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PPT.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出血、血栓与 止血检测,第一节 止血、凝血和 纤溶机制,一 血管壁的作用 血管损伤后,血管的止血机制表现为 1 血管收缩,(1)作用 血流变慢或受阻、血小板粘附、聚集(2)机制 神经反射 血管活性物质 内皮素、血管紧张素、TXA2、5-HT,2 血小板的激活 血小板粘附、聚集 由vWF介导 3 凝血系统的活化 激活 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 T F释放 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二 血小板的作用,1 维持毛细血管完整性 2 参与止血、凝血,参与止血、凝血,GPb-粘附于胶原纤维 激活的GPb/a 血小板聚集(第一相,可逆)红细胞、血小板释放活性物质(ADP、ATP、5HT)血小板聚集加速(白色血栓
2、)(第二相,不可逆)内外源性凝血启动,进一步加速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收缩,血栓坚固,止血完善。,VWF介导,Fg介导,三 凝血因子的作用,1 凝血因子 共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因子,无)及PK、HMWK2 除因子外(Ca+),余均为蛋白质3 除因子(TF)外,余均在血浆中4 凝血途径 外源性-TF启动 内源性F启动,凝血过程分为三期1 血液凝血活酶形成期2 凝血酶形成期3 纤维蛋白形成期,阴电荷物质,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Xa+HMWK,K+HMWK,K,PK,X,Xa,X,V,Xa,X,C a2+,XaC a2+V aPF3,VaTFC a2+,V,X,X aV a
3、C a2+PF3,V,a,a,SFM,FM,X a,X,C a2+,血凝机制示意图,四 抗凝系统的作用,1 细胞抗凝作用 单核-吞噬细胞、肝细胞,吞噬、清 除、灭活凝血物质2 体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作用 A AT-(肝、内皮细胞合成)(占50%67%)灭活Fa、F a、F a、F a、F a B HC(肝合成)灭活F a、F a蛋白C(PC)系统,PC,a+TM,Ca2+,Ca2+,APC,PS,激活纤溶系统,灭活Fa、F a,TFPI(内皮、肝细胞合成)抑制 Fa、Fa其他抗凝蛋白 2-巨球蛋白、2 抗胰蛋白酶,五 纤溶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1 纤溶酶原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4、FDP)2 抗纤溶 PAI1 tPA 2AP 纤溶酶,tPAuPA,a,a K,(一),(一),第二节 血管壁检测,一 毛细血管抵抗力实验(CRT)或毛细血管脆性、束臂试验,1 原理 静脉血流受阻,毛细血管破裂,产生新出血 点,是了解血管壁的通透性及脆性的实验(血管的结构、功能、血小板的质量、VWF)2 参考值 5cm,新出血点 男 5个 女 10个,3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1)血管 结构和功能缺陷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过敏性紫癜 维生素C缺乏症(2)血小板 量和质异常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功能异常(遗传、获得)(3)血管性血友病(vWD),二 出血时间(
5、BT),定义 原理 BT长短主要受血小板量和质,及血管壁 的通透性与脆性影响,血浆凝血因子影 响较小 参考值 出血时间测定器法 6.92.1min,9min为异常 IVy 法 2-6min,7min为异常 Duke 法 1-3 min,4 min为异常,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血小板明显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原发、继发)血小板功能异常 血小板无力症、巨大 血小板综合症某些凝血因子严重缺乏 vWD、DIC血管异常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药物影响 乙酰水杨酸、潘生丁等BT缩短见于 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第三节 血小板检测一 血小板计数(PC或Plt)-P278,原理 参考值(100300)
6、109/L 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 PC100109/L,血小板生成障碍 AA、放射性损伤、AL、巨幼贫、骨髓纤维化晚期等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 ITP、SLE、DIC、TTP、ML、上感、输血后血小板减少症等血小板分布异常 脾肿大(肝硬化、Banti 综合症),血液稀释(输大量库存血或大量血浆),(2)血小板增多 PC400109/L,原发性增多 骨髓增生性疾病,如CML、真红、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纤早期反应性增多 急性感染、急性溶血、某些癌症患者(多为500109/L),二 血块收缩试验(CRT),原理 参考值 血块收缩率 48-64,临床意义收缩不良或不收缩 PC无力症,PC减少、RB
