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精美.ppt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精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精美.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5 章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Microbial Nutrition and Growth,【目的要求】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及所需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微生物生长的概念,个体生长与群体生长的关系,微生物群体生长的衡量指标,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的群体生长规律和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重 点】营养类型、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培养基;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难 点】微生物对营养的吸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第 一 节微生物的营养Microbial Nutrition,一、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大量元素(ma
2、croelement):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铁。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锌、锰、钠、氯、钼、硒、钴、铜、钨、镍、硼。化学元素在细胞内存在形式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核酸和无机盐,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化学组成因微生物种类、菌龄、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分析方法等而有所不同。,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营养物质主要功用:供给微生物所需要碳源和氮源,参与细胞组成;构成酶的活性成分与物质运输系统;提供能量;有的营养物如维生素主要用于调节新陈代谢。据营养物质在细胞内生理作用,可概括为: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碳源(carbon source
3、),概念凡可被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功能提供合成细胞物质及代谢物的原料;为整个生理活动提供所需要能源。,种类:无机含碳化合物:如CO2和碳酸盐等。有机含碳化合物:糖与糖的衍生物、脂类、醇类、有机酸、烃类、芳香族化合物等。实验室内常用的碳源葡萄糖、蔗糖、淀粉、甘露醇、有机酸等发酵工业中用作碳源的原料传统种类:糖类、麸皮、各种米糠等代粮发酵:纤维素、石油、CO2和H2等,氮源(nitrogen source),概念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功能提供合成细胞中含氮物,如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代谢物等的原料;少数细菌可以铵盐、硝酸盐等氮源为能源。,种类空气中分子
4、态氮无机氮化合物:铵盐、硝酸盐、亚硝酸盐、氨等;有机氮化合物: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如胨、肽、氨基酸等)、尿素、牛肉膏、鱼粉、花生饼粉、黄豆饼粉、玉米浆等。实验室内常用的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黄豆饼粉等,能源(energy source),概念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或辐射能。微生物的能源谱,无机盐(Inorganic Salt),大量元素(生长所需浓度在10-310-4mol/L)P、S、K、Mg、Ca、Na、Fe 微量元素(生长所需浓度在10-610-8mol/L)Cu、Zn、Mn、Mo、Co生理功能,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概念微生物生长所必需、需
5、要量很小,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营养物质。广义的生长因子:维生素、碱基、卟啉及其衍生物、甾醇、胺类、C4-C6脂肪酸、需要量较大的氨基酸狭义的生长因子:维生素,生长因子的来源天然培养基酵母膏、牛肉浸出液、肝浸液、小牛血清、麦芽汁、玉米浆、蔬菜汁、麸皮、米糠等。组合培养基复合维生素溶液主要作用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合成细胞结构及组分的前体,二、微生物的营养类型,据对碳源的不同利用能力 自养型微生物(autotrophic bacteria)指利用简单的无机物作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能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的碳源在体内合成有机物,不需要外界供给有机含碳化合物。异养型微
6、生物(heterotrophic bacteria)需要利用有机物质碳作为营养和能源的微生物。,强调:划分异养、自养的标准不在于能否利用CO2,而在于是否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据微生物生命活动中能量来源不同光能营养型微生物 依靠光能进行生长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依靠化合物氧化释放的能量进行生长据微生物体内生物氧化过程中供氢体分无机营养型微生物有机营养型微生物,1、光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特点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以无机物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含有光合色素,可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ATP),供机体直接利用。典型代表蓝细菌、红硫细菌和绿硫细菌等少数微生物,2、光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特点不能以CO
7、2为主要碳源或唯一碳源;以有机物(如异丙醇)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典型代表红螺菌属中的一些细菌。,3、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特点以CO2或碳酸盐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利用无机物如氢气、硫化氢、Fe2+或亚硝酸盐等作为电子供体,使CO2还原成细胞物质。以无机物氧化释放的化学能为能源;典型代表硫化细菌、硝化细菌、氢细菌与铁细菌。,4、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特点以有机化合物为碳源;以有机物氧化产生的化学能为能源。根据利用有机物的特性可将其分为:腐生型(metatrophy)寄生型(paratrophy)兼性腐生型(facultive metatrophy)或兼性寄生型(facul
8、tive paratrophy),三、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1、单纯扩散(diffusion)被动输送:动力来自胞内外浓度差,方向可逆。特点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即单纯物理扩散,速度慢;不需要能量;非特异性(没有酶参与);营养物质本身在运输时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输送物质主要有水、O2、CO2、乙醇、某些氨基酸分子。,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动力来自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方向可逆。特点:扩散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要能量;运输有渗透酶参与,对被运输物质有高度立体专一性;营养物质本身在运输时分子结构上也不会发生变化。常见输送物质真核生物的普遍运输机制,原核生物
