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化学.ppt
《环境生物化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生物化学.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生物化学,Beautiful natural world,生物环境、生态圈与生态系统,生物的组成与微生物的生理特征,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污染物质的毒性,返回,生物环境、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生物环境,自然界中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有生命的机体,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是自然环境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CO2和H2O固定为糖类等有机物;又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将这些有机物的化学键断裂,将植物体内的储藏能量转变为人体或生物体内的储存能量;此外,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将生物残体和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自然界完成了碳循环、氮循环、硫
2、循环、磷循环等。因此,生物环境是维持人类生态系统和整个地球自然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环境要素。,生物圈,地球上自有生物出现以来,它的发展便进入了新的更高级阶段,这是因为生物在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中起特殊重要的作用。生物圈的概念是奥地利地质学家休斯(Eduard Suess)在1875年提出来的,但直到1926年前苏联地球化学家维尔纳茨基所做的“生物圈”的报告之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现代对生物圈的理解仍是当时维尔纳茨基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范围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其范围的上限可达15km20km高空,其下限可达海平面以下10km11km海洋深处。陆地上的油井钻孔深达7.5km处仍
3、发现有细菌生存。但绝大部分生物通常生存于地球陆地上和海面之下各约100m厚的范围内。,生物圈的形成是生物界和水圈、大气圈及岩石(土壤圈)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地球外套的生物圈,它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具备了下列几个条件:这里可以获得来自太阳的充足的光能。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这些能量的根本来源正是太阳能;这里有可被生物利用的大量液态水,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含有大量的水分,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生物圈内有适宜生命活动的温度条件,在此温度变化范围内的物质存在着气态、固态、液态三种物态变化,这也是生命活动的必要前提;生物圈内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CO2以及氮、磷、钾、钙、镁、硫、铁等矿质营养元素
4、。,综上所述,在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地方均属生物圈。构成生物圈的生物,即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他们不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在当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概念是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斯莱(Tansley)在20世纪30年代首先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得到广泛传播,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种群(Population)种群是組成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在特定环境空間內的集群。因此,在一定地段上群落中的一个种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在自然界中,种群是物種存在的基本单位
5、,是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 群落(Community)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许多不同种群生物的总和叫群落,或简单的说:不同种群的生物生活在一个环境中构成群落。如一片森林、草原、或农田中的所有不同种群生物的总和,都叫生物群落。,生态系统(Ecosystem)任何一个生物群落与周围非生物环境(水、大气、土壤等)的综合体就是生态系统。但一个种群与其周围环境也可构成简单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可大可小,小到一滴含有微生物的天然水,大到整个生物圈,整个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一定空间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断演变,达到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是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
6、单位。,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划分单位,大系统又可分为若干亚系统或子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生态系统可分为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农田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植物生态系统和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土壤动物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土壤植物根区微环境生态系统等。,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阳光、空气、水、土壤、矿物养分等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根据其在系统中物质与能量迁移转化中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三个机能群:(1)第一性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即含有叶绿素能利用太阳辐射和光能合成有机体的植物
7、,包括某些海藻类在内。没有第一性生产者有机体,任何生态系统都不会有能流和物流组成食物链。因此,第一性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2)消费者:即以生物有机体为食的各类异养性生物,主要包括各类动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人类也是消费者。按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所处的位置,又可分为:一级消费者(草食动物)、二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和三级消费者(以二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动物)。人类为最高级的消费者。(3)分解者:主要指依靠分解有机质维持生命的微生物群。他们是使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与元素得以周而复始的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组成之间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即生态平衡,
