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第一章概念.ppt
《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第一章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第一章概念.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历史时代:,手工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方式:,人与简单工具,动力机与机械,自动测量控制,智能机械装置,信息流,获取,传输,处理,控制,测量单位,被测量 基准量,避免混乱-国际单位制(SI):,实物单位-千克标准原器,米,-光在真空中1s时间内传播距离的1/299792485,能量(J)=力 距离,大得多/小得多-词头:mm、m、nm(10-9m);kHz、MHz(106Hz)、GHz(109Hz),单位,测量:,SI 基本单位:,倍数(结果),SI 组合单位:,七个物理量单位-相互独立,由基本单位导出,=质量 加速度 距离,J=kg(m/s2)m=m2kg/s2,能
2、量-焦(耳):长度、质量、时间,(m),(kg),(s),(A),(K),(mol),(科学家),(cd),生物检测在临床应用、运动医学、生理医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出大量的、新颖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生物医学检测技术是运用工程的方法去测量生物体的形态、生理机能及其他状态变化的生理参数。,第一章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在用生物医学技术进行生命体测量时遇到的问题:1、生命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2、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参数对测量装置是不容易接近的;3、对生命体进行检测必须确保人身安全。,第一节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组成生物医学检测仪器分为两大类:一、生物医
3、学检测仪器分类:1、临床用的检测仪器:用于疾病的诊断、监护。要求便于医护人员操作、使用,结构牢固可靠。2、医学研究用:要求较高的精度、分辨率,有一些是介于二者之间。,二、生物医学检测系统对人体测量大致分类1、活体测量(in vivo):人体处于机能状态下的临床检查或体内测量。2、离体测量(in vitro):处理血液、尿之类的标本化验。三、生物医学检测系统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包括信息的检测(采集)、传播、存储、加工处理和监视读出。,接口总线,存储显示分析监控判断决策,常用工业检测过程,信号检出部分,传感器(Sensor)-检出功能的器件,信号提取(被测量)、传输(信号变换部分),特点:,1)输出
4、量为电压、电流、频率,2)输出的电信号一般较微弱:,电压-毫伏级、微伏级;电流-毫安级、纳安级,3)输出信号与噪声混杂在一起-传感器内部噪声 传感器的信噪比小、输出信号弱-信号淹没在噪声中,4)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呈线性或非线性,选择:测量精度要求、被测量变化范围、被测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 以及对传感器体积和整个检测系统的成本等的限制,电阻、电容、电感,两种:数字量、模拟量,5)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检测系统中形式最多样、与被测对象关联最密切的部分,信号转换部分,检出信号,适合于分析和处理的信号,信号调理电路,阻抗变换-输出阻抗很高时;,电压/电流(V/A)转换-需要电流输出时;,目
5、的:,4)简化后续系统的组成,2)消除或抑制传感器输出量中的无用信号,3)提高测量、分析的准确度,信号放大-输出信号微弱时;,噪声抑制-信号淹没在噪声中;,模拟/数字(A/D)转换-需要输出数字信号时,1)对传感器的输出量变换成易于处理或放大的量,3、分析处理部分,功能:管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状态和控制信息的传输和交换,不断注入新内容-检测系统的研究中心,通用标准接口-不同的系统尤其是不同厂家的产品能够互联,4、通信接口与总线部分,计算机系统-强大问题分析能力、复杂系统的实时控制,自动化、智能化,USB、IEEE-488、RS-232(串行)、并行,总线:传送数字信号的公共通道-信号线的集合
6、,RS-232C、VXI、Centronics(并行),(硬件系统),(规范、结构形式),接口-分系统和上位机之间/分系统之间交换信息,在许多医学测量中,要求对某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作出反应。用以产生提供刺激给被测对象的设备是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刺激可以是视觉、听觉、触觉。也可以是对神经系统某些部位的电刺激。系统人体生理系统要做出反应。,返回,主要是人体的生理系统。它提供了系统要测量的各种生理的物理量。医学上主要测量的有生物电位、压力、流量、位移、速度、温度、化学浓度、阻抗等。,返回,传感器把来自生物体的能或信息转换成电的形式,把电信号加到电子设备上。医用传感器转换的最主要量包括
7、温度、压力、流量、位移、速度和力等非电量。,生物医学电极是直接感知人体生物电位的元件。这是系统的采集部分。,返回,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整理或作其他变换的单元称为信号调节器(或称为信号处理器),它把采集到并已转换成电信号的信息进行放大整理或做其他变换以满足系统的功能需要。,返回,将处理后的生物信息变为可供人们直接观察的形式。,医学仪器对记录显示系统的要求是记录显示的效果明显、清晰,便于观察和分析,正确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情况,故障少、寿命长,与其他部分有较好的连接。,记录与显示设备按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种:(1)直接描记式记录装置 直接记录各种生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量。可分为描笔偏转
