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学习心得.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学习汇报,一、学习基本情况介绍,2007年1月10日11日,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主要起草人张永钧就本规范的编制依据、作用、修订情况,进行了两天的讲解。讲解的主要内容有:与本规范的91版相比,增加的地基处理方法与本规范的91版相比,取消的地基处理方法主要条文解释及工程实例,二、与91版相比,增加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种:强夯置换法 此方法对大面积软弱地基处理效果不明显,此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在夯坑里加碎石,之后再夯。第二种: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法 本方法在北京市和北京周围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经CFG处理后的地基,最高的为地上35
2、层、地下3层的住宅。,第三种:夯实水泥土桩法 此法是先用洛阳铲或其他机械钻孔设备钻约67m深的孔,将挖出的土过筛,与干水泥拌到一起,再将孔用此拌合好的土回填夯实。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再就是挖土时就能确认桩端持力层,直观确定持力层质量。本法环保、无振动、无污染;设备简单。但此法只能用于中小工程中。,第四种:石灰桩法 本方法的理论依据为石灰膨胀挤实土,石灰遇水升温加固土,理论依据很好。此法在研究初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在石灰桩中间部分形成软体,无承载力。现在解决的办法是:石灰中加拌料,捣实。第五种:水泥土搅拌法(干法)本法作用机理好,90年代初开始发展很快。本法设备简单,施工人员不多,价格不高。但
3、缺点是水泥用量不好控制,搅拌不均匀。规范解决了这个问题,强调了对设备的检验要求。第六种:柱锤冲扩桩法 本法适用于浅层处理,尤其有利于城市的改造。,三、与91版相比,取消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种:托换法 本法多用于既有建筑加固,另编入既有建筑加固技术处理规范中,故本规范取消了此法。第二种:重锤夯实法,四、规范具体内容讲解,(一)基本规定起草人反复强调,基本规定这一章是本规范的核心,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1.第条第1款规定的目的:没有资料时,不能盲目设计。第条第2款规定的目的:先要明白为什么天然地基不行,针对具体问题采取相应方法;处理后的指标要合理。第条第3款规定的目的是:一定要去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4、和当地的经验。,关于第条第3款,讲解人列举了一个具体事例:50年代由原苏联援建的上海展览馆,苏联专家设计时采用箱形基础(46x46m)建筑物中部高106m,上海技术人员提出用桩基,但未被采纳。1960年,中央大厅沉降1.6m,把周围裙房拉裂。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苏联软土很少,只有列宁格勒存在软土地基,但比上海要好得多,他们没有预料到沉降如此严重。张永钧由此例提醒大家,设计者不管水平多高,也要与当地情况相结合。,2.第条向设计者表达的含义是:首先要考虑上部结构的情况,因为地基基础的很多计算是假定的,计算不会很准确,主要要靠构造措施来保证。关于此条有两个具体事例,(1)一六层住宅,土质较软,长
5、高比2.34,按纯柔计算,中间沉降52cm,两端沉降26cm,建成后进行沉降观测,稳定后的结果为中间50.6cm,两端45.6cm,没有一条裂缝,效果很好。但计算产生误差的原因:因住宅墙布置较多,刚度大,荷载不断重分配,使得沉降较均匀。(2)天津新港一两层办公楼,长高比7.6,建成后两端出现大量裂缝,沉降差 达19cm,原因即为刚度太差。,3.第条第1款规定的目的:对地基处理方案不要忙于下结论,要综合分析。关于本款的具体事例:(1)东北一重工业工厂,有8m新近填土,自重固结尚未完成,原设计用灌注桩,但因地基土固结产生的负摩阻力很大,经计算需要的桩长和桩的数量都很多。后经过研究,决定先对新填土进
6、行强夯,消除负摩阻力,再按灌注桩设计,桩数量和桩长度均减少很多,节省了大量投资。(2)珠海机场,下部为淤泥质土,上层为液化土和粉细砂,原先曾单独考虑过多种方案,要么造价太高,要么处理效果不理想,最终被否定。后采用堆载预压,待固结完成后再进行强夯,效果很好。(3)澳门机场,更是采用了4种地基处理方法相结合:下部采用清淤换沙,上部采用塑料排水板超载预压,振冲法振密,表面振动碾压,很成功,被评为国际先进。,4.第条第3款的规定,对比较重要的地基基础处理,是一个重要步骤,不可轻视.5.关于第条,主讲人强调了下列内容: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破坏机理不同,复合体分两类:一类是以水泥为复合体,桩体起主导作用;另
7、一类如碎石桩,主要取决于桩周土的约束力,再有预压法等,指在一定范围内有效。6.关于第条,主讲人反复强调要特别注意不均匀沉降和稳定性问题。首先,制定规范的主要依据是很基础的资料,进入规范的处理方法有两条:一是被行业公认,二是有足够可靠的沉降观测资料。另外,沉降量的大小也是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使设计的重要资料。,(二)换填垫层法1.这是一个量大面广的地基处理方法。但需要特别注意,变形计算不满足时,不能用此法。2.关于“换填垫层的厚度不宜小于0.5m,也不宜大于3.0m”这一条,不大于3.0m主要是经济因素,(1)太厚容易遇到地下水,(2)越厚开挖面积越大,(3)越厚,土方量越大。3.对于条,压实标
8、准设计一定要坚持不要放松标准,否则质量难以保证。4.关于“4.3”一节,图纸上要写明有关做法,否则,施工单位无法保证。5.规范条,设计要写明。,6.“换填垫层法”举例:上海机械工程学院动力馆,上层为杂填土,下层为4m厚软弱土层,建筑物3层。原打算挖掉4m厚的软土层,但工作量太大,不能采用,后拟采用混凝土短桩,也因为造价高而放弃。最后决定采用换填垫层法。采用砂垫层,砂垫层厚度:中间部位基础下砂垫层换填厚度为1500mm,两端基础下砂垫层换填厚度900mm,按规范方法计算和有关构造要求施工,处理后效果很好,至今没发现问题。,(三)预压法1.预压法分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两种。预压法是处理大面积软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地基 处理 技术规范 学习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0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