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第六章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ppt
《建筑力学第六章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第六章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ppt(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内容提要超静定结构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型式。本章介绍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方法;重点介绍计算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常用方法,即力法、位移法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最后分析总结超静定结构的特性。,6.1 概述,6.2 力法,6.3 位移法,6.4 力矩分配法,本章内容,6.1 概述,6.1.1 超静定结构的概念,超静定结构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类结构,为了全面认识超静定结构,我们把它与静定结构作一比较。,图(a)所示的刚架是一个静定结构,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都可以由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确定。图(b)所示的刚架是一个超静定结构,有四个反力,却
2、只能列出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它的支座反力和各截面的内力不能完全由静力平衡条件唯一确定。,(a),(b),再从几何组成方面来分析,图(a)所示刚架和图(b)所示刚架都是几何不变的。若从图(a)所示的刚架中去掉支杆B,其就变成了几何可变体系。而从图(b)所示刚架中去掉支杆B,则其仍是几何不变的,从几何组成上看支杆B是多余约束,所以,该体系有一个多余约束,是一次超静定结构。,(a),(b),综上所述,存在多余约束,单靠静力平衡方程不能确定所有支座反力和内力,这就是超静定结构与静定结构的根本区别。,6.1.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超静定次数就是结构的多余约束的个数,也就是多余未知力的个数。所以,确定结构
3、的超静定次数的方法,就是把原结构中的多余约束去掉,使之变成静定结构,所去掉的多余约束的个数即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通常情况下,从超静定结构中去掉多余约束的方式有如下几种:1.切断体系内部的一根链杆或去掉支座处的一根支杆,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如图所示。,X1,(a),(b),2.去掉一个铰支座或一个单铰,相当于去掉两个约束,如图所示。,(a),(b),3.去掉一个固定支座或切断一根梁式杆,相当于去掉三个约束,如图所示。,(a),(b),c,4.将一刚结点改为单铰联结或将一个固定支座改为铰支座,相当于去掉一个约束,如图所示。,X1,(a),(b),(c),6.2 力法,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是以静定
4、结构为计算对象,把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根据变形协调条件建立力法方程,从而把计算超静定结构多余未知力的问题转化为计算静定结构的问题。,6.2.1 力法的基本原理,下面通过对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分析,阐述力法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一端固定、另一端铰支的梁,该梁有一个多余约束,是一次超静定结构。,如果把支 杆B作为多余约束去掉,并代之以多余未知力X1,则原结构就转化为图(b)所示的静定梁。它承受着与图(a)所示原结构相同的荷载和多余未知力。我们把这种去掉多余约束用多余未知力来代替后的静定结构称为按力法计算的基本结构。,(b)基本结构,只要能够求出多余未知力X1,原结构的计算问题就转变为静定的基本结构
5、在荷载q及多余未知力X1共同作用下的静定结构计算问题了。我们把多余未知力称为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b)基本结构,在图(b)所示的基本结构上,多余未知力X1是代替原结构支座B的作用。因此,基本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应与原结构完全相同。设基本结构在B点沿X1方向上的位移为1。由于在原结构图(a)中,支座B处的竖向位移等于零。所以,在基本结构图(b)中,B点由荷载q与多余未知力X1共同作用下在X1方向上的位移1也应该为零,即 1=0,上式称为基本结构应满足的原结构的位移条件,设1F图(c)和11图(d)分别表示荷载q与多余末知力X1单独作用于基本结构上时,引起的B点沿X1方向上的位移。由叠加原理,有
6、1=11+1F=0,=,+,(c),(d),(b)基本结构,由于X1是末知力,若以11表示X11单独作用于基本结构时引起的B点沿X1方向上的位移,即11=11 X1,则 11 X1+1F=0上式称为力法方程,而11称为方程的系数,1F称为方程的自由项。,因为11和1F均为已知力作于静定结构时,引起的B点沿X1方向上的位移,所以由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可以求得。因此解力法方程可求出多余未知力X1。,为了具体计算位移11和1F,可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荷载q和X11单独作用下的MF图和 图图(a,b),然后用图乘法计算。,(a)MF 图,(a)MF 图,由于MF 图和 图分别是基本结构在X11和荷载q
7、作用下的弯矩图,同时 图又可理解成为求B点的竖向位移而绘制的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所以,可用图 乘 图,即 图自乘,则有,同理可用 图乘MF图计算1F,将11和1F代入力法方程,可解得多余未知力X1。,所得末知力X1为正号,表示反力X1的方向与所设的方向相同。,(a)MF 图,多余未知力X1求出后,将已求得的多余力X1与荷载q共同作用在基本结构上,就可以按求解静定结构的方法,求出原结构的其余反力和内力,最后绘出原结构的弯矩图,如图(c)所示。,A,B,M图,超静定结构的最后弯矩图M,也可利用已经绘出的 图 和MF图按叠加原理绘出,即。,(c),综上所述,力法是以多余未知力作为基本未知量,以去
8、掉多余约束后的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根据基本结构在多余约束处与原结构完全相同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求解多余未知力,从而把超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为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6.2.2 力法典型方程,前面用一次超静定结构说明了力法计算的基本原理,下面以一个三次超静定结构为例进一步说明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力法的典型方程。,图(a)所示为一个三次超静定刚架,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这里我们去掉固定支座C处的多余约束,用多余未知力 X1、X2、X3代替,得到如图(b)所示的基本结构。,(a),(b),由于原结构C处为固定支座,其线位移和角位移都为零。所以,基本结构在荷载q
