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ppt
《建筑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ppt(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工程管理系,一 概论,1.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在建设活动中,以法律准绳约束自我行为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2.学时安排 总学时32学时3.成绩评定 平时(30)考试(70),3,第一章 建设工程法律制度,1.1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2 建设工程法律裁决,4,1.宪法全国人大制定、效力最高2.法律3.行政法规国务院 低于宪法和法律,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一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仅次于宪法,法的纵向结构效力等级,民法通则、合同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建筑法、招投标法、安全生产法、仲裁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5,4.地方性法规本辖区内有效低于法律、行
2、政法规5.行政规章低于法律、行政法规,省级人大、人大常委会,市级人大、人大常委会(省会城市、国务院批准),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发改委、建设部等 本行业有效,地方政府规章省政府、市政府(限制)本行政区有效,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修正)、浙江省招投标条例浙江省人大,6,6.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适用补充效力判案体现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7.国际条约建筑业安全卫生条约8.民族自治条例 特别行政区法律特事特办、法的变通。本地区内适用,7,法律冲突的裁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地方政府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之间依地方性法规同一机关、新旧之间制定机关裁决部门规章之间及与地方政府
3、规章之间国务院裁决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国务院裁决适用地方性法规生效适用部门规章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法律效力等级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关键,下述法律效力排序正确的是()。A国际条约宪法行政法规司法解释B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C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D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标准答案:d,8,9,第二章 法律法规基础:民法(1987),掌握民事法律关系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掌握代理制度掌握财产权制度掌握诉讼时效制度,10,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1 我国民法调整的对象,11,一、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平等主体之
4、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1)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平等。(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3)等价有偿。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包括:(1)财产所有关系(2)财产流转关系,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相邻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12,二、民法调整人身关系 所谓人身关系,是指没有财产内容但有人身属性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人格和身份产生的,体现的是人们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利益,它包括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类。所谓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所谓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包括亲属、监护等关系,这些关系表现为民事法律关系则为身份权关系。,13,案例分析,案例1.甲
5、乡人民政府为建造办公大楼,向该乡乙工商银行贷款300万元,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到期未能清偿,于是乙银行以甲乡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例2.某甲夜间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因事先饮酒过量,精神恍惚,汽车失去控制,将相向而行的路人乙撞死。分析上述两则案例中所述社会关系是否属于民事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并说明理由。,14,参考答案,案例1中甲乡政府虽然处于管理阶层,但是其向乙银行贷款属于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二者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有偿财产流转关系,必须符合民法等价有偿的原则,具备民法调整财产关系的特征,所以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应该由民法调整。,15,案
6、例2中的法律关系分为三层:第一,乙被撞死,乙的近亲属得以甲侵犯乙的生命权为由主张损害赔偿,此时系民事案件,由民法调整。第二,甲违章驾车致乙死亡,甲构成交通肇事罪,得按照刑法相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时由刑法调整。第三,甲酒后驾车,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得处以相应行政处罚,此时由行政法调整。,16,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 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原则 遵守法律、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公序良俗原则),2 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17,案例分析,雇工合同“工伤概不负责”问题:天津市塘沽区张学珍、徐广秋开办新村青年服务站,于1985年6月招雇张国胜(男,21岁)为临时工,招工
7、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次年11月17日,该站在天津碱厂拆除旧厂房时,因房梁折落,造成张国胜左踝关节挫伤,引起局部组织感染坏死,导致因脓毒性败血症而死亡。张国胜生前为治伤用去医疗费14 151.15元。为此,张国胜的父母张连起、焦容兰向雇主张学珍等索赔,张等则以“工伤概不负责”为由拒绝承担民事责任。张连起、焦容兰遂向法院起诉。,18,分析该案中的做法是否符合民法的基本原则?并说明理由。,19,参考答案,该案中“工伤概不负责”条款违反了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也违反了公序良俗原则,是无效的。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张学珍、徐广秋身为
8、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他们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这种行为既不符合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也严重违反了民法通则第7条所规定的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即学理上所说的“公序良俗”原则应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20,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社会关系法律关系以权利、义务为内容,法律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人身关系,财产关系,3掌握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21,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发生各种类型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即民法规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民法的基本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整个民法逻辑体系展开与构建的基础。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
9、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22,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 根据民法调整对象的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可以区分为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财产法律关系是指因财产的所有和财产的流转所形成的、满足民事主体财产利益需要的民事法律关系。人身法律关系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为满足民事主体的人身利益所形成的民事法律关系。,23,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 根据权利的实现方式,可以把财产法律关系区分为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物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可以直接支配物,不需要义务人实施某种积极行为予以配合即
