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的测定PPT课件.ppt
《脂类的测定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脂类的测定PPT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脂类的测定,4.1 概述4.2 脂类的测定方法4.2.1 索氏提取法4.2.2 酸水解法4.2.3 氯仿-甲醇提取法4.2.4 罗紫-哥特里法4.2.5 巴布科克法,概述,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酯)和一些类脂质。食品中脂肪有游离态存在形式的,如动物性脂肪及植物性油脂;也有结合态的,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及某些加工品(如焙烤食品及麦乳精等)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形成结合态。对大多数食品来说,游离态脂肪是主要的,结合态脂肪含量较少。,脂肪在食品中的作用,脂肪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脂肪可为人体提供必需脂肪酸。脂肪是一种富含热能营养素,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脂肪
2、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溶剂,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肪与蛋白质结合生成脂蛋白,在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和完成体内生化反应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脂肪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脂类含量对产品的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等都有直接的影响。蔬菜本身的脂肪含量较底,在生产蔬菜罐头时,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改善产品的风味,对于食品面包之类焙烤食品,脂肪含量特别是卵磷脂组分,对于面包心的柔软度、面包的体积及其结构都有影响。因此,在含脂肪的食品中,其含量都有一定的规定,是食品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测定食品的脂肪含量,可以用来评价食品的品质,衡量食品的营养价值,而且对实行
3、工艺监督,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研究食品的储藏方式是否恰当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脂类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测定脂肪的方法有:索氏提取法、酸分解法、氯仿甲醇提取法、罗兹-哥特里法、等。酸水解法能对包括结合态脂类在内的全部脂类进行定量。罗兹-哥特里法和巴布科克氏法主要用于乳及乳制品中脂类的测定。,4.2.1 索氏提取法,原理:将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一般食品用有机溶剂浸提,有机溶剂挥发后得到的重量主要是游离脂肪,此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蜡状物、挥发油、糖脂等物质,所以用索氏提取法测得的
4、脂肪,也称粗脂肪。,适用范围与特点,此法适用于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索氏提取法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仪器设备,索氏提取器,测定方法,将滤纸裁成8cm15cm大小,以直径位2.0cm的大试管为模型,将滤纸紧靠试管壁卷成圆筒型,把底端封口,内放一小片脱脂棉,用白细线扎好定型,在100105烘箱中烘至恒量(准确至0.0002g)。,滤纸筒的制备,样品制备 样品于100105烘箱中烘干并磨碎,或用测定水分后的试样。准确称取25g试样于滤纸筒内,封好上口。,索氏抽提取器的准备 索氏抽提取器是由回流冷凝管、提脂管、提脂烧瓶三部分所
5、组成,抽提脂肪之前应将各部分洗涤干净并干燥,提脂烧瓶需烘干并称至恒量,倒入乙醚,满至使虹吸管发生虹吸作用,乙醚全部流入烧瓶。此时,烧瓶中乙醚量约为烧瓶体积2/3。接上回流冷凝器,在恒温水浴中抽提,控制每分钟滴下乙醚80滴左右(夏天约控制650C,冬天约控制800C),抽提34h至抽提完全(视含油量高低,或812h,甚至24h)。,抽提,回收溶剂,取出滤纸筒,用抽提器回收乙醚,当乙醚在提脂管内将虹吸时立即取下提脂管,将其下口放到盛乙醚的试剂瓶口,使之倾斜,使液面超过虹吸管,乙醚即经虹吸管流入瓶内。按同法继续回收,将乙醚完全蒸出后,取下提脂烧瓶,于水浴上蒸去残留乙醚。用纱布擦净烧瓶外部,于1001
