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第二版修编介绍.ppt
《建筑环境学第二版修编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环境学第二版修编介绍.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建筑环境学(第二版)修编介绍,朱颖心2006年5月,2,修编要点,各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展,反应了广大教师对本课程认识的逐渐深入 一些概念和术语也得到进一步的明确 一些章节结构做了改动增加了思考题和主要术语中英对照 字数从25万字增加到50万字,3,章节调整,第一版绪论建筑外环境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 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光环境建筑声环境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第二版绪论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工业建筑的室内环境要求,4,原第三章调整为2章的原因,“建筑环境中的空气环境”分别含有室内空气品质与通风与
2、气流两个部分通风与气流不仅与室内空气品质有关,而且与室内热湿环境有关,所以应独立成章。,5,第一章 绪论内容予以充实,介绍建筑的起源与发展历史,指出建筑是人类需要创造要求的环境的产物,也是推动人类古老文明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以此为主线引导读者的视角介绍了人类对建筑环境的认识发展过程,以及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介绍了本课程在学科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本课程的三个任务,给出学习内容,6,第二章 建筑外环境篇幅增加了一倍,第一版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 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 室外气候我国气候分区特点,第二版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室外气候城市微气候我国气候分区特点,7,建筑外环境第一、第二节,重点强
3、调了太阳辐射的光谱能量特性对容易引起歧义的术语做了修订,如“大气质量”“大气层质量”重新选择了更合适、信息更准确全面的图,如图2-4、图2-6增加了一些后面需要用到的概念,如“云量”“日照的作用与效果”部分搬到“城市微气候”中了,8,第三节 室外气候,比第一版增加的内容大气压力风与大气边界层(原为“风”)风的成因与地球热平衡大气边界层与风速梯度计算蒲福风力等级逆温层有效天空温度(原含在“温度”中)地温原“城市气候”搬到“第四节 城市微气候”,9,第四节 城市微气候,风场侧重概念,介绍了研究的方法以建筑群为尺度,而不是大气边界层的尺度城市热岛概念、成因城市热岛与逆温层的关系热岛强度计算的CTTC
4、模型日照与建筑物的配置,10,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节没有变,第一节增加不同类型玻璃材料的透射与热工性能介绍以及原理第二节重点修订部分对围护结构的传热分为非透光围护结构透光围护结构指出室内有无辐射源,对外围护结构的实际传热有影响明确了“通过围护结构得热”的定义:室内其他表面与室温一致(原为与被考察表面一致),室内无其他辐射热源。以后所有关于得热的表达式都随之改变。指出“通过围护结构得热”这样一个概念提出的原因:为了把单片墙的作用独立摘出来考虑,11,第三章 建筑热湿环境节没有变,透光围护结构重点增加部分介绍透光围护结构的类型透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范围,low-e涂层影响总传热系数的原理标准玻璃太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环境学 第二 版修编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