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社区旅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地理学社区旅游.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社区旅游,社区旅游研究的必要性:1)旅游业所销售的产品是一种目的地体验,这使得旅游业高度依赖东道主社区的亲善与合作;2)许多目的地地区的吸引物本身就是公共财产或公共物品,旅游所需要的接待不仅来自接待业雇员,而且来自公共财产或物品所属的当地社区成员;3)旅游开发需要基础设施及(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共享设施的公共投资;4)许多作为旅游产品的旅游节事源自旅游地社区原有的节庆或事件;5)当地社区须承担旅游开发的大量后果,因而当地社区需要了解并掌控他们的社区如何被商品化为一个旅游产品在世界市场上销售。,第一节 社区旅游概述,一、社区 作为学术名词的“社区”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unies
2、)在其1887年出版的社区和社会一书中提出。该书中,“社区”被定义为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关系亲密、成员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同类群体。本章社区是指旅游社区。社区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在内的系统工程。在旅游发展背景下,社区旅游是社区发展的有效途径。,综合来看,社区主要有三重含义:第一,社区本身是一种社会单位。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位、结构和社会心理等五个基本要素。第二,社区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社区研究可以分为三类:1)以社区为单位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和社会结构;2)以社区为单位对某种理论和命题进行检验和求证;3)为发展特定社区而对该社区进行的调查和研究,严格地说来,后者属于
3、社会工作和发展研究范畴。第三,社区发展是一种社会行动。社区以公民自治、公民参与为鲜明特征,是理解和适应广阔的变动着的社会的一种手段、实现全球社会公共管理的一种途径。,二、社区旅游,1985年,墨非的旅游:社区方法,具有先导意义。他在该书中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社区的旅游参与,探讨了如何从社区角度开发和规划旅游。他认为旅游是一个社区产业,是旅游产品的重要成分,该产业把社区作为一种资源,把它当作产品出售,并且在此过程中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他的社区方法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规划和决策制定过程,目的在于通过当地居民的参与规划,使当地居民的想法和对旅游的态度反映在规划中,以减少居民对旅游的反感情绪和冲突,
4、以便规划实施。,“社区旅游”的含义:一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旅游产品。作为旅游产品的社区旅游就是以社区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发展理念。作为发展理念的社区旅游则是指“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简称“社区参与”。社区旅游的相关研究多偏重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三、社区参与,1、定义 社区参与,即在旅游的决策、开发、规划、管理、监督等旅游发展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以便在保证旅游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实现社区发展的中间环节。居民群众是社区发展的参与主体,政府组织是社区发展的倡导和指导主体。,2、
5、国外社区参与旅游的研究脉络,1)旅游业发端之初,社区及其居民并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这方面的研究是缺失的;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社区开始被当做旅游规划的要素、旅游规划的方法加以考虑;3)伴随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推进,社区参与作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以考虑;4)当强调主位(Emic)的视角出现时,社区参与开始作为社区发展的需要纳入进来,并出现了对于社区参与的有效性的反思和质疑。,资料来源:旅游社区关系(Pearce,Moscardo,Ross,1996),3、国内社区参与研究进展,国内对社区参与的研究也起源于20世纪末旅游研究者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注。1)研究者开始认识到社区既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综
