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docx
《100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doc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iF 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JJF(黔)38-2020 100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CaIibrationSpecificationfor100GDataNetworkPerformanceTesters 2021-01-21 实施2020-10-21 发布 WO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100G DataNetworkPerformanceTesters 归口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 主要起草单位: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信而泰科技有限公司 JJF(黔)382020 本规范委托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负责解释
2、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金阳(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袁文(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石竹君(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参加起草人:李阳(北京信而泰科技有限公司)黄兵兵(贵州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目录 引言.(II)1Ytill(1)2引用文件.(2)3术语和计量单位.(2)5计量特性.(3)5.1通信协议编码/解码.(3)5.2!生育匕(3)6校准条件.(7)5.1 环境条件.(7)6.21则重K准及其他设备.(7)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8)6.1 校准项目.(8)7.2(8)8校准结果的表达.(12)8.1校准原始记录.(12)9.2IjEI:(12)10.数据处理.(12)9复
3、校时间间隔.(13)附录A校准原始记录格式.(14)附录B校准证书内页格式.(21)附录C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示例.(28)引言 本规范依据JJF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JJFlOO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进行编制。WOG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l-100)Gbit/s的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以下简称测试仪)的校准。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JJF1534-2015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校准规范 IEEE802.3采用冲突检测存取方法的载波检测多址存取(CSMA/CD)及物理层规范(Carr
4、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SMCD)AccessMethodandPhysicalLayerSpecifications)IEEE802.3ba40Gbsh和100Gb/s操作用介质访问控制参数、物理参数和管理参数(MediaAccsseControlParameters,PhysicalLayersandManagementParametersfor40Gbsand100GbsOpertion)ITU-TI.361B-ISDNATM层技术规范(B-ISDNATMlayerspecification)RFC768用户数据报协议(
5、USerDatagramProtocol)RFC791互联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RFC792网络控制消息协议(InternetControlMessageProtocol)RFC793传输控制协议(TranSlniSSionControlProtocol)RFC826以太网地址解析协议(EthernetAddressResolutionProtocol)RFC1242网络互连设备术语(BenChmarkingterminol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iondevices)RFC1661点对点协议(ThePoint-to-PointProtocol(P
6、PP)RFC2544网络互连设备的基准测试方法(BenChmarkingMethodologyforNetworkInterconnectionDevices)RFC2889局 域 网(LAN)交 换 设 备 基 准(测 试)方 法(BenChmarkingMethodologyforLANSwitchingDevices)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3术语和计量单位 JJF1534界定的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吞吐量throughput 被测设备在不丢帧(包)的情况下,最大转发速率。可用帧
7、(包)/秒(fps)、比特/秒(bit/s)以及与线速率的百分比(%)来表示。3.2丢帧(包)率packetloss 被测设备在固定负载下,由于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没有被转发的帧(包)数占应转发的帧(包)数的百分比。4.3背对背backtoback 当被测设备收到一组具有固定长度和速率的帧(包)时,由空闲状态到开始转发的时间周期内,按此速率所能转发的帧(包)数,该参数反映了被测设备数据缓存能力。以称突发某一帧(包)长的数帧(包)数(frames)来表示。3.5存储转发时延storeforwardinglatency 输入帧(包)的最后一比特位到达输入口开始至该帧(包)第一比特位在输出口出现的时间间
8、隔。3.6按位转发时延bitforwardinglatency 输入帧(包)的第一比特位到达输入口开始至该帧(包)第一比特位在输出口出现的时间间隔。3.7数据包发送速率packetsendrate 以太网端口以某一固定帧(包)长,在某一固定帧(包)间隔下,每秒发送数据帧(包)的个数。用帧(包)/秒(fps)来表示。3.8 帧头frameheader 二进制数据组成帧(frame),帧的起点称为帧头。3.9 协议分析仪protocolanalyzer 对网络上运行的各种协议进行捕获、解码和协议仿真的仪表。4概述 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是用于对数据网络及其相关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的仪表,可以模拟网络
