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ppt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演示稿.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1、评价等级1.1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条件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受纳(纳污)水体(域)的规模、水环境质量要求。1.2评价工作分级判据的基本内容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按大小划分为五个档次,污水排放量的统计单位是天(日);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分为复杂、中等、简单三种情况,主要是按污水中的特征污染物类型数(按污染物性质分类统计)和拟预测的水质影响因子个数界定: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类型数2,且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数10。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数10;或污染物类型数1,但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数7。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且拟预测的水质因子数7。,1.3
2、受纳(纳污)水域的规模:河流以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流量划分:大河 150m3/s中河 15150m3/s小河 15m3湖泊(水库)按枯水期的水面积和平均水深划分:,1.4 水环境质量要求:根据GB38382002选择适用水域水质标准。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时,执行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2.1确定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原则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应尽量按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达标的范围,并满足评价等级的要求。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评价河段范围,主要由污水排放量、河流规模确定;湖泊、水库,以及海湾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主要由污水排放量确定。
3、初定评价范围外附近有敏感用水对象(水环境保护目标)时,应将调查范围延伸至其邻近边界。,2.2不同评价工作等级与各类水域调查时期(水期)的关系:调查时间与水文特征、评价工作等级对应。河流、河口、湖泊、水库的水环境现状调查时期:一级评价:一般应调查丰、平、枯三个水期;二级评价:一般应调查平、枯两个水期;三级评价:一般只调查枯水期。海湾的水环境现状调查,一般情况下应调查评价工作期间内的大、小潮期。,2.3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水文调查的原则:尽量收集利用既有水文资料,必要时进行实测。调查与测量的主要内容:水期划分:丰、平、枯水期的具体时段;主要的水文特征值(环境水力学参数):满足水文状况
4、分析和水质预测需要。河流河宽、水深、流速、流量、坡度和弯曲系数(弯曲系数);北方河流了解结冰、解冻等情况;河网地区还应了解流向等,一般要提供水系图。,感潮河段、河口除与河流调查内容相同外,还应重点调查与潮水(感潮)有关的数据资料。湖泊、水库水面积和形状、入流与出流的水量、水力停留时间、水深、水温分布层及状态、水流状态等。海湾海岸形状,海底地形,潮位及水深变化,潮流状况(小潮和大潮循环期间的水流变化、平行于海岸线流动的落潮和涨潮),流入的河水流量、盐度和温度造成的分层情况,水温、波浪的情况以及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周期等。,2.4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 点污染源调查以搜集现
5、有资料为主,必要时补充现场调查及实测。点源调查的深度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定。注意与受纳水域相应时期的水文、水质特征调查。点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点源的概况 污水源强数据 企业用排水状况 企业废污水处理设施状况,2.5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与基本内容2.5.1 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搜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非点源概况 排放方式、排放去向与处理情况 污染负荷量;特征污染物因子及相应的排放情况2.6水质调查与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水质调查的原则应尽量利用现有数据资料,如资料不足时应实测。水质参数的选择需要调查的水质因子有三类,一类
6、是常规水质因子,另一类是特殊水质因子,在某些情况下,还需调查一些其它方面的因子。,2.7各类水域水质采样断面、点位的布设原则: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应设置对照断面(排口上游)、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排口下游)。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按断面处河宽布设采样垂线,特大河流结合预测需要在排污口一侧适当增加采样垂线。垂线上取样点的确定:按照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水质采样点的个数和位置。水样的对待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7、,河口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及感潮段内时,其上游需设置水质取样断面及点位。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同河流水质采样断面及点位布设原则。2.7.3 湖泊、水库取样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根据水域规模、评价范围,由污水排放量决定采样垂线布设数量及所代表的水域面积,由垂线处水深决定水质采样点数量及具体位置。2.7.4 海湾取样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原则同湖泊、水库。,特殊情况的要求(了解)对设有闸坝受人工控制的河流,其流动状况,在排洪时期为河流流动;用水时期,如用水量大则类似河流,用水量小时则类似狭长形水库。这种河流的取样断面、取样位置、取样点的布设等可参考河流、水库部分的有关规定酌情处理。我
8、国的一些河网地区,河水流向、流量经常变化,水流状态复杂,特别是受潮汐影响的河网,情况更为复杂。遇到这类河网,应按照各河段的长度比例布设水质采样、水文测量断面。水质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等可参照河流、河口的有关规定。调查时应注意水质、流向、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3.1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划分与预测时段要求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建设期(施工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一般非污染项目都要开展建设期的水环境影响预测。根据大型建设项目建设施工周期和污染及生态破坏的特点,以及评价工作等级及环保要求决定是否预测建
9、设期的地面水环境影响。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生态破坏)特征及环保要求,决定是否开展建设项目服务期满后的水环境影响预测。,3.2预测水质参数筛选的原则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拟预测的水质参数。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不同预测时期的水质预测参数彼此不一定相同。,3.3各类水体简化的有关要求3.3.1 河流的简化要求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矩形弯曲河流和非矩形河流:河流的断面宽深比20时,可视为矩形河流。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弯曲系数1.3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小
10、河一般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可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各段分别进行简化。江心洲等的简化处理:满足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人工控制河流根据水流情况可以视其为水库,也可视其为河流,分段进行简化。,河口的简化河口包括河流汇合部、河流感潮段、口外滨海段、河流与湖泊、水库汇合部。除个别要求很高(如评价等级为一级)的情况外,河流感潮段一般可按潮周平均、高潮平均和低潮平均三和情况,简化为稳态进行预测。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三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小河汇入大河时可以把小河看成点源。河流与湖泊、水库汇合部可以按照河流和湖泊、水库两部分分段预测其环境影响。河口断面沿
