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ppt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ppt(2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温度与水的变化,第三单元,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导入教学,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春夏秋冬四季的特点吗?,温度,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冷水,热水,温水,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摄氏度(),3、人的正常体温是37,1、什么是温度?,如果有四杯水,你能用手指分辨出杯内水的冷热吗?,人们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冷热程度,不准确,不可靠。人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准确地知道物体冷热程度的呢?温度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常 用 温 度 计,活动一:观察温度计,1、温度计有哪几部分组成?(建议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观察)2、温度计表面有什么信息?3、你
2、们还发现了什么?,温度计是玻璃制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实验用温度计的结构,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这是水的冰点。,冰水混合物,0,0,100,1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这是水的沸点。,沸腾的水,0,100,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单位:摄氏度符号:OC,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值?,最小分度值?,超出最高量程-胀破,低于最低量程-测不出来,摄氏温度的规定,把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为
3、100等分每个等分为1摄氏度,记作1,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摄氏温度的读和写,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读作25摄氏度零下8 摄氏度可写成-8-8 读作零下8 摄氏度,零上温度自0向上数,数字越来越,表示温度越来越;零下温度自0向下数,数字越来越,表示温度越来越。,大,高,大,低,错误,正确,实验室用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偏大,偏小,正确,1.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泡入液中,不碰壁底),3.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
4、的上表面相平.(待稳读书,液中平视),温度计的使用,课堂练习,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来表示。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来测量。3、温度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36读作(),-5读作()。,温度,温度计,摄氏度,玻璃管,玻璃泡,刻度,36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测量水的温度,第二节,前节知识回顾,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来表示。2、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来测量。3、温度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4、36读作(),-5读作()。,温度,温度计,摄氏度,玻璃管,玻璃泡,刻度,36摄氏度,零下5摄氏度,红外温度计,体温温度计,水温温度计,干湿温度计,电子温
5、度计,气温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选择哪种温度计?,温度计的结构:,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测量时还应该注意什么?,1.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2.使用时要首先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否适合。3、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4、小心不要被烫伤,正确!,错误!,错误!,如果过一个小时,这四杯水的温度又会是多少呢?,如果过了半天,这四杯水的温度又会是多少呢?如果过了一天,这四杯水的温度又会是多少呢?,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会出现的情况?(1)拿中间会挡住刻
6、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 是水的温度。(2)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 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4号杯刚从热水瓶里 倒出的热水 的 温度,小心,不要被烫伤,1号杯 自来水 的 温度,2号杯 温水 的 温度,3号杯烫手的热水 的 温度,提示: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 如果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水温的测量记录,各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吗?这些差异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测量水的温度,每隔2分钟分别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这是同学们测
7、得的数据统计图你有什么新发现吗?,我们的发现,除了自来水,其它几种水的温度都下降了。热水温度下降得快,温水温度下降得慢。温度越高的水,一开始下降的速度越快。,温度上升,热量增加温度下降,热量减少,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对一个物体来说 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如果周围空气温度下降到很低,那么水会变成什么呢?,一、判断1、测量水温时要先把温度计拿出水面才方便读数。()2、物体的温度下降,其热量也随之减少。()二、简答 如何正确使用温度
8、计测量水温?三、填空1.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 热量,温度下降;物体 热量,温度 上升。2、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答:(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减少,增加,越大,越快,练 习,第三节,水结冰了,前节知识回顾,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请
9、你欣赏,冰川,冰山,请你欣赏,冰川,请你欣赏,冰雕,冰雕,请你欣赏,冰的观察,(1)冰是固体。(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 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 固体,思考:水是液体,那么冰呢?,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的,冰是固体,水是液体,冰和水的相同和不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将试管放入到冰块中,等待温度下降停止后读出温度,并作记录。,准备材料:试管,纯净水,温度计,中间有孔的橡皮塞,塑料杯,毛巾,冰块,食盐。,第一步:试管里放一半纯净水,温度计固定在橡皮塞上插入试管。读出温度值。,(16),实验设计,准备材料:试