9、终端产生流量,进行网络性能测试,对网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统计结果。5计量特性 5.1 通信协议编码/解码 通信协议编码/解码要求见表I0 表 1 通信协议编码/解码要求 协议类型 要求 以太网帧 符合 IEEE802.3 规定 符合 IEEE802.3ba 规定 IP 包 符合 RFC791 规定 TCP 包 符合 RFC793 规定 UDP 包 符合 RFC768 规定 ARP 包 符合 RFC826 规定 ICMP 包 符合 RFC792 规定 ATM 信头 符合 ITU-T1.361 规定 TML5 信元承载 IP 包 符合 ITU-TI.361 规定 ATMAAL5 信元承载 T
10、CP 包 符合 ITU-T1.361 规定 ATMAAL5 信元承载 UDP 包 符合 ITU-T1.361 规定 PPP 帧头 符合 RFC1661 规定 PPP 承载 IP 包 符合 RFC1661 规定 PPP 承载 TCP 包 符合 RFC1661 规定 PPP 承载 UDP 包 符合 RFC1661 规定 5.2 性能参数 5.2.1吞吐量 自环校准状态,校准结果应达到100%。以太网中通常使用的帧(包)长分别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B)0端口线速率为(1-100)Gbit/s对应的吞吐量标称值见表2。表 2 吞吐量标称值 端口线速率(Gbi
11、t/s)帧(包)长(B)吞吐量标称值(fps)1 64 1488095 128 844594 256 452898 512 234962 1024 119371 1280 96153 1518 81274 10 64 14880952 128 8445946 256 4528986 512 2349624 1024 1193718 1280 961538 1518 812744 100 64 148809524 128 84459459 256 45289855 512 23496241 1024 11937180 1280 9615385 1518 8127438 5.2.2丢包率 自环校准
12、状态,校准结果应为0%。5.2.3背对背 自环校准状态,校准结果应为:吞吐量X测试时长,规定5s校准时长。端口线速率为(1-100)Gbit/s对应5s测试时长的背靠背标称值见表3。表 3 背靠背标称值 端口线速率(Gbit/s)帧(包)长(B)背靠背标称值(frame)1 64 7440476 128 4222973 256 2264493 512 1174812 1024 598659 1280 480769 1518 406372 10 64 74404762 128 42229730 256 22644928 512 11748120 1024 5986590 1280 4807692
13、 1518 4063719 100 64 744047619 128 422297297 256 226449275 512 117481203 1024 59865900 1280 48076923 1518 40637191 5.2.4时延 端口线速率为(1-100)Gbit/s对应的时延0.1s50OmS;最大允许误差:(l 104T+l)s(T:时延标称值)。5.2.5数据包发送速率 端口线速率(1100)Gbit/s对应的数据包发送率标称值见表4。最大允许误差(1X1OXP+1)包/秒(P:端口每秒发送包数标称值)。数据包发送速率设置值范围见表4。可采用公式(1)进行计算。F_Txl
14、O6(+20)x8 式中:F-数据包发送速率,frames/s;T仪表端口线速率,Mbit/s;1.数据帧(包)长,B,1B=8bito 表 4 数据包发送速率标称值 端口线速(Gbit/s)发送包长(B)数据包发送速率标称值%firames/s 1 64 100 1488095.2 128 100 844594.6 256 100 452898.6 512 100 234962.4 1024 100 119731.8 1280 100 96153.8 1518 100 81274.4 10 64 100 14880952.4 128 100 8445945.9 256 100 4528985
15、.5 512 100 2349624.1 1024 100 1197318.0 1280 100 961538.5 1518 100 812743.8 100 64 100 148809523.8 128 100 84459459.5 256 100 45289855.1 512 100 23496240.6 1024 100 11973180.1 1280 100 9615384.6 1518 100 8127438.2 注:以上技术指标不用于合格性判定,仅供参考。6校准条件6.1环境条件(1)6.1.1环境温度:(20 5)C;6.1.2相对湿度:不大于80%;6.1.3电源:(220 2
16、2)V、(50 l)Hz;6.1.4实验室应无影响测量结果的振动和电磁干扰。6.2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2.1频率计 频率测量范围:100HZ10GHz;频率准确度:1X1(;时间间隔测量范围:500nsls;时间间隔测量最大允许误差:5MSo 6.2.2时延发生器 具有1001000BASE-T1OOBASE-FX1000BASE-SXLX10GBASE-SR/LR/ER/ZR、25/40/50/100GBASE-SR/LR/ER/ZR速率接口,数据转发能力应能达到端口线速率。时延设置不确定度:1OOBASE-FXIooOBASE-SX/LX、10GBASE-SR/LR/ER/ZR、25/
17、40/50/1OOGBASE-SR/LR/ER/ZR速率接口。帧头触发器测量误差:优于 0.8包/秒。6.2.4参考协议分析仪 具有1001000BASE-T1OOBASE-FX1000BASE-SXLX10GBASE-SR/LR/ER/ZR、25/40/50/1OOGBASE-SR/LR/ER/ZR速率接口。具有协议编、解码功能,支持TCP/IP、ATM、PoS等协议,发送数据流量(0Io0)%可调、数据包长可变。6.2.5参考网络性能测试仪 具有100/1OOOBASE-T1OOBASE-FX1000BASE-SXLX10GBASE-SR/LR/ER/ZR、25/40/50/100GBAS
18、E-SR/LR/ER/ZR速率接口。支持吞吐量、时延、丢包率、背对背、数据包发送速率的自动测试。7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1校准项目 校准项目一览表见表6。表 6 校准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1 通信协议编码 2 通信协议解码 3 吞吐量 4 丢包率 5 背对背 6 时延 7 数据包发送速率 7.2校准方法 7.2.1 通信协议编码 7.2.1.1按图1建立通信协议编码验证连接。设置接口参数,使二者之间正常通信。将参考协议分析仪设置为抓包解码模式,将被校测试仪设置为发送模式。图 1 通信协议编码验证连接图 7.3.1.2设置被校测试仪,根据其具体支持的协议,按表7通信协议编码验证项选择相应
19、的包类型,对该数据包内每个字段内容按相应标准进行编辑,生成 正确的数据包,存盘,调整发送流量,开始发送。表 7 协议编码/解码验证内容一览表 项目 内容 以太网接口 以太网帧 IP 包头 TCP 包头 UDP 包头 以太网接口 ARP 包头 ICMP 包头 ATM 接口 ATMUNI 信元头 ATMAAL5 信元承载 TP 包 ATMAL5 信元承载 TCP 包 ATMAL5 信元承载 UDP 包 POS 接口 PPP 帧头 PPP 承载 IP 包 PPP 承载 TCP 包 PPP 承载 UDP 包 7.2.1.3启动参考协议分析仪的抓包功能,接收到被校测试仪发送的数据包后,停止抓包。7.2.