8、式和自动平衡式:,描笔偏转式记录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在心电图机、脑电图机及心音图机中得到广泛使用。自动平衡式记录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频响范围窄。优点是记录幅度大、精度高,可与计算机连接。一般用于记录体温、血压、脉搏等监护仪器上,(2)磁带记录器 它在生理测量和病人监护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其工作原理基本与磁带录音原理相同。按对被记录信号的处理方法可分为模拟式和数字式两种。把输入的被记信号按原样进行磁化记录的称为模拟式磁带记录器,它类似一部录音机。,磁带记录装置的优点:1)频率响应宽,记录的信息可以反复重放,便于分析处理和保存。2)信号失真度低,适宜于作准确测量。3)一条磁带可同时记录多个生理量适宜
9、于长间连续记录和大量资料存贮。4)记录信息可擦除,可多次使用,成本低。,(3)数字式显示器 显示器接受信号处理后的信息,并以操作人员所能感知的形式显示结果。显示形式可以是数字的或图像的,也可以是连续的或离散的。多数是依靠使用者的视觉,但也有采用听觉感知的办法。数字式显示器是一种将信号以数字形式显示供观察的器件,一般由计数器、译码器、驱动器和数码管等组成。其中显示器分荧光数码管和液晶显示两种。,返回,从人体采得的信息具有二个特点:(1)信号很微弱,各种干扰很大,信噪比低,有用信号淹没在强干扰背景中。,(2)需要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信号进行叠加、相关处理、频谱分析、直方图等数据处理。,数据传输:
10、是异地诊断。,返回,把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部分,以使系统按某一方式工作,如控制刺激量的大小、控制传感器或仪器系统中其他任何部分。控制和反馈可以是自动的或手动的。,返回,人体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大量的生命信息。由于我们的身体整个生命过程中都在不断地实现着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变化,因此所产生的信息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可以把生命信号概括分为二大类:化学信息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是指组成人体的有机物在发生变化时所给出的信息,它属于生物化学所研究的范畴。物理信息是指人体各器官运动时所产生的信息。物理信息所表现出来的信号又可分为电信号和非电信号两大类。人体电信号,如体表心电(ECG)信号、脑电(EEG)、肌
11、电(EMG)、眼电(EOG)、胃电(EGG)等在临床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人体磁场信号检测近年来也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和临床的高度重视,我们把磁场信号也可归为人体电信号。人体非电信号,如体温、血压、心音、心输出量及肺潮气量等,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即可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是最便于检测、提取和处理的信号。,上述信号是由人体自发生产的,称为“主动性”信号。另外,还有一种“被动性”信号,即人体在外界施加某种刺激或某种物质时所产生的信号。如诱发响应信号,即是在刺激下所产生的电信号,在超声波及X 射线作用下所产生的人体各部位的超声图象、X 射线图象等也是一种被动信号。这些信号是我们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
12、我们这里所研究的生物医学信号即是上述的包括主动的、被动的、电的和非电的人体物理信息。,力位移 速度 加速度 压力流量温度,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 压电式热电式 光电式磁电式,电桥 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解调器运算器 阻抗变换器,笔式记录仪光线示波器 磁带记录仪 电子示波器 半导体存储器 显示器 磁卡,数据处理器 频谱分析仪 FFT 实时信号分析仪 电子计算机,被测对象,传感器,中间变换测量装置,显示及 记录装置,实验结果处理装置,典型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检测方法分类,1.直接测量(绝对测量、相对测量)间接测量2.开环测量与闭环测量3.偏差法、零位法、微差法,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直接测量:直
13、接将被测量与标准量进行比较,标准量,标准计量单位(如米尺、光栅尺、激光、)绝对测量,定值标准量(如某一固定尺寸)相对测量,-绝对测量:,采用仪器、设备、手段测量被测量,直接得到测量值,测量结果:20.1 mm,-相对测量:,将被测量直接与基准量比较,得到偏差值,特点:简单、直观、明了;测量精度不高,基准量:20.00 mm,测量值:+0.08 mm,结 果:20.08 mm,特点:精度高;复杂、成本高、要求高,间接测量,如测导线的导电率:,测量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参量,被测量由计算获得,2、开环测量与闭环测量,开环测量:,反馈测量:,特点:简单、直观、明了;测量精度不高,特点:精度高;复杂
