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ppt
《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 止血检测,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 纤溶机制,一 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损伤后,血管的止血机制表现为 1 血管收缩,(1)作用 血流变慢或受阻、血小板粘附、聚集(2)机制 神经反射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TXA2、5-HT,2 血小板的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 由vWF介导 3 凝血系统的活化 激活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T F释放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二 血小板的作用,1 维持毛细血管完整性 2 参与止血、凝血,参与止血、凝血,GPb-粘附于胶原纤维 激活的GPb/a 血小板聚集(第一相,可逆)红细胞、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ADP、ATP、5HT)血小板聚集加速(白色血栓
2、)(第二相,不可逆)内外源性凝血启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收缩,血栓坚固,止血完善。,VWF介导,Fg介导,三 凝血因子的作用,1 凝血因子 共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因子,无)及PK、HMWK2 除因子外(Ca+),余均为蛋白质3 除因子(TF)外,余均在血浆中4 凝血途径 外源性-TF启动 内源性F启动,凝血过程分为三期1 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2 凝血酶形成期3 纤维蛋白形成期,阴电荷物质,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Xa+HMWK,K+HMWK,K,PK,X,Xa,X,V,Xa,X,C a2+,XaC a2+V aPF3,VaTFC a2+,V,X,X aV a
3、C a2+PF3,V,a,a,SFM,FM,X a,X,C a2+,血凝机制示意图,四 抗凝系统的作用,1 细胞抗凝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肝细胞,吞噬、清 除、灭活凝血物质2 体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作用 A AT-(肝、内皮细胞合成)(占50%67%)灭活Fa、F a、F a、F a、F a B HC(肝合成)灭活F a、F a蛋白C(PC)系统,PC,a+TM,Ca2+,Ca2+,APC,PS,激活纤溶系统,灭活Fa、F a,TFPI(内皮、肝细胞合成)抑制 Fa、Fa其他抗凝蛋白 2-巨球蛋白、2 抗胰蛋白酶,五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1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4、FDP)2 抗纤溶 PAI1 tPA 2AP 纤溶酶,tPAuPA,a,a K,(一),(一),第二节 血管壁检测,一 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CRT)或毛细血管脆性、束臂试验,1 原理 静脉血流受阻,毛细血管破裂,产生新出血 点,是了解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的实验(血管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VWF)2 参考值 5cm,新出血点 男 5个 女 10个,3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1)血管 结构和功能缺陷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过敏性紫癜 维生素C缺乏症(2)血小板 量和质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获得)(3)血管性血友病(vWD),二 出血时间(
5、BT),定义 原理 BT长短主要受血小板量和质,及血管壁 的通透性与脆性影响,血浆凝血因子影 响较小 参考值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6.92.1min,9min为异常 IVy 法 2-6min,7min为异常 Duke 法 1-3 min,4 min为异常,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巨大 血小板综合症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vWD、DIC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影响 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BT缩短见于 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第三节 血小板检测一 血小板计数(PC或Plt)-P278,原理 参考值(1003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 诊断 出血 血栓 止血 检测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