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ppt
《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ppt(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9章 数控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对数控机床的要求,稳定性、可靠性是首要的条件,而数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则是保证数控机床稳定、可靠运行的重要条件。数控系统一般在电磁环境较恶劣的工业现场使用,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在设计时对电磁骚扰应有足够的抗干扰度要求。,2,本章首先介绍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与抗干扰措施;接着介绍屏蔽技术,使用屏蔽技术切断辐射电磁噪声传输途径,使系统避免电磁噪声干扰;最后介绍滤波技术,以抑制导线传输的传导干扰。设计指南则以实例说明电磁兼容设计,以供读者参考。,3,7.1 电磁兼容性概述,电磁兼容性(EMC)是指:电气设备产生的电磁骚扰不应超过其预期使用场合允许的水平;设
2、备对电磁骚扰应有足够的抗扰度水平,以保证电气设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可以正确运行。电磁兼容的主要内容是围绕造成干扰的三要素进行的,即电磁骚扰源、传输途径和敏感设备。,4,7.1.1 数控系统电磁兼容性要求,数控系统一般在电磁环境较恶劣的工业现场使用,为了保证系统在此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系统必须达到JB/T 88322001“机床数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中的电磁兼容性要求。,5,1.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数控系统运行时,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幅值降为额定值的70%,持续时间500ms,相继降落间隔时间为10s;在交流输入电源任意时间电压短时中断3ms,相继中断间隔时间为10s。电压暂降和短时中
3、断各进行3次,数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6,.浪涌(冲击)抗扰度,数控系统运行时,分别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之间叠加峰值为1KV的浪涌(冲击)电压;在交流输入电源相线与保护接地端(PE)间叠加峰值为2KV浪涌(冲击)电压。浪涌(冲击)重复率为1次/min,极性为正/负极。试验时正/负各进行5次,数控系统应能正常工作。,7,.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1)数控系统运行时,分别在交流供电电源端和保护地端(PE)之间,加入峰值2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in。试验时,数控系统能正常工作。2)数控系统运行时,在I/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缆上用耦合夹加入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脉冲群,时间1m
4、in。试验时,数控系统能正常工作。,8,4.静电放电抗扰度,数控系统运行时,对操作人员经常触及的所有部位和保护地端(PE)之间进行静电放电试验,接触放电电压6KV,空气放电电压8KV,试验中数控系统能正常运行。,9,7.1.2 机床数控系统抗干扰措施,图7-1 机床数控系统组成,10,机床数控系统组成如图7-1所示,系统中既包含高电压、大电流的强电设备,又包含低电压、小电流的控制与信号处理设备和传感器,即弱电设备。强电设备产生的强烈电磁骚扰对弱电设备的正常工作构成极大的威胁。此外,系统所在的生产现场的电磁环境较恶劣,系统外各种动力负载的骚扰、供电系统的骚扰、大气中的骚扰等都会对系统内的弱电设备
