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CH.ppt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CH.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件CH.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以存储器为中心(五大部分)、二进制、存储程序原理 对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改进 CPU指令集、存储器子系统、输入/输出子系统计算机组织结构 Computer organization 总线与接口、CPU组织、存储器组织、输入/输出组织计算机互连结构 interconnection 1.总线:要素、组织、仲裁、带宽、时序 2.串行总线计算机工作原理,2.1.1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硬件组成五大部分: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核心和关键:存储器信息表示:二进制 计算机内部的控制
2、信息和数据信息均采用二进制表示,并存放在同一个存储器中。工作原理:存储程序/指令(控制)驱动 编制好的程序(包括指令和数据)预先经由输入设备输入并保存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开始工作后,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由控制器自动、高速地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2.1.2 对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改进,改进CPU指令集 指令功能、指令格式、寻址方式 存储器子系统 分层结构 输入/输出子系统 总线/接口+多种I/O方式改变改变串行执行模式,发展并行技术;改变控制驱动方式,发展数据驱动、需求驱动、模式驱动等其它驱动方式;,重点,1.CPU指令集,指令系统是某一类CPU所能识别和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每
3、种CPU都有它自己支持的指令集合(ARM、单片机、DSP等都有自己的指令集合),指令(Instruction)是CPU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例:MOV R0,#2,操作码助记符:与动作一一对应,操作码:由CPU设计人员定义,具有固定的写法和意义。操作数:可由编程人员采用不同方式给出。,;注释,指令举例,指令设计步骤,指令集结构(ISA,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体系结构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功能设计实际上就是确定软硬件的功能分配。考虑因素 速度、成本和灵活性实现方式 硬件、软件 优化策略 RISC、CISC实现内容 数据类型、指令功能、指令格式、寻址方式实现步骤
4、根据应用初拟出指令的分类和具体的指令;编写出针对该指令系统的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对多种算法程序进行模拟测试,确认指令系统的操作码和寻址方式的效能是否都比较高;用硬件实现高频使用的指令,软件实现低频使用指令。,2.存储器子系统,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采用分级体系结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协调速度、容量、成本三者之间的矛盾。,简单的二级结构:内 存 外 存,完整的四级结构:寄存器 Cache 主存 辅存,其中:cache-主存结构解决高速度与低成本的矛盾;主存-辅存结构利用虚拟存储器解决大容量与低成本的矛盾;,现代计算机中的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寄存器组特点:读写速度快但数量较少;其数量、长度以及使用方 法
5、会影响指令集的设计。组成:一组彼此独立的Reg,或小规模半导体存储器。RISC:设置较多Reg,并依靠编译器来使其使用最优化。Cache高速小容量(几十千到几兆字节);借助硬件管理对程序员透明;命中率与失效率;主(内)存编址方式:字节编址信息存放方式:大/小端(big/small endianness)系统辅(外)存信息以文件(file)的形式存放。虚拟存储技术,很像一个临时仓库,Cache技术和虚拟存储器技术,相同点:以存储器访问的局部性为基础;采用的调度策略类似;对用户都是透明的;,不同点:划分的信息块的长度不同;Cache技术由硬件实现,而虚拟存储器由OS的存储管理软件辅助硬件实现;,s