9、中少见。主要有氨基酸、单糖、维生素及无机盐等。,3、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在代谢能的推动下,通过膜上特殊载体蛋白逆养料浓度梯度吸收营养物质的过程。特点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有渗透酶参与,对被运输物质有高度立体专一性;需要能量;营养物质本身在运输时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主要运送物质无机离子(Na、K)、有机离子、一些糖类(乳糖、葡萄糖、蜜二糖等)、氨基酸等,4、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特点运输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有渗透酶参与,对被运输物质有高度立体专一性;需要能量。被转运物质性质发生改变。存在范围主要存在于厌氧和兼性厌氧型细菌中。葡萄糖、果糖等
10、单糖以及核苷与脂肪酸的运输均以此种方式进行。,基团移位模式图,四种运输营养物质方式的比较,四、培养基(culture medium),概念由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用的营养基质。特点具备微生物所需要六大营养要素,且比例适当。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积累代谢产物;分离微生物菌种;鉴定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细胞计数;菌种保藏;制备微生物制品,1、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培养基组分应符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目的明确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营养协调物理化学条件适宜条件适宜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原料及其来源经济节约,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根据微生物营养需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微生物类群、营养类型不同对
11、营养物质需求不同培养目的不同,原料选择和配比不同实验室常用的培养基有: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LB(Luria-Bertani)放线菌:高氏1号培养基真菌:查氏合成培养基、PDA(Potato-Dextrose-Agar)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合适营养物质浓度下微生物才能良好生长;培养基中各营养物质之间的浓度配比也直接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或)代谢产物的形成和积累。碳氮比指培养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摩尔数比值。例如谷氨酸生产中 C/N4/1时,菌体大量繁殖,谷氨酸积累少;C/N3/1 时,菌体生长受抑制,而谷氨酸大量增加。,物理化学条件适宜,pH各类微生物的最适生长p
12、H值各不相同;微生物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由于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形成与积累,会导致培养基的初始pH值发生改变。维持培养基pH值相对恒定常采用的方法内源调节:在培养基里加一些缓冲剂或不溶性的碳酸盐;调节培养基的碳氮比。外源调节:按实际需要不断向发酵液流加酸或碱液,内源调节主要有两种方法磷酸缓冲液:pH值从6.07.6之间,加入CaCO3作为“备用碱”,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微生物有一定的适应渗透压变化的能力,尤其会通过体内大分子贮藏物合成或分解的方式来适应大肠杆菌膨压:2atmG细菌:20atmG细菌:510atm水分活度(aw,water activity)表示微生物
13、可实际利用的游离水的含量。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普通细菌0.91、普通酵母菌0.88、普通霉菌0.80,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yential)度量某氧化还原系统中还原剂释放电子或氧化剂接受电子趋势的一种指标,其单位是V(伏)或mV(毫伏)。各种微生物对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的要求:好氧微生物:+0.3+0.4V,(在0.1V以上的环境中均能生长);厌氧微生物:只能在+0.1V以下生长兼性厌氧微生物:+0.1V以上呼吸、+0.1V以下发酵,影响氧化还原电位的因素氧分压pH实践中调节培养基氧化还原电位的方法在pH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增加通气量可提高培养基的氧分压,或加入氧化剂,从而增加值;培养基
14、中加入还原剂:巯基乙酸、抗坏血酸、硫化氢、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二硫苏糖醇等可降低值。,培养基的灭菌,高压蒸气灭菌一般培养基:103 KPa,121.3,15-30 min含糖培养基:54.9KPa,112.6,15-30 min过滤灭菌 间歇灭菌的应用,2、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根据营养成分来源分天然培养基(complex medium)牛肉膏、蛋白胨、玉米粉、血清、马铃薯、牛奶,实验室常用。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用于研究微生物形态、营养代谢、分类鉴定、菌种选育、遗传分析等,如高氏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半合成培养基(semi-synthetic medium)马铃薯蔗糖培
15、养基。,按物理状态分固体培养基(solid medium)天然固体培养基或加入凝固剂(琼脂、明胶、硅胶等),可供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等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um)只加琼脂0.20.3%。用于观察细菌运动,菌种保存,噬菌体分离纯化。液体培养基(liquid medium)广泛用于微生物的培养,生理代谢和遗传学的研究及工业发酵等。脱水培养基(dehydrated culture medium),按功能分基础培养基(minimum medium)营养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加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um)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
16、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在用于菌种筛选时,一般在培养基中加入额外的营养物,使某种微生物在其中生长比其它的生长迅速,逐渐淘汰其它微生物。“投其所好”。用来培养营养要求比较苛刻的异养型微生物。在加富培养基中生长的微生物并不是一纯种,而只是营养要求相同的一类微生物,用于菌种的筛选等。,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群中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可用于进行菌种筛选。“投其所好”“取其所抗”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
17、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的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的培养基。如EMB培养基(伊红美蓝平板培养基)用于检查饮水和乳品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第 二 节微生物的生长Microbial Growth,一、微生物生长及测定方法,1、微生物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群体生长群体生长个体生长个体繁殖研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意义可作为研究生理、生化、遗传等问题的重要指标;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治病、变质微生物的控制。,2、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血球计数板法,225mL无菌水加25g样品,1mL,1mL,1mL,试管中原始装9m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 营养 生长 精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1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