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点检员培训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2章).ppt
《机械设备点检员培训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2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备点检员培训教材(公共基础知识1~2章).ppt(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械设备点检员培训教材,能源环保部大师工作室2018年7月,主要内容,第1章 几何精度概念,一互换性的基本概念,本章主要内容,二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三思考与练习,互换性:一批相同规格的零部件,任取其一,不经任何挑选和修配就能装在机器上,并能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特性。例如:自行车的零件坏了,买一个更换即可。在工厂的装配线上,工人在一批零件中顺手拿一个,装上即可。,机械制造业中的互换性通常包括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的互换,本课程仅讨论几何参数的互换性。,1.1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1.1.1 互换性的含义,1完全互换(绝对互换):一批零件可以进行任意的替换使用,装配时不需挑选和修配。,2不完全互换(有限互换
2、):装配时允许挑选、调整和修配。,区别在于:完全互换适合于精度要求不高,生产批量较大,或与外厂协作生产的情况;不完全互换适合于精度要求很高,生产批量较大,通常是制造厂内部装配的机构或构件。,1.1.2 互换性的分类,1.1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不完全互换常用的有分组互换法、调整法、修配法。如发动机的汽缸和活塞即采用分组互换法。,1.1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互换性的作用:设计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简化设计绘图和计算工作,从而缩短设计周期,并有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产品的多样化。制造方面:有利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便于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率的专用设备,从而降低加工成本,并能够实现流水线装配甚
3、至在自动线上进行装配。使用维修方面: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减少了机器维修的时间和费用,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保持生产的连续性。,1.1 互换性的基本概念,1.2.1 标准化和标准的含义,1标准化概念的提出 现代化生产的特点是品种多、规模大、分工细和协作多。为使社会生产有序地进行,必须通过标准化使产品规格品种简化,使分散的、局部的生产环节相互协调和统一。例如:为使两个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能够 实现自由装配,这些产品必须按相同的标准制造。自行车的损坏零件能及时更换,是因为它们是按相同的标准制造的。所以,标准化是实现互换性的基础。,1.2 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标准化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
4、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这是国家标准标准化基本术语对标准化所做的解释。它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化的主题是标准,标准就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2标准化、标准的基本含义,1.2 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1.2.1 标准的分类和分级,1.2 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1标准的分类,按性质分:技术标准 生产组织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按适用程度分:基础标准 一般标准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术语、符号、计量单位优先数系等都属于基础标准,按法律属性分:强制标准
5、 推荐性标准涉及人身安全、健康、卫生及环境保护等的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其代号为“GB”。强制性标准颁布后必须严格执行。其余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其代号为:“GB/T”.,2标准的分级 标准按不同的级别颁发。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代号为GB;行业(专业)标准:由行业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全国某行业内统一的标准;如JB、MT 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由省、自治区或企业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标准。代号为DB、QB。注意下级标准不能与上级标准相违背,1.2 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国际标准:在国际上,为了促进世界各国在
6、技术上的统一,成立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由这两个组织负责制定和颁发国际标准。我国于1978年恢复参加ISO组织后。陆续修订了自己的标准。修订的原则是,在立足我国生产实际的基础上向ISO靠拢,以利于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技术交流和产品互换。,1.2 标准化与标准的概念,第2章 公差与配合,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2、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2.3、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选用2.4、形位误差基本知识2.5、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2.6、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和国家标准,本章主要内容,在机械制造业中,“公差”是用于协调机器零件的使用要求与制造经济性之间的矛盾。“
7、配合”是反映 机器零件之间有关功能要求的相互关系。公差与配合的标准化,有利于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 修,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是评定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1.孔: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内表面(有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包容面)。2.轴:通常,指工件的圆柱形外表面,也包括非圆柱形外表面(有两平行平面或切面形成的被包容面。,2.1.1 孔和轴,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1 尺寸 尺寸是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的数字。2 基本尺寸 基本尺寸是由设计者经过计算或按经验确定后,再按标准选取的标注在设计图上的尺寸。3 实际尺寸
8、 实际尺寸是通过测量所得的尺寸。4 极限尺寸 极限尺寸是允许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其中:较大的一个称为最大极限尺寸,较小的一个称为最小极限尺寸,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2 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与极限尺寸,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例,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如果实际尺寸是50,合格吗?,例,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1.尺寸偏差:是指某一尺寸(极限尺寸、实际尺寸等等)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其值可正、可负或零。尺寸偏差有上偏差、下偏差和实际偏差。,分类:1)实际偏差(Ea、ea)实
