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扎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ppt
《针扎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扎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10/1,针扎事件及其预防,2023/10/1,前言,针扎是医疗工作人员最常见的医疗性职业伤害小小的针器扎伤伤口看似不足为奇针扎的潜在性危險-血液性或体液性的病原菌的传染1984全球首位因针扎而感染爱滋病毒(HIV)的案被报告出,2023/10/1,针扎的潜在危害,针器若已沾染了病患的血液或体液时,即属于污染性针器已知的病原菌:其中较受医院工作者重视的疾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爱滋病与梅毒,2023/10/1,谁是高危险群,医师、护理人员、技术人员、行政人员与环境清洁维护人员(含技工、工友)护理人员因使用针器的频率较其他人员为高,被针扎伤的机会相对较大技工工友遭污染性针器扎伤的频率仅
2、次于护理人员技工、工友在清洁环境或整理床单衣物时意外遭遇针刺实习医师、实习护士的针扎发生较在职医护人员为高,2023/10/1,针扎发生,一般性针扎 护人员:1.2-2.8次/每人每污染性针扎 护人员:0.7-0.9次/每人每 医师:0.4次/每人每 技术人员:0.1次/每人每 技工、工友:0.5次/每人每(技工工友污染性针扎的发生率仅次于护理人员,且污染性针扎占其所有针扎事件的96),2023/10/1,发生次数,2023/10/1,在何处发生,医护人员最常发生针扎的地点主要在一般病房中以一般內科病房为最手术室加护病房治疗室急诊室,环境清洁维护人员洗衣房中因整理被单衣物发生针扎各类病房整理环
3、境时倾倒垃圾时,2023/10/1,针扎時之医疗为统计表,百分比,2023/10/1,何种动作最危险,不论是污染性或非污染性针扎套回针头盖最易发生扎伤,占了所有针扎事件的2353用完针头但尚未放入收集盒或回套时仅次于回套动作,其他与针扎有关的主要行为尚包括拔开针头套或其他物尖锐品稀释或抽药时戳破针头盖时整理或清洗物品时,2023/10/1,2023/10/1,何种动作最危险,2023/10/1,危险的针器,所有扎伤事件中六成的针扎是发生在使用一般丟弃式注射用针时 該类针器使用频繁其次为留置针,占了6-26的针扎事件其他值得注意的尚有蝴蝶针等,在有些统计中,其导致的针扎甚至高过抽血行为,2023
4、/10/1,2023/10/1,处理使用过针器的注意事項,针器回套或以单手回套使用防穿的针器收集筒即处理用过的针器 收集筒应有感染性废弃物标示并分类处理收集筒八分滿时,应即換,2023/10/1,影响医院尖锐物品扎伤的因素,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物品设计他人因素,2023/10/1,个人因素,部份工时比全工时者扎伤机率高资浅人员比资深人员容被扎伤夜班扎伤的机率比白班高放假完毕后回来上班或周日及周一,2023/10/1,环境因素,处理医疗尖锐物品之位置光线、处理空间及工作动线收集容器放置位置太远或方在固定的位置,2023/10/1,物品设计,针头设计不良材质与扎伤有相当的关系,如尖刀或缝针等外科器械尖
5、锐物品收集容器的材质,2023/10/1,他人因素,他人未將针头妥善处理他人适当处置废弃的尖锐物品,如遗留在病患床上或混杂在一般的垃圾或其他物品中因碰撞而导致扎伤,2023/10/1,针扎的预防(1),一、不回套或单手回套回套是造成针扎的重要原因有些国家在法规中明定不可回套若在无法避免的情況下,则须以机械辅助并采取单手回套的方式研究亦指出单手回套确实可明显降低针扎发生的次数,2023/10/1,二、防穿刺的针器收集筒针器因具穿刺能力,容易造成环境清洁人员在处理垃圾时被扎伤设置特定针器收集筒收集筒应加以标示并分类处理收集桶材质应具备防穿刺能力丢弃的针器数量不可過满,并应有防泄漏的设计应避免重复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扎事件的预防与处理 ppt课件 事件 预防 处理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5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