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和代谢产物.ppt
《工业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和代谢产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和代谢产物.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推动生物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源,通常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即:,新陈代谢 分解代谢 合成代谢,微生物的代谢调控,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是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通过分解代谢酶系的催化产生简单分子、能量(一般以腺苷三磷酸即ATP形式存在)和还原力(reducing power,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来表示)的作用。,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在合成酶系的催化下,由简单分子、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复杂分子(有机物),分解代谢,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
2、ATP,H,一切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本质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明显的多样性。,根据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初级代谢,次级代谢,初级代谢:把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对机体具生理活性的物质,或为机体生长提供能量的物质的一类代谢类型。,初级代谢对生命活动是必须的,它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单体和多聚体物质,例如丙酮酸、各种氨基酸、核苷酸等。,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例如ATP。,初级代谢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具体包括:,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一般是稳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微生
3、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次级代谢并不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也不存在于整个生长时期,即次级代谢并非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但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例如抗生素、生长刺激素、色素、生物碱等。,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耗能反应,能量代谢就成了新陈代谢中的核心问题。,研究能量代谢的根本目的,是追踪生物体如何把外界环境中的多种形式的最初能源(primary energy sources)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通用能源(universal energy source)-ATP。,微生物的能量代谢,最初能源,有机物,还原态无机物,日光,化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通用能源,(
4、ATP),生物氧化的形式,脱氢,失去电子,某物质与氧结合,生物氧化的过程,递氢(或电子),受氢(或电子),脱氢(或电子),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生物氧化的类型,无氧呼吸,发酵,呼吸,生物氧化的功能,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产能(ATP),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HMP途径,ED途径,TCA循环,link1,以葡萄糖作为生物氧化的典型底物,它在脱氢阶段主要可通过4条途径完成其脱氢反应,并伴随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EMP途径,1.EMP途径(Embdem-Meyerhof-Par
5、nas Pathway),EMP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或己糖二磷酸途径(hexose diphosphate pathway),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EMP途径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2NAD+2ADP2Pi2CH3COCOOH2NADH 2H+2ATP2H2O,在其终产物中,2NADHH+在有氧条件下,可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6ATP;在无氧条件下,则可还原丙酮酸产生乳酸或还原丙酮酸的脱羧产物乙醛还原成乙醇。,1、EMP途径(糖酵解),EMP途径是多种微生物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其产能效率虽低,但其生理功能极其重要:供应ATP形式的能量和NADH
6、2形式的还原力;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途径的桥梁,包括三羧酸循环(TCA)、HMP途径和ED途径等;微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通过逆向反应进行多糖合成。,从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角度来看,EMP途径与乙醇、乳酸、甘油、丙酮和丁醇等的发酵生产关系密切。,2.HMP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HMP途径即已糖磷酸途径、己糖磷酸支路(shunt)、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磷酸葡萄糖酸途径(phosphogluconate pathway)或WD途径(Warburg-Dickens pathway)。,HMP途径的总反应式
7、为:6葡糖-6-磷酸12NADP+6H2O5葡糖-6-磷酸12NADPH 12H+12CO2Pi,2、HMP途径,H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供应合成原料:为核酸、核苷酸、NAD(P)+、FAD(FMN)和CoA等的生物合成提供戊糖-磷酸;途径中的赤藓糖-4-磷酸是合成芳香族、杂环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的原料;产还原力:产生大量的NADPH2形式的还原力,不仅可供脂肪酸、固醇等生物合成之需,还可供通过呼吸链产生大量能量之需;,作为固定的CO2中介:是光能自养微生物和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CO2的重要中介;扩大碳源利用范围:微生物利用C3C7多种