7、C增多症、低(无)Fg血症、严重凝血因子缺乏等收缩过度 先天性F缺乏症等,第四节 凝血因子测定,一、凝血时间(CT)测定1 定义2 原理 接触玻璃被激活至其他凝血因子被激活,纤维蛋白形成所需时间,故CT长短与凝血因子量与质有关。因内源性凝血活酶生成须2 4min,其后纤维蛋白形成仅需1015s。故C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过程第一期有无异常3 参考值 普通试管法 612min 硅管法 1532min,3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1)、明显缺乏(血友病A、B,因子缺乏症)(2凝血酶原、因子、因子减少:严重肝损害(3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严重肝损害、纤维蛋白原缺乏症(4)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物等(5)纤溶亢
8、进:FDP增多(6)循环血中抗凝物质增多,CT缩短见于 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二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1 原理 受检血浆APTT试剂(接触因子激活剂和 部分磷脂)和Ca2+至血凝的时间。是检查内 源性凝血途径是否异常的敏感指标2 参考值 32-43s,较正常对照10s以上为异常3 临床意义 同CT,但较CT更敏感,同时是监测肝素治 疗的首选指标,三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1 定义 被检血浆TF(组织凝血活酶)Ca2+后血液凝固所需时间2 原理 主要是检查外原性凝血途径是否有异常的筛选试验。同时也可检查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是否有异常,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凝血酶原 凝血酶
9、,凝块形成,TFCa2+,3 参考值 1113s,与正常对照 3s以上才有临床意义,4 临床意义,(1)PT延长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严重肝病(爆发型肝炎)、合成障 碍 Vit k缺乏 慢性肠道病,阻塞性黄疸 纤溶亢进 DIC后期 口服抗凝剂,(2)PT缩短 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如 DIC 早期、心梗、脑血栓形成、MM等(3)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1 原理受检血浆(Fg)纤维蛋白通过比浊原理计算血浆中Fg的含量2 参考值 24g/L3 临床意义,四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Fg),凝血酶,1 增高 急性心梗、糖尿病、妊高征、急性 肾炎、MM、急性感染、恶性肿瘤
10、2 减低 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 肝硬化,第六节 纤维蛋白溶解检测,一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测定,1 定义 纤维蛋白凝块完全溶解所需要时间2 原理 优球蛋白 纤维蛋白凝块 凝块完全溶解注:优球蛋白中含有:Fg PLG 纤溶酶原激活物 无PLG抑制物,Ca 或,PLG、纤溶酶原激活物,2+,3 参考值 加钙法 129.841min 加酶法 157.559min 4 临床意义ELT短 纤溶活性增强(ELT70min),见于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手术创伤、休克、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恶性肿瘤转移、急性白血病、晚期肝硬化ELT延长 纤溶活性减低。见于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和
11、应用抗纤溶药等,二 血浆凝血酶时间(TT),1 定义 受检血浆标准凝血酶至纤维蛋白丝出现所需时间2 原理 3 参考值 正常对照为1618s,与正常对照3s以上为延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FDP能抑制对作用),4 临床意义,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和异常纤维蛋白 原血症血中FDP增多(如DIC)血中肝素或类肝素物质存在,如肝素治疗、SLE和肝病等,APTT,APTT、PT和TT的检测原理图,纤维蛋白,TF,PT,TT,三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测定,1 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FDP抗体,如血浆中FDP 5mg/L,则发生凝集反应2 参考值 5mg/L3 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原发纤溶、DIC、恶性肿瘤、肝脏(肾脏)疾病、肺梗死、溶栓治疗、白血病、移植排斥反应,四 血浆D-二聚体(DD)测定1 原理 受检血浆DD抗体2 参考值 凝集法阴性;ELISA 200g/L3 临床意义 DD是纤溶酶作用于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分子标记物,继发性纤溶时阳性或升高,原发性纤溶不增高,二者可鉴别血栓形成或临床出血时也可阳性,第九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一)一期止血缺陷的选择(血管壁和血小板缺陷),注 N正常,增多或延长,减少,(二)二期止血缺陷的选择(凝血因子缺乏),注 N正常,延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5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