10、管,纯净水,温度计,中间有孔的橡皮塞,塑料杯,毛巾,冰块,食盐。,第二步:用毛巾裹住一个杯子制成保温杯。在保温杯中装满碎冰。,第三步:把试管放入碎冰中。观察温度值的变化。,温度计示数下降的很慢水基本没变化怎么办呢?,盐可加速冰溶解,第四步:在碎冰中加些食盐,继续观察温度计的数值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 的食盐(加盐可制造更 低的温度),保持几 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 的水温。,重点环节:,(0),试管中的水温度下降到0 时,开始结冰,(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水在0时会结冰
11、,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凝固,水(液体),冰(固 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水液体,冰固体,凝固,受冷0。C或以下,水在0。C时会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1、通过比较冰和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2、35摄氏度可以写作(),可以读作35摄氏度。零下9摄氏度写作(),读作零下9摄氏度。,一、填空1、水和冰比较,水是(),冰是()。2、水在()温度时可以结冰。3、作“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时,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毛巾,是为了起到()作用;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是为了()。二、判断1、水一遇冷就会结冰。()2、水是无色透明的,冰是白色的。()3、冰块是由水变成的,所
12、以是液体。(),液体,固体,0摄氏度,保温,制造更低的温度,错,错,错,练习,冰融化了,第四节,吴栋才制作,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前节知识回顾,水液体,冰固体,凝固,受冷0。C或以下,水在0。C时会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导入,一、观察冰的融化,把冰从冰箱里取出,有什么变化?,?,冰在融化时温度是怎么变化的?,1,2,3,(1)让冰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融化。(2)把温度计插入碎冰
13、中。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3)每隔一分钟记录冰块的温度。(4)如果观察到冰块完全融化时,记下温度计的读数。(5)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实验步骤,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冰融化时周围空气的温度记录表,总 结,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0,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下降了(冰块融化过程要不断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二、加快冰的融化,冰在什么情
14、况下会融化成水?怎样能加快冰融化的速度?,把冰块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把冰块放阳光下晒,我们用手把冰块焐热,现在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提示,塑料袋的袋口要保持密封!,比赛规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汇报交流,在冰融化的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塑料袋的外壁上有很多小水珠。,热量是使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融化,温度上升热量增加,冰(固 体),水(液体),凝固,水(液体)
15、,冰(固 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课后思考,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练习,第五节,水珠从哪里来,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前节知识回顾,凝固,水(液体),冰(固 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融化,温度上升热量增加,冰(固 体),水(液体),欣赏,欣赏,欣赏,露珠滴翠,欣赏,霜,欣赏,云山雾海,欣赏
16、,想一想、猜一猜:装冰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的”因为玻璃杯是不渗水的。,“不可能是从杯子里溢出来的”因为冰融化时杯子中的水还没有满,不可能溢出来,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不可能是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了。因为加冰的时候一般都是小心的加入杯内的。,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沿化成水流下来的?,我们得出结论: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不是杯内的冰融化形成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形成与冰有关系吗?为什么?,我们出得出的结论是:水珠的形成与冰是有关系的。,小水珠到底是从哪里来的?,(1)空气中的什么变来的?(2)空气中有水蒸气
17、吗?(3)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4)水蒸气能变成小水珠吗?(5)是什么使水蒸气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二、水珠的形成与冰有关吗?,实验:取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杯里加满自来水,一杯什么也不加,另一杯加冰,静静地放在桌上。隔几分钟观察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自来水,空杯,冰块,注意观察,杯子外壁特别的冰,湿漉漉的,有小水珠,水珠的形成与杯内的冰有关系。与冰的_这个特征有关系烧杯外壁的水珠是在遇到冰冷的杯壁而形成的,水珠的形成与冰有什么关系?,冷,水蒸气,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可能是空气中的水汽被冰吸到杯壁上了,空气遇到冰变成水了,应该是水蒸气变的吧!,水蒸气是从哪里来的
18、?空气中有水蒸气吗?水蒸气能变成水吗?是什么使水蒸气发生了变化?,有,空气中,能,冰冷的东西,玻璃杯外壁上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杯壁,水蒸汽迅速冷却,凝结为液体。,凝结:由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叫凝结,形成小水珠的生活现象,浴室屋顶上的小水珠早晨植物叶子上花瓣上的露珠做饭的时候锅盖上的小水珠夏天棒冰包装纸上的水珠冷天窗户上出现的小水珠,一、填空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空气中的水蒸气是 而来的。二、简答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水,江、河、湖、海中的水蒸
19、发,作 业,水和水蒸气,第六节,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前节知识回顾,凝固,水(液体),冰(固 体),温度下降热量减少,融化,温度上升热量增加,冰(固 体),水(液体),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这些水在不断地跑到空气中去,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水(液体),温度上升热量增加,水蒸气(气体),这时候需要水蒸发得更快一些,这时候需要水蒸发得更快一些,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更快些?,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科版 三年级 下册 科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4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