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工艺学第四章塑料的注射成型.ppt
《成型工艺学第四章塑料的注射成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型工艺学第四章塑料的注射成型.ppt(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四 章 塑料的注射成型,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塑料注射成型机 第三节 塑料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第四节 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的分析讨论 第五节 注射制品常见的缺陷 第六节 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及传递模塑 第七节 其它注射成型,第 四 章 塑料的注射成型,第一节 概述 1.注射模塑 将粉状或粒状塑料从注射机料斗加入料筒中加热熔融塑化,在螺杆的旋转挤压作用下,物料被压缩并向前移动,通过料筒前端的喷嘴以很快的速度注射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具内,经一定时间冷却定型后开启模具即得制品。2注射成型在塑料成型加工工业中的地位(1)注射制品应用广泛;(2)注射制品约占塑料制品总产量的30%,注射机产量约占成型设备总产
2、量的50%;(3)注射成型适应性强。,3注射成型的特点(1)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2)能一次成型形状复杂、表面光滑、带嵌件的制品。(3)自动化程度高,劳动强度低。(4)对塑料的适应性强。4塑料成型加工工业发展趋势(1)大型化、精密化、自动化、微型化。(2)研究开发新的注射成型技术。(3)设计新型注塑制品,扩大应用领域。,第二节 注射成型机 一 注射成型机的规格型号 二 注射成型机的分类 三 注射成型机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注射成型机 一、公称注射量及规格型号:1公称注射量:在对空注射情况下,注射螺杆(柱塞)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所能达到的最大注射量。(1)重量法:以PS为标准,以注射的重量表
3、示(克)。(2)容量法:以PS为标准,以注射的容量表示(cm3)。2 规格 30、60、125、250、500、1000、2000、3000、4000、8000、32000(cm3)等。3规格型号的表示:XS-ZY-x(500):表示公称注射量为500(x)cm3的螺杆式(y)塑料(s)注射(z)成型(x)机。,二、注射机的分类:1柱塞式注射机(图4-6-25)(1)主要构造:注射系统(柱塞、料筒、分流梭等)、锁模装置等。(电气控制、油路控制等)(2)特征:.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混合、塑化效果不良。(搅拌、剪切作用小)。.传热不良。(3)适用性:.适用于小型注射机。(60克以下).对热敏性塑
4、料,大、中型注射机不适用。原因:存料量多,一般为注射量的48倍,停留时间长。,图4-6-25 卧式柱塞式注塑机结构示意1-机座 2-电动机及油泵 3-注射油缸 4-加料调节装置 5-注射料筒柱塞6-加料筒柱塞 7-料斗 8-料筒 9-分流梭 10-定模板 11-模具 12-动模板13-锁模机构 14-锁模(副)油缸 15-喷嘴 16-加热器 17-油缸,图4-6-26 卧式螺杆注塑机结构示意1-机座 2-电动机及油泵 3-注射油缸 4-齿轮箱 5-齿轮传动电动机6-料斗 7-螺杆 8-加热器 9-料筒 10-喷嘴 11-定模板 12-模具 13-动模板14-锁模机构 15-锁模(副)油缸 16
5、-螺杆传动齿轮 17-螺杆花键槽 18-油箱,(1)主要构造:注射系统、锁模系统、模具。(2)特点:.螺杆塑化、注射合二为一,结构简化,制造方便,应用广泛。.混合均匀,传热、塑化良好,模塑质量高。(3)适用性:流动性差、热敏性塑料;大、中、小型制品均可。(流动性好、热稳定性塑料)根据外形还可以分为立式和卧式的。,2移动螺杆式注射机(图4-6-26),三、注射机的基本结构:1 注射系统:(1)主要作用:塑料的输送、混合、压实、熔融、塑化、注射和保压等。(2)主要部件:料斗、料筒、螺杆、柱塞、分流梭、喷嘴等。.柱塞:表面硬度高,坚实光滑金属杆。A 作用:将油压传递给熔体,注射入模腔,保压。B.理论