6、合功能,又是可以把握的实体,从社区角度来思考旅游开发问题有可能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找到可行的途径。2)在实践中,规划者也开始关注居民,倡导社区参与,并开始注重社区参与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2000年,在由保继刚、钟新民主持的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中首次明确指出当地居民是桂林旅游发展的主体。,第二节 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特点,一、特点1、注重经济利益诉求 中国的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涨,注重单纯的经济利益诉求,追求旅游的正效应,如增加居民收入、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其核心利益点为经济收入,而对旅游的消极影响缺乏应有的认知,即使有所了解也不太在意。,2
7、、被动参与,中国农民的被动状态与其弱势地位一脉相承。中国农民在社区参与上的被动体现主要有:在观念上,农民被歧视;在土地征用中,农民没有主动的决定权;在政策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行政管理上,是被管理的对象,等等。各参与方往往陷入这样一种被动连锁反应状态:农民利益诉求受阻对抗和冲突政府被动处理问题提出应对措施确定某种暂行政策影响社区旅游发展方向新的问题出现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修正社区参与方式和旅游发展方向。农民、政府、企业等各利益相关者的被动状态最终导致的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被动。,3、社区力量薄弱,中国各社区参与方的力量对比相对悬殊:政府主导,政府和开发商联合决定旅游开发;社区缺乏知情权,力量弱小
8、,不足以抗衡强势集团;民间组织发育不全;社区农民只是旅游业的“相关者”。强势的政府和公司与弱势的农民间难以平等对话。农民的弱势地位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上,还体现在政治地位和利益表达的能力和渠道方面,农民没有机会参与制定“游戏规则”。,二、成因,1、民主化进程 中国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都面临着一系列调适和变革。正迈向民主化的中国社会,公民意识远未确立。民主化过程是一个政府和百姓同时学习、不断改进的过程,在社区参与方面,中国几乎还处在“非参与的参与”阶段。,2、NGO和NPO等民间组织的发育程度较低,西方社会NGO(非政府组织)、NPO(非赢利组织)等民间组织力量
9、强大,形成了小政府、大民间的格局。中国社会历来是强政府、弱民间,处于发展初期的中国NGO等民间组织也需要转型,从官方和半官方的身份蜕变为真正的民间组织。中国的NGO:自然之友、绿色和平组织、宋庆龄基金会、中国青基会、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壹基金、和平县蒲公英残疾人互助站、陕北爱心树特殊孩子服务中心、长沙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南京市玄武区红山街道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广东省山海源基金会(Guangdong Shanhaiyuan Charity Foundation)、北京孤独症康复中心等,中国的NPO:中国大陆由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尚没有典型的西方意义上非营利组织。一般民众所熟知的青联、妇
10、联、残联、中国贸促会和对外友协等组织实际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半官方社会组织。国际NPO:香港乐施会是国际乐施会的成员之一;福特基金会创立于1936年,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和改善人类福祉的私人慈善机构,是全球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英国救助儿童会是英国最大的国际非政府组织之一,它成立于1919年,是救助儿童会国际联盟的重要成员;无国界卫生组织最初于1971年成立于法国,以后在欧洲一些国家相继成立了无国界卫生组织。,3.旅游发展阶段,处于旅游发展阶段上的中国,经济驱动成了旅游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鼓励社区参与旅游经营、得到经济收益的中国式旅游发展目标与关注社区权利和意愿、关注社区发展的西方旅游发展目标存
11、在很大差别。,4土地所有制不同,中国的土地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政府拥有决策权,开发商拥有广阔的经营空间,农民对于土地只有使用权。农民拥有使用权的承包地在被征用作旅游开发时,农民一般也只能接受政府的征用条件,没有拒绝和选择的权利。,小结:中西社区参与差异对比,1、民主化进程不同2、NGO、NPO等民间组织发育程度不同3、旅游发展阶段不同 4、社区参与各方的主动性不同,三、值得思考的问题,1)首先,当中国民主化进程、民间组织、旅游发展阶段等深层因素无法对社区旅游发展提供重大帮助时,占主导地位的政府对旅游的理性决策、规范管理和注重民意就变得至关重要。2)其次,应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强势主体往往主观认为社区
12、是可以任意被决定的。事实上,社区居民的弱势地位是相对的:一者,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土地资源等进行权利争取;二者也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无所有”进行合法的或“踩线但不越界”的对抗,甚至还对前者的怠慢产生情感上的疏离,这是最具经常意义的“弱者的武器”。,3)第三,社区的参与能力是可以成长的。中国旅游社区的居民,其学习能力都是不容忽视的,伴随旅游业的发展,他们会逐渐成为旅游的管理者、旅游影响的监督者以及社区发展的主人。,第三节 社区增权,一、社区增权理论“增权”是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力。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制度安排的原因,处于社会底层或社会边缘的弱势群
