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设计-第三章.ppt
《汽车车身设计-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车身设计-第三章.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汽车车身设计,第三章 车身结构拓扑模型与力学模型,提纲,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第三节 车身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一、车身结构内力二、车身结构中构件的截面性质三、车身结构中构件节点(接头)的性质四、车身参数化模型五、车身详细模型六、设计各阶段对模型的要求,白车身(BIW-Body In White),概念:指已经装焊好的白皮车身;主要包括车身结构焊接总成和车身闭合件(Closure,车门、发动机罩
2、、行李箱盖等)焊接总成,不包括车身附属设备和装饰件,白车身的设计要求,车身结构的性能要求理想的碰撞特性轻量化和低成本遵循总布置尺寸约束基于平台的系列设计满足车身制造要求,承载系统包括车身和车架按承载型式不同分类非承载式承载式,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一)非承载式车身,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特点属于带有独立完整车架的车身结构。动力总成、悬架和转向系等均安装于车架;车身通过橡胶垫或悬置用螺栓与车架连接载荷主要由车架承担,车身承载的多少只是相对车架而言多用于有较宽松空间的高级轿车上优点
3、车身与车架弹性连接,乘坐舒适性好;便于车身的改型,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典型结构-车架多由闭式箱形梁组成,板厚2mm3mm,具有抗弯曲刚度和较高的抗扭刚度正碰时,能量首先由车架承受;通过有目的的由前向后以车身横断面分级,将碰撞能量可以传递到指定区域侧碰时,撞点位置往往在门槛梁的上部(车门和门柱),只有一部分能量由车身门槛传到车架,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二)承载式车身将车架的作用融入车身的结构,又称整体式车身结构,它承担承载系统的全部功能,发动机和行走系的支点都在车身上,第一节
4、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二)承载式车身通常将发动机和行走系通过副车架与车身底架连接副车架与车身底架纵梁之间设有橡胶垫,以减弱发动机和悬架的振动对车身的影响将动力总成和悬架等与副车架形成一个组装部件,对生产和使用都带来方便,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二)承载式车身优点整体刚度大,重量轻,整车高度低生产效率高是现在轿车中常见的结构,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一)在各种典型路况下车身、车架所受的载荷整车和车身参考坐标系取通过悬挂质量系统质心
5、的坐标系x y z,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一)在各种典型路况下车身、车架所受的载荷汽车行驶时作用在车身上力,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一)在各种典型路况下车身、车架所受的载荷动荷系数决定因素道路条件汽车行驶状况汽车的结构参数动荷系数难以用数学分析法确定,常取一些理论研究与试验修正相结合的半经验数值,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一)在各种典型路况下车身、车架所受的载荷典型路况路段:产生对称于汽车纵向对称面的垂直力Fzs路段:产生
6、的加速度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与曲率半径成反比路段:使左右车轮垂直加速度不同路段:将产生垂直加速度和纵向力Fx路段:产生侧向加速度和侧向力Fy,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1影响车身强度的基本载荷对称垂直载荷,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2影响车身强度的基本载荷非对称垂直载荷承载系统上作用非对称于汽车纵轴线的垂直载荷载荷可分解为对称垂直作用力Fzn和车身绕x轴的转矩Tx,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二)随机载荷疲劳载荷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车身
7、和车架承受着悬架传来的路面随机载荷随机载荷引起构件反复交变的应力,会导致汽车结构疲劳损坏影响因素:路面情况、汽车使用条件和结构参数随机载荷的描述统计道路试验方法数字分析方法,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三)标准载荷G载荷汽车公司根据各地区使用条件制定的用途对整备车身结构悬置点位置施加约束,完成标准工况的载荷分析,模拟车身具体的变形,分析车身载荷的分布和高应力区一般用于已建立车身拓扑模型和几何参数模型的车身设计阶段,通过计算可得指导性的应力信息三种标准G载荷工况,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