6、最大注射量:Q=sA。.分流梭:装在料筒前端形状如鱼雷体的金属部件。(图4-6-27)作用:A.使物料分流,料层变薄。B.缩短传热导程,提高热传导和塑化质量。C.减少了料筒壁处物料的分解。D.因流道横截面,剪切速率,摩擦热,使表观粘度g降低,有利于传热和注射。,图4-6-27 分流梭的结构示意,.喷嘴:A.作用:a.引导熔体从料筒进入模具。b.使物料进一步混合、塑化。(孔径小,剪切速率大)c调节料流速度。B分类:(图4-6-28),a.直通式:特点:颈短,不用单独加热;压力损失小;不易分解、滞料;补料易;剪切作用小,易流涎,射程近。适用性:粘度高、热敏性塑料,厚壁制品。,b.延伸式:特点:颈长
7、,需单独加热;压力损失较小;射程较远;补缩作用较大;有流涎现象。适用性:大、易分解塑料等。如ABS、PC、POM等。c自锁式:自锁作用:依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压合喷嘴体内的阀芯,以实现自锁。特点:自锁效果好,防止“流涎”;但结构复杂,压力损失大,射程近,补缩作用小。适用性:聚酰胺、PET等低粘度塑料。,b.延伸式:特点:颈长,需单独加热;压力损失较小;射程远;补缩作用大;有流涎现象,小孔径时,有利于克服流涎。适用性:大、易分解塑料。如ABS、PC、POM等。c自锁式:自锁作用:依靠弹簧的弹力作用压合喷嘴体内的阀芯,以实现自锁。特点:自锁效果好,防止“流涎”;但结构复杂,压力损失大,射程近,补缩作用
8、小。适用性:聚酰胺、PET等低粘度塑料。,图4-6-28 通用式喷嘴(a)延伸式喷嘴(b)和弹簧针阀式喷嘴(c)结构示意 1-喇叭口 2-电热圈 3-顶针 4-导杆 5-弹簧,2锁模系统:,(1).作用:锁合模具,开、闭模具,顶出制品。(2).锁模力:F=(0.40.7)PA(3).分类:(图4-6-29),.机械式,A优点: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B缺点:启动频繁,负荷大,噪音大,易磨损,行程短。C适用性:小型机械。,.液压式:特点:A.模板行程大,运行平稳、可靠,易紧急刹车。B易安装、调模。,.液压-机械式:由液压操作联杆或曲肘撑杆机构启动和闭合模具。A优点:a.有自身增力作用。(联
9、杆式曲肘)b.伸直时有自锁作用。B缺点:易机械磨损,调模麻烦。C适用性:多用于中、小型注射机。,图4-6-29 曲臂锁模机构闭模(a)和开模(b)工作原理示意图,3模具(图4-6-30):利用本身特定形状,使塑料成型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制品的工具。(1)主流道:连接喷嘴至分流道或浇口的通道。作用:引导熔体进入分流道或浇口。特点:多为圆锥形,直径向内扩大,呈26,便于赘物去除,为减少回头料,应尽量短。(2)分流道:多槽模中连接主流道与浇口的通道。要求:分布对称,等距,均称。,图4-6-30 典型注射模具结构图1-定位环 2-主流道衬套 3-定模底板 4-定模板 5-动模板 6-动模垫板7-模座
10、 8-顶出板 9-顶出底板 10-回程杆 11-顶出杆 12-导向柱 13-凸模14-凹模 15-冷却水通道,(3)冷料穴:主流道末端的空穴。作用:捕集喷嘴端部两次注射间的冷料。(防止分流道、浇口阻塞)(4)浇口:连接主流道(分流道)与型腔的通道。作用:.控制料流速度。.防止倒流。(截面小,冷凝快,早凝).提高料温,提高流动性。.便于制品脱离。,(5)型腔:构成制品几何形状的部分。凹模(阴模):构成制品外形的部分。凸模(阳模):构成制品内部形状的部分。分型面:分开模具,取出制品的平面。(6)排气口:常设在分型面上或模腔端部。一般深度为0.030.2mm,宽为6mm左右的浅槽。防止气体卷入熔体中
11、,而使制品产生气泡,甚至充模不满。,第三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塑工艺过程,一.准备阶段 二.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三.后处理过程 1.热处理 2.调湿处理,第三节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塑工艺过程 一、成型前的准备:1对原料性能的了解:(1)热性能:热扩散系数:=k/Cp(10-4,cm2/秒)衡量原料热传导难易的重要参数。式中:k为导热系数,Cp为恒压热容,为密度。Tg。Tf。Tm。Td:决定了成型温度范围,一般为Tf(Tm)Td。A保证物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流动性。B使物料不分解。,(2)流变性能:剪切速率、温度和压力等对熔体粘度的影响规律。A聚碳酸酯等,粘度对温度敏感。B聚乙烯等,粘度对剪切速率敏感。熔
