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
《审计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基础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计学基础,第四章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目录,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案例及分析,本章小结,4.1审计方法,4.1.1 审计方法概述P56 1.研究审计方法的目的 2.审计方法选用要求,4.1.2 审查书面资料的方法,审阅法;核对法;验算法;分析法;顺查法;逆差法;详查法;抽查法;,查账方法,审阅法,会计资料的审阅,其他资料的审阅,审阅的技巧,核对法,会计资料间的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核对法,会计资料间的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核对法,会计资料间的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
2、,核对法,会计资料间的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实物的核对,核对法,会计资料间的核对,原始凭证审阅(间接证据)例如,审阅购料业务的原始凭证时,首先要察看有无购料发票、购料发票是否为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被审计单位为一般纳税人),发票的抬头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日期是否是被审计期内。所购物料是否为生产所需,有无请购单,采购地点、供货单位是否与采购合同相符,材料入库有无收料单或使用人的签收单,证明材料确已收入。采购单价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货款计算是否正确,有无已付款的支票存根,存根金额与购货发票、合同金额是否相符。如采用折扣方式购料,付款时间是否在折扣期,折扣的计算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等
3、。审阅原始凭证时,也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例如,预先收集有关经办人员的签字盖章,供货单位的公章等,以便核查是否真实,最后还要看购货发票是否盖有“付讫”及其日期的图章等。从上述可知,审阅原始凭证,必须将有关单据全面地相关联系地审阅,即要审阅有关的一系列资料,才能取得充分可靠的证据,作为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记账凭证审阅(间接证据)例如,审计人员在审查某企业12月份销售收入业务时,发现一张记账凭证的记录为“借:应收帐款200 000元,贷:销售收入200 000元。”按常规,作为记录产品销售收入的记账凭证,应附有产品销售发票的会计入账联等其他单据,但这张记账凭证却未附任何原始凭证。通过进一步查询得知,
4、被审计单位为了完成当年的利润指标,添制了这张虚假的转账凭证,并准备下年初用红字冲回。,账簿审阅(直接证据)例如,审查企业其他应收帐款明细分类账。一般的业务记录都有借方、贷方,即便有几笔借方记录,也属金额较小、时间较短的正常业务。经查有一笔500 000元的借方记录至年底仍未归还,后经进一步核查,原为投资单位抽走的投资款。,报表审阅 报表的审阅比较复杂。财务报表的审阅决不止采用审阅一种技术,而是一个复杂的应用有关审计技术体系的问题。从审阅技术上讲,应着重审阅报表的项目是否填列齐全,表内的对应关系和平衡关系是否正确无误、报表附注是否填写、有关主管经营人的签字盖章是否齐全。,其他资料审阅 例如,审阅
5、预算、计划、方案时,应注意制定的是否切合实际、有无相应的措施等;审阅合同时要注意合同主要条款的内容是否完备齐全并合法,措辞是否明白准确;审阅规章制度时要注意其内容是否合理、有关的规章制度是否都已订立等。,审阅的技巧-从有关数据的增减变动有无异常,来鉴别判断被审计单位可能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从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反映经济活动的真实程度,来鉴别判断被审计单位有无问题;-从会计账户对应关系的正确性,来鉴别判断被审计单位有无问题;-从时间上有无异常,来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问题;-从单位购销活动有无异常,来鉴别判断被审计单位有无问题;-从业务经办人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思想品德,来鉴别判断可能存
6、在的问题;-从资料本身应具备的要素内容,去鉴别判断问题存在的可能性。,会计资料间的核对-证证核对(即将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汇总记账凭证与分录记账凭证核对,查其是否相符)例如,审查材料采购业务,为了查明所购材料是否已经收到,可将购料发票与收料单核对,检查其日期、品名、规格、数量是否相符。,-帐证核对(即将记账凭证、某些原始凭证与账簿核对,查明账证是否相符)例如,将银行存款支出凭证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应根据凭证的内容核对日记账上所记载的日期、记账凭证编号、支票号码、对方科目、金额、内容摘要等是否相符。,-账帐核对 例如,审计人员审查某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时,发现应付帐款项目余额1 500 000元
7、比其明细分类账余额合计1 450 000元多出50 000元,将明细表与明细分类账各账户余额核对无误。再核对资产负债表上预付账款项目余额250 000元,与其明细分类账合计数200 000元核对多出50 000元。凭经验看出可能有同一客户,既为购货人,又为供货人,由于过账串户引起上述不符。审计人员将“应付帐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同记账凭证核对,发现某月将应过入“应付帐款”明细分类账户该客户贷方的50 000元误过到“预付帐款”明细分类账的贷方,以致引起了上述帐帐不符的情况,通过审阅取得了书面显示证据,查明账簿之间不符的问题。,-帐表核对(即将报表与有关总账和明细账核对,查明账表是否相符)帐表之间
8、的核对应注意账簿的记录时间、明细科目、金额等同报表是否相符。此外,还注意是否严格按照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有无虚构数字、混淆会计期间等情况。,-表表核对(即将不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查明相关数字是否相符)例如,利润表中的税后利润应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净利润相核对;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应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年末未分配利润相核对。,会计资料与其他资料的核对-核对账单(即将有关账面记录与第三方的账单进行核对,查明相互是否一致,有无问题)例如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核对-核对其他原始资料(即将会计资料同其他原始记录进行相互核对,查明有无问题)例如成本计算单与在产品盘点表核对,-有关资料记录与
9、实物的核对(核对账面上的记录与实物之间是否相符)例如固定资产的盘点,验算法(又称重新计算法,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书面资料的有关数据在审阅、核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计算,以验证原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内容:-有关审计项目小计、合计、累计、平均数和差积商的验算;-各种按规定计提比率的验算;-成本费用归集和分配结果的验算;-各种财务分析指标数值的验算等,审查书面资料方法 按照取证的先后顺序分(以会计资料的形成顺序为标准)顺查法(正查法)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程序,依次对凭证、账簿、报表各环节进行逐一检查核对的一种审核方法。逆查法(倒查法)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程序的相反顺序,依次审查报表、账簿和凭证资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计学 基础 审计 方法 证据 审计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