9、及X1、X2、X3共同作用下,C点沿X1、X2、X3方向的位移都等于零,即基本结构应满足的位移条件为 1=0 2=0 3=0,(a),(b),上式就是三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根据叠加原理,上面的位移条件可以表示为,=,+,+,+,(b),式中:11、21、31 当X11时引起的基本结 构上沿 X1、X2、X3方向上的位移图(c);12、22、32 当X21时引起的基本结构上沿X1、X2、X3方向上的位移图(d);13、23、33当X31时引起的基本结构上沿X1、X2、X3方向上的位移图(e);1F、2F、3F荷载引起的基本结构上沿X1、X2、X3方向上的位移图(f)。,对于n次超静定结构,
10、用力法分析时,去掉n个多余约束,代之以n个多余未知力,当原结构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已知位移为零时,采用上面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n个方程,称为力法典型方程。具体形式如下:,在力法典型方程的前面n项中,位于从左上方至右下方的一条主对角线上的系数ii称为主系数,它表示Xi=1时,引起的基本结构上沿Xi方向上的位移,它可利用 图自乘求得,其值恒为正值;主对角线两侧的系数ij(ij)称为副系数,它表示Xj=1时,引起的基本结构上沿Xi方向上的位移,它可利用 图与 图互乘求得。,根据位移互等定理可知副系数ij与ji相等;方程组中最后一项iF不含未知力,称为自由项。它是由荷载单独作用在基本结构上时,引起的沿多余
11、力Xi方向上的位移,它可通过MF图与 图互乘求得。副系数和自由项可能为正值,可能为负值,也可能为零。,由于基本结构是静定的,所以力法典型方程中各系数和自由项都可按上一章位移计算的方法求出。解力法方程求出多余未知力Xi(i=1,2,n)后,就可以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求其余反力和内力。原结构的弯矩可由下面的叠加公式求出:,原结构的剪力和轴力可以根据平衡条件确定。,6.2.3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举例,根据以上所述,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步骤可归纳如下:(1)选取基本结构。去掉原结构的多余约束,以相应的未知力代替多余约束的作用。(2)建立力法典型方程。根据基本结构在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与原结构相应位置的
12、位移相同的条件,建立力法方程。,(3)计算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利用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公式,或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多余力Xi和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然后用图乘法计算系数和自由项。(4)解方程求多余未知力。将所得各系数和自由项代入力法方程,解出多余未知力Xi。,(5)绘制原结构的内力图。用叠加法绘制原结构的弯矩图,进而根据平衡条件确定剪力图和轴力图。1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刚架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时,通常忽略剪力和轴力对位移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时只考虑弯矩的影响。,6.3 位移法,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是以多余未知力为基本未知量,当结构的超静定次数较高时,用力法计算比较麻烦。而
13、位移法则是以独立的结点位移为基本未知量,未知量个数与超静定次数无关,故一些高次超静定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比较简便。,6.3.1 位移法的基本概念,位移法是以结构的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求解结点位移,利用杆端位移和杆端内力之间的关系计算杆件和结构的内力,从而把超静定结构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单跨超静定梁的计算问题。,。,为了说明位移法的基本概念,我们来研究图(a)所示的等截面连续梁。,此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如图虚线所示。由于B点为刚性结点,所以,汇交于此点的各杆在该端将发生相同的转角。,在分析上述连续梁时,我们可以这样考虑:把杆AB看作是两端固定的梁在B端发生了转角;把杆
14、BC看作是B端固定C端铰支的梁,在梁上受均布荷载作用,并在B端发生转角,如图(b)所示。,因此,如把结点B的转角 作为支座移动看待,则上述连续梁可转化为两个单跨超静定梁。只要能够计算出转角 的大小,就可以用力法计算出这两个单跨超静定梁的全部反力和内力。,下面分为四步讨论如何计算转角 的问题。第一步,增加约束,将结点B锁住。假设在结点B处加入一附加刚臂图(a),附加刚臂的作用是约束B点的转动,而不能约束移动,即相当于固定端。,A,(a)基本结构,B,C,于是图(a)所示的等截面连续梁变成了由AB和BC两个单跨超静定梁组成的组合体。我们把加入附加刚臂后的结构称为位移法计算的基本结构。在基本结构上受
15、外荷载作用,并使B点附加刚臂转过与实际变形相同的转角Z1=,使基本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原结构取得一致图(a),进而用基本结构代替原结构的计算。,第二步,在基本结构中,只有荷载q的作用,无转角Z1影响,如图(b)所示。其弯矩图可由力法计算如图(b)所示,在附加刚臂上产生的约束力矩为R1F。,(b),第三步,施加力偶,使基本结构的结点B产生角位移Z1如图(c)所示。在B端发生转角Z1的支座移动,其弯矩图可由力法计算得到,如图(c)所示,在附加刚臂上产生的约束力矩为R11。,(c),第四步,把基本结构的两种情况叠加,计算转角Z1。由叠加原理可得基本结构在两种情况下引起的约束力矩为R11+R1F。由于基
16、本结构的受力和变形与原结构相同,在原结构上没有附加刚臂,故基本结构中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应为零。即 R11+R1F=0。,如在图(c)中令r11表示当Z1=1时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即R11=r11Z1,则上式改写为 r11Z1+R1F=0上式称为位移法方程。式中的r11称为系数;R1F称为自由项。它们的方向规定与Z1方向相同为正,反之为负。,为了由位移法方程求解Z1,可由图(b)中取结点B为隔离体,由力矩平衡条件得出;由图(c)中取结点B为隔离体,并令Z1=1,由力矩平衡条件得出。代入位移法方程,得,(c),(b),求出Z1后,将图(b,c)两种情况叠加,即得原结构的弯矩图如图(d)所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力学 第六 静定 结构 内力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6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