14、、成本高、要求高,3、偏差法、零位法和微差法,偏差法:,零位法:,利用测量仪表的指针相对于刻度的偏差位移直接表示测量的数值,利用指零机构的作用,使用被测量和已知标准量两者达到平衡,根据指零机构示值为零来确定被测量等于标准量值,微差法:,偏差法和零位法的结合,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检测技术,相关学科: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等,新的检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1、传感器水平的提高,光纤传感器、液晶传感器、压敏传感器(以高分子有机材料为敏感元件),化学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仿生传感器(代替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以及检测超高温、超高压、超低温和超高真空等极端参数的新型传感器,科学研究,3)
15、传感器向着高精度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微电子技术-多个同类型传感器集成在一个芯片或阵列上,一体化:将传感器和后续的处理电路集成一体,例:电荷耦合器件(CCD)-光敏元阵列,数码相机,多功能传感-不同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集成化:,特点:一个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不同种类的多个参数,例:测量血液中各种成分的多功能传感器,特点:减少干扰,提高灵敏度,方便使用;可实现实时数据处理(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电路集成),2、检测系统由模拟式、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心电电极、心音传感器、导联线,心电、心音信号放大器,数据采集卡(A/D转换卡),第二节 生物医学检测系统的特殊性 医学仪器测量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与临床诊断
16、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医学测量与普通物理参数测量相比,两者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它们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测量对象不同。普通物理测量的被测对象是物(如设备、机器、化学物品、工程系统、环境等),而医学测量的对象是人体复杂的生理系统。,医学测量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一、被测值难以获得 对生命系统测量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难以获得被测值。为了解决被测量不可接近的困难,必须采用间接测量。注意:在测量过程中应保持两个变量之间关系不变,并且应在两者关系失效时及时对测量结果加以修正。,二、数据的易变性 从人体测得的量是易变的,即使所有可控制的因素都固定,但大多数被测参数还是随时间变化,每次测量会有不同结果。在
17、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各次测量结果与正常值总会有偏差。因此,生理量不能认为是严格的定值,而应该用统计的或概率分布的方式来处理。,三,生理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人体各生理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大量反馈环路。如对某系统中一部分进行刺激,结果该系统的其他部分和其他系统也会有反应。甚至当打开反馈回路时,会出现旁系环路,而原始反馈环路的某些性质依然存在,使因果关系很难分清。如能了解一些生理系统之间互相关系,则有利于做好生物医学测量系统和生理学系统之间的结合工作。,四、传感器对测量状态的影响 由于传感器的存在,使任何形式的测量几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表现为:1、显著地改变了测量读数,特别是对活体的测量。2
18、、影响另外系统的测量。因此在设计生物医学测量系统时,必须尽力做到使测量装置的影响减到最小。,五、能量的限制 生物医学测量,一种是依靠被测活体本身发出的能量,例如生物电位测量;另一种是利用传感器工作时产生的能量作用于被测活体。当电流流过人体组织时会产生热量,而对组织加热是一种必须加以限制的现象。此外,因为生理参数在人体内可用的能量有限,所以在设计时应尽量避免生物医学测量系统成为被测信号源的负载。,六、伪迹和干扰 在医学和生物学上,被测信号以外的任何信号成分称为伪迹。生物医学测量系统中引起伪迹和干扰的一个重要原因:1、被测对象的移动而导致测量仪器移动。2、测量仪器本机噪声、人体感应的交流干扰等。,
19、七、安全性 在医学测量中,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做到:1、必须保证不危及人体生命和损害正常功能。2、不容许轻易地试验尚不可靠的测量方法。3、生物医学测量系统的设计要重视安全可靠。4、生物医学测量不使被测者太疼痛、外伤或不舒服。5、设计医学仪器时还要考虑辐射、化学腐蚀、毒物、有害气体、交叉感染等因素。,生物医学信号的主要特点,1信号弱 2噪声强 3频率范围一般较低 4随机性强,1信号弱:直接从人体中检测到的生理电信号其幅值一般比较小。如从母体腹部取到的胎儿心电信号仅为1050V,脑干听觉诱发响应信号小于1V,自发脑电信号约5150V,体表心电信号相对较大,最大可达5mV。因此,在处理各种生理信号之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医学 检测 技术 第一章 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