8、(三)标准载荷G载荷标准载荷分析的主要缺点不能预测疲劳寿命只有在构造详细结构后,方可进行疲劳寿命预测,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四)作用在车身上的其它非破坏性的作用力轻微冲撞力发动机和传动系传来的力牵引力和拖拽力千斤顶和悬吊作用力以及安全带固定点的作用力等非破坏性作用力,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五)碰撞载荷,第一节 作用在车身系统上的载荷一、车身结构承载型式二、作用在车身、车架上的载荷,车身结构布置受整车布置和造型的制约白车身结构由构件及其接头和板壳零件共同组成是承受载荷和传递载荷
9、的基本系统结构设计决定了载荷路径一般钢结构车身构件由成形钢板制件焊接组合截面为闭口或开口的薄壁杆件在车身中起支承和加强的作用,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下部前、后纵梁底架各横梁地板及其两侧边梁与侧围外板组成的门槛地板中间通道前围板、后隔板悬架支座及轮罩等车身上部侧围的A、B、C柱顶盖及其边梁风窗上、下横梁等,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分成前车身,中、后部车身前部车身车身前部敞开部分承受比较大的集中力,主要由底架的前纵梁支
10、承,并传至整个车身前部结构前车身的导风板及散热器框架等板壳零件也是车身结构的承力构件受到高速撞击时车头首当其冲,车身设计必须使其能有效地吸收冲击能量车身中段乘坐室部分主要承受分散在地板上的重力车身后部行李箱承受油箱、备胎和行李等重力,后纵梁承受后悬架支承力,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乘坐车室与前部敝开部分连接区域刚度的加强纵梁到门槛的扭矩盒前铰链柱上端向前指的短枪梁斜梁或接头圆角的设计通过前纵梁力流的分散由前纵梁上部平面悬架支座附近,往后下方分叉斜伸出两根短梁,通到地板中间通道横梁和A柱的铰链柱段,第二节 车身
11、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中部底架总成的中部由地板和前围板组成,其支撑结构是门槛梁和与地板焊接在一起的帽形横梁。帽形横梁主要用于加强左右门槛之间的联系,并承受侧向碰撞力地板的中间通道有利于提高地板的抗弯能力上部的框架结构由侧围总成、前/后风窗框、前围板/后隔板及车顶梁构成侧围在车身整体弯曲刚性中起重要作用前围板、后隔板具有很高的车身横向抗剪刚度,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后部车身对于斜背式或快背式,扭转时的剪力则主要由后部框架承受地板总
12、成后部零件承担着后悬架传来的力,这些力主要由后纵梁和后地板分担后纵梁与乘坐室的连接,应该有利于载荷分流,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结构构件布置应使车身构成一个连续完整的受力系统与合理的载荷路径,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结构的拓扑布置设计是概念设计中要首先完成的工作车身拓扑模型是指车身结构中,梁、柱等承载件空间布置型式,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
13、的要求,白车身结构的布置空间受车辆总体外形和内部布置要求的约束构件的布置是否合理,可通过简化模型的载荷计算分析判断借助拓扑模型研究和定义初始的几何尺寸参数,如构件截面、接头参数和板料厚度等初步优化后的拓扑几何方案输入CAD系统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构件储藏应变能多少是衡量它承担载荷多少的标志,可用比应变能表示总应变能小,说明车身刚度足够大,或材料没有充分利用可将比应变能小的构件取消或减薄板厚,以便减轻重量。应变能大的区域对车身刚度影响较大,要考虑是否需要加强应该尽可能使材料在结构中的分布
14、与各处的应变能成比例,使比应变能均匀化,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碰撞安全法规正碰撞侧碰撞后碰撞等,第二节 车身结构的拓扑模型一、车身结构二、车身结构拓扑模型的建立三、应变能分析四、碰撞安全性对车身结构的要求,车身概念设计初期,车身被简化为空间框架结构,用有限元法求得结构在外载荷作用下各个构件的内力用梁单元来模拟梁、柱,第三节 车身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一、车身结构内力二、车身结构中构件的截面性质三、车身结构中构件节点(接头)的性质四、车身参数化模型五、车身详细模型六、设计各阶段对模型的要求,杆长一定情况下,
15、梁单元的刚度主要决定于梁的材料和截面性质,实例-车身框架结构应力计算用一个简化的框架结构表示车身结构(对称结构),第三节 车身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一、车身结构内力二、车身结构中构件的截面性质三、车身结构中构件节点(接头)的性质四、车身参数化模型五、车身详细模型六、设计各阶段对模型的要求,实例-车身框架结构应力计算工况1-载荷完全对称于车身的纵轴车身框架是个近似平面弯曲问题每个构件节点只有三个自由度,第三节 车身结构的力学特性和力学模型一、车身结构内力二、车身结构中构件的截面性质三、车身结构中构件节点(接头)的性质四、车身参数化模型五、车身详细模型六、设计各阶段对模型的要求,实例-车身框架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 车身 设计 第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