6、mall endianness,不同宽度数据的存储方式,按整数边界对齐存储可以保证访存指令的速度,按任意边界对齐存储可以保证存储空间的利用,3.输入/输出子系统,14/81,关键:设置接口电路,计算机与直接相联的外围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通常称为输入/输出(In/Out),而与远方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过程习惯上称为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15/81,CPU与外设两者的信号不兼容,在信号类型、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上都不一致。如:信号类型有机械的、物理的、电信号等,信号形式有脉冲、模拟量或数字量等;两者的工作速度不匹配,CPU速度高,外设速度低;若不通过接口,而由
7、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就会使CPU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数据传输方式不同,有并行、串行之分。它们不能与CPU直接相连,必须经过中间电路再与系统相连,这部分电路被称为I/O接口电路。,具体的接口设计方法将在第4章详细讲述,输入/输出数据传输控制方式,输入输出控制方式程序控制方式,无条件控制(同步控制)1.特点:要求外设数据变化缓慢,操作时间固定,可以被认为始终处于 就绪状态,如一组开关或LED显示管。2.优点:简单,CPU随时可无条件读/写数据。3.缺点:无法保证数据总是有效,适用面窄。条件控制(查询控制)1.特点:CPU主动、外设被动。执行I/O操作时C
8、PU总要先查询外设状态;若传输条件不满足时,CPU等待直到条件满足。2.优点:解决了CPU与外设之间的同步问题,可靠性高。3.缺点:CPU利用率低,低优先级外设可能无法及时得到服务。,程序控制方式举例,无条件控制,打印机,联络信号,数据信号,条件控制,Busy,输入输出控制方式中断控制方式,中断:是指CPU在执行正常程序时,为处理一些紧急发生的情况,暂时中止当前程序,转而对该紧急事件进行处理,并在处理完后返回正常程序的过程。,烧水的过程,方式1:查询 缺点:不停地往返于厨房和卧室,方式2:中断机制 优点:可以同时做多件事情或 处理紧急情况,在CPU正常运行程序时,由于内部或外部某个非预料事件的
9、发生,使CPU暂停正在运行的程序,而转去执行处理引起中断事件的程序(中断服务子程序),五.然后再返回被中断了的程序,继续执行。六.这个过程就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中断。,计算机中断的过程,main()int a,b,sum;a=123;b=456;sum=a+b;,产生一个打印机中断,中 断 原 理,中 断 系 统,计算机中断系统:计算机中实现中断功能的软、硬件的总称,一般包括CPU内部配置的中断机构、外设接口中设计的中断控制器及各类中断服务子程序。,中断系统相关概念,中断向量:中断向量即中断服务子程序的入口地址,也就是中断服务子程序的第一条指令在存储器中的存放地址。,中断系统相关概念,中断优先级:
10、在系统中多个中断源可能同时提出中断请求时,需要按中断的轻重缓急给每个中断源指定一个优先级别,这就是中断优先级。CPU按照中断优先权的高低顺序,依次响应。同级优先级问题,断点:是指CPU执行的现行程序被中断时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又称断点地址。,中断现场:是指CPU转去执行中断服务程序前的运行状态,包括CPU内部各寄存器、断点地址等。中断嵌套:若有更高级别的新中断源发出请求,且新中断源满足响应条件,则CPU中止当前的中断服务程序,转而响应高级中断。这种多级(重)中断的处理方式称为“嵌套”。,中 断 系 统,中断屏蔽:在某些情况下,CPU可能不对中断请求信号作出响应或处理,这就是中断屏蔽。中断屏蔽标
11、志系统在处理优先级别较高的中断请求时,不会理睬后来的级别较低的中断请求。,中断处理过程,中断检测 CPU内部硬件自动完成,指令结束时检测中断响应 CPU内部硬件自动完成,包括中断判优和中断索引 中断服务 CPU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并返回断点的过程。中断服务是根据用户自行编制的指令顺序完成各项操作的。,如:键盘上按键的执行过程,程序中断与子程序调用的区别,子程序的执行是程序员事先安排好的(由调用子程序的指令转入);中断服务子程序的执行一般由随机的中断事件引发。子程序的执行受到主程序或上层子程序的控制;中断服务子程序一般与被中断的现行程序无关。不存在同时调用多个子程序的情况,因此子程序不需要进行优先
12、级排队;而不同中断源则可能同时向CPU提出服务请求。,微处理器中的中断设置其实和人类活动相似,微处理器毕竟是一门人造科学。,DMA 控制方式,内存与外设间有大量数据交换时,采用中断方式,每传送一次数据,就必须经历中断处理的全部步骤,而且一般需要借助CPU内部的寄存器作为中介DMA方式:不用CPU的寄存器作传数中介,完成存储器和外设间的直接传数,CPU必须将系统总线的控制权让给DMAC,DMA 控制方式,DMA特点:数据不通过CPU,而由DMAC直接完成存储单元或IO端口之间的数据传送。,程序/中断控制方式:以CPU为控制中心。DMA控制方式:DMAC管理大部分的I/O事物,完成传送后DMAC主
