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ppt
《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ppt(2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主讲人 陈月芳2006年4月中国 苏州,2,3,一、环境标准体系,4,(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熟悉(了解)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p15(3)(加)了解国家颁布的主要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P13-p15,5,(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1/3 p6,环境标准体系: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两类两级)国家级: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
2、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级: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6,(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3 p6,7,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标准的特性:强制性与推荐性地方严于国家级标准,(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3/3 p8,8,(1)了解(熟悉)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3)了解(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4)了解(熟悉)跨行业
3、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9,(1)了解(熟悉)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p8,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10,(2)熟悉环境功能区和环境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 p8,标准的等级跟着功能区走。环境质量一般分等级,与环境功能区类别相对应。高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严格;反之则宽松一些。例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三类)与对应的标准等级(三个级别)例2: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分类(五类)及对应标准等级(五个级别),11,(3)了解(熟悉)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p10,排放
4、标准限值分级别。根据不同工业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量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处理技术等因素确定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制。环境质量标准分级别。,12,(4)了解(熟悉)跨行业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与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 p8,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由行业标准时优先执行时行业排放标准。,13,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4,(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1、工作程序熟悉(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p18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 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
5、阶段,15,2.工作等级划分,(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16,(1)掌握划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依据p20,(1)工程特点:工程性质和规模;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点,如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浓度等;工程建设的范围和时段;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等。(2)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自然环境条件和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系统功能与特点;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环境状况,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引起现有环境特征发生变化的范围和程度等(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划。,17,(2)熟悉环境影响评
6、价不同等级评价的详细程度 p20,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按环境要素划分评价等级。对各单项环境要素而言,分为三个工作等级不同工作等级要求的环境影响评价深度不同:一级要求全面、详细且深入,对环境现状调查、影响预测、评价影响和提出措施,并应当采用定量化计算来完成;二级对单项环境要素的重点环境影响进行详细深入评价,一般采用定量化计算和定性的描述;(定量与定性结合);三级仅须进行一般性评价,以定性为主。对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等级不一定相同,也不一定要包含所有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18,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19,熟悉(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1/2 p30,内容
7、(1)总则;(2)建设项目概况;(3)工程分析;(4)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现状;(5)环境影响预测;(6)评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7)环境保护措施的评述及技术经济论证,提出各项措施的投资估算;(8)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9)环境监测制度及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的建议;(10)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0,熟悉(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内容及要求 2/2 p30,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环境影响评价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并尽量采用图标和照片,以使提出的的资料清楚,论点明确,利于阅读和审核。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评价内容较多的报告,其重点评
8、价项目另编分项报告,主要的技术问题另编制专题报告。,21,4.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5)(加)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22,(1)了解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p21,(1)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等;(2)提出的数据资料一定要真实、准确、可信;(3)凡是可以定量表述的内容,如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浓度等,应通过分析尽可能给出定量分析;(4)工程分析要突出重点,表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特征;(5)工
