以获得
14、均匀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主要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和易性,粘聚性,保水性,流动性,易达结构均匀,易成型密实,好,好,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各组成材料之间具有一定的内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产生离析和分层现象的性质。,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发生泌水现象的性质。,保证混凝土硬化后的质量,(二)工作性的测定方法,坍落度(SL),维勃稠度,流动性:,和易性,粘聚性:目测,经验判断,保水性:目测,经验判断,A.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坍落度:筒高与坍落后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坍落度越大表示流动性越好。,坍落度法适用
15、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大于10mm的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方法是将拌合物按规定的试验方法装入坍落度筒内,提起坍落度筒后拌合物因自重而向下塌落,下落的尺寸即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以毫米为单位。在测定坍落度的同时,应观察拌合物的均匀稳定性情况,以全面地评定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拌合物根据其坍落度大小可分为四级塌落度值小于10mm的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维勃稠度法测定。,坍落度实验时的相关注意事项:当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二者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16、,混凝土按坍落度的分级,根据坍落度不同,可将混凝土分为:1.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60mm;2.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0150mm;3.塑性混凝土:坍落度为1090mm;4.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B、维勃稠度法 测定使拌合物密实所需要的时间,s。适用范围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小于10mm,维勃稠度在5s30s之间的干硬性混凝土。,二、影响工作性的因素,1)组成材料质量及其用量的影响(1)水泥特性的影响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比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的工作性好矿渣水泥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大,但粘聚性差,易泌水离析火山灰水泥流动性小,但粘聚性好(2)集料特性的影响
17、碎石 表面粗糙,有棱角,工作性差,强度高卵石 表面光滑,工作性好,强度低,(3)集浆比的影响集浆比集料绝对体积与水泥浆绝对体积之比。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拌和物中,如水灰比保持不变,水泥浆数量越多,拌和物的流动性越大;水泥浆数量过多,则集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达一定将会出现流浆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在满足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尽量采用较大的集浆比,以节约水泥用量。,(4)水灰比 在单位混凝土拌和物中,集浆比确定后,即水泥浆的用量为一固定值时,水灰比决定水泥浆的稠度。水灰比的大小决定了水泥浆的稠度。水灰比愈小,水泥浆愈稠,当水泥浆与骨料用量比一定时,拌制成的拌合物的流动性便愈小。
18、当水灰比过小,水泥浆较干稠,拌制的拌合物的流动性过低会使施工困难,不易保证混凝土质量。若水灰比过大,会造成拌合物均匀稳定性变差,产生流浆、离析现象。因此,水灰比不易过小或过大,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地选用。,(5)砂率砂率是指拌合物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砂的粒径比石子小得多,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而且砂在拌合物中填充粗骨料的空隙。因而,砂率的改变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和孔隙率有显著的变化,可见砂率对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合理砂率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和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砂率过大,骨料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都会增大,在水
19、泥浆量一定的条件下,骨料表面的水泥浆层厚度减小,水泥浆的润滑作用减弱,使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差。若砂率过小,砂填充石子空隙后,不能保证粗骨料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也会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会影响拌合物的均匀稳定性,使拌合物粗涩,松散,粗骨料易发生离析现象。当砂率适宜时,砂不但填满石子的空隙,而且还能保证粗骨料间有一定厚度的砂浆层以便减小粗骨料的滑动阻力,使拌和物有较好的流动性。这个适宜的砂率称为合理砂率。采用合理砂率时,在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或者,在保证拌合物获得所要求的流动性及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时,水泥用量为最小.,合理砂率的确
20、定合理砂率是指在水泥浆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拌合物的流动性(坍落度T)达到最大,且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时的砂率;或者是在流动性(坍落度T)、强度一定,粘聚性良好时,水泥用量最小的砂率。,(6)外加剂 在拌制混凝土时,掺用外加剂(减水剂、引气剂)能使混凝土拌合物在不增加水泥和水用量的条件下,显著地提高流动性,且具有较好的均匀稳定性。此外,由于混凝土拌和后水泥立即开始水化,使水化产物不断增多,游离水逐渐减少,因此拌合物的流动性将随时间的增长不断降低。而且,坍落度降低的速度随温度的提高而显著加快。,2)环境条件的影响 温度、湿度和风速3)时间的影响,三、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措施,(1)在水灰比不变
21、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泥浆的用量;(2)通过试验,采用合理砂率;(3)改善砂、石料的级配,一般情况系尽可能采用连续级配;(4)调整砂、石料的粒径;(5)掺加外加剂;(6)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尽可能缩小新拌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若不运行,可掺缓凝剂、流变剂,减少坍落度损失。,返回键,第四节 硬化混凝土的技术性质,一、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强度的种类,混凝土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疲劳强度,轴心抗压强度,立方体抗压强度,1、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的特点混凝土受压一般有三种破坏性形式:一是骨料先破坏;而是水泥石先破坏;三是水泥石与粗骨料的接合面发生破坏。普通混凝土中第一种破坏形式不可能发生,因为一般普
22、通混凝土的骨料强度大于水泥石;第二种仅会发生在骨料少儿水泥石过多的情况下,在一般配合比正常时也不会发生;最可能发生的受压破坏形式是第三种。水泥石与粗骨料的结合面由于水泥浆的泌水性及水泥石的干缩存在着早期裂缝,随着所加外载荷的逐渐增大,微裂缝逐渐加大、发展,并迅速进入水泥石,最终造成混凝土的整体贯通开裂。,2、混凝土的强度及强度等级,(1)立方体抗压强度 以边长为150m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95以上的潮湿条件下或者在Ca(OH)2饱和溶液中养护,经28d龄期,采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极限强度。用fcu表示。当采用非标准试件时,须乘以换算系数,见下表:,(2)轴心抗压强
23、度采用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试件。在立方体抗压强度为055MPa范围内fcp=(0.70.8)fcu。在结构设计计算时,一般取fcp0.67fcu。非标准尺寸的棱柱体试件的截面尺寸为100mm100mm和200mm200mm,测得的抗压强度值应分别乘以换算系数0.95和1.05。,(3)混凝土强度等级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划分的级别。以“C”和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表示,主要有C7.5,C10,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等十二个强度等级。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是立方体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
24、个值,强度低于该值的百分率不超过5%。强度等级表示的含义:强度的范围:某混凝土,其fcu30.034.9MPa;某混凝土,其fcu30.0MPa的保证率为95%。,C30,“C”代表“混凝土”。,“30”代表fcu,k30.0MPa;,3.影响抗压强度的因素(1)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 式中:fcu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值,MPa;fce水泥28d抗压强度的实测值,MPa;混凝土灰水比,即水灰比的倒数;a、b回归系数。,当混凝土水灰比值在0.400.80之间时越大,则混凝土的强度越低;水泥强度越高,则混凝土强度越高。,(2)粗集料的品种 碎石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多棱角,与水泥石的粘结强度较高
25、;卵石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与水泥石的粘结强度较低。在水泥石强度及其它条件相同时,碎石混凝土的强度高于卵石混凝土的强度。(3)养护条件 在保证足够湿度情况下,温度越高,水泥凝结硬化速度越快,早期强度越高;低温时水泥混凝土硬化比较缓慢,当温度低至0以下时,硬化不但停止,且具有冰冻破坏的危险。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必须加强养护,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混凝土不断地凝结硬化。,(4)龄期龄期是指混凝土在正常养护条件下所经历的时间。在正常的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龄期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在714d内强度发展较快,以后逐渐减慢,28d后强度发展更慢。由于水泥水化的原因,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可持续数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材料 第五 章溷凝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