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六章模型.ppt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六章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六章模型.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废水生物处理基本理论及动力学过程,一、生物种群,a.细菌 b.真菌 C.藻类 d.原生动物e.后生动物,菌胶团和钟虫,进食中的钟虫,豆形虫和草履虫,累枝虫,轮虫,豆形虫,二、选择作用,1.生物滤池中的选择按照如下标准,生物滤池中出现的微生物选择作用的影响因素:a 附着;b 增长速率(基质、温度、pH、氧等等)。2.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的选择作用的影响因素:a.电子受体(例如:氧或硝酸盐);b.基质;c.沉淀或絮凝特性;d.温度;e.生长速率;f.游离生物。,第一节 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微 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新陈代谢:微生物不断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
2、质,通过生物酶催化的复杂生化反应,在体内不断进行物质转化和交换的过程。,分解代谢:分解复杂营养物质,降解高能化合物,获得能量。合成代谢: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将营养物质转化为复杂的细胞成分,机体制造自身。,底物降解:污水中可被微生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而进行生物化学变化的物质称为底物或基质。可生物降解有机物量:可通过生物的降解转化的量。可生物降解底物量:包括有机的和无机的可生物利用物质。,能量循环:三磷酸腺苷ATP(adenosine triphosphate)AMP+PADP+P ATP ADP磷酸化生成ATP;ATP水解产生能量。,低能化合物,高能化合物,ATP,能量,生理需要,细胞合成,热能
3、释放,微 生 物 的 呼 吸,一切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呼吸,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呼吸作用的生物现象:呼吸作用中发生能量转换:供细胞合成、其他生命活动,多余的能量以热量形式释放。通过呼吸作用,复杂有机物逐步转化为简单物质。呼吸作用过程中吸收和同化各种营养物质。,微 生 物 的 呼 吸 类 型,微生物的呼吸指微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理功能,异养型微生物 异养型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为二氧化碳、氨和水等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如下式所示:异氧微生物又可分为化能异氧微生物和光能异氧微生物。化能异氧微生物:氧化有机物产生化学能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光能异氧微生物:以光为能源,以有机物为供氢体
4、还原CO2,合成有机物的一类厌氧微生物。有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泥的好氧消化等属于这种类型的呼吸。,2.自养型微生物 自养型微生物以无机物为底物(电子供体),其终点产物也是无机物,同时放出能量。,大型合流污水沟道和污水沟道存在该式所示的生化反应,生物脱氮工艺中的生物硝化过程,厌氧呼吸是在无分子氧(O2)的情况下进行的生物氧化。厌氧微生物只有脱氢酶系统,没有氧化酶系统。在呼吸过程中,底物中的氢被脱氢酶活化,从底物中脱下来的氢经辅酶传递给除氧以外的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其还原。厌氧呼吸的受氢体不是分子氧。在厌氧呼吸过程中,底物氧化不彻底,最终产物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一些较原
5、来底物简单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还含有相当的能量,故释放能量较少。如有机污泥的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是含有相当能量的可燃气体。厌氧呼吸按反应过程中的最终受氢体的不同,可分为发酵和无氧呼吸。,厌 氧 呼 吸,1.发酵 指供氢体和受氢体都参与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化作用,最终受氢体无需外加,就是供氢体的分解产物(有机物)。这种生物氧化作用不彻底,最终形成的还原性产物,是比原来底物简单的有机物,在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自由能较少,故厌氧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能量的需要,消耗的底物要比好氧微生物的多。例如,葡萄糖的发酵过程:总反应式:,2.无氧呼吸 是指以无机氧化物,如NO3-,NO2-,SO
6、42-,S2O32-,CO2等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受氢体的生物氧化作用。在反硝化作用中,受氢体为NO3-,可用下式所示:总反应式: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也需要细胞色素等中间电子传递体,并伴随有磷酸化作用,底物可被彻底氧化,能量得以分级释放,故无氧呼吸也产生较多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但由于有些能量随着电子转移至最终受氢体中,故释放的能量不如好氧呼吸的多。,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三种呼吸方式,获得的能量水平不同,如下表所示。,好氧生物处理是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微生物利用废水中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
7、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这些高能位的有机物质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逐级释放能量,最终以低能位的无机物质稳定下来,达到无害化的要求,以便返回自然环境或进一步处置。废水好氧生物处理的最终过程可用下图表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图示表明,有机物被微生物摄取后,通过代谢活动,约有1/3被分解、稳定,并提供其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约有2/3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细胞质),即进行微生物自身生长繁殖。,好氧生物处理的反应速度较快,所需的反应时间较短,故处理构筑物容积较小。且处理过程中散发的臭气较少。所以,目前对中、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或者说BOD5浓度小于500mg/L的有机废水,基本上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法。在
