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过敏类药物简介.ppt
《抗过敏类药物简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过敏类药物简介.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过敏类药物,目录,1、免疫基本概念2、过敏及产生原因3、抗过敏类药物的分类4、使用抗过敏药物注意事项5、我们的抗过敏产品,1、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等免疫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1.吞噬细胞2.淋巴细
2、胞(起源: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3.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溶菌酶、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免疫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介导,B淋巴细胞介导,免疫的功能,免疫防御就是人体抵御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侵犯,使人免患感染性疾病。防御病原微生物侵害机体。当该功能过于亢进,发生超敏反应;当该功能过于低下,发生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自稳人体组织细胞时刻不停地新陈代谢,随时有大量新生细胞代替衰老和受损伤的细胞。免疫系统能及时
3、地把衰老和死亡的细胞识别出来,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该功能过高时,会可能患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监视免疫系统具有识别、杀伤并及时清除体内突变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免疫监视功能过低时,可能会形成肿瘤等。,抗原,抗体,受体,配体,补体,细胞因子的概念,抗原:是一种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大分子物质抗体: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则能产生抗体,抗体也就是免疫球蛋白(Ig),它能够识别相对应的抗原,并且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配体:同锚定蛋白结合的任何分子都称为配体。受体:细胞表面或亚细胞组分中的一种分子,可以识别并特异地与有生物活性的化学信号物
4、质(配体)结合,从而激活或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最后导致该信号物质特定的生物效应。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细胞因子: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肿瘤坏死因子(TNF)、红细胞生成素(EPO)等,2、什么是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也叫超敏反应,是指免疫系统对一些对机体无危害性的物质如花粉、动物皮毛等过于敏感,发生免疫应答,对机体造成伤害。,变态反应分为:I型(速发型)型(细胞毒
5、型)型(免疫复合物型)型(迟发型),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又称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其特点是: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等效应细胞以释放生物活性介质的方式参与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抗体(多属IgG、少数为IgM、IgA)首先同细胞本身抗原成分或吸附于膜表面成分相结合,然后通过四种不同的途径杀伤靶细胞,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游离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IC),若IC不能被及时清除,即可在局部沉积,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参与下,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致组
6、织损伤。型超敏反应(迟发型)型是由特异性致敏效应T细胞介导的。此型反应局部炎症变化出现缓慢,接触抗原2448h后才出现高峰反应,故称迟发型变态反应。常见型变态反应有:接触性皮炎、移植排斥反应、多种细菌、病毒(如结核杆菌、麻疹病毒)感染过程中出现的型变态反应等。,受体,型超敏反应,特应性皮炎银屑病泛发性肥大细胞增生,型超敏反应,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红、肿、热、痒、痛等 皮肤过敏 哮喘 呼吸道过敏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消化道过敏严重的反应,如休克,几种常见过敏:,产生过敏的原因,在正常的情况下,身体会制造抗体用来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侵害;过敏者的身体却会将正常无害的物质误认为
7、是有害的东西,产生抗体,这种物质就成为一种“过敏原”。这种过敏性反应会导致一些身体问题,而这些问题通常是不会发生在正常人身上的。,3、抗过敏类药物分类,抗组织胺药(三代)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钙剂免疫抑制剂(四代)中药类药其他类,组胺的作用机理,组胺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道、子宫、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严重时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呼吸困难。另外还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导致血管壁渗透性增加,产生水肿和痒感,参与变态反应的发生。组胺H1-受体的兴奋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阻断其在体内的作用就具有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抗组胺药的分类按结构分类,氨基醚类(盐酸苯海拉明)乙二胺类(盐酸曲吡那
8、敏)哌嗪类(盐酸西替利嗪)丙胺类(马来酸氯苯那敏)三环类(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哌啶类(咪唑斯汀),抗组胺药的分类按药理分类,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第二代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第三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第一代抗组胺药,(1)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中枢神经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嗜睡和乏力,反应时间延长等,服用这类药物后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另外,此类药物还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可引起口干、眼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等症状,还可能诱发青光眼。因此,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和老年患
9、者应慎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苯吡胺)C16H19N2Cl 临床用于感冒、鼻炎、荨麻疹、枯草热、血清病等,也用于预防输血反应、药物过敏及晕动症等。制剂有片剂、针剂。,马来酸氯苯那敏,C17H21NOHCl 用于皮肤过敏症如荨麻疹、湿疹、皮炎、药疹、瘙痒,神经性皮炎,虫咬症,日光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及食物,药物过敏。,苯海拉明,(2)、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很少,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但近期研究发现阿斯咪唑(息斯敏)和特非那丁(敏迪)可能导致少见的、严重的心脏毒性,会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当与酮康唑、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合用时会
10、加重上述不良反应,故应避免同时使用。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或潜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第二代抗组胺药,C22H23ClN2O2 缓解过敏性鼻炎的有关症状,如喷嚏、流涕、鼻痒、鼻塞、以及眼部眼痒及烧灼感。也可用于慢性荨麻疹,瘙痒性皮肤病以及其它过敏性皮肤病。,氯雷他定,C32H41NO2 为特异H1受体阻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适用于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急慢性寻麻疹、过敏性花粉症等。,特非那丁,C28H31FN4O 为长效的H1受体抗剂,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能作用。适用于季节性、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结膜炎、慢性寻麻疹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不能与抗生素合用,息斯敏(阿司咪唑),息斯敏事件,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敏 类药物 简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3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