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动机.ppt
《教育心理学动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动机.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学习动机与学习,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有效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想要学习的学生就能够学会任何东西。所有学生都是有动机的,但问题在于究竟是什么样的动机。教育者的任务并不是增强动机本身,而是发现、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含义 学习动机的分类 学习动机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影响 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一、什么是学习动机?,1、什么是动机?激发、维持和引导行为的内部过程(Baron,1998;Murphy&Alexander,2000;Pintrich,2000;Schunk,2000)2、动机=需要+诱因3、什么是学习动机
2、?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 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二、学习动机的分类,1、我国学者的分类(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来划分,分为正确的(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低下的)学习动机。(2)根据学习动机作用的时间长短分为:间接的远景 动机和直接的近景动机。(3)根据动机起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 性的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分类,2、台湾学者张春兴将学习动机分为:普遍型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3、西方学者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三、学习动机对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影响,1、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激起、维持、监控 2、对学习结果的影
3、响总体、具体 总体上讲: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思考问题:从总体上讲,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没有动机就没有学习对不对?动机是因,学习结果是果,对吗?,具体到某一项活动、某一个人而言,动机和学习效 果之间就存在着倒U关系,困难,一般,容易,效 率 水 平,低 动机 高,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到底为什么而学习?1、认知内驱力学习任务本身 2、自我提高内驱力地位、自尊 3、附属内驱力赞许、认可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到底为什么而不愿学习?,四、学习动机的内部构成奥苏贝尔,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本能论 驱力论 强化论 需要层次论 归因论 成就动机论 认知失调论 自我效能感论,一、本能论 1、本能的
4、概念:先天的,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通过遗传来传递,不学而能的行为或行为模式。2、主要观点:本能论者尝试用本能来解释人的行为动因。1890年詹姆斯认为人身上有14种本能如母爱 麦独孤认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是源自于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是有本能推动的,人有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3、评论 优点:强调人与动物的连续性。缺点:抹煞人类意识的存在,否认了人的行为的 自觉性和目的性。,二、驱力论 1、什么是驱力:由需要引起的内部心理状态drive 2、主要观点:赫尔认为人有维持内部平衡的倾向,当有机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在体内产生内驱力。内驱力刺激会引起机体的行为反应,如果这一反应能够满足需要,
5、则驱力消失,机体恢复平衡。因此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就在于消减驱力,恢复平衡。,二、驱力论,3、评价 优点:将人们带离本能论的困境,给行为动因以新 的解释。缺点:引起驱力的刺激都是生理刺激,这使得理论 的解释力度减弱,且有以偏概全之嫌。,三、强化论斯金纳,1、主要观点:行为出现的概率是该行为所受强化的函 数,动机不过是以往强化史的产物。2、评价:优点:纠正了本能论和驱力论的不足。缺点:将人行为的动因完全归为强化,以偏概全,抹煞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机械论的观 点。,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求知与理解,审美,自我实现,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1、观点
6、 七种需要由低到高排列,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一级的需要。前四种需要是基本需要,称为缺失需要是人所共有的,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重要的,是人活着的目的,由于社会现实的限制,只有很少的人达到自我实现。,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2、评价 优点:提出了不同于动物的人类的高级需要,弥补了 本能论和驱力论、强化论的缺点,对于探索人 类高级动机有借鉴意义。把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结合起来,对教育工作 由实践意义。,缺点:需要层次理论所强调的自我实现的需求是先天的、遗传的,从这个角度讲是向本能论的妥协。抛开社会大谈自我实现的需要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该理论认为只有低一级需要满
7、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需要,这和人类社会的大量事实不符。自我实现的需要界定不清楚,怎样才是自我实现呢?需要层次理论是以现象描述的方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虽可以解释一定的现象,但作为理论还欠缺科学客观的验证。,四、需要层次论马斯洛,3、马斯洛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马斯洛的理论对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他对缺失需要和成长需要的解释。对于学生来讲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与尊重的需要。没有感受到自己被人关爱,或者觉得自己无能,这样的学生经常会做出一些相对安全的选择,随大流,对学习没兴趣,为了考试而学习,所写的文章没有创造性。,五、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1、主要观点:人有很多的认知因素、观念和态度。当这些观点和态度之
8、间出现非配合关系时,认知主体就会出现认知不协调(由认知冲突引起的内心不自在的状态),这种不协调会给人带来压力,促使人去改变观念和态度,从而改变行为,消减或避免不协调的状态。各种认知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有三种 相互一致和协调 相互冲突和不协调 彼此无关,吸烟有害健康 我吸烟 消除认知冲突的途径 否认或改变其中一个认知因素 对两个因素重新评估,改变或减弱一个或两个 因素的重要性或强度。不改变原有认知因素,增加一个或几个能够弥 补鸿沟的认知因素,2、试验:三组大学生,做1个小时的枯燥工作 高奖赏组:做完后对等在门口的妇女说这个工作很 有趣可得20块钱。低奖赏组:做完后对等在门口的妇女说这个工作很
9、有趣可得1块钱。控制组:做完后即离开。分析实验:为什么低奖赏组会最后认为工作很有趣?,五、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1957,3、评论 优点:从认知的角度探索人类行为的动因,强调 人的行为与其态度和观点有关,强调主体 的我意识,这是值得肯定的。对教育领域有启发 缺点:人类的行为动因除了认知因素外,还有诸如 社会方面、理性方面等多种因素,仅仅依靠 人内部认知倾向因素去解释动机,力度是不 够的。,六、归因理论海德、罗特、维纳,小明的成绩一向很好,但有一次考试却得了个D。这使得小明很不愉快。为了摆脱这种不愉快,小明决定更加努力,以保证自己不再得到这么低的分数。同时,他也试图对自己的低分进行解释:“考试的题目
10、很难。我当时的感觉不好。老师没有提前告诉我们要考试。我没有十分努力。天气很热。”这些说辞也许能使小明对这一次得D有个解释。,1、主要观点:核心假设:人们都试图维持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因此,当活动成功时,人们就倾向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当失败时,人们就会认为失败是由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维纳认为,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第二,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第三,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归因理论描述了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解释 归因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内部 能力 努力 成功 我很聪明 我很努力 失败 我很笨 我没有努力 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心理学 动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