8、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连接EMP途径:通过与EMP途径的连接,微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从微生物发酵生产的角度来看,通过HMP途径可提供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例如核苷酸、氨基酸、辅酶和乳酸(异型乳酸发酵)等。,3.ED途径(Entner-Doudoroff pathway),ED途径又称 2-酮-3-脱氧-6-磷酸葡糖酸(KDPG)裂解途径。最早由Entner和Doudoroff两人(1952)在Pseudomonas saccharophila(嗜糖假单胞菌)中发现,故名。这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ED途径特点是葡萄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
9、速获得由EMP途径须经10步才能获得的丙酮酸。,ED途径的总反应式为:C6H12O6ADPPiNADP+NAD+2CH3COCOOHATP NADPHH+NADHH+,4.TCA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三羧酸循环又称TCA循环、Krebs循环或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这是一个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的重要生物化学反应,在各种好氧微生物中普遍存在。,是指由丙酮酸经过一系列循环式反应而彻底氧化、脱羧、形成CO2、H2O和NADH2的过程。,真核微生物,TCA循环的反应在线粒体内进行,其中的大多数酶定位在线粒体的基质中;原核微生物,例如细菌中
10、,大多数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内。只有琥珀酸脱氢酶属于例外,它在线粒体或细菌中都是结合在膜上的。,整个TCA循环的总反应式为:丙酮酸4NAD+FADGDPPi3H2O3CO2 FADH2 GTP 4(NADHH+),TCA循环的特点有:氧虽不直接参与其中反应,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运转(NAD+和 FAD 再生时需氧);每分子丙酮酸可产4个NADHH+、1个FADH2 和GTP,总共相当于15个ATP,因此产能效率极高;TCA位于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的枢纽地位,可为微生物的生物合成提供各种碳架原料,还与人类的发酵生产紧密相关。,(二)递氢和受氢,贮存在生物体内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经上述的4条途
11、径脱氢后,经过呼吸链(或称电子传递链)等方式传递,最终与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等氢受体(hydrogen acceptor或receptor)相结合而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发酵,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氧化区分成3种类型。,呼吸,无氧呼吸,生物氧化,有氧呼吸,1.呼吸作用(respiration),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1)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2)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12、FAD)和黄素单核苷酸(FMN),(3)铁硫蛋白(Fe-S),(4)泛醌(辅酶Q),(5)细胞色素系统,递氢体或递电子体,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受,产生了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1)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
13、ion),(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酸化产能反应。,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的特殊呼吸。,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又称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硫酸盐呼吸(sulfate respiration),硫呼吸(sulphur respiration),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碳酸盐呼吸(carbonate
14、 respiration),延胡索酸呼吸(fumarate respiration),link2,2.发酵(fermentation)(1)定义,泛指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广义的发酵,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即:,狭义的发酵,不同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作用,积累的代谢产物是不一样的。根据主要代谢产物将微生物发酵分为以下几个类型。,(2)微生物的发酵类型,乙醇发酵,乳酸发酵,丙酸发酵,混合酸发酵,丁二醇发酵,丁酸型发酵,乙醇发酵,
15、酒精发酵是最古老的一种发酵,它在化工、医药及食品行业的用途广泛。,酵母菌的第一型发酵,酵母菌只有在pH3.54.5(弱酸性)和厌氧条件下才能进行正常的酒精发酵,称之为酵母菌的第一型发酵。,葡萄糖,2丙酮酸,EMP途径,丙酮酸脱羧酶,2乙醛,2CO2,乙醇脱氢酶,2乙醇,NAD+,NADH2,NADH2,NAD+,关键酶,1分子,2分子,乙醇发酵对环境条件的变化十分敏感,乙醇发酵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如果变成好氧条件,乙醇形成就停止,葡萄糖分解的速度减慢巴斯德效应。,A.O2的作用,巴斯德效应产生的原因,在好氧条件下:(1)丙酮酸脱羧酶失活,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进入TCA循环。(2)高含量的ATP
16、及柠檬酸别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减慢葡萄糖酵解速度。,如果将发酵过程的pH值控制在微碱性(pH7.6左右)和厌氧条件下,酵母的乙醇发酵甘油发酵,得到的产物主要是甘油、少量的乙醇、乙酸和CO2 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乙醇发酵所需的pH是弱酸性的,pH3.54.5。,B.pH的作用,葡萄糖,丙酮酸,EMP途径,丙酮酸脱羧酶,乙醛,CO2,磷酸甘油脱氢酶,乙醇,NAD+,NADH2,NADH2,NAD+,磷酸二羟丙酮,乙酸,3P甘油,甘油,EMP途径,NAD+,NADH2,在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中没有ATP产生,所以这种发酵是在静息细胞中进行的。,乙酸的产生会降低培养基的pH值,使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