8、废水处理工程中,好氧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两大类。,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是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条件下,兼性细菌与厌氧细菌降解和稳定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方法。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被降解、转化为简单的化合物,同时释放能量。,在这个过程中,有机物的转化分为三部分进行:部分转化为CH4,这是一种可燃气体,可回收利用;还有部分被分解为CO2、H2O、NH3、H2S等无机物,并为细胞合成提供能量;少量有机物被转化、合成为新的原生质的组成部分。由于仅少量有机物用于合成,故相对于好氧生物处理法,其污泥增长率小得多。,由于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不需另加氧源,故运行费用低。此
9、外,它还具有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能量(CH4)等优点。其主要缺点是反应速度较慢,反应时间较长,处理构筑物容积大等。为维持较高的反应速度,需维持较高的温度,就要消耗能源。对于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一般BOD52000mg/L)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法。,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思考题:试比较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从原理、产物、能耗、环境条件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比较),污水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氮的转化主要包括氨化、硝化、反硝化作用。,污水生物处理中氮的转化过程,1、氨化反应,氨化反应原理,RCHNH2COOH+O2 RCOOH+CO2+NH3,氨化菌,(一)生物脱氮原理,五、脱氮除磷基础理论,硝化反
10、应原理,总反应,2、硝化反应,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硝化菌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极为敏感,所以有以下指标:,溶解氧:氧是电子受体,DO不能低于1.0mg/L 硝化需氧量(NOD)4.57g(氧)/g(N)pH:硝化菌对PH变化敏感,最佳值8.08.4,效率最高温度:适应20-30,15时硝化速度下降,低于5完全停止有机物:BOD应低于15-20mg/L 有害物质:对硝化反应抑制,某些重金属,高浓度NH4+N,高浓度NOxN,有毒有机物、络合物阳离子。,3、反硝化,反硝化反应:指NO3-N和NO2-_N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还原成气态N2的过程。,NO3-,NO2-,N2O,N2(异化反硝化),污水中的碳
11、源:BOD5/TN3-5时,勿需外加碳源;pH:主要的影响因素,适当的值为(),pH8,或pH6,反硝化速率下降;,反硝化反应的控制指标,溶解氧:0.5mg/L以下;温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0-40,低于15时代谢速率下降;,(二)生物除磷原理,生物除磷 利用聚磷菌一类的微生物,能够过量的,在数量上超过其生理需要,从外部摄取磷,并将磷以聚合形式贮藏在菌体内,形成高磷污泥,排出系统外,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生物除磷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现普遍接受的说法如下。,1.厌氧释P:厌氧条件下(DO=0,NO3-=0),PP PO4-2.好氧吸P(聚磷菌对磷的过量吸收)PO4-PP+H2O上述两反应为可
12、逆反应,过程见下图,生物除磷机理,注:PP多聚磷酸盐,ADP,ATP,ATP,ADP,ADP,ADP,ATP,ATP,释放,PP,磷酸盐,聚磷,磷酸盐,PP,聚磷菌,聚磷菌,合成,降解,PHA,无机物,有机质,进水,污泥回流,剩余污泥(高磷),厌氧段,好氧段,释放的少,摄取的多,PHA:胞内聚合物 PP:多聚磷酸盐,PHA,糖原合成,糖原分解,聚磷菌生长,聚磷菌维持,1.甲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起主要作用,15%-20%;2.不动杆菌属:储存聚磷的能力最强;3.某些反硝化菌:也能超量吸收磷;4.发酵产酸菌:将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基质;,主要菌种聚磷菌,1.溶解氧:厌氧段控制在0.2m
13、g/L以下,好氧段控制在2mg/L左右;2.温度:其影响不如生物脱氮过程明显,5-25的范围内效果均可;3.pH值:6-8范围内比较稳定;,生物除磷的环境条件,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般是以生长曲线来反映。,按微生物生长速率,其生长可分为四个生长期,如果活性污泥被接种到与原来生长条件不同的废水中(营养类型发生变化,污泥培养驯化阶段),或污水处理厂因故中断运行后再运行,则可能出现停滞期。这种情况下,污泥需经过若干时间的停滞后才能适应新的废水,或从衰老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停滞期是否存在或停滞期的长短,与接种活性污泥的数量、废水性质、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
14、。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且培养条件适宜,则活性污泥可能处在对数生长期。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污泥絮凝性较差,呈分散状态,镜检能看到较多的游离细菌,混合液沉淀后其上层液混浊,含有机物浓度较高,活性强沉淀不易,用滤纸过滤时,滤速很慢。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污泥浓度较高时,污泥则有可能处于静止期,处于静止期的活性污泥絮凝性好,混合液沉淀后上层液清澈,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处理效果好的活性污泥法构筑物中,污泥处于静止期。当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低,营养物明显不足时,则可能出现衰老期。处于衰老期的污泥松散,沉降性能好,混合液沉淀后上清液清澈,但有细小泥花,以滤纸过滤时,滤速快。注意合成产率系数和观测产率系数。,停
15、 滞 期,对 数 期,静 止 期,衰 老 期,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如果条件适宜,活性污泥的增长过程与纯种单细胞微生物的增殖过程大体相仿。但由于活性污泥是多种微生物的混合群体,其生长受废水性质、浓度、水温、pH、溶解氧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处理构筑物中通常仅出现生长曲线中的某一两个阶段。处于不同阶段时的污泥,其特性又很大的区别。,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是一个混合群体,它们也有一定的生长规律。有机物多时,以有机物为食料的细菌占优势,数量最多;当细菌很多时,出现以细菌为食料的原生动物;而后出现以细菌及原生动物为食料的后生动物,如右图所示。,微 生 物 的 生 长 环 境,影响微生物生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污染 控制工程 第六 模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0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