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业生产中设备操作安全常识.ppt
《生物工业生产中设备操作安全常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业生产中设备操作安全常识.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工程设备,第十五章,生物工业生产中设备操作安全常识,生物工业生产中设备操作安全常识,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 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 事项15.3 微生物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4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1.1 电气事故 电器事故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电流伤害事故 电流伤害事故也称为触电事故,是人触及裸露的或绝缘损害的带电导体,如电线、电器设备的外壳,引起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或者,人并未触及这些带电导体,而是由于电压过高,在一定距离内发生放电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电流事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两种情况:电击和电伤,前者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造成
2、器官破坏,后者指电流瞬时通过人体的某一局部,造成对人体外表器官的破坏。,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试验表明,人触及5060Hz的交流电危险性最大,对于5060Hz的交流电,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界限为2050mA以下。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越长,对人的伤害越厉害。一般认为,电流通过人体的时间和电流大小的乘积如果不大于50mAs,人是安全的,否则将引起电流伤害。人的皮肤清洁、干净、完好时,人体电阻较大,可达10k以上,当皮肤破损、潮湿、或粘有导电性粉尘时,人的电阻急剧下降到0.81k,因此,经常保持皮肤干净干燥有利于防止触电事故。,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2电路事故 电路事故也称电
3、器设备事故,指电器电路由于不正常的原因,如接地、断路、短路等引起的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事故。如,常见的三相电动机,由于一相断路在运行中被烧坏;电线短路引起火灾、油开关爆炸等都属于电路事故。3电磁场伤害事故 电磁场伤害是指人体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吸收辐射能量造成头痛、记忆力减退及心血管系统异常等伤害。工作在大型电器附近容易造成这种伤害。,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4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造成的事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防爆场合,静电放电火化成为点火源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如穿钉子鞋进防爆车间,穿能产生静电的服装出入防爆场所等引起爆炸或火灾等。人体因受到静电的刺激引发
4、二次事故,如受到静电刺激引起坠楼、跌伤以及由此引起的对静电的恐惧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等。在生产过程中,静电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造成生产事故甚至停工。,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1.2 电气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针对以上事故,在电器设备安装和操作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内容:1绝缘 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触电事故最常用,也是最重要措施之一。它采用各种不导电材料将带电导体与外界隔绝使电流按照人们预想的途径流动。常见的绝缘材料有陶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塑料、布、绝缘纸、矿物油以及某些高分子材料。,15.1
5、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绝缘材料的电阻率一般为10-9cm,当电压很高时,绝缘材料会被击穿,击穿时的电压称为该绝缘材料的击穿电压。固体绝缘材料的击穿有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两种,前者指由于电流过大等原因引起绝缘材料温度过分升高所导致的击穿,后者指由于在绝缘材料上引起电化学反应导致的击穿。固体绝缘材料被击穿后,其绝缘性能无法恢复。此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粉尘、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等也会降低绝缘性能甚至造成绝缘损坏。,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2屏护和间距 屏护屏护是指使用栏杆、护罩、护盖、箱匣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以防止人体或其他物体接触或者接近带电体引起事故。屏护装置所使用的材
6、料对导电性能没有严格的要求,但对其机械强度和耐火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为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事故,有一定导电性能的屏护装置应实行可靠的接地或接零。,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带有电动搅拌的生物反应器上的电动机一般都有屏护装置,车间的变配电设备也装设遮栏或栅栏作为屏护。安装屏护装置应考虑以下要求:a 屏护装置与带电体保持必要的距离,不能太近,否则无法起到屏护作用。b 被屏护的电器应当有明显的标志,标明规定的符号或涂上规定的颜色。c 在屏护装置的适当位置应挂上“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等警d 示牌,必要时应将屏护装置上锁。,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间距 带
7、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这个安全距离就是间距。间距的作用是确保人体不能接近带电体,避免工具或其他设备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放电、短路等各种事故。不同的电压等级、设备类型、安装方式、周围环境要求的间距不同。操作者应充分认识间距的必要性,熟悉周围带电设备要求的间距。,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3接地和接零 电器设备的外壳或其他部分通过地线与大地之间良好的连接称为接地,电器设备运行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零线的连接称为接零。接地根据情况和用途不同,接地分为不同的种类:接地分为临时接地和固定接地,临时接地又分为检修接地和故障接地;固定
8、接地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安全接地包括: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和屏蔽接地。,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检修接地是在检修设备或线路时,为防止发生误合闸等意外情况造成事故,在切断电源后临时将设备或线路的导电部分与大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安全措施,检修完毕后再将接地端断开,属于临时性接地。故障接地是指带电体与大地之间发生了意外连接,如电器设备里的线路与已经接地的外壳短路、电力线路的接地短路等引起的故障。故障接地是一种非正常的故障状态,查出原因后要及时与大地断开。,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所使用的电网没有地线,则无论环境如何,凡由于绝缘破坏或其他原因可
9、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都应采取接地措施,如下列情况所列:a电机、变压器、照明器具、携带式或移动式电器的底座和外壳。b电器设备的传动装置。c互感器的二次绕组。d配电盘或控制盘的框架。e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和钢筋混凝土构架以及靠近带电部f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接零 接零也称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措施之一。保护接零的作法是:在三相四线制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中,将电器设备通电时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的零线作良好的连接,如图15-1 所示。当电动机的带电部分碰连到设备的金属外壳时,电流直接通过设备的接零线流回,形成较大的短路电流