17、重新回到正常的乙醇发酵,所以,如果产品需要的是甘油,一定要控制好pH。,酵母菌在亚适量的NaHSO3(3)作用下可进行酵母菌的第二型发酵生成甘油和少量乙醇。,C.培养基成分的作用,葡萄糖,丙酮酸,EMP途径,丙酮酸脱羧酶,乙醛,CO2,磷酸甘油脱氢酶,NAD+,NADH2,NADH2,NAD+,磷酸二羟丙酮,3P甘油,甘油,EMP途径,NAD+,NADH2,复合物,NaHSO3,这里有少量的乙醇产生是为了维持菌体正常生长提供能量。,如果要利用酵母菌的第二型发酵来生产甘油,则培养基中的一定要亚适量NaHSO3(3),大量的NaHSO3对酵母有毒害作用。,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均在厌氧条件下),第三型
18、发酵pH7.6左右(微碱性),第一型发酵pH3.54.5(弱酸性),第二型发酵亚适量NaHSO3(3),甘油、少量的乙醇、乙酸和CO2,甘油和少量乙醇,乙醇,通过酵母菌的三个类型发酵的分析,可以看出工艺条件对发酵工业的重要性。工艺条件不同,发酵的产品性质和数量不同,其他类型的发酵也是如此。,例如,味精的生产,即是谷氨酸发酵,在生产中,NH4+的浓度直接影响谷氨酸的产量。NH4+浓度过高,产生的谷氨酸进一步转变成谷氨酰胺;NH4+浓度过低,发酵产物不是谷氨酸而是它的前体酮戊二酸。,工艺条件一定要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获得高产量!,乳酸发酵,乳酸发酵在工业上用于生产乳酸,在农业上用于青贮饲料的发酵,在
19、食品加工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乳酸是一种需求量很大的发酵产品。全世界每年乳酸的消费量为1315万吨,我国的乳酸生产量11000吨。,乳酸生产现在主要是化学合成,但化学合成法生产的乳酸是DL乳酸,发酵法生产的是L-乳酸。目前发酵法生产乳酸的产酸水平普遍在910,中试报道也达到1214,国外的产酸水平是18。,乳酸发酵是由乳酸菌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进行的。乳酸菌是耐氧型的厌氧菌,G+,无芽孢,有杆菌、球菌等。乳酸菌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可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乳酸。,葡萄糖,2丙酮酸,EMP途径,乳酸脱氢酶,2乳酸,NAD+,NADH2,NAD+,A.同型乳酸发酵,凡葡萄糖发酵后只产生2分子
20、乳酸的发酵,称同型乳酸发酵,葡萄糖,乙酰磷酸,PK途径,乙醛,乳酸脱氢酶,乳酸,NADH2,NAD+,3P甘油醛,NAD+,丙酮酸,乙醇,乙酸,CO2,B.异型乳酸发酵,凡葡萄糖发酵后产生乳酸、乙醇(或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异型乳酸发酵,这是一条在1960年代中后期才发现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通过HMP发酵葡萄糖的新途径。,C.双歧杆菌途径,特点:2分子葡萄糖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5分子ATP,乳酸发酵对我们食品工业和酿酒工业来说十分重要。例如,酸乳、泡菜、乳酪、酸奶油等的生产均通过乳酸发酵。甚至在香肠的制作中也需乳酸菌的参与。但在酿酒工业中乳酸菌是一重大污染菌。,
21、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一类肠道菌,例如,埃希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和CO2、H2,所以称为混合酸发酵。,产气杆菌、枯草杆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丁二醇,所以称之为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与丁二醇发酵,进行这类发酵的是肠道菌,不同的肠道菌具有不同的酶系来作用于丙酮酸,所以终产物是不同的。,丁酸发酵与丙酮、丁醇发酵,这类发酵是由专性厌氧菌梭状芽孢杆菌分解葡萄糖进行的。这类型发酵的终产物主要是丁酸、丙酮和丁醇。,葡萄糖,2丙酮酸,EMP途径,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酶,2乙酰CoA,丁醛脱氢酶,NAD+,NADH2,NADH2,NAD+,丁酰CoA,丙酮,丁醛,
22、丁醇,CO2,NADH2,NAD+,丁醇脱氢酶,丁酸,CoA转移酶,乙酸,乙酰CoA,在丙酮、丁醇生发酵过程中,pH要控制在4.5以下。,与丁酸发酵相类似的是己酸发酵,丁酰CoA经过类似脂肪酸合成途径合成己酰CoA,再生成己酸。己酸是一种香型物质,例如,白酒中大曲、特曲四溢的香气。乙酸还可作为食品添加剂。,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二、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无机物)光能自养型微生物(日光辐射能),生物合成起点是建立在对氧化程度极高的CO2进行还原(即C
23、O2的固定)的基础上。,异养微生物,生物合成起点是建立在对氧化还原水平适中的有机碳源直接利用的基础上。,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在生物体内是偶联进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间的联系,分解代谢的功能在于保证正常合成代谢的进行,而合成代谢又反过来为分解代谢创造了更好的条件,两者相互联系,促进了生物个体的生长繁殖和种族的繁荣发展。,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图,中间代谢产物的重要性,如果在生物体中只进行能量代谢,则有机能源的最终结局只是产生ATP、H2O和CO2,这时便没有任何中间代谢物可供累积,因此,合成代谢也不可能正常进行。相反,如果要进行正常的合成代谢,又须抽走大量为分解代
24、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中间代谢物,结果也势必影响具有循环机制的分解代谢的正常运转。,联接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中间代谢物有12种。,一、两用代谢途径,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EMP、HMP和TCA循环等都是重要的两用途径。Eg.葡糖异生作用(gluconeogenesis)。,在两用代谢途径中,合成途径并非分解途径的完全逆转。在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途径的相应代谢步骤中,包含了完全不同的中间代谢物。在真核生物中,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一般在细胞的不同区域中分隔进行;原核生物因其细胞结构上的间隔程度低,故反应的控制主要在简单的酶
25、分子水平上进行。,二、代谢物回补顺序,作用:当重要产能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物必须被大量用作生物合成的原料而抽走时,仍可保证能量代谢的正常进行。,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那些反应。,不同的微生物种类或同种微生物在不同碳源下,有不同的代谢物回补顺序。与EMP途径和TCA循环有关的回补顺序约有10条。,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TCA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业 微生物 代谢 调控 产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