12、体流动速率:要求MI较高,如PE、PP,MI一般应为2-9克/10分钟。,(3)压缩率:PA66 在100MPa时,4%;PS 在100MPa时,7%;PP 在100MPa时,8.5%。压缩率越大,制品收缩率越大,为防止凹陷和缩孔,相应要提高注射+保压压力。(4)其它工艺性能:吸湿性、细度和均匀度等。,2原料的预处理:(1)原料的干燥:对PC和PA等,一定要进行干燥,使吸水率分别小于0.03%和0.3%以下。否则,轻则制品表面出现银纹、斑纹和起泡,重则会分解,变色,使制品的表面和内在质量均降低。(2)着色:干法着色:(一般加助染剂,如白油)糊状着色剂着色。色粒着色。色母料着色。,(3)嵌件预热
13、:作用:减小塑料和金属间的温差,使塑料冷却收缩均匀,有利于热料补缩,防止产生过大的内应力。原因:因两者间热性能、收缩率差别大,嵌件附近易出现裂纹,强度。预热温度:A.镀锌和镀铬嵌件:110130C。B.无镀层嵌件:150C左右。,(4)脱模剂的选择:为使制品易从模具中脱出而敷于模具内的一种助剂。.硬脂酸锌:不适用于PA。.白油:对PA效果好,还可防止空隙。.硅油:虽效果好,但价格高,使用麻烦。二、注射过程 1注射工艺过程(图4-6-31):,图4-6-3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示意图,(1)合模:在锁模系统作用下,使动、静模严密闭合。(2)注射:在柱塞或螺杆的强力推动下,将汇集于料筒前端的熔体以很高
14、的速度注入到温度较低的模具中。(3)保压:模具中熔体冷却收缩时,继续保持施压状态的柱塞或螺杆,迫使浇口或喷嘴附近的熔体不断补充入模中(补缩),使模腔中塑料能形成形状完整而致密的制品。,(4)塑化:塑料在料筒中加热,由固体粒子转变为熔体,使物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5)冷却:从塑料熔体进入模腔起就在冷却定型。成型周期:按一定顺序循环的模塑作业中,由一个循环的某一特定点进至下一循环的同一点所用的时间。,2工艺过程的控制:(1)自动控制:以上几个步骤连续的按一定顺序循环,全由机械本身控制。(2)半自动:除开、闭模为手动外,其余均为自动控制。(3)手动:按下每个动作按钮,可使这一动作进行并完成。(4)点
15、动:手按即动,放开即停,用于调整、抢修、试车。,3塑料的塑化原理:(1)影响塑化质量的主要因素:.温度:使塑料得以形变、熔融和塑化的必要条件。.剪切作用:A.强化了混合和塑化过程。B.温度分布、物料组成、分子形态发生变化,均匀。C.摩擦热促进了塑料内部的塑化。(2)对塑化的总体要求:.充分塑化,达到规定的成型温度且均匀一致。.热分解物含量达到最小值。.提供足够的熔融塑料。,图4-6-32 温度分布对加热效应的影响,(3)加热效率E(图4-6-32),定义式:E=TTo/TwTo(4-6-16),从上式可见:T,有利于塑料的塑化。料筒长度,传热面积,受热时间,料层厚,T,E。At=VPtC/w(
16、4-6-17)VP为存料量,w为每次注射量,tC为注射周期。B=K/Cp(4-6-18)K为导热系数;Cp为热容,为密度。,.分流梭提供热量时的加热效率:E=f(t/2)(4-6-19).分流梭不提供热量时的加热效率:E=f t/(2)2(4-6-20).料筒对塑料的热传导方程。E=f t/(5-n2)2(4-6-21)n为量度分流梭对塑料提供热量效果大小的系数,1n2 An=1 分流梭不对塑料加热。图4-6-33 Bn=2 分流梭对塑料加热。图4-6-34,图4-6-33 热传导方程的图形,图4-6-34 料筒加热效率与 注射速度的关系1-聚苯乙烯 2-耐冲击聚苯乙烯3-低密度聚乙烯 4-高
17、密度聚乙烯,(4)塑化量:Q=225W/tc=225 Vp/t(4-6-22)(1英两/秒=225磅/小时)若考虑料筒与塑料接触面积A,受热体积V,E,则Q为:Q=225A 2/4Kr(5 n2)Vp=K A2/Vp(4-6-23)Q=225Vp/t t/Kr(5 n2)2 2=Vp2/(A/2)2=4 Vp 2/A2 对柱塞式注射机,A必V,则有效的办法是加分流梭。(5)螺杆式注射机的摩擦热温升:T=DN/Ch(4-6-24)这种剪切作用和温升,会使E。,4塑料熔体充模流动分析:这阶段包括充模、保压、倒流、冷却等,同时也伴随有温度和压力的变化。(1)注射过程中模腔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P0 压