13、体总是缺乏维权和实现自我利益主张的权力和能力。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权力进行再分配,走增权的途径。,在旅游研究中,直到1999年,斯基文斯(R.Scheyvens)发表题为生态旅游与地方社区增权才真正开始了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增权研究。2002年,斯基文斯出版增权社区与旅游发展一书,将她原先构建的社区增权分析框架从原来的生态旅游扩展到一般的旅游类型。同时,还分析了政府、旅游产业、非政府组织和地方行动群体在旅游发展和社区增权中的作用。斯基文斯的增权框架为后来的旅游增权研究奠定了基础。斯基文斯将社区增权划分为4个维度:经济增权、心理增权、社会增权、政治增权。,斯基文斯社区参与旅游的增权评估框架,
14、二、雨崩案例,云南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雨崩村出现了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社区基本实现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的案例。1地理状况 雨崩自然村座落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以西,由上下两个村落构成,称为雨崩上村和雨崩下村,上村海拔3150m,下村海拔3050m,是梅里雪山地区海拔最高的一个村落。雨崩村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众多雪山冰川、神瀑冰河、高山湖泊、牧场草甸、原始森林等雪域高原的自然景观,被海内外游客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源”。,2社区参与方式及其收入分配制度,雨崩村社区(含周边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有四种主要方式:食宿接待、马匹租用、向导服务和环境卫生管理。1)住宿经营
15、、收入分配制度(3套制度),2)马匹租用的经营分配制度,相对于住宿收入分配制度的多变,马队收入分配制度从实施以来一直运行良好,该制度规定:(1)骡马由雨崩村村民提供,每家最多两匹,马夫可由民或雇用小工担任,马匹租用价格由村集体统一规定;(2)马队分为上村马队和下村马队,分别由上村、下村的副村长担任队长;(3)遇有需要骡马的旅游者,由马队长按编号联络相应数量的马匹。(4)游客直接将骑马费用交给马夫,而马夫会将该费用全部交给马主人。,(5)将雨崩村到各旅游景点的线路都进行排序,按顺序向游客出租马匹;(6)雨崩村马队与西当马队之间建立了“上下山分成”的合作经营模式。这一制度完全属于“计划经济统一调度
16、”类型。它一方面维护了雨崩村民的“天生”的合法权益,体现出“有福同享”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它也较妥善地处理了与邻村西当村的旅游收益分配问题。,3雨崩村社区旅游的增权意义,雨崩村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村民自发参与到“计划经济统一调度”的社区集体参与的社区自我主导的旅游发展过程。从增权的角度来看雨崩村村民参与游客接待的过程,其增权的方式是通过部分或全体村民举行大会,每一户雨崩村人家都有权利对制度进行平等商议、集体进行社区旅游决策。增权的对象是村内的33户人家,增权的依据是他们的身份世代居住于村中的平等一员。,以斯基文斯提出的社区旅游增权四维框架来看,雨崩村基本做到了
17、经济增权、心理增权和部分政治增权,它已经发展成社区自主的、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旅游社区。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化解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社区与政府等各方之间的冲突,使雨崩旅游生态得到维持。雨崩村案例的增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雨崩村的村民绝对拥有在雨崩村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但这一假设条件并没有制度的保障。因此,就雨崩村而言,怎样在制度层面上确立村民的权力,进行制度性增权,即通过一系列的法律规制,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这是雨崩村旅游能否真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第四节 社区旅游参与模式,只有建立一个政府、社区、企业共同参与的合理模式,社区旅游的发展才能
18、真正实现对环境、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才能通过旅游获取更多的经济收入,最终实现社区和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孙九霞等,2006a)。,一、提高社区参与度的路径选择,路径一:政府有限主导 政府在各个领域中的主导地位有着牢固的现实基础。这意味着社区参与本身就离不开政府的干预,但关键是要明确干预什么、何时干预、干预到何种程度、以何种方式干预。1、制定可行的旅游公共政策 2、提供社区民主参与的制度平台 参与渠道不畅或单纯自上而下决策的后果是矛盾、冲突和农民的反抗;参照成功经验,搭建社区参与平台 3、明确地方政府在社区参与中的角色定位 当好社区参与规范制定者的角色、摆脱经营者的角色、充当旅游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
