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pt ppt课件.ppt
《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pt 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pt ppt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第三节 营养性贫血,儿科教研室,儿 科 学(Pediatrics),营养性贫血,课时安排:3节 教学课型:理论课教学目的要求:掌握:缺铁性贫血、营养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方法。熟悉:1、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 2、小儿贫血的定义、程度、分类。,造血系统疾病,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缺铁性贫血、营养巨幼细胞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难点: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 贫血的实验室改变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结合临床病案讨论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造血特点分为胚胎造血期和生后造血1、中胚叶造血期第3周开始,第6周减退,卵黄囊、血岛细胞分化
2、为原始有核红细胞。2、肝脾造血期肝造血自胚胎第6周开始,4-5月时最活跃,是胚胎中期主要造血部位,脾造血在胎儿8周以后开始。,小儿造血和血液特点,胎儿5个月后,肝脏造血逐渐减少,约于出生时停止造血,但脾脏制造淋巴细胞的功能可维持终身。3、骨髓造血期自胎儿4个月起骨髓出现造血活动,6个月后成为造血的主要器官。,生后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骨髓外造血,1、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1)出生后头几年所有骨髓均为红骨髓,全部参与造血,骨髓的潜在造血功能差,较易发生骨髓外造血。,生后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骨髓外造血,(2)57岁开始长骨中的造血组织逐渐被黄骨髓代替,18岁后仅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
3、、骨盆、颅骨、锁骨、肩胛骨等)和长骨的骺端。黄骨髓有潜在造血功能,当造血需要增加时,可重新转变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故年长儿、成人较少出现骨髓外造血。,生后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骨髓外造血,2、骨髓外造血正常情况下,出生2个月后,骨髓外造血停止,当婴幼儿遇到感染、贫血、溶血、骨髓受异常细胞浸润时,因骨髓造血储备能力小,生后造血:分为骨髓造血和骨髓外造血,肝脏和淋巴结可随时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此时肝脾淋巴结可肿大,血象可出现有核RBC和幼稚粒细胞,此为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当病因去除后又可恢复正常造血。,血象特点,(一)RBC数,Hb数(二)WBC数及分类(三)Pt
4、与成人相似(150-350)109/L(四)Hb种类正常人RBC内含有三种血红蛋白:成人型Hb(HbA1、HbA2);胎儿型Hb(HbF)成人的Hb:HbA1(95%)、HbA2(2-3%、HbF2%),血象特点,HbF:胎儿期HbA1:出生时30%;6-12月95%HbA2:出生时1%;12月2-3%了解Hb变化,对某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五)血容量-小儿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占体重10%,85ml/kg成人:占6-8%,60-80ml/kg,血象特点,小儿贫血,定义: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RBC和HB量低于正常.世界卫生组织 6月6岁Hb限于110g/L 614岁Hb限
5、于120g/L 程度:依据外周Hb或RBC数分为轻、中、重、极 重.,贫血程度,贫血程度Hb(g/L)分类轻度Hb90 g/L 中度Hb 60 g/L 重度Hb 30 g/L 极重度Hb 30 g/L 新生儿:轻度 Hb120g/L;中度 Hb90g/L;重度 Hb 60g/L;极重度Hb 30g/L;,贫血的分类,根据贫血发生的原因分为:RBC生成不足、RBC破坏过多、失血性贫血1.RBC生成不足(1)造血物质(营养)缺乏:由于食物中缺乏,吸收不良和需要增多所致(缺铁性贫血、VB12叶酸缺乏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VitB6缺乏、VitC缺乏、蛋白质缺乏、铜缺乏.,贫血的病因分类,(2)再生障
6、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3)其它:感染、癌症性贫血、肾病所致贫血。,贫血的病因分类,2.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可由RBC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1)RBC内在缺陷:a.红细胞结构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酶缺陷:G6PD缺乏、PK缺乏 c.血红蛋白异常(地中海贫血),贫血的病因分类,红细胞外在因素 a.免疫性:新生儿溶血症,由被动获得性抗体所致;自身免疫性溶血,由主动产生抗体所致.b.非免疫性:由药物、毒素、理化因素(物理、化学)感染、脾亢、DIC等因素所致.3、失血性贫血急性(外伤性)、慢性(钩虫病、溃疡病、肠息肉),贫血的形态
7、分类,根据RBC平均容积(MCV,正常值80-90fl)和RBC平均Hb浓度(MCHC94,MCHC94 32 32-38(正常)病因:VitB12、叶酸缺乏,贫血的形态分类,MCV(fl)MCH(pg)MCHC(%)正细胞性贫血 80-94 28-32 32-38病因:再障、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小细胞低色素 80 28 30 性贫血病因:缺铁、感染性、地中海贫血,小儿贫血的诊断要点,贫血实际上不是一个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和综合征,诊断分为二步(1)有无贫血和程度;(2)查明贫血的性质和原因,才能进行有效合理的治疗。对贫血患儿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小儿贫血诊断要点,发病年
8、龄:小儿时期的贫血多具有年龄特点,新生儿溶血病;2-3个月生理性;婴儿期营养性、溶血性、感染性;学龄前、学龄期造血系统疾病(再障、白血病)、慢性失血;,小儿贫血诊断要点,病程经过和伴随症状:起病急、进展快(溶血、失血)、慢(营养性、慢性失血)黄疸、Hb尿溶血,骨骼疼痛白血病或其他骨髓浸润性疾病.个人史:着重喂养史(方式、食物质、量、添加辅食),生长发育史、慢性失血多有生长发育障碍,籍贯(地中海贫血、G-6-PD缺乏均在南方).,小儿贫血诊断要点,家族史:与遗传有关的贫血(球形RBC增多症、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常有阳性家族史)。全面体检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其生长发育、营养、皮肤黏膜(黄疸、苍白、出血
9、),指甲、头发、肝、脾、淋巴结.,小儿贫血诊断要点,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选择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由简繁。所有贫血病人:RBC.Hb.RBC形态,WBC+DC、Pt、Ret,对大多数贫血可作出初步诊断或提供进一步诊断的线索。,小儿贫血诊断要点,骨髓检查:直接了解骨髓造血情况。其他: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如RBC脆性试验,血红蛋白分析,RBC酶活力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治疗贫血的关键。2、药物治疗如Fe剂,VitB12、叶酸。3、输血疗法当贫血引起心功能不全或血红蛋白30g/L时,输血是抢救措施,对长期慢性贫血若代偿功能好不必输血,每次输血量宜少,速度宜慢,一般选用浓缩红
10、细胞,每次510mg/kg或经盐水洗涤后的同型红细胞。,治疗原则,4、一般治疗和并发症的治疗加强护理,科学喂养,防治感染、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紊乱等。,缺铁性贫血,定义 是由于体内储存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是营养性贫血最常见的类型。,缺铁性贫血,人体内铁可分为二类:1.功能铁,约占70%,主要是血红蛋白铁,其次为肌红蛋白铁.2.储存铁:约占30%,主要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不足 婴幼儿及青少年生长发育时期、妊娠和哺乳期妇女需铁量增加。3、生长发育因素4、铁吸收障碍 铁吸收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五章造血系统疾病pt ppt课件 第十五 造血 系统疾病 pt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