9、际偏差=实际尺寸-基本尺寸 Ea=Da D ea=da-d 2)极限偏差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ES=Dmax-Des=dmax-d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EI=Dmin-D ei=dmin-d,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3 尺寸偏差和公差,孔的合格条件:ESEaEI,轴的合格条件:eseaei,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尺寸公差T:尺寸公差是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代数差的绝对值,或者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代数差的绝对值。孔的公差:TD=绝对值Dmax-Dmin=绝对值ES-EI轴的公差:td=绝对值 dmax-dmin=绝对值es-ei 必须指出:公
10、差与偏差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从工艺上讲,公差的大小决定了尺寸变动范围的大小。而极限偏差表示每个零件尺寸允许变懂的极限值,是判断零件尺寸是否合格的依据。从作用上看,极限偏差用于控制实际偏差,影响配合的松紧,而公差则影响配合精度。,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3 尺寸偏差和公差,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4 零线和公差带图解,1、零线 零线是在公差带图中,确定偏差的一条基准直线,也叫零偏差线。,2、公差带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称为公差带。在国家标准中,公差带包括:公差带大小标准公差确定公差带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小 结,1.有关“公差
11、与偏差”的小结:,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5 配合和配合公差,1.配合: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的关系。,注意:基本尺寸相同孔与轴、孔轴公差带位置大小之间的关系。,对一对孔轴零件装配来说,所产生的效果有三种:孔轴、轴孔、孔=轴,所以就有间隙或过盈存在,1.间隙 X或过盈Y:孔的尺寸减去相结合的轴的尺寸所得的代数差。此差值为正时是间隙X,为负时时过盈Y。,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间隙配合: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形成具有间隙的配合(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最大间隙:Xmax=Dmax-dmin=
12、ES-ei 最小间隙:Xmin=Dmin-dmax=EI-es 平均间隙:Xav=1/2(Xmax+Xmin),3.过盈配合:当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下,形成具有过盈的配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最小过盈:Ymin=Dmax-dmin=ES-ei 最大过盈:Ymax=Dmin-dmax=EI-es 平均过盈:Yav=1/2(Ymin+Ymax),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4.过渡配合:当孔与轴的公差带相互交迭,既可能形成间隙配合,也可能形成过盈配合。,XmaxDmaxdminESeiYmaxDmindmaxEIesXav(Yav)=1/2(Xmax+Ymax)为正时,是平均
13、间隙;为负时,是平均过盈。,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2.1.5 配合和配合公差,2.配合公差:,允许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称为配合公差。间隙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小间隙过盈配合:配合公差=最大过盈最小过盈过渡配合:配合公差=最大间隙+最大过盈 配合公差=轴公差+孔公差,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带,大小,位置,标准公差,基本偏差,孔、轴,配合,+,孔,轴,1、标准公差等级及其代号 定义:是确定零件尺寸精度的等级。国标关于公差等级的规定:IT01,IT0,IT1,IT2,IT3IT12,IT13IT17,IT18,高精度级,精度级,中、低
14、级,共20级,公差等级 精度最高-精度最低 IT01 IT0 IT1 IT2 IT3 IT4 IT5 IT6 IT7 IT8 IT9.IT18,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1 标准公差系列,2、标准公差数值表,注:此表适用于尺寸小于等于500mm,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标准公差数值表,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注:此表适用于尺寸大于500mm,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p9),基本偏差就是用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一般指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p9),1.基本偏差的代号基本偏
15、差代号:在26个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去掉其中的I、L、O、Q、W 5个字母,添上CD、EF、FG、JS、ZA、ZB、ZC 7个双写字母,构成28种基本偏差代号。,公差带代号由基本偏差代号 与公差等级代号组成,50H8,基本偏差代号,公差等级代号,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p9),2.基准制(1)基孔制:基本偏差为一定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孔制配合中的孔是基准件,称为基准孔,代号为H,其基本偏差为零(EI=0),上偏差为带有正号的孔公差值;,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p11),
16、2.基准制(2)基轴制:基本偏差为一定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偏差的孔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配合中的轴是基准件,称为基准轴,代号为h,其基本偏差为零(es=0),下偏差为带有正号的孔公差值。,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p11),3.基本偏差构成规律,(1)轴的基本偏差,1)a、b、c三种用于大间隙或热动配合;2)d、e、f主要用于旋转运动;3)g主要用于滑动和半液体摩擦,或用于定位配合;4)cd、ef、fg适用于小尺寸的旋转运动件;5)jh主要用于过渡配合,对中性好;6)pzc主要用于过盈配合,保证轴和孔有足够的连接强度。,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
17、2.2 基本偏差系列(p11),3.基本偏差构成规律,(1)轴的基本偏差 有了基本偏差和标准公差,就不难求出轴的另一个偏差(上偏差或下偏差):es=ei+IT ei=es IT,2.2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2.2.2 基本偏差系列,3.基本偏差构成规律,(2)孔的基本偏差数值(p12)当基本尺寸500mm时,孔的基本偏差是从轴 的基本偏差换算得来的。孔与轴基本偏差换算的前提是:“基本偏差代号相当时,应保持配合相同”。,2.3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选用,选择公差与配合的原则:尺寸极限与配合选用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他是在基本尺寸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尺寸精度设计。其内容包括:选择基准
18、制、公差等级和配合种类三大方面。选择原则是在保证机械产品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制造的可行性,并应使制造成本最低。,2.3.1 基准制的选择,1.优先选用基孔制 对较高精度的中小尺寸孔,一般采用定值刀具(如钻头、铰刀、拉刀)和定值量具(塞规)进行加工和检验。采用基孔制可以减少定值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故经济性好。2.在下列情况下可选择基轴制:尺寸小于1mm。-冷拔成型轴。在同一基本尺寸的轴上装配有不同配合要求的几个孔件时应 采用基轴制,2.3 常用尺寸段极限与配合选用,2.3.1 基准制的选择,3.与标准件配合时,基准制的选择通常依标准件而定:与滚动轴承内圈配合的轴应按基孔制;与滚动轴承外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设备 点检 培训教材 公共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