10、 可行使并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显然,它是一种绝对的民事法律关系。债权关系,是指权利人必须由义务人的一定行为相配合,才能行使和实现其权利的民事法律关系。义务人的一定行为通常是积极的行为,所以债权关系属于相对法律关系。,24,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民事法律关系内容,法人,自然人,表现为财的客体,表现为物的客体,表现为行为的客体,非物质财富的客体,权利,义务,企业法人,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定范围内有权进行各种活动,法律关系主体必须按法律规定或约定承担应负的责任,非企业法人,中国公民,无国籍人,外国公民,其它组织,25,(一)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11、民事权利能力资格民事行为能力能力(法律)1、自然人公民、无国籍人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26,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成年人,未成年人16周岁、自己养活自己,未成年人10周岁,精神病人(不能辩认自己行为),10周岁未成年人18周岁,精神病人(不能完全辩别自己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可以进行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适应的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27,2、法人组织法人四条件依法成立必要财产、经费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种类企业法人
12、非企业法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包括: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法人的成立止于法人的撤销。,28,法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法人独立地以自己的财产承担责任。法人的责任为有限责任,即法人对外承担的债务仅以自己所有或经营管理的全部财产为限,即使其财产不足以偿还债务,其债务也不得转移于法人的成员和其他人或组织。如果法人的独立财产是由其成员出资组成的,则其成员仅以其出资为限承担法人的对外债务。,29,3、非法人组织(其他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成立并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但不具备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资格的组织。,其他组织
13、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4)经民政部门批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6)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7)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8)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9)符合本条规定的其他组织。,(供参考),30,(二)法律关系的客体财;物;行为;智力成果财:资金、有价证券物:客观存在的实体行为:义务人完成的结果智力成果非物质财富(精神产品)通过大脑记载下来
14、并加以流传的思维成果,比如技术、工艺流程。,物化产品:建设工程,非物化过程:员工培训,31,(三)法律关系的内容内容: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权利:民事义务民事权利、义务,法定(抚养、劳动保护),约定(合同),相辅相成,32,(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 民事法律事实,是民法的基本概念,指民法认可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法律事实出现时,产生如下法律后果:第一,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第二,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第三,引起民事法律关系消灭,使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4 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33,(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根据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法
15、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事件,是指与当事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有意识的活动。,34,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如某单位与其他单位签订了合同,主体双方就产生了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此时,受民事法律规范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即告产生。,三、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变更,35,民事法律关系的变更,主体变更,客体变更,内容变更,法律关系主体数目增多或减少,也可以是主体改变。在合同中,客体不变,相应权利义务也不变,此时主体改变也称为合同转让。,法律关系中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发生变化。客体变更可以是其范围
16、变更,也可以是其性质变更。,法律关系中具体权利义务的增加或减少。,36,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复存在,彼此丧失了约束力。,四、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37,民事法律关系的终止,自然终止,协议终止,违约终止,某类民事法律关系所规范的权利义务顺利得到履行,取得了各自的利益,从而使该法律关系达到完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协商解除某类工程建设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义务,致使该法律关系归于终止。或者约定终止条件,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违约,或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某类法律关系规范的权利不能实现。,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规范调整的以()为内容的社会关系。A解决民事纠纷B人身关系C权利义
17、务D财产关系标准答案:c,38,39,民事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包括()。A财B物C行为D智力成果E法人标准答案:a,b,c,d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中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和参与者,包括()。A代理人B被代理人C自然人D其他组织E法人标准答案:c,d,e,40,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形式合法,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能够参加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通过自己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负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法律行为主体
18、只有取得了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以后作出的民事行为法律才能认可,行为人表现于外部的表示与其内在的真实意志相一致,表现为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也就是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要式民事法律行为,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才为合法,当事人在法律允许范围选择口头形式、书面形式或其他形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皆为合法,五、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41,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包括()。A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C行为内容合法D经过行政机关批准E行为形式合法标准答案:a,b,c,e,42,案例分析,甲承包本村水库,用
19、来养殖大量鱼苗,一年夏天,连降暴雨,甲承包的水库蓄洪功能有限,最终被水冲垮。甲水库中放养长大的成鱼全部顺水而下,流入下流乙承包的邻村水库中,当时乙承包水库中的成鱼已经全部捕捞出售,此时该水库中只有乙刚刚放养的部分鱼苗。甲于是要求乙返还自己水库中流入乙水库中的全部成鱼,乙认为该部分成鱼是自己流入其承包的水库中的,自己没有做任何违法侵权之事,拒绝返还。为此双方发生纠纷,经两村干部调解不成,甲将乙诉至该县人民法院。你认为本案应该如何处理?为什么?,43,根据客观现象是否与人的意志有关,民事法律事实可以分为事件和行为。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行为是指当事人的有意识的社会
20、活动。在本案例中,因为连降暴雨,甲承包水库中的成鱼流入乙承包的水库中,产生了乙的受益行为,对甲而言这是与其自身行为无关的他方当事人行为,这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该事件与民法通则第92条(不当得利的规定)结合产生民事法律关系,引起甲、乙之间财产关系的变化,构成民法上的不当得利之债。因此,乙应该返还甲因此受到的损失。,44,5 掌握代理制度,代理关系涉及三方当事人,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被代理人,代理人,第三人,一、代理的概念,45,代理种类代理权的取得,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根据被代理人的委托而产生的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法律法规 相关 知识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