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ppt
《微机原理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机原理与接口 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2,主要内容,5.1 概述,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5.3 只读存储器ROM,5.4 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5.5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3,5.1 概述,5.1.1 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5.1.2 存储器的分类5.1.3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5.1.4 存储器的组成结构,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4,5.1.1 存储系统的基本概念,存储器是一种接收、保存和取出信息(程序、数据、文件)的设备;一种具有记忆功能的部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CUP最重要的系统资源之一。CPU与存储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存
2、储器,CPU,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6,5.1.2 存储器的分类,按构成存储器的器件和存储介质分类按存储器存取方式分类按在微机系统中位置分类,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7,按存放信息原理不同,5.1.2 存储器的分类,按构成存储器的器件和存储介质分类:,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光电存储器、磁膜、磁泡和其它磁表面存储器以及光盘存储器等。,按存储器存取方式分类:,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又称读写存储器,指能够通过指令随机地、个别地对其中各个单元进行读/写操作的一类存储器。,在微机系统的在线运行过程中,只能
3、对其进行读操作,而不能进行写操作的一类存储器。,静态RAM动态RAM,掩膜ROM(M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编程ROM(EPROM),按工艺不同,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8,5.1.2 存储器的分类,按在微机系统中的位置分类:,主存储器(内存,Main Memory),辅助存储器(外存,External Memory),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执行的或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CPU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访问。一般是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通常装在主板上。存取速度快,但容量有限,其大小受地址总线位数的限制。,缓冲存储器(缓存,Cache Memory),用来存放不经常使用的程序和数据,CPU不能直接访
4、问它。属计算机的外部设备,是为弥补内存容量的不足而配置的,容量大,成本低,所存储信息既可以修改也可以长期保存,但存取速度慢。需要配置专门的驱动设备才能完成对它的访问,如硬盘、软盘驱动器等。,位于主存与CPU之间,其存取速度非常快,但存储容量更小,可用来解决存取速度与存储容量之间的矛盾,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9,5.1.2 存储器的分类,小结,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0,5.1.3 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存储器性能指标主要有:存储容量、存储速度、可靠性、功耗,存储容量:反映存储器可存储信息量的指标。以字数每个字的字长表示。如 某存储器存储容量为64K8位,即64K字节。
5、,存储速度:完成一次访问(读/写)存储器的时间。,可靠性:可靠性是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来衡量。,存取时间TA(Access Time)表示启动一次存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 所经历时间;存储周期TMC(Memory Cycle)两次独立的存储操作之间所需的 最小时间间隔。,功 耗:通常是指每个存储单元消耗功率的大小。,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1,微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层体系结构,简单的二层结构:内 存 外 存,微机系统中存储器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根本目的:协调速度、容量、成本三者之间的矛盾。,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2,完整的四层结构:寄存器 Cache 主存 辅存,cache-主存:解决高速度与
6、低成本的矛盾;主存-辅存:利用虚拟存储技术解决大容量与低成本的矛盾,只有主存(内存)占用CPU的地址空间!,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3,微机系统中分层的存储器结构,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4,5.1.4 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半导体存储器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存储体、地址选择电路、输入输出电路、控制电路,存储体:矩阵形式保存数据。地址选择器:接受CPU送来的地址信号并对它进行译码,选择与此地址码相对应的存储单元,以便对该单元进行读写操作。(1)单译码适用于小容量存储器(2)双译码分为行译码与列译码I/O电路:控制信息的读出与写入(包含对I/O信号的驱动及放大处理功能)。控制电路:片选信号用以实现芯片
7、的选择。读/写控制电路则用来控制对芯片的读/写操作。,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5,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5.2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Random Access Memory)意指随机存取存储器。其工作特点是:在微机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可以随机地对其中的各个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6,5.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RAM的六管基本存储单元,T1和T2组成双稳态触发器,用于保存数据。T3和T4为负载管。如A点为数据D,则B点为数据/D。,行选择线有效(高电 平)时,A、B处的数据信息通过门控管T5和T6送至C、D点。,列选
8、择线有效(高电 平)时,C、D处的数据信息通过门控管T7和T8送至芯片的数据引脚I/O。,集成度低,但速度快,价格高,常用做Cache。,列选择线,行选择线,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7,5.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典型存储器静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14,(1)外部结构 A0-A9:10根地址信号输入引脚。:读写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当为低电平时,使输入三态门导通,信息由数据总线通过输入数据控制电路写入被选中的存储单元;反之从所选中的存储单元读出信息送到数据总线。I/O1I/O4:4根数据输入输出信号引脚:低电平有效,通常接地址译码器的输出端。+5V:电源。GND:地。,地址
9、线数目A、数据线数目I/O与芯片容量(MN)直接相关:2114容量为:2104bit 即 1K4,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8,5.2.1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典型存储器静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14,(2)内部结构 存储矩阵:4096个存储电路(6464矩阵)地址译码器:输入为10根线,采用两级译码方式,其中6根用于行译码,4根用于列译码;I/O控制电路:分为输入数据控制电路和列IO电路,用于对信息的输入输出进行缓冲和控制;片选及读写控制电路:用于实现对芯片的选择及读写控制。,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19,5.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集成度高,但速度较慢,价格低,一
10、般用作主存,电容上存有电荷时,表示存储数据A为逻辑1;行选择线有效时,数据通过T1送至B处;列选择线有效时,数据通过T2送至芯片的数据引脚I/O;为防止电容C放电导致数据丢失,必须定时刷新;动态刷新时行选择线有效,列选择线无效(刷新逐行进行)。,刷新放大器,DRAM的单管基本存储单元,基本工作原理:依靠T1管栅极电容的充放电原理来保存信息。,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20,5.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典型存储器动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64A,(1)外部结构 A0A7:地址信号的输入引脚,用来分时接收CPU送来的8位行、列地址;:行地址选通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兼作芯片选
11、择信号。当为低电平时,表明芯片当前接收的是行地址;:列地址选通信号输入引脚,低电平有效,表明当前正在接收的是列地址(此时应保持为低电平);:写允许控制信号输入引脚,当其为低电平时,执行写操作;否则,执行读操作。DIN:数据输入引脚;DOUT:数据输出引脚;VDD:十5V电源引脚;Css:地;N/C:未用引脚。,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21,5.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典型存储器动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64A,(2)内部结构 存储体:64K1;地址锁存器:Intel 2164A采用双译码方式,其16位地址信息要分两次送入芯片内部,在芯片内部有一个能保存8位地址信息的地址锁存
12、器;数据输入缓冲器:用以暂存输入的数据;数据输出缓冲器:用以暂存要输出的数据;1/4I/O门电路:由行、列地址信号的最高位控制,能从相应的4个存储矩阵中选择一个进行输入输出操作;,第五章 半导体存储器 22,5.2.2 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典型存储器动态RAM存储器芯片Intel 2164A,(2)内部结构 行、列时钟缓冲器:用以协调行、列地址的选通信号;写允许时钟缓冲器:用以控制芯片的数据传送方向;128读出放大器:与4个128128存储阵列相对应,接收由行地址选通的4128个存储单元的信息,经放大后,再写回原存储单元,是实现刷新操作的重要部分;1/128行、列译码器:分别用来接收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第五 半导体 存储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1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