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工程技术第四张细胞破碎技术.ppt
《生物分离工程技术第四张细胞破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分离工程技术第四张细胞破碎技术.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物分离(工程)技术,主讲:吴元喜E-mail:联系电话:2010年8月,生物工业下游技术一般工艺过程,第四讲 细胞破碎 技术,一、概 述 二、常用的细胞破碎技术及其应用三、细胞破碎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四、思考题,一、概 述,(一)细胞破碎的意义(二)细胞壁的成分与结构(三)细胞破碎过程的检测,(一)细胞破碎的意义,目的:细胞破碎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成分的基础。有效的细胞破碎对分离和纯化任何细胞内活性药物成分都是必要的。细胞破碎与上游和下游工艺设计的关系 上游通过细胞的生理状态对细胞破碎效果产生影响;而下游则要考虑去除细胞碎片和细胞蛋白质的污染等对产品活性的影响。细胞破碎过程中必
2、须考虑的因素 细胞壁的坚韧程度、目标产品的性质、破碎的规模、方法、费用等.,(二)细胞壁的成分与结构,细菌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由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和短肽聚合而成的多层网状结构。霉菌的细胞壁 大多由几丁质和葡聚糖构成,含有少量蛋白质和脂类。酵母和真菌的细胞壁 主要为葡聚糖为-1,6葡聚糖,通过-1,3糖苷键与D-葡萄糖第一侧链交联,也含有甘露糖和几丁质植物细胞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原核细胞的结构,电镜下:(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较厚,具有2080 nm的肽聚糖层,约占细胞壁干重的50。(2)革兰阴性菌的肽聚糖层较薄,仅23 nm,占细胞壁干重的10左右。,(3)在肽
3、聚糖层外还有一较厚的外壁层,约810 nm,主要为脂蛋白、脂多糖和其他脂类,含量为细胞壁干重的80。,酵母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的结构,(三)细胞破碎过程的检测,革兰氏染色法次甲基蓝染色法测定核酸与蛋白质含量离心细胞破碎液观察,革兰氏染色法,用革兰氏染色剂进行染色破壁的酵母呈粉红色,而未破壁的酵母呈兰紫色,分别计数,并采用相同的稀释度用血球记数板进行镜检记数,计算破壁率。,-破壁率(100%)C-破壁前的细胞数(相同稀释倍数)C-破壁后的细胞数(相同稀释倍数)n1-染色后呈紫色细胞数n2-染色后呈粉红色细胞数,次甲基蓝染色法,取未经灭活的发酵液 0.5,用 9/的生理盐水稀释 1 0 0倍后,用
4、次甲基蓝染色5,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出细胞的存活率。酵母存活率:=1-(染色细胞总数/酵母细胞总数)100%.,测定核酸与蛋白质含量,分别在 2 60和 2 80波长下,测定发酵液的光吸收值,用Lorry法测量细胞破碎后上清中的蛋白质含量也可以评估细胞的破碎程度,判断细胞破碎率。核酸提高率:=(处理后发酵液的吸光值/未处理发酵液的吸光值)-1100%,用离心细胞破碎液观察,用离心细胞破碎液观察沉淀模型的方法来确定细胞破碎率,完整的细胞要比细胞碎片先沉淀下来,并显示不同的颜色和纹理。对比两项,可以算出细胞破碎率。,二、常用的细胞破碎技术及其应用,细胞破碎方式,高压匀浆 高速珠磨 纳米磨破碎撞击
5、破碎,渗透压冲击超声破碎冻融法低温玻璃化,酶溶法-溶菌酶、纤维素酶等,机械法,化学法-化学渗透-超临界细胞破碎技术,物理法,(八)化学渗透法,化学渗透法是使用某些有机溶剂(如苯、甲苯)、螯合剂(EDTA)、表面活性剂(SDS、triton X-100)、变性剂(盐酸胍、脲)等改变细胞壁或膜的通透性,从而使内含物有选择地渗透出来。化学渗透取决于化学试剂的类型以及细胞壁和膜的结构与组成,不同试剂对各种微生物细胞作用的部位和方式有所差异。化学渗透法有利也有弊,EDTA,EDTA作为螯合剂,可用于处理革兰氏阴性菌(如Ecoli),对细胞的外层膜有破坏作用。革兰氏阴性菌的外层膜结构通常是靠二价阳离子Ca
6、2+或Mg2+结合脂多糖和蛋白质来维持的,一旦EDTA将Ca2+或Mg2+螯合,大量脂多糖分子将脱落,使外层膜出现洞穴。这些区域由内层膜的磷脂来填补,导致该区域通透性增强。,Triton X-100,Triton X-100是非离子型清洁剂,对疏水性物质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结合并溶解磷脂,因此其作用部位主要是内膜的双磷脂层。tritonX100常与其它试剂混合使用。,盐酸胍和脲,盐酸胍和脲是常用的变性剂。一般认为胍能与水中氢键作用,削弱了溶质分子间的疏水作用,从而使疏水性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如胍能从大肠杆菌膜碎片中溶解蛋白。盐酸胍不仅能改变细胞的通透性,而且能溶解不溶性重组蛋白(如包含体),并在
7、其它试剂的配合下使其二硫键断裂,变性解离成单体,从而释放出来。除去变性剂和杂蛋白后,在一定条件下恢复肽链内或肽链间的二硫键,再折迭复性成具有活性的蛋白质立体结构。,化学渗透法的优缺点,优点:对产物释出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例如用0.2molL胍处理E.coli C600-1,5h后80位于胞间质的-内酰胺酶释放出来,而总的蛋白释放率仅为4。细胞外形完整;碎片少,有利于后分离。核酸释出少,浆液黏度低,便于进一步提取。缺点:时间长,效率低。化学试剂具有毒性。通用性差。,(一)高压匀浆破碎法,1、高压匀浆阀及其破碎机理 2、温控与能耗3、存在的问题,1、高压匀浆阀及其破碎机理,从高压室(几十兆帕)压出的
8、细胞悬浮液经过阀座D的中心孔道,从D和阀C之间的小环隙中喷出,速度可达每秒几百米。这种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E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过程中经历了高速造成的剪切、碰撞以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的破碎。,高压匀浆破碎的动力学表达式,S细胞破碎率;k破碎速率常数;p压力;N循环次数;S,k,a,b,p 等随细胞种类和培养条件变化,实验室级高压均质仪,高压细胞破碎机,2、温控与能耗,将温度控制在35以下,那么酶活损失可以忽略。对于温度敏感性物质,需低温操作。机械破碎的能耗主要包括提供动力(如压力)消耗的能量以及低温操作耗费的能量。如,提高压力需增加能耗(3.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分离 工程技术 第四 细胞 破碎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8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