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直驱容积系统.ppt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直驱容积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章直驱容积系统.ppt(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直驱式容积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设计,2,主要工作,调研,分析当前电液伺服研究进展确定系统方案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机械系统设计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搭建实验台进行实验,3,电液伺服技术发展概况,传统电液伺服技术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现已技术成熟,广泛使用。按调速方式,可分为:节流调速容积调速:因为效率较高而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液压控制系统,4,5,6,7,电液伺服技术发展概况,电液伺服的发展方向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压大功率 节能降耗 轻、小、微型化,8,电液伺服技术发展概况,直驱式容积电液控制系统随着交流伺服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这种调速方式日本、德国
2、、美国和瑞典研究较早,已经工业化,我国目前主要进行理论研究和原型实验日本第一电气公司美国、德国、俄罗斯、瑞士德国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电动静液作动器(EHA)、注塑机和液压电梯上 国内有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单位进行了研究,9,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简介,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由交流伺服电机、双向定量泵取代了传统电液伺服系统中的电液伺服阀和变量泵,10,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特点,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高压大功率 节能降耗 轻、小、微型化 响应较慢,固有频率低,11,两种电液伺服系统对比,12,初步设计,确定伺服系统设计总体方案,13,初步设计,功能和技术性能设计功能直驱式电液位
3、置控制系统实验台可以扩展为力控制系统技术性能位移范围:0-60cm位移精度:0.5mm负载:100kg惯性负载固有频率:10Hz,14,初步设计,确定信息模型及接口要求,15,初步设计,确定系统组成 原理图,16,初步设计,找出关键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确定系统配置确定实施进度提出经费预算编写初步设计报告,17,详细设计,建立系统数学模型并进行计算机仿真交流同步调速系统交流感应电机交流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理论和脉宽调制技术(PWM),18,交流同步调速,结构电源电机控制器驱动电路,19,交流伺服运动控制系统舒志兵 等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交流同步调速系统,数学模型电机最终完成的是
4、电能向机械能的转换,因此它的数学模型也应该包括机械和电气两部分于PMSM系统的频带比整个直驱式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信号频带宽的多,所以可以将其简化一个一阶惯性环节,甚至可以看作比例环节,21,泵控缸系统,泵控缸系统结构非对称液压缸具有占用空间小、制造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采取在不同的运动方向上加不同增益的办法来减轻非对称性的影响,22,泵控缸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假设非对称缸的低压腔压力为零;系统补油机构中的梭阀为理想梭阀。即只有开、关两个状态,并且对压降的变化能够做出瞬时的反应;忽略管道压力损失、流体质量效应和管道动态影响;液压泵和液压缸的泄漏流动状态为层流;忽略泵的流量脉动,即假设泵的排量恒定,2
5、3,泵控缸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连续性方程力平衡方程,24,泵控缸系统,传递函数及其简化忽略粘性阻尼和负载的弹性,即BP=0,KT=0,25,位移传感器,采用的位移传感器为磁致伸缩传感器,其频响远高于系统的信号频率,且线性度较好 Kc直线位移传感器的位移增益,V/m。,26,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各环节串联,得伺服系统的方框图,27,直驱式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若给定位移信号,把反馈看成单位负反馈,则,28,系统仿真参数,交流伺服系统系统选用日本安川交流伺服电机,型号为SGMGH-44ACA;液压动力元件选用北京华德液压的双向柱塞泵,型号为,29,系统频率特性及分析,计算空载、100k
6、g惯性负载时系统正反向运动的传递函数,并进行频域仿真,空载,100Kg惯载,30,系统频率特性及分析,负向,空载,100Kg惯载,31,系统对不同信号的响应,采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给系统加不同的信号,观察其响应。这里只对系统的正向进行仿真。,32,关于simulink,图1 库的类型 图2 Sources库,33,关于simulink,图3 Sinks库,图4 Discrete库,图5 Continuous库,34,关于simulink,图6 Math库,图7 Nonlinear库,35,系统对不同信号的响应,0.2Hz,0.5Hz,空载,100Kg,36,
7、系统对不同信号的响应,空载,100Kg,37,系统对不同信号的响应,空载,100Kg,38,系统误差分析,稳态误差控制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和扰动信号引起的稳态误差之和对于线性定常系统,误差响应也有叠加性系统对输入信号的误差传递函数为,39,系统误差分析,稳态误差假设给定输入信号为 则系统对输入信号的稳态误差,40,系统误差分析,稳态误差扰动信号引起的误差假设外负载力为阶跃信号,则,41,系统误差分析,静态误差控制系统本身的某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如死区、零漂等比如,对于本系统,当液压缸启动时,要克服负载和液压缸的摩擦力,在液压缸两腔造成一定的负载压降,该压降对应伺服电机一定的输入电流,从而造成系统的
8、静态误差测量元件的误差包括位移传感器的固有误差、调整和校准误差以及零漂、温漂、滞环等非线性特性,它所引起的误差与增益无关。,42,小结,建立了系统各模块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简化获得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曲线并进行分析建立系统的时域仿真模型,并对不同输入信号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和静态误差,43,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稳定性是前提快速性和精确性是目标提高控制系统性能的途径合理设计系统机械结构,选用高性能元件采用适当的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校正,44,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PID控制器系统设计简单,灵活性强参数调整方便程序设计简单,工程上易于实现,4
9、5,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PID控制器a比例环节:成比例地反映控制系统的偏差信号e(t),减少偏差。b积分环节:主要用于消除静差。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于积分时间常数,越大,积分作用越弱,反之则越强。c微分环节:能反映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变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以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46,控制方案与控制系统设计,PID控制器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即确定PID控制器各参数的具体数值以满足系统的控制指标。主要有ZieglerNichols法、ISTE最优整定法、基于增益优化参数整定法和临界灵敏度法等;但是由于
10、多数情况下无法确定系统精确的数学模型及其参数,所以理论方法在工程上的应用有局限性,因此,工程上常用实验的方法或者凑试的方法来确定PID控制器的参数。PID参数的整定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整定参数完全有可能达到同样的控制效果,因此只要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就可以认为此时的PID参数即是最优PID整定参数。,47,模糊控制器原理,组成模糊控制系统一般可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模糊控制器,输入/输出接口装置,广义对象,传感器。,48,模糊控制器原理,模糊控制器原理,1模糊化接口:将精确量(数字量)转换为模糊量的过程称为模 糊化;2知识库:虚线框部分为知识库,可见知识库由数据库和规则库两部分构成;3推理与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系统 设计 第二 章直驱 容积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