19、调者角色。,路径二:社区能力建设(empowerment),能力建设是提高社区参与度、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社区能力建设的主要途径有:1、推行参与式发展 2、加强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3、培育社区组织和社区精英 建立社区旅游协会等社区组织;发挥社区旅游精英的带动作用;利用传统社区组织的权威作用;4、基层行政组织发挥新的动员能力,路径三:合同制约与法制规范,法治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发现的治理社会的最好方式。1、合同是社区参与中有效的制约手段 社区居民的行为是可以用合同来规范的;社区居民的利益是可以用合同来保障。2、合同有效的前提是合同公平、公开 不公平或不透明的合同是未来隐患;农民的弱势地位是相对
20、的。3、法制规范的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路径四:第三方力量的介入,第三方力量主要指涉独立于政府之外又区别于市场部门的非政府组织(NGO)、非营利组织(NPO)、行业协会、志愿者团体、学者阶层、新闻媒体等组织和群体。这些组织和群体的发展和壮大是公民社会的重要体现,其特征是民间性、自主性、自愿性、公益性。,1、扶助相对弱势的社区 2、制衡占主导地位的政府3、为政府提供咨询和服务,二、社区参与旅游有效模式的构建,1、基本模式,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由外而内,2、模式的基础结构,3、模式的运行原则,政府作为行动的核心,“自上而下”实行主导性管理
21、和决策;社区“自下而上”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进行参与方式和途径的选择,并提出参与意见和建议供政府决策;社区力量是“由内而外”发展起来的,其参与热情高、利益诉求强、参与能力成长快,社区参与内源性动力充足;社区在能力建设、法律援助等方面需要第三方力量、政府及企业等多方面“由外而内”进行推动和扶持。总之,这是一种多向度、多层次的运行机制,只有政府主导、社区反应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与社区主导、政府反应的自下而上的方式实现双向合流,并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之间加入第三方力量的制约和平衡,社区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三、阳朔遇龙河案例,阳朔遇龙河景区提供的是景区与社区紧密相连的社区参与典型案例。1、地理概况 遇龙河是
22、阳朔县的第二大河流,素有“小漓江”之称。遇龙河景区范围包括遇龙河、两岸的村落和山地在内,西北部以遇龙河金龙桥为界,东南部以遇龙河工农桥为界。属于亚热带岩溶地貌景观,汇聚了山水交融的岩溶地貌、美不胜收的田园风光、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四季宜人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遇龙河景区因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俱佳,而在游客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度,2、遇龙河社区的旅游参与过程和状况,(一)少量个体参与期(2002年之前)遇龙河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正处于少量参与、个体自办的阶段。这一阶段遇龙河社区居民多以家庭、个人为单位,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旅游经营。此时,社区大多数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观望态度,对旅游业的认识
23、模糊。(二)多元参与期(2002.42003.8)由于政府的介入,参与竹筏经营的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县级政府、村级集体组织、民间社区组织、个体联合、家庭等同时介入。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无法统一和规范,是一种有序与无序并存的状况。,(三)大规模无序参与期(2003年8月31日之后)村庄的经营与原来的景区出现了利益纷争。社区组织开始制订章程,规范内部的经营活动。,3、政府的尴尬和难题,以规范管理为初衷以无序和失控为结局政府管理失灵的主要原因 合法对非法不满;政府所属公司从中获利;部门配合不够,乡镇协调难度大;政府信任度下降。,4、结论,造成遇龙河纷争和混乱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社区农民本身的综合素质较低有关,也与农民的生存条件较差有关,更与政府的介入和规范化管理滞后有关。地方政府在社区参与中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当好社区参与规范制定者的角色、摆脱经营者的角色、充当旅游业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协调者角色。社区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力量,是社区参与的主体。希望通过政府、企业、第三方力量的多元推动,促使社区在参与模式中充当起主体角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7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