20、1.4启动参考协议分析仪的解码功能,比较参考协议分析仪所抓数据包解码值和被校测试仪发送值是否一致,记录测试结果。7.2.1.5根据表7继续下一协议编码验证项,重复7.2.1.2、7.2.L3、7.2.1.4,直至完成所有编码内容的验证。7.2.2通信协议解码 7.2.2.1按图2建立通信协议解码验证连接。设置接口参数,使二者之间正常通信。将参考协议分析仪设置为编码发送模式,将被校测试仪设置为抓包解码模式。图 2 通信协议解码验证连接图 7.2.2.2设置参考协议分析仪,根据被校测试仪具体支持的协议,按表7通信协议解码验证项选择相应的发送包的类型,对该数据包内每个字段内容按相应标准进行编辑,生成
21、正确的数据包,存盘,调整发送流量,开始发送。7.2.2.3启动被校测试仪仪抓包功能,接收到参考协议分析仪发送的数据包后,停止抓包。7.2.2.4启动被校测试仪的解码功能,比较被校测试仪所抓数据包解码值和参考协议分析仪发送值是否一致,记录测试结果。8.2.2.5根据表7继续下一协议解码验证项,重复7.2.2.2、7.2.2.3、7.2.2.4,直至完成所有解码项目的验证。7.2.3吞吐量、丢包率、背对背 7.2.3.1被校测试仪进行自环校准,验证其吞吐量、丢包率、背对背测试功能。校准的以太网端口数量采用最大端口数。7.2.3.2记录吞吐量、丢包率、背对背测试实现方式:手动/自动。7.2.3.3被
22、校测试仪各端口与参考网络性能测试仪按图3建立一对一校准连接。图 3 吞吐量、丢包率、背对背校准连接图 7.2.3.4设置被校测试仪速率(IGbit/s、10Gbits25Gbit/s、40Gbits50Gbit/s或100Gbit/s),工作模式(全双工/半双工),保证每对端口之间正常通信,分别启动吞吐量、丢包率、背对背测试。测试时需针对不同以太网包长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分别进行。记录校准结果。7.2.4时延 7.2.4.1根据被校测试仪以太网接口类型,选择两个同类型接口,设置被校测试仪接口速率(1Gbits10Gbit/s、25Gbit/s、40Gb
23、it/s、50Gbit/s或100Gbit/s),工作模式(全双工/半双工)。时延发生器采用同样配置的接口,按图4连接,保证二者之间正常通信。电接口测试用线缆长度不超过2m。7.2.4.2启动被校测试仪的时延测试模块,按表8设置校准参数,测试包长分别设为64、128、256、512、1024、1280、1518字节,测试速率设为线速率。7.2.4.3按表8设置时延发生器的时延值校准输出。开始校准,记录校准结果到附录A中。7.2.4.4重复7.2.4.3,直至完成所有时延校准点的校准。表 8 时延参数校准 端口线速率(Gbit/s)测试包长(B)时延发生器时延值设置(s)1、10、25、40、5
24、0、100 64 5、10、50、100、500、1000、5000、1000050000、100000 500000 128 256 512 1024 1280 1518 7.2.5数据包发送速率 7.2.5.1被校仪表选择一个以太网端口,按图5连接。图 5 数据包发送速率校准连接图 7.2.5.2频率计设置在频率计数模式。7.2.5.3将被校测试仪设置为数据发送模式,按表4设置端口速率、测试包长、发送速率。7.2.5.4被校测试仪发送包,从频率计上读取显示值,将结果记录到附录A。7.2.5.5重复7.2.5.3、7.2.5.4,直至完成所有校准点的校准。8校准结果的表达 8.1 校准原始记
25、录 校准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8.2 校准证书 校准证书内页格式见附录B。校准结果应在校准证书上反映,校准证书应至少包括以下信息:a)标题:“校准证书”;b)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c)进行校准的地点(如果与实验室的地址不同);d)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证书编号),每页及总页数的标识;表明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e)客户的名称和地址;f)校准所依据的技术规范的名称和代号;g)数据网络性能测试仪的名称和明确标识(如型号、产品编号、生产商等);h)实施校准的日期及校准证书的发布日期;i)校准所用测量标准的溯源性及有效性说明;j)校准环境的描述;k)校准结果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说明;D校准证书校准员及核验员的签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0 数据 网络 性能 测试仪 校准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