5、产生严重影响,由于弱电设备是控制强电设备的,所以,一旦弱电设备受到干扰,最终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11,抑制骚扰的发射,切断骚扰的传输途径,提高敏感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是系统达到电磁兼容的主要手段,最常采用的是屏蔽、滤波、接地三大技术。,12,7.2 接地技术,接地的含义是提供一个等电位点或电位面,为了防止共地线阻抗干扰,在每个设备中可能有多种接地线,但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即保护地线(安全接地)、工作地线(工作接地)、屏蔽地线(屏蔽接地)。,13,7.2.1 安全接地,为了保护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免遭雷击、漏电、静电等危害,设备的机壳、底盘所接地线称保护地线,应与真正大地连接。保护地线的基本要求
6、参见国家标准“GB5226.1-2002”有关章节的内容。,14,安全接地型式,机床数控系统电源采用“TT”或“TN-S”接地型式,不允许采用“TN-C”接地型式,如图7-2、图7-3、图7-4所示。,18,注1:电气控制柜中最好不要引入中线,如果使用中线,必须在安装图、电路图及接线端子上予以明确的N标识;注2:在电气控制柜内部不允许中线与地线联接,也不允许共用一个端子PEN(PE与N短接的端子称PEN端子)。,19,2.接地极的制作方法及接地电阻。,习惯上人们常把地下的金属管道作为接地地极,特别是自来水管,由于它们和土壤之间有大面积的接触,这种方法的接地电阻一般小于3。但要指出的是用水管做接
7、地电极的安全性。例如:在对建筑物进行维修或对水管系统进行改装时,通入管道的故障电流或杂散电流就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此外,还要注意水管金属间的连续性,任何非导体的联接件都可以使水管的接地有效性受到妨碍。,20,正规的做法是借助埋入地下的金属棒、金属板来实现对大地的电气接触,简易做法有以下二种。方法一:采用直径为1.2、1.6或1.9cm,长度为1.8/2.4/3.0/3.6或4.8m的铜包钢棒(选择地势低、较潮湿的地方)将棒打入或埋入地下,由一根接地棒组成的单一电极,它的对地电阻往往大于20,一般采用多个金属棒并联构成接地电阻小于4的接地极,如图7-5所示。,21,(a)将金属棒直接打入或埋
8、入地下(b)挖抗并将金属棒打入或埋入地下 图7-5 金属棒埋入地下作接地极,22,方法二:采用厚度5mm,面积0.5m2的金属板(铜板为佳)埋入地底,如图7-6所示。,图7-6 金属板埋入地下作接地极,23,3.保护接地设计要点,1)电气设备都应设计专门的保护导线接线端子(保护接地端子),并且采用 符号标记,也可用黄绿双色标记。不允许用螺丝在外壳、底盘等代替保护接地端子。保护接地端子与电气设备的机壳、底盘等应实现良好的搭接,设备的机壳(机箱)、底盘等应保持电气上连续,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GB5226.1-2002的要求。,24,2)数控系统控制柜内应安装有接地排(可采用厚度3mm铜板),
9、接地排接入大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3)系统内各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端子用尽量粗和短的黄绿双色线连接到接地排上,如图7-7所示。,25,26,4)保护接地线不要构成环路,如图7-8所示。,27,28,5)设备金属外壳(或机箱)良好接地(大地),是抑制静电放电干扰的最主要措施。一旦发生静电放电,放电电流可以由机箱外层流入大地,不会影响内部电路。6)设备外壳接大地,起到屏蔽作用,减少与其他设备的相互电磁干扰。,29,7.2.2 工作接地,1.工作接地方式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如直流电源常需要有一极接地,作为参考零电位,其它极与之比较,例如15V、5V、24V等。信号传输也常需要有一根线接地,作为基
10、准电位,传输信号的大小与该基准电位相比较。这类地线称工作地线,在系统中一定要注意工作地线的正确接法,否则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产生干扰,如共地线阻抗干扰、地环路干扰、共模电流辐射等等。工作接地方式有浮地、单点接地和多点接地。,30,1)浮地,如图7-9所示,工作地线与金属机箱绝缘,工作地线是浮置的,其目的是防止外来共模噪声对内部电子线路的干扰。,31,图7-9 浮地方式,32,2)单点接地,如图7-10所示,单点接地是指一个电路或设备中,只有一个物理点被定义为接地参考点,而其他凡是需要接地的点都被接到这一点上。如果一个系统包含许多设备,则每个设备的“地”都是独立的,设备内电路采用自已的单点接地
