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细菌染色.ppt
《微生物学实验-细菌染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实验-细菌染色.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细菌染色技术,基础生物学实验(三),目的要求,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染色法。初步认识细菌的形态特征。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和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染色的染料,是一类苯环上带有发色基团和助色基团的有机化合物。染料通常都是盐,分酸性染料和碱性染料两大类。在微生物染色中,碱性染料较常用,如常用的美蓝(即亚甲蓝)、结晶紫、碱性紫复红、番红(即沙黄)、孔雀绿等都属于碱性染料。,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染色部分很容易与带负电荷细菌细胞结合使细菌染色。,微生物染色原理,材 料,菌种 染色剂仪器
2、或其他用具: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环香柏油酒精+乙醚擦镜纸生理盐水等。,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镜检,简单染色方法,干燥,革兰氏染色,菌种:参考菌:G+:Staphylococcus aureus,G-:Escherichia coli 仪器 显微镜;材料 载玻片,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染色缸等。染料 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路哥氏(Lugol)碘液,95%乙醇,0.5%番红染色液;,革蓝氏阳性和阴性菌细胞壁成分比较,成分 占细胞壁干重的%革蓝氏阳性菌 革蓝氏阴性菌肽聚糖 含量很高(50-90)含量很低(10)磷壁酸 含量较高(50)无类脂质 一般无(2)含量较高(20)蛋白质 无
3、 含量较高,革蓝氏染色的意义,细菌分类鉴定指导临床用药,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血清学实验和噬菌体分型氨基酸序列和蛋白质分析核酸碱基组成和序列分析,形态学特征,培养特征、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光泽等细胞形态:形状、大小、排列方式特殊结构:鞭毛、芽孢、孢子、荚膜等细胞内涵物染色反应:革蓝氏染色、抗酸性染色运动性,方法,涂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镜检,涂片,要用活跃生长期的幼培养物作革兰氏染色;注意练习无菌操作;在载玻片上滴半滴生理盐水;取菌不要贪多,接种环上肉眼可见菌苔痕迹即可;菌苔在生理盐水中涂片要均匀,局部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初染 将玻片置于玻片搁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生物学 实验 细菌 染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