6、050C烘箱中烘至恒量并准确称量。,结果计算,式中X-脂肪含量,g/100g;m1-烧瓶与样品所含脂肪质量,g;m0-烧瓶质量,g;m2-试样质量,g;,4.2.2 酸水解法,某些食品中,脂肪被包含在食品组织内部,或与食品成分结合而成结合态脂类,如,谷物等淀粉颗粒中的脂类,面条、焙烤食品等组织中包含的脂类,用索氏提取法不能完全提取出来。这种情况下,必须要用强酸将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水解,使脂类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此法适用于各类食品总脂肪的测定,特别对于易吸潮,结块,难以干燥的食品应用本法测定效果较好,但此法不宜用高糖类食品,因糖类食品遇强酸易炭化而影响测定效果。应用此法,脂类中的磷脂,
7、在水解条件下将几乎完全分解为脂肪酸及碱,当用于测定含大量磷脂的食品时,测定值将偏低。故对于含较多磷脂的蛋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不适宜用此法。,原理:酸分解法的原理是利用强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试样成分水解,使结合或包藏在组织内的脂肪游离出来,再用有机溶剂提取,经回收溶剂并干燥后,称量提取物质量即为试样中所含脂类。仪器恒温水浴锅100ml具塞量筒。干燥器,操作方法,1水解:准确称取固体样品2g于50ml大试管中,加入8mL水,用玻璃棒充分混合,加10ml盐酸。或称取液体样品10g于50mL大试管中,加10mL盐酸。混匀后于70800C的水浴中,每隔510min用玻璃棒搅拌一次至脂肪游离为止,约须4
8、050min,取出静置,冷却。,取出试管加入10mL乙醇,混合。冷却后将混合物移入100mL具塞量筒中,用25mL乙醚分次冲洗试管,洗液一并倒入具塞量筒内。加塞振摇1min,将塞子慢慢转动放出气体,再塞好,静置15min,小心开塞,用石油醚-乙醚等量混合液冲洗塞及筒口附着的脂肪。,2 提取,静置10-20min,待上部液体清晰,吸出上层清夜于已恒重的锥形瓶内,再加入5ml乙醚于具塞量筒内振摇,静置后仍将上层乙醚吸出,放入原锥形瓶内。将锥形瓶于水浴上蒸干,置95-105烘箱中干燥2h,取出放干燥器中冷却30min后称量。,X-脂肪含量,g/100g;m1-锥形瓶与样品所含脂肪质量,g;m0-锥形
9、瓶质量,g;m2-试样质量,g;,(5)结果计算,4.2.3 氯仿-甲醇提取法,原理:将试样分散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在水浴中轻微沸腾,氯仿、甲醇和试样中的水分形成三种成分的溶剂,可把包括结合态脂类在内的全部脂类提取出来。经过滤除去非脂成分,回收溶剂,残留的脂类用石油醚提取,蒸馏除去石油醚后定量。,适用范围与特点,本法适合于结合态脂类,特别是磷脂含量高的样品,如鱼、贝类,肉、禽、蛋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发酵大豆类制品出外)等。对这类样品,用索氏提取法测定时,脂蛋白、磷脂等结合态脂类不能被完全提取出来;用酸水解法测定时,又会使磷脂分解而损失。但在有一定水分存在下,用极性的甲醇和非极性的氯仿混合液
10、(简称CM混合液)却能有效的提取出结合态脂类。本法对高水分试样的测定更为有效,对于干燥试样,可先在试样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组织膨润,再用CM混合液提取。,4.2.4 罗紫-哥特里法,此法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采用,为乳、炼乳、奶粉、奶油等脂类定量的国际标准法。它适用于各种液状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 及冰淇淋。除乳制品外,也适用于豆乳或加工成乳状的食品。,罗紫哥特里法的原理是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
11、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4.2.5 巴布科克法,原理:用浓硫酸溶解乳中的乳糖和蛋白质等非脂成分,将牛奶中的酪蛋白钙盐转变成可溶性的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球膜被破坏,脂肪游离出来,再利用加热离心,使脂肪完全迅速分离,直接读取脂肪层的数值,便可知被测乳的含脂率。适应范围与特点:适用于鲜乳及乳制品脂肪的测定。对含糖多的乳品(如甜炼乳、加糖乳粉等),采用此方法时糖易焦化,使结果误差较大,故不适宜。此法操作简便,迅速。对大多数样品来说测定精度可满足要求,但不如重量法准确。,仪器设备,巴布科克氏乳脂瓶颈部刻度有0.08.0,0.010.0两种,最小刻度值为0.1,如右图,第五节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5.1 概