11、,然后整个系统的各个设备的“地”都连到系统唯一指定的参考点上。设备内部电路的单点接地有串联、并联、串并联混合接地三种方式。,33,(a)单点串联接地方式(b)单点并联接地方式,34,(c)单点串联和并联混合接地方式图7-10 单点接地,35,单点接地比较简单,走线和电路图相似,电路布线时比较容易。其缺点是:地线太长,当系统工作频率很高时,地线阻抗增加,容易产生共地线阻抗干扰,另一方面频率的升高使地线之间、地线和其他导线之间由于电容耦合、电感耦合产生的相互窜扰大大增加。,36,3)多点接地,如图7-11所示,多点接地是指设备(或系统)中的各个接地都直接接到距它最近的接地平面上,以便使接地线的长度
12、为最短,接地平面可以是设备的底板、专用接地线、甚至是设备的框架。,37,图7-11 多点接地方式,38,多点接地的优点是接线比较简单,而且在连接地线上出现高频驻波的现象也明显减少。但是多点接地系统中的多地线回路对线路的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设备本身的腐蚀、冲击振动和温度变化等因素都会使接地系统出现高阻抗,而使接地效果变差。,39,4)混合接地,混合接地是指对系统的各部分工作情况作一个分析,只将那些需要就近接地的点直接(或需要高频接地的点通过旁路电容)与接地平面相连。而其余各点采用单点接地的办法。,40,2.工作接地设计要点,1)设备地线不能布置成封闭的环状,一定要留有开口,因为封闭环在外界
13、电磁场影响下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电流在地线阻抗上有电压降,容易导致共阻抗干扰;,41,2)采用光电耦合、隔离变压器、继电器、共模扼流圈等隔离措施,切断设备或电路间的地环路,抑制地环路引起的共阻抗耦合干扰;3)设备内的各种电路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功率电路、噪声电路等都应设置各自独立的地线(分地),最后汇总到一个总的接地点;,42,4)低频电路(f1MHz)一般采用树杈型放射式的单点接地方式,地线的长度不应该超过地线中高频电流波长(=v/f,是地线中高频信号的波长,v是高频信号的传输速度,f 是高频信号的频率)的1/20即/20。较长的地线应尽量减小其阻抗,特别是减小电感,例如增加地
14、线的宽度,采用矩形截面导体代替圆导体作地线等;,43,5)高频电路(f1MHz)一般采用平面式多点接地方式,或采用混合接地方式,如工控机电路底板的工作地线与机箱采用多点接地方式;6)工作地线浮置方式(工作地线与金属机箱绝缘)仅适用小规模设备(这时电路对机壳的分布电容较小)和工作速度较低的电路(频率较低),而对于规模较大、电路较复杂、工作速度较高的控制设备不应采用浮地方式;,44,7)机柜内同时装有多个电气设备(或电路单元)的情况下,工作地线、保护地线和屏蔽地线一般都接至机柜的中心接地点(接地排),然后接大地,这种接法可使柜体、设备、机箱、屏蔽和工作地都保持在同一电位上。,45,7.2.3 屏蔽
15、接地,为了抑制噪声,电缆、变压器等的屏蔽层需接地,相应的地线称为屏蔽地线。在低阻抗网络中,利用低电阻导体可以降低干扰作用,故低阻抗网络常用作电气设备内部高频信号的基准电平(如机壳或接地板),这种端接点应标明符号“”,公共基准电位的连接应使用单独点尽可能靠近PE端子直接接地或连接它自己的外部(无噪声)大地导体端子。设备中的“”端子一般作为屏蔽地。,46,1.屏蔽电缆的选择,屏蔽电缆的种类很多,一般可分为普通屏蔽线,双绞屏蔽线,同轴电缆。普通带编织层的多芯电缆具有电场屏蔽作用,双绞屏蔽线其总屏蔽层可以抑制电场干扰,双绞线可以抑制磁场干扰。,47,1)普通屏蔽线,适用于工作频率30KHz以下,特殊情
16、况可用到几百千赫。普通屏蔽线用于:输入/输出信号线、模拟信号线、脉冲式接口驱动器控制信号线(线长2m)、计算机串行通讯线(线长2m)、电源线、电机强电线。,48,2)双绞线和屏蔽双绞线,适用于工作频率100KHz以下,特殊情况可用到几百千赫,双绞线具有较好的磁场屏蔽性能。双绞线用于:直流电源线、小功率交流电源线(2m),计算机串行通讯线(线长2m)。,49,3)同轴电缆 适用于工作频率1000MHz以下 4)双重屏蔽电缆 4)双重屏蔽电缆 在系统中,如果采用一根电缆同时传输模拟信号和高频数字信号,则必须采用各自屏蔽线外再包一层总屏蔽的双重屏蔽电缆,这种电缆能防止电缆内部信号线间的干扰。,50,
