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第一章绪论.ppt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第一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第一章绪论.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概述,一、建筑物的安全隐患,1.设计存在先天不足(1)未执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2)内部装修大量采用可燃物(3)耐火设计不符合要求(4)无防排烟系统或形同虚设2.审核把关难3.建筑施工质量存在问题4.单位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二、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发展历程,1.1979年公安部下发77号文件,揭开了我国安全技术防范事业的序幕。2.20世纪80年代初成立全国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管理委员会。3.80年代中期,成立了公安部安全技术防范工作领导小组。4.80年代末期,分别组建了全国安防标准化机构和安全部的质检中心。5.2000年,公安部和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了安全技术防范
2、产品管理办法。6.1992年,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成立。7.经行业协会领导的积极协调、组织、协会与寰岛集团所属的华夏公司合作,组建了中国安全防范行业网。,三、建筑智能安全系统的构成,1.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1)安全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自然属性的安全;二是有明显人为属性的安全。(2)对人类安全的威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威胁、社会人文属性(或社会属性)的安全威胁、上述两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对安全的威胁。,因此安全防范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
3、坏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体防护、医疗救助、防煤气泄漏等诸多内容,即综合性安全威胁(Safety/Security)。,2.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 人防、物防、技防 人力防范:指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等),主要有保安站岗、人员巡更、报警按钮、有线和无线内部通信等。实体防范:指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系统等),主要是实体的防护,如周界的栅栏、围墙、入口门栏等。,技术防范:指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
4、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是指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即是以各种现代科学技术、运用技防产品、实施技防工程为手段,以各种技术设备、集成系统和网络来构成安全保证的屏障。,3.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要素 探测、延迟、反应 探测(Detection)是指感知显性和隐性风险事件的发生并发出报警。延迟(Delay)是指延长和推延风险事件发生的进程。反应(Response)是指组织力量为制止风险事件的发生所采取的快速行动。,在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中,要实现防范的最终目的,都要围绕探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智能 安全 系统 第一章 绪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