12、述5.2 还原糖的测定5.3 蔗糖的测定5.4 总糖的测定5.5 淀粉的测定5.6 纤维素的测定,5.1 概述,碳水化合物,分类,5.2 还原糖的测定,(一)直接滴定法(二)高锰酸钾法,(一)直接滴定法,原理:将一定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硫酸铜、亚甲基蓝)、乙液(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等量混合,立即生成天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这种沉淀很快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可溶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以次甲基蓝作为指示剂,用样液滴定,样液中的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反应,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待二价铜全部被还原后,稍过量的还原糖把次甲基蓝还原,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即为滴定终点。根据样液消耗量可
13、计算还原糖含量。,适用范围及特点,本法又称快速法,其特点是试剂用量少,操作和计算都比较简便、快速,滴定终点明显。适用于各类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但测定酱油、深色果汁等样品时,因色素干扰,滴定终点常常模糊不清,影响准确性。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操作方法,样品处理(1)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冷食类,取约2.505.00g固体样品(吸取25.0050.00ml液体样品),250ml容量瓶,50ml水,摇匀,5ml乙酸锌 5ml铁氰化钾溶液,加水定容,混匀,沉淀静置30min,过滤,滤液,吸取100ml样品,蒸发皿,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的 14,250ml容量瓶,水定容
14、,(2)含酒精饮料,(3)含多量淀粉的食品,1020g样品,200ml水,45水浴中加热 1h,250ml容量瓶,水定容,时时振摇,混匀,静置,沉淀,过滤,滤液,5ml乙酸锌 5ml铁氰化钾溶液,(4)汽水等含有CO2的饮料,吸取100ml样品,蒸发皿,水浴上除去CO2,250ml容量瓶,水定容,2)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ml,水10ml 玻璃珠2粒 加9ml葡萄糖标准溶液 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30s 葡萄糖标液以1d/2s的速度滴至蓝色褪去,A-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mg;V-平均消耗还原糖标准液的总体积,ml;m1mL还原糖标准液
15、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mg;,A=Vm,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浓度,3)样品溶液预测,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ml,水10ml 玻璃珠2粒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30s 以先快后慢的速度滴加样品溶液,并保持溶液呈沸腾状态,待颜色变浅时,以1d/2s的速度滴至蓝色褪去,4)样品溶液测定,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各5ml,水10ml 玻璃珠2粒 加入比预测时少1ml的样品液 加热使其在2min内沸腾,沸腾30s 样品液以1d/2s的速度滴至蓝色褪去,样品中还原糖的计算,式中 X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m样品质量,g;A10ml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葡萄糖(以葡萄糖汁)的质量,mg;V测定时平均消耗样
16、品溶液的体积,ml;250样品溶液的总体积,ml。,6、说明与讨论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贮存,用时才混合。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样品必须预测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滴定速度,(二)高锰酸钾滴定,Cu2O,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特点:准确度高,重视性好,但操作复杂、费时。适用范围:本法是国家标准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还原糖的测定,尤其是有色样液。,说明与讨论此法不能用乙酸锌和亚铁氰化钾作为澄清剂,使用的澄清剂为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4ml 40g/L的氢氧化钠溶液 此法所用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是过量的,煮沸后的反应液应呈蓝色(酒石酸钾钠铜络离子)。如