11、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湖泊与水库的简化可以将湖泊、水库简化为大湖(库)、小湖(库)、分层湖(库)等三种情况。中型湖库根据水文特征(主要是水力停留时间、分层期长短)和评价工作等级要求简化。不存在大面积回流区和死水区且流速较快,停留时间较短的狭长湖泊可简化为河流。海湾的简化预测海湾水质时一般只考虑潮汐作用,不考虑波浪作用。海湾的简化主要根据水文特征和评价工作等级定。,3.4污染源简化的要求 污染源简化包括排放形式的简化和排放规律的简化。排放形式可简化为点源和面源,排放规律可简化为连续恒定排放和非连续恒定排放。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通常可以把排放规律简化为
12、连续恒定排放。,对于点源位置(排放口)的处理,有如下的要求:排入河流的两排放口的间距较小时,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位置假设在两排放口之间,其排放量为两者之和。排入小湖(库)的所有排放口可以简化为一个排放口,其排放量为所有排放量之和。排入大湖(库)的两排放口间距较小时,同河流情况处理。海湾污染源的简化由评价工作等级定。无组织排放可简化成面源;从多个间距很近的排放口排污时,也可以简化为面源。,3.5各类水质模型的适用条件 河流水质模型适用条件完全混合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动;废水连续稳定排放;一维稳态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恒定流动;废水
13、连续稳定排放;二维稳态混合模式适用条件: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适用条件: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持久性污染物;河流为恒定流动;连续稳定排放;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S-P模式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河流为恒定流动;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河流混合过程段:预测范围分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上游河段;充分混合段(定义):混合过程段(定义):混合过程段长度计算 利用它判断河段水质混合情况和选择模型
14、。,常用河口水质模式适用条件一维动态混合模式适用条件: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排放为连续稳定排放与非稳定态;需要预测任何时刻的水质Oconnor河口模式(均匀河口)适用条件:均匀的潮汐河口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只要求预测潮周平均、高潮平均、低潮平均水质。,常用湖泊(水库)模型适用条件湖泊完全混合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小湖(库);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动态模式适用于预测需反映随时间变化,平衡模式只反映长期平均浓度。湖泊推流衰减模式适用条件:大湖、无风条件;非持久性污染物;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3.6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原则评
15、价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就是评定与估价建设项目各生产阶段对地面水环境影响的影响程度,它是水环境影响预测的继续。原则上可以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或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方法。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评价各评价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预测值未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背景值)时,评价时注意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其影响预测范围相同。确定其评价范围的原则与环境调查相同。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断面及点位与环境调查吻合,重点是敏感水域处。所有预测点和所有预测的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的环境影响评价,但应有重点。,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单项
16、水质参数评价方法有标准指数法和自净利用指数法。一般情况建议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单项水质参数评价;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五年)内兴建并且向同一地面水环境排污的情况可以采用自净利用指数进行单项水质参数评价,但环境现状已经超标的情况,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法1、一般水质因子(随水质浓度增加而水质变差的水质因子)Sij=Cij/CSi式中:Sij标准指数;Cij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浓度值(mg/L);CSi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mg/L)。,2、特殊水质因子:(1)DO溶解氧 DOjDOs SDOj=DOfDOj/(DOfDOs)DOjDOsSDOj=109DOj/DOs式中
17、:SDOjDO的标准指数;DOf某水温、气压条件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计算公式常采用:DOf=468/(31.6+T),T为水温();DOj溶解氧实测值(mg/L);DOS溶解氧的评价标准限值(mg/L)。,(2)pH值两端有限值,水质影响不同pHj7.0 SpHj=(7.0pHj)/(7.0pHsd)pHj7.0 SpHj=(pHj7.0)/(pHsu7.0)式中:SpHjpH的标准指数;pHjpH实测值;pHsd评价标准中pH的下限值;pHsu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自净利用指数法1、一般水质因子的
18、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2、DO因子的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3、pH值的自净利用指数计算公式:当Pi,j1时说明污染物i在j点利用的自净能力没有超过允许的比例;否则说明超过允许利用的比例,这时Pi,j的值即为允许利用的倍数。脚标为h的项是现状值,脚标为s的项是评价标准限值。,3.7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域功能和标准的分类水域环境功能: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水质常规监测项目及标准限值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的标准限值重点是类水域水质标准限值;除水温、p
19、H值外,其它单位均为mg/L。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地下水质量标准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地下水质量分类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最高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地下水水质监测的频率(次)和项目监测频率(次)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监测项目为: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地下水
20、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和原则1、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同河流。2、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地下水质量时应遵循的原则:(1)按本标准所列分类指标,划分为五类,代号与类别代号相同;(2)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例:挥发性酚类、类标准值均为0.001mg/L,若水质分析结果为0.001mg/L时,应定为类,不定为类。(3)使用两次以上的水质分析资料进行评价时,可分别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也可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全年平均值和多年平均值或分别使用多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平均值进行评价。(4)单项组分评价方法与地表水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相同。,海水水质标准 按照海域的不同适用功能和保护目标,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2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按照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有行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废水排放标准,行业标准没有包括的污水排放特征因子,采用本标准。在本标准颁布后,新增加国家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行业,按其适用范围执行相应的国家水污染物行业排放标准,不再执行本标准。,标准分级:(1)排入GB3838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级标准。(2)排入GB 3838中、类水域和排入GB3097中三类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技术 演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