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十章平衡.ppt
《机械原理第十章平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第十章平衡.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平衡,10.2 机构的平衡,10.1 刚性转子的平衡,下一页,退出,总目录,目 录,本章重点:,1.刚性转子的平衡(概念)2.静平衡和动平衡基本原理、平衡条件和计算方法。,不平衡的危害,不平衡的危害,磨床,不平衡的利用,打夯机,平衡技术:消除和减小由于惯性力引起的作用于机械基础上的动反力的措施.,刚性转子,转子,刚性转子:其回转角速度远低于本身一阶固有频率,柔性转子:其回转角速度接近或超过本身一阶固有频率,转子绕定轴转动的构件,10.1 刚性转子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短转子的平衡,mr不平衡质径积Qr不平衡重径积,FI,C,离心惯性力:,静平衡的目的:消除转子的离心惯性力,短转子的质
2、量认为分布在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同一平面内。,FI1=m1 2 r1,FI2=m2 2 r2,FI3=m3 2 r3,刚性转子的静平衡,静平衡的方法:加对重或去对重,使转子的质心落在转动轴线上。,FI1+FI2+FI30,m,r,静平衡原理,加一平衡质量m,回转半径 r,,静平衡的条件:使分布于转子上的各偏心质量的离心惯性力合力为零或质径积为零。即,静平衡实验方法,圆盘式静平衡架,导轨式静平衡架,思考题:一曲轴在向径为r1和r2处各有一个偏心质量m1和m2,1.当m1=m2,r1=r2,曲轴是处于静平衡状态还是静不平衡状态?,2.当曲轴以等角速度 转动后,在轴支承A、B中是否存在有附加的动反力?,
3、当回转构件转动后,由惯性力偶矩引起支承附加动反力的现象称为动不平衡。,长转子,m1,m2,m3,FI1、FI2、FI3不在同一回转面内,故会形成一惯性力偶。,刚性转子的动平衡长转子的平衡,r1,r2,r3,动平衡的目的:同时消除转子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长转子的质量不能认为分布在垂直于回转轴线的同一平面内。,动平衡的条件:,选择两个平衡基面、;将各不平衡质量分解到、面内。,刚性转子的动平衡,m1,m2,m3,r1,r2,r3,任一质量都可以用在指定两个平面内的两个质量等效替代。,ri,mi,原则是:,动平衡原理,m1,m2,m3,上一页,下一页,退出,分目录,m1,m2,m3,平衡平面:,平衡平面:,动平衡实验,软支承动平衡机,动平衡实验,硬支承动平衡机,10.1.3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许用不平衡量能保证机器正常运转所允许的残存不平衡量。,平衡精度等级及许用不平衡量见标准:P172表10-1,e=1000A/,10.2 机构的平衡,1.采用对称或准对称机构的平衡方法,机构平衡的目的:使机构运动过程中各运动构件的惯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为零。,常用的平衡措施:,采用对称机构,采用准对称机构的平衡方法,2.采用对重平衡,2.采用对重平衡,再见,上一页,分目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原理 第十 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8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