9、程分析应在建设项目选址选线、技术建设方案、运行调度方式等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23,(2)熟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阶段划分 p23,施工阶段;运行阶段;退役阶段。,24,(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1/2 p22,(1)宏观背景分析。建设项目在所在区域、流域或行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与总体规划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2)工艺过程分析:通过对工程选址、选线、各时段及工艺过程的分析,了解各污染源强、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生产清洁水平等影响进行分析,并且要注意有没有敏感区域。(3)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的储运。通过对建设项目资源、能源、产品、废物等的装卸、搬运、储藏、预处理等环节的分析
10、,核定这些环节的污染来源、种类、性质、排放方式、强度、去向及达标情况等。(4)交通运输。给出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运等),物流输入、输出平衡表。分析由于建设项目的施工和运行,使当地及附近地区交通运输量增加所带来环境影响的类型、因子、性质及强度。,25,(3)掌握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对象及要求 2/2 p22,(5)场地的开发利用。通过了解拟建项目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分析项目建设和土地利用的协调性,以及项目建设开发利用土地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6)非正常工况分析。对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的开车、停车、检修、一般性事故和漏泄等情况时的污染物非正常排放进行分析,找出非正常排放的来源、污染物种类与强度,发
11、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频率等。(7)总图布置方案分析。从保护周围环境、景观及敏感点目标出发,分析总图及规划布置方案和其他建设内容的关系。(8)生态影响因素分析。明确各种生态影响作用因子,结合工程发生的具体环境,分析其影响范围、性质、特点和程度,尤其注意针对敏感保护目标的工程分析。,26,(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重点 p23,通过工艺过程分析、核算,确定污染源强,其中应注意非正常工况污染源强的核算与确定。资源能源的储运、交通运输及厂地开发利用分析。,27,(5)(加)熟悉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方法与特点 p21,(1)类比分析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但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也较高。
12、在平工作等级较高、评级时间允许,且又有可参考的相同或是相似的现有工程时,应采用该方法;(2)物料平衡法:以理论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是具有一定局限性,不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在理论计算中的设备运行状况均按理想状态考虑,计算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数值偏低,不利于提出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3)查阅参考资料分析法:是最为简便,当评价工作等级要求较低、评价时间短或是无法去类比分析法和物料平衡法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方法。该方法可以作为以上两种发放的补充,但是采用该方法所获得的工程分析数据准确性差,不适用于定量程度要求高的建设项目。,28,5.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现状调查,29,(1)熟悉(了解)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
13、原则 p23,从范围确定与参数筛选、资料收集及其有效性、调查深度与广度三方面考虑(1)根据建设项目污染源、影响因素及所在地区的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包括因素、项目及重点因子。(2)环境现状调查时,首先应搜集现有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搜集现有资料时,应注意其有效性。(3)环境现状调查中,对环境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对这些部分的环境质量现状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30,(2)掌握环境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p24,(1)地理位置;(2)地质环境;(3)地
14、形地貌;(4)气候气象;(5)地面水环境;(6)地下水环境;(7)大气环境;(8)土壤与水土流失;(9)生态调查;(10)声环境;(11)社会经济;(12)人文遗址;(13)人健康状况等。,31,(3)掌握(熟悉)主要的环境现状调查方法及特点 p24,收集资料法:优点: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调查时,应首先通过此方法获得现有的各种资料,不足:但此方法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而且往往不全面,不完全符合要求,需要其他方法补充。现场调查法:可以针对使用者的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以弥补收集资料的不足。这种方发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
15、器设备条件的限制。遥感 法:可以从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可以弄清楚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如一些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海洋等。此方法调查精密度低,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32,6.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1)熟悉(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2)掌握(熟悉)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3)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5)(加)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33,1 对已确定的评价项目,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2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特征及
16、当地环保要求,确定分析、预测和评估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3 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1)熟悉(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 p28,34,(2)掌握(熟悉)常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与特点 p28,数学模式法: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一般情况下此方法简单,应首先考虑。物理模型法: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实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一般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类比分析法: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如由于评价工作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数据、参数,不能采用前两种方法时,