18、力变化 Ps Po:模腔内最高压力 Pr Ps:浇口冻结时压力 Pr:残余压力 t0 t1 t2 t3 t4 温 A 温度变化 度 B A物料温度变化。B模具温度变化。,图4-6-35注射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时间,(2)充模过程:从螺杆(注塞)开始向前移动至模腔被充满为止。充模时间:从高聚物熔体进入模具起至模腔被充满为止的一段时间。(t0t1)一般为210秒钟。压力变化:熔体充模前,模内无压力,随充模进行直到充满模腔,压力增至最大Po。温度变化:随充模进行,物料和模具温度稍有升高。原因:由于高速流动,摩擦升热而引起。,充模流动分析:A熔体以层流规律流动。料流初进入模腔时,熔体前端呈圆弧形。
19、原因:模内两壁温度低,中心处粘度小,流动阻力小,流速大。,B模腔两壁充满后,逐渐由前端圆弧形过渡为直线形。原因:由于料流前端与空气接触,界面上熔体冷却,前端的弧形成为粘度较高的熔体膜,流速减小,直至过渡到所有点流速都基本相等。C作为熔体主流,前端呈直线形向前流动,直至充满模腔。,充模过程中的射流 A当浇口深度比制品厚度小的多时,如点浇口,容易出现熔体在模腔内的一股单独的连续射流。B射流使制品产生表面缺陷,质量降低。(充模不足等)C降低注射速度,提高熔体和模具温度,可防止射流。,(3)保压:自熔体充满模腔起至螺杆开始后退为止。保压时间:自熔体充满模腔起至螺杆开始后退为止的一段时间。t1t2,20
20、120秒,也有15分钟的。主要作用:A压实塑料。(提高密度,提高强度)。B使塑料紧密贴模,制品尺寸精确。C热料补缩。原因:温度,熔体冷却时产生收缩,易出现缩孔,凹陷等缺陷。在压力作用下,使熔体不断充模,进行补料。表面凹陷和内部缩孔等。,D防止熔体倒流。(模内压力高于外部压力时)分子取向:是形成分子取向的主要阶段。原因:由于保压期间熔体仍在流动,而温度不断降低,分子流动取向易被冻结。保压时间越长,分子取向程度越大。(浇口冻结除外),(4)倒流:自螺杆后退起,至浇口被冻结为止。(t2t3)压力变化:由Po降至PS。物料由模腔向外流动。该阶段分子取向程度小。(倒流波及的范围很小)倒流易使制品产生缩孔
21、、凹陷、收缩、尺寸不稳定。减小倒流的主要措施:A采用小浇口(点浇口)。对薄壁制品可以,厚制品则不宜,热料补缩差。B延长保压时间。(保证在保压时间内,使浇口冻结),(5)浇口冻结后冷却阶段:指浇口处塑料完全冻结至制品取出为止。t3t4,一般为30120秒。主要作用:使制品冷却定型,防止脱模时扭曲变形。压力变化:由 PS降至Pr,主要是由于冷却收缩所至。残余压力:模内压力与外界压力之差称为残余压力,常用Pr表示。APr0时,模内压力为正数,会造成脱模困难。原因:制品冷却收缩,必然对芯模有压力作用,因此脱模时制品易挂伤,变形。BPr=0时,内外压力平衡,脱模顺利,制品质量高。CPr0时,制品易偏离模
22、具,变形,表面出现裂纹等。,B,三、制品的后处理:1热处理:(1)热处理的原因 A.注射制品结构复杂,壁厚不均;B.成型时流动行为复杂,有不同的取向、结晶;C.制品各部分冷却不一致;D.制品中可能带有嵌件;F.塑化质量不均等。这些因素会使制品产生复杂内应力,轻者在使用和贮存中产生裂纹,重者在脱模时就发生破坏。,(2)主要作用(实质):使强迫冻结的分子链得到松弛,从而消除这部分内应力。提高制品结晶度,完善结晶结构;从而提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等,但伸长率。(3)处理方法:将制品放在一定温度的加热介质(热水、热油等)或热空气循环箱中静止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至室温。(4)热处理工艺条件(温度、时间等)
23、PC、PP、PS等常要进行热处理。(分子链刚性大,二次结晶程度大等),2.调湿处理:(1)主要作用:避免氧化变色。(放入热水中,隔绝氧)加快得到吸湿平衡,稳定制品尺寸。适量水分对PA等有增塑作用。可以改善柔性、韧性、拉伸强度等性能。(2)处理方法:将刚出模的热制品放入热水中放置一段时间。(3)调试处理的工艺条件(温度和时间)3其它:(1)机械加工;(2)修饰等。,第四节 注射模塑工艺条件的分析讨论 一.温度 1.料筒温度(喷嘴温度)2.模具温度 二.压力 1.预塑压力 2.注射压力 3.保压压力 三.时间(成型周期),第四节 注射模塑工艺条件的分析讨论 一、温度:(一)料筒温度:1料筒温度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型 工艺学 第四 塑料 注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2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