17、2.屏蔽电缆接地设计要点,1)对于低频电路(f1MHz),电路通常是单端接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也应单端接地,单端接地对电场起到主动屏蔽的作用,也能起到被动屏蔽作用,但对磁场没有屏蔽作用。,51,2)当电缆的长度0.15(=v/f,是传输线中信号的波长,v是信号的传输速度,f是信号的频率)时,则要求单点接地。无论是单芯或是多芯屏蔽电缆,在电源和负载电路中,一端为接地点,另一端与地绝缘,其中接地点就是屏蔽层的接地。一般均在输出端接地,不存在接地环路,屏蔽效果好,这是电缆层屏蔽最佳接地型式;也可在输入端接地,如图7-12、图7-13所示。,52,53,图 7-13 屏蔽层单端接地示例,54,3)对于
18、高频电路(f1MHz),电路通常是双端接地,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也应双端接地,双端接地能对电场产生屏蔽,对高频磁场也能产生屏蔽作用。屏蔽的电力电缆的屏蔽层应在电缆两端接地,如图7-14、图7-15所示。,55,图7-14 变频器电机电缆屏蔽层双端接地,56,图7-15 编码器电缆双端接地,57,4)当电缆的长度 0.15(=c/f)时,则采用多点接地。一般屏蔽层按0.05或0.1的间隔接地,至少应该在屏蔽层两端接地,以降低地线阻抗,减少地电位引起的干扰电压;5)数控系统中数控装置与伺服驱动器、变频器间的信号传输线一般推荐采用屏蔽双绞线,且屏蔽层采用双端接地方式。,58,6)对于输入信号电缆的屏蔽层
19、不能在机壳内接地,只能在机壳的入口处接地,此时屏蔽层上的外加干扰信号直接在机壳入口处入地,避免屏蔽层上的外加干扰信号带入设备内部的信号电路上;7)对于高输入或高输出阻抗电路,尤其是在高静电环境中,可能需要用双层屏蔽的电缆,这时内屏蔽层可以在信号源端接地,外屏蔽层则在负载端接地;8)实现屏蔽层接地时应尽量避免产生所谓“猪尾巴”效应,多芯电缆屏蔽层一般用电缆金属夹钳接地。,59,7.3 屏蔽技术,屏蔽技术用来抑制电磁噪声沿着空间的传播,即切断辐射电磁噪声的传输途径。通常用金属材料或磁性材料把所需屏蔽的区域包围起来,使屏蔽体内外的“场”相互隔离。为防止噪声源向外辐射场,则应该屏蔽噪声源,这种方法称为
20、主动屏蔽。为防止敏感设备受噪声辐射场的干扰,则应该屏蔽敏感设备,这种方法称为被动屏蔽。屏蔽按其机理可分为电场屏蔽、磁场屏蔽和电磁场屏蔽。,60,7.3.1 电场屏蔽,当噪声源是高电压、小电流时,其辐射场主要表现为电场,电场屏蔽是抑制噪声源和敏感设备之间由于存在电场耦合而产生的干扰。,61,1.电场屏蔽的机理,电场感应可看成是分布电容间的耦合,图7-16中,干扰源A和受感应物B的电位分别为UA和UB,那么UA和UB间的关系为:式中,C1为A、B之间的分布电容;C2为受感应物对地电容。,62,图7-16 电场感受应示意图,63,通过上式可以看出,为了减弱受感应物B上的电场感应,可能采用的方法:1)
21、增大A、B的距离,以减小A、B间的分布电容;2)尽可能使感受物B贴近接地板,以增大其对地电容;3)可以在AB之间插入一块称为屏蔽板的金属薄板,如图7-17所示,此时 其中C1C1,故UB UB,起到屏蔽作用。,64,图7-17 金属板对电场屏蔽作用的分析,65,注意事项:良好接地是金属板产生电场屏蔽的先决条件,如不接地或接地不良,则可能产生没有金属板时更严重的干扰。,66,2.电场屏蔽设计要点,1)系统中的强电设备(伺服驱动器、变频器、步进驱动器、开关电源、电机)金属外壳可靠接地,实现主动屏蔽;2)敏感设备(如数控装置等)外壳应可靠接地,实现被动屏蔽;3)强电设备与敏感设备之间距离尽可能远,一
22、般在电柜内,强、弱电设备尽量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最小距离为10cm;,67,4)高电压、大电流动力线与信号线应分开走线,例如各自使用各自独立的线槽等,距离尽可能保持在30cm以上,最小距离为57.5cm,同时尽量避免平行走线,不能将强电线与信号线捆扎在一起;5)信号线应尽量靠近地线(或接地平板)或者用地线包围它;,68,6)屏蔽电缆既能对电场起到被动屏蔽作用,也能起到主动屏蔽作用,条件是屏蔽层接地。如果屏蔽层不接地,则有可能造成比不用屏蔽线时更大的电场耦合。7)强电线如不能与信号线分开走线,则强电线应采用屏蔽线,屏蔽层应可靠接地。,69,7.3.3 磁场屏蔽,当噪声源具有低电压和大电流性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控系统 电磁 兼容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6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