13、动通知CPU。,DMA方式原理方框图,CPU,DMA控制器,存储器,IO外设,HLDA,HOLD,DB,AB&CB,PC机中的DMA,DMA的时候,CPU在干啥?,DMA操作的基本方法,周期挪用:挪用CPU不访问存储器的周期不影响或减慢CPU的操作 不易识别可被挪用的周期,硬件电路复杂,数据传送不连贯、不规则 周期扩展:在DMA请求后由硬件延长CPU的时钟周期CPU在加宽了的周期内不会进行下一步操作,正好用来进行DMA 降低CPU的处理速度 CPU停机: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DMA传送方式 迫使CPU让出总线控制权,整个DMA期间,CPU都一直处于空闲状态 会降低CPU的利用率,并可能影响到CPU
14、对中断的响应和DRAM刷新,I/O处理机,I/O处理机:采用专用计算机(通道Channel、外围处理机PPU)来负责I/O工作。智能终端、智能外设,2.2 计算机组成原理,Computer organization:主要关注体系结构中各操作单元的功能实现及互联。总线与接口总线bus、接口Interface、主设备Master、从设备Slave CPU组织 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控制器)数据单元data unit(数据通路data path)(运算器)存储器组织 存储介质(存储原理)+读写机制(存取方式)不同的组织形式可以改善主存的访问速度和吞吐量输入/输出组织 连接模式、控制方式,
15、简单并行总线结构,现代并行总线结构,S3C2440原理图-总线说明,控制单元(控制器)指令译码逻辑时序控制部件:指令周期、工作周期、时钟周期(工作脉冲)数据通道(运算器)组成:ALU+寄存器+内部总线功能:基本的二进制算术、逻辑及移位运算;根据运算结果设置状态标志(进/借位、溢出等);特性:数据通路宽度:即字长(P42),CPU单次传送和处理数据的能力。数据通路周期:ALU运算并将保存结果的过程。,2.2.2 CPU组织,1.CPU内的时序控制部件,时序控制部件:脉冲源+分频逻辑,用以产生各种系统所需的、满足时序要求的控制信号。时钟周期 系统中最小的基本时间分段指令周期 读取并执行一条指令所需
16、的时间工作周期 指令周期中的不同工作阶段,考虑了中断的指令周期状态图,CPU中的多级时序,三星ARM7处理器外部时钟电路,系统时钟采用外接10MHz和32.768 kHz的晶体振荡器同时工作。其中,10MHz晶体振荡器经ARM内部PLL倍频转换为66MHz,32.768 kHz晶体振荡器为ARM的RTC(实时时钟)计时。,2.CPU内典型的数据通路,ALU的实现:(1)由基本门电路实现全加器;(2)由n位全加器构成n位并行加法器(3)以加法器为核心,通过扩展输入选择逻辑实现其它基本算术和逻辑运算;,CPU内的微观结构-core i7,2.2.3 不同的存储原理,静态SRAM,动态DRAM,存取
17、速度快,但集成度低,一般用于大型计算机或高速微机的Cache;,速度较快,集成度较低,一般用于对速度要求高、而容量不大的场合(Cache)。,集成度较高但存取速度较低,一般用于需较大容量的场合(主存)。,不同的存取方式,一、数据传送方式 并行存储器(Parallel Memory)串行存储器(Serial Memory)二、数据存取顺序 随机存取(直接存取)可按地址随机访问;访问时间与地址无关;顺序存取 先进先出(FIFO)的存储原则 队列(queue)堆栈存储(图例P45)先进后出(FILO)/后进先出(LIFO);向下生成和向上生成;栈顶、堆栈指针SP;,举例FIFO存储器,美国IDT公司
18、,举例FIFO存储器,IDT7202原理图,主存组织形式1:并行存储器,四体交叉存储器,主存组织形式2:双端口存储器,主存组织形式3:相联(联想)存储器,是一种不根据地址而是根据存储内容来进行存取的存储器;写入信息时按顺序写入,不需要地址。,在计算机系统中,相联存储器主要用于虚拟存储器中存放分段表、页表和快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中,相联存储器作为存放cache的行地址之用。这是因为,在这两种应用中,都需要快速查找。,2.2.4 连接模式与控制模式,输入/输出组织通常可以采用程序、中断、DMA等控制方式来完成总线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输。,55/81,CPU与外设两者的信号不兼容,在信号类型
19、、功能定义、逻辑定义和时序关系上都不一致。如:信号类型有机械的、物理的、电信号等,信号形式有脉冲、模拟量或数字量等;两者的工作速度不匹配,CPU速度高,外设速度低;若不通过接口,而由CPU直接对外设的操作实施控制,就会使CPU处于穷于应付与外设打交道之中,大大降低CPU的效率;数据传输方式不同,有并行、串行之分。它们不能与CPU直接相连,必须经过中间电路再与系统相连,这部分电路被称为I/O接口电路。,具体的接口设计方法将在第4章详细讲述,I/O接口的硬件组成与结构,数据缓冲/锁存器,状态寄存器,控制寄存器,总线驱动,地址译码,控制逻辑,接CPU一侧,接外设一侧,有关端口(PORT)的概念,外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机 原理 接口 技术 课件 CH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