17、不呈蓝色,说明样液含糖浓度过高,应调整样液浓度。在过滤及洗涤氧化亚铜沉淀的整个过程中,应使沉淀始终在液面以下,避免氧化亚铜暴露于空气中而被氧化。,5.3 蔗糖的测定,(一)蔗糖测定意义1、蔗糖的含量可以判断食品加工原料的成熟度2、可以鉴别白糖、蜂蜜等食品原料的品质3、可作为控制果糖、果脯、加糖乳制品等产品的质量指标,原理:样品脱脂后,用水或乙醇提取,提取液经澄清处理以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再用盐酸进行水解,使蔗糖转化为还原糖。然后按还原糖测定方法分别测定水解前后样品液中还原糖含量,两者差值即为由蔗糖水解产生的还原糖量,乘以一个换算系数即为蔗糖含量。,操作方法,样品,预处理,样品处理液,样液50ml
18、,样液50ml,还原糖测定,5ml6mol/L 盐酸,6870水浴15min,20%NaOH中和,定容至100ml,还原糖测定,结果计算,式中 w-蔗糖的质量分数,%;m1-未经水解的样品中还原糖量,mg;m2-经过水解的样品中还原糖量,mg;m-样品质量,g;V1-样品处理液的总体积,ml;V2-测定样品还原糖取用的样品处理液体积,ml;0.95-还原糖换算为蔗糖的系数。,5.4 总糖的测定,(一)概念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和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单糖的蔗糖的总量。(二)测定方法1、直接滴定法,预处理,样品提取液,还原糖液,盐酸水解,样品,直接
19、滴定法测还原糖含量,5.4.1 直接滴定法原理,操作方法,同蔗糖操作。,5.5 淀粉的测定,淀粉粒的特性:淀粉在植物细胞内以颗粒状态存在,故称淀粉粒。形状:圆形、椭圆形、多角形等。大小:0.0010.15毫米之间,马铃薯淀粉粒最大,谷物淀粉粒最小。晶体结构:用偏振光显微镜观察及X-射线研究,能产生双折射及X衍射现象,1、玉米 2、马铃薯 3、稻米4、小麦,特性,淀粉的物理性质:白色粉末在热水中融溶胀。纯支链淀粉能溶于冷水中,而直链淀粉不 能,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无还原性,遇碘呈蓝色,加热则蓝色消失,冷后呈蓝色。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分裂,形成均匀的糊状溶液的过程被称为糊化。其本
20、质是微观结构从有序转变成无序。淀粉测定方法:1.用酸或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单糖后测定2.用重金属盐将蛋白质,单宁等除去.用显色剂显色后进行比色分析。,酸水解法,原理:,淀粉样品,乙醚、乙醇洗涤,淀粉,酸水解,还原糖,还原糖法测定含量,折算为淀粉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0.9,操作步骤,样品处理粮食、豆类、糕点、饼干等较干燥食品。蔬菜、水果、各类粮豆含水熟食制品。测定按照还原糖测定直接滴定法进行操作,计算,式中 X-试样中淀粉的含量,%;A1-测定用试样水解液中还原糖量,mg;A2-试剂空白试样中还原糖量,mg;m-样品质量,g;V1-测定用样品处理液的体积,ml;500-试样处理液总体积,ml
21、;0.9-还原糖换算为淀粉的系数。,5.6 纤维素的测定,粗纤维是植物性食品的主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内。化学上不是单一组分,是混合物。粗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集中存在于谷类的麸、糠、秸杆、果蔬的表皮等处。对稀酸、稀碱难溶,人体不能消化利用的部分。纤维素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聚合物,由1,4糖苷键连接,人类及大多数动物利用它的能力很低。不溶于水,但能吸水。,半纤维素一种混合多糖,不溶于水而溶于碱、稀酸,加热比纤维素易水解,水解产物有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等。木质素不是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复杂的芳香族聚合物,是纤维素的伴随物。难以用化学手段或酶法降
22、解,在个别有机溶剂中缓慢溶解。膳食纤维(食物纤维)它是指食品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多糖类和木质素的总和。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果胶、树胶等,至于是否应包括作为添加剂添加的某些多糖(羧甲基纤维素、藻酸丙二醇等)还无定论。,测定方法,食品中纤维的测定提出最早、应用最广泛的是重量法。此外还有中性洗涤纤维法、酸性洗涤纤维法、酸解重量法等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粗纤维的测定(重量法),原理:在热的稀硫酸作用下,样品中的糖、淀粉、果胶等物质经水解而除去,再用热的氢氧化钾处理,使蛋白质溶解、脂肪皂化而除去。然后用乙醇和乙醚处理以除去单宁、色素及残余的脂肪,所得的残渣即为粗纤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定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7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