10、,短路电流触发电源上的保护装置(FU),切断故障设备与电源的连接,达到保护的目的。,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图15-1 电器设备的接零,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4漏电保护装置 当设备或线路由于各种原因,如绝缘损坏、人身触电、设备短路等,出现漏电时,一般会出现两种异常情况:一是三相电流的平衡遭到破坏,出现零序电流,即接零线上出现电流;二是某些本不应该带电的部分出现对地电压。漏电保护装置就是一些这样仪器,它能够检测到以上异常信号,然后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实现对人员和设备的保护。,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漏电保护装置有很多型号,国家有关部们已经颁布
11、了国家标准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及漏电保护器安全监察规定,对其型号和使用进行规范。如果在电路中需要接装漏电保护器,可直接按照标准选用,选用的原则是: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能可靠供电,发生漏电时能快速响应,起到安全保护作用。漏电保护器的额定电压应与线路的额定电压相适应,漏电保护的额定电流应略大于被保护电器的额定电流。综合考虑保护对象,环境条件,使用目的及经济因素选用比较适合的漏电保护器。,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1.3 电器设备安全操作要点1严禁在防火防爆车间或厂房安装和使用非防爆设备,包括非防爆开关、仪表、照明、电机等。2电器的支撑座应为非燃烧体,不允许在电动机
12、旁堆放可燃物质,以防电机起火时火势蔓延。3安装合适的保护装置。如果保护装置是熔断器,熔丝(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为被保护电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4长期没有运行的电动机或其他设备,应在启动前测量其绝缘电阻。,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项,5 对运转中的电动机要加强监视,注意声音、温度、电流和电压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6 应该经常维护电器设备,保持环境整洁,并要防雨防潮,保持轴承等转动部件的润滑良好。7 停电时,除特殊要求外,应将电源切断。8 电器上严禁挂放一切杂物,包括工具等。9 电器设备更新或检修需要断电时,应与电工联系,不得私自拆线。,15.1 电器设备操作安全注意事
13、项,10生产车间的电梯要有专门电梯司机负责,司机要经过学习、培训、考核、取得合格证后才能独立上岗。在电梯处应有明显的限重标志,严禁电梯超负荷运行。司机无论什么时候离开电梯时都要锁上电梯门。进入电梯前,必须先伸手开灯,确认电梯在位方可迈步进入,以防高处坠落。电梯准备运行前应确保楼道电梯口门(花门)和电梯箱门关好,否则不准开动。11严格遵守公司的一切有关电器设备操作的规章制度和程序。,返回,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2.1 基础知识1闪燃和闪点 在液体的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同种物质的蒸气,温度越高,蒸气浓度越大。如果液体表面暴露在空气中,这些蒸气里就混有一定浓度的空气,遇明火时
14、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点叫闪点。液体在闪点温度下不能持续燃烧,因为在这个温度下,液体蒸发速度较慢,表面上的蒸气瞬间烧尽,而新蒸发的蒸气还来不及补充,燃烧一闪即止。,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2着火和燃点 可燃物在外界火源的作用下发生持续的燃烧叫着火,能使可燃物着火的最低温度叫燃点。显然,燃点越低,越容易着火。可燃物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燃点,可燃气体除氨以外,燃点都低于零度。可燃液体的燃点仅比闪点高15,因此,可燃液体一般只考虑闪点,燃点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但是,燃点对可燃固体,和一些闪点比较高的可燃液体具有实际意义,它是这些
15、物质能够着火的最低危险温度,控制这些物质在燃点以下,就能制止他们的燃烧。,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3自燃和自燃点可燃物质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当受热或自身发热,而热量又不能及时传递出去时,温度就会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温度发生燃烧,这种现象叫自燃。物质能够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自燃点,也称自燃温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自燃可发生在高温的设备和管道内,也可发生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存和处理可燃物质时,不仅要避免出现火花,而且要将这些物质控制在自燃温度以下。,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4爆炸和爆炸极限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
16、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爆炸。本书所涉及的爆炸现象分为两种:即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由物理因素造成,如工业生产中钢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所引起的爆炸、受压容器的爆炸等。化学性爆炸是由于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这种爆炸实际上是高速的化学反应,其反应时间仅百分之几秒、千分之几秒,伴随着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形成爆炸。,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可燃气体、蒸气、粉尘在空气中浓度很低或浓度很高的情况下都不发生爆炸,只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能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就是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能够
17、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当可燃气体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过量的空气起到冷却作用,阻止了爆炸的发生,同样,当可燃气体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空气不足,化学反应产生的热也不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用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溶剂百分比(V%)表示,也可以用重量毫克/升表示。,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15.2.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1溶媒管道阀门的开关和检修 溶媒管道上的阀门开关是生产中经常性的操作动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有些阀门也需要检修和替换。溶媒管道阀门的安全操作和检修应注意以下几点:开关阀门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面,防止溶媒冲到身上。当阀门很紧时不要用力
18、过猛,防止碰伤及身体失去平衡而跌倒。,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阀门在检修前必须将管道内的溶媒全部放掉,并冲洗干净。检修使用的工具,如板子、锤头等必须全部为防暴工具,严禁铁工具直接敲击阀门或管道。在卸阀门时,应站在阀门侧面,并先卸背面螺丝,防止管道内残存的物料喷出伤人。登高检修阀门时要系安全带。在室外检修时,若有有毒气体,应站在上风头作业。铅管和塑料管检修时禁止蹬、踩、敲打等受力动作,以免管道断裂。,15.2 溶媒及化学药品操作安全注意事项,2溶媒和化学药品的加料和放料操作。人工投料 人工投料包括向反应器内或向储罐内用人工的方式添加物料的过程。固体化学药品的投料一般采用人工低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工业生产 设备 操作 安全 常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