8、系统中的能量与物质流较长时期的保持稳定。当然,这种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不稳定的动态平衡。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必须遵守系统的能流与物流的输入与输出的等量原则(输入与输出平衡)。生态结构越复杂,生态平衡越稳定,抵抗外源物的干扰(如污染物的输入)能力越强。,食物链(网)与营养级(1)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连接起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另一种生物再以第三者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了一个事物关系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例如:一个小池塘中水生生物之间构成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以及其中能量和物质的流动情况见图1。,图1 水生生物的生态系统及其食物链关系示意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
9、藻类)-生产者借含叶绿素的细胞利用太阳能将水和空气中的CO2转变成有机物,进而为浮游动物食用,小鱼再食用浮游动物,大鱼再食小鱼,构成食物链。按照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把食物链分成四类:捕食性食物链(Predatory food chain):这种食物链有成为放牧式食物链,它是以植物为基础,其构成形式是: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后者可以捕食前者。如在草原上,青草植食昆虫青蛙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碎食性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这种食物链是以碎食食物为基础,即由高等植物叶子的碎片经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再加入微小的藻类构成。其构成形式是:碎食物碎食物消费者小肉食性动物
10、大肉食性动物。如在某些湖泊或沿海,树叶碎片及小的藻类虾(蟹)鱼食鱼的鸟类。寄生性食物链(Parasite food chain):这种食物链是以大动物为基础,由小动物寄生到大动物身上构成。如哺乳动物或鸟类跳蚤原生动物细菌过滤性病毒。,腐生性食物链(Sparophagus food chain):这种食物链是以腐烂的动植物尸体被土壤或水中的微生物分解利用,构成了这种食物链。(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很复杂,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能量流和食物流就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由图2所示。,图2 食物网与营养级示意图,(3)营养级 食物链的各环节,相同地位,其同样作用的一群生
11、物成为一个营养级。生产者有机体为第一营养级,一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依次为第四、第五营养级,通常为45级,一般不超过7级。人类处于最高营养级。,低位营养级生物是高位营养级生物的营养及能量的供应者,而地球上的一切能量来源是太阳能。但是,低位营养级的能量仅有 1020能被高一级营养级生物利用。如以10的利用率计,那么热值为1000卡的青草,被牛食用吸收利用后,最多能产生热值100卡的牛肉。林德曼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定律”。因此,在数量上第一营养者就必须大大超过第二营养者,逐级递减,就形成了生物数目金字塔,或生物量金字塔,生产率金字塔等。而在生态学中有一种表示食物链各层次能量
12、递减的方法,称为能量塔图(见图6-3,图6-4)。,图3 生物量金字塔,图4 能量金字塔,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传递率为1020,了解上述关系和规律的实际意义是:农业是基础,而种植业又是农业的基础,是发展养殖业和畜牧业的基础。须知草原的载畜量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度放牧必将引起草原生态的破坏,如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因此,农业结构应符合生态学原理。人类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处于生物量金字塔的顶点。因此,世界人口的总数量受食物供应的限制。人口过剩、食物短缺、人类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利用食物链
13、的限度关系,充分利用能量。例如,青草内的碳水化合物在土壤中的作用不是十分重要的,应先做饲料,再用畜、禽类的粪便制作沼气,沼渣、水做肥料,则可以有效的利用能量。如把青草直接作肥料是生物质能的一大浪费。人类的食物结构应以植物为主食比以动物为主食经济有利;以草食动物为食比以肉食动物为食经济有利。即人类的食物链越短,则能量的利用率越高。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研究可知,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例如,在森林中,最好使能量多储存在木材中;在草原牧场上,则最好使能量多流向到牛、羊等牲畜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皮、奶等畜产品。,生物污染 大气、水
14、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各种各样污染物质,包括施入土壤中的农药等,可以通过表面附着、根部的吸附、叶片气孔的吸收,以及表面的渗透等进入生产者有机体内,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体健康。我们把污染环境的某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累积,其数量超过正常含量,足以影响人体健康或动植物的正常发育的现象称之为生物污染。关于生物污染的量的指标问题现通常以食品卫生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生物浓缩作用与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浓缩作用 生物浓缩作用,也称生物富集作用。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如植物根部的吸收、气孔的呼吸作用而吸收)在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的同时,使某些污染物或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浓度大大超过周围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富
15、集。常用浓缩系数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s)来表示生物浓缩率:生物浓缩系数=CB/CE 式中,CB某物质或元素在生物体内的浓度;CE某物质或元素在周围环境中的浓度。,生物放大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往往通过食物链和呼吸两个途径在体内浓缩污染物质。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在同一食物链上往往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甚至可提高数百倍至数万倍,从而对人体构成危害,此种作用又称为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放大的程度也可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生物富集和生物放大的结果,都可造成生物积累。例如:,表1 某些污染物的生物浓缩作用,当然,生物放大并不是在所有条件下都能发生。据文献报道,有些物质只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 生物化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