17、可采用该方法。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常采用此方法。专业判断法:是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35,(3)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和预测环境影响时段 p28,环境影响时期的划分建设阶段;生产运行阶段;服务期满阶段预测环境影响时段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预测: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服务期满阶段的预测,36,(4)掌握(熟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及内容 p29,范围:范围大小、形状取决于工作等级、工程特点和环境特性及敏感保护目标分布等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1 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2 环境影响的结果预测;3 多方案情况下环境影响比较预测;4 环境影响控制措施实施效果预
18、测;5 生态系统整体性及其功能的变化预测和敏感生态问题预测。,37,(5)(加)掌握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及其应用原则 p30,单项评价方法的含义: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应用原则: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对影响较重的环境质量参数应尽量评定影响的特征,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38,7.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的编写,39,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 1/2 p31,原则:报告书的结论就是全部评价工作结论,编写时要在概括和总结全部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客观地总结出建设项实施过程各阶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与当地的环境的关系。明确一般情况下和特殊
19、情况下的环境影响,规定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得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要求:应该文字简洁、准确,同时最好分条叙述,以便阅读。,40,掌握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编写的原则、要求及内容 2/2 p32,内容:(1)概括地描述环境现状,同时要说明环境中现已存在的主要环境质量问题;(2)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影响源及污染源状况;(3)概括总结环境影响的预测和评价结果;(4)对环保措施的改进建议;(5)对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41,(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1.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42,
2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一、二、三级。具体作法是选择1-3种主要污染物,根据其最大等标排放量Pi大小来确定,(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1/2 p33,43,(1)掌握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 2/2 p34,划分工作等级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排放量指采取污染控制措施后的排放量,采取措施前的排放量按非正常工况处理,相应做事故排放情况下的空气质量预测。(2)某些无1h平均浓度限值的污染物,按日均限值计算。(3)评价工作等级可根据项目性质、投资总额和产值
21、、地形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情况、当地大气污染程度,作适当调整,但上下不超过一级。(4)某些危害严重而又没有空气质量标准的特殊污染物,评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44,(2)掌握各等级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 p35,主要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另外,还应考虑评价区内和边界外的有关区域的地形地理特征及区域内是不是包括大中城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等环境敏感区。16-20、10-14、4-6km一般取项目的主要污染源为评价区的中心,以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距形划分评价区的范围。如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或南北为主轴。,45,2.大气环境状况调查,(1)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方法;(
22、2)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4)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46,(1)熟悉大气污染源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方法 p35,固定污染源:应包括拟建项目污染源和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关于污染源包括点源、面源、线源、体源;一、二级评价项目,评价拟建项目污染源及评价区内的工业和民用污染源,三级评价项目只调查拟建项目工业污染源。移动污染源:,47,(2)熟悉各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及要求 p36,一级:1生产工艺流程或按分厂、车间分别绘制污染流程图;2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3改扩建项目主要污
23、染物排放量统计;4危害严重污染物非正常排放量统计;5点源、面源统计;6点源、面源的参数调查;7 不同类型面源的调查8颗粒物密度及粒径分布统计9原料、固体废弃物等堆放场所产生的扬尘调查与统计。,48,(3)熟悉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项目、监测布点原则与监测制度 p37,监测项目:筛选出的污染因子监测布点原则:以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原则;布点数目:一级评价项目10,二级6,三级13(区内无例行监测点)或0。监测制度:一级评价项目不少于二期(夏、冬季),每期至少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d有效数据;二级项目取一期不利季节,必要时作二期;全期至少监测5d;三级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d,必要时作一期监测。,4
24、9,(4)熟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的要点 p37,分析各点、各期、各主要污染物浓度范围1h平均浓度最高值1h平均浓度值日均浓度波动范围日均值超标率不同功能区浓度变化特点及平均超标率浓度日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浓度与地面风向、风速的相关特点,50,3.污染气象调查分析,(1)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则;(2)掌握(了解)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3)掌握大气稳定度分级;(4)熟悉(了解)地面气象资料和高空气象资料调查的主要内容。,51,(1)熟悉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台站现有常规气象资料的采用原则 p38,根据气象台据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距离以及二者
25、在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条件方面的差异确定该气象台的气象资料的使用价值。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如果气象台在评价区域内,且和该建设项目所在地里条件基本一致,则其大气稳定度和可能有的探空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其他地面气象要素可作为该点的资料使用。如果气象台不符合上述条件,则应进行气象现场观测。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直接使用建设项目所在地距离最近的气象台的资料。,52,(2)掌握(了解)对建设项目所在地附近气象台站气象调查时期的要求 p38,一级项目,至少最近三年的气象资料;二、三级项目,至少最近一年的资料。,53,(3)掌握大气稳定度分级 p39,Pasquill稳定度分级强不稳定、不稳定、弱不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8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