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
《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4 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二极管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因而其电路一般要采用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图解分析法则较简单,但前提条件是已知二极管的V-I 特性曲线。,例3.4.1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二极管的V-I特性曲线、电源VDD和电阻R,求二极管两端电压vD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解:由电路的KVL方程,可得,即,是一条斜率为-1/R的直线,称为负载线,Q的坐标值(VD,ID)即为所求。Q点称为电路的工作点,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1.二
2、极管V-I 特性的建模,将指数模型 分段线性化,得到二极管特性的等效模型。,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1.二极管正向V-特性的建模,电路模型,正向偏置,其压降为0V;而在反向偏置时,认为电阻无穷大,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1)理想模型,:判断二极管通断,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认为是恒定的,且不随电流而变化,典型值是 0.7V。不过,这只有当二极管的电流iD近似等于或大于1mA时才正确。,电路模型,2)恒压降模型,0.7V,:信号幅度远大于二极管压降,3)折线模型,其中,Vth和rD的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电路模型,Vth,二极管的管
3、压降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通过二极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Vth约为0.5V(硅),:信号幅度不能远大于二极管压降,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4)小信号模型,vs=0 时,Q点称为静态工作点,反映直流时的工作状态。,vs=Vmsint 时(VmVDD),将Q点附近小范围内的V-I 特性线性化,得到小信号模型,即以Q点为切点的一条直线。,3.4.2 二极管电路的简化模型分析方法,1.二极管V-I 特性的建模,(4)小信号模型,过Q点的切线可以等效成一个微变电阻,即,根据,得Q点处的微变电导,则,常温下(T=300K),(a)V-I特性(b)电路模型,2.
4、模型分析法应用举例,1)整流电路,2)限幅电路,3)开关电路,4)低电压稳压电路,5)箝位电路,6)其它电路,分析方法:,1)选取参考点;2)用理想模型、恒压降或折线模型代替二极管;3)断开理想二极管,求N、P两端的电压。若VPVN,则理想二极管导通,用短路代替;若VNVP,则理想二极管截止,用开路代替。4)分析电路中待求量。,习题:P97页,电路如图,求VAO。,VP=6 V VN=12 V,解:取 O 点作参考点,VPVN 二极管导通,VAO=6V,解:取O点作参考点,VP1=0 V,VP2=15 V,,VD1 VD2 D1 优先导通,D2截止。,VD1=12V,VD2=3V,VN1=V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本 电路 及其 分析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