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doc
《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f you want to live an ordinary life, you will encounter ordinary setback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 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1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的一切鼓励了我。安妮在1942年6月12日开始写日记,写的是关于他们藏在后屋的生活,我认为她很开朗,可是在1944年8月1日最终一篇日记里她却说:我的灵魂是一分为二的,这一方面具有我那放纵的乐观性情,我的这一面通常埋伏着,等着把我那更美,更纯洁,更深沉的另一面排挤掉。不错,没有人了解安妮的好的一面!我很喜欢安妮说的这几句话:“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
2、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只要还有这些,只要还有这阳光,这无云的蓝天,只要我能看到这些,我就不会忧伤!”安妮的这几句话鼓舞了我,她是那么坚强,我很佩服她,在那样的险境里,居然还能那么开朗!我觉得安妮日记比我以前看过的书更具有真实性,因为这本书不是编出来的。我在看安妮日记的时候,总会把安妮所处的环境和自我比较,犹太人没有自我的国家和土地,到处迁徙,只能靠经商维持生计。他们迁到西欧后,遭到当地封建主的歧视。安妮是在德国人的歧视下长大的,而我却是和平平等的社会下成长的。平时体育课上跑508总是坚持不下来,老跑1分58,别人的最高成绩是1分35,我很羡慕,自从开始看安妮日记,跟安妮的生活
3、状况相比,我的生活活多好啊,安妮喜欢上学,可因为她是犹太人,之后上不了学,我却还能上学就有了自信心,上星期四体育课测试508我跑了1分47,我很兴奋,虽然这成绩对于别人来说,很小菜一碟,但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是不错的成绩了。我明白我出了这种成绩,是因为安妮有着的坚强精神,她那种精神打动了我。我很喜欢这本书!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2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信念、期望、意志、梦想所有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只要想要都能够得到。还有春风、细雨、皎洁的月华、还有灿烂的星辉世间多少滋润心灵的完美风物,都是免费的。包括我在安妮日记中读到的从头至尾,充斥着“爱”、缓缓沁入我的心脾。*开头就流露出作者对这本日记的爱。“我
4、要这日记当我的朋友,还要为这位朋友取一个名字,叫吉蒂。”安妮对自我的一本小小的日记如此珍惜,把自我感动的、感触的每一件事情都告诉这位朋友,可见这本日记对于安妮是一位知己、一位无话不谈的知己。同样地,安妮对他最要好的同学也充斥着爱,她的名字是汉妮莉。*中有一段的描述异常生动不得不迫使我把它摘抄下来。“我看见她衣服破烂,面容消瘦憔悴。她注视着我、大大的眼睛里带着那样的哀伤和责备、我看出里面的意思,哦安妮,你为什么抛弃我?救救我,救我离开这个地狱!我却救不了她。”那种极度的悲痛的心境凝结在安妮的心里。爱和抛弃使安妮产生了强烈的内疚之情。这种痛苦比热锅上的蚂蚁还要烫,比火山爆发还要剧烈。它是一种无法表
5、达的疼痛,可是我们都能理解。仅有心中存爱,才会所以产生无比的痛。安妮还爱写。写作使她摆脱所有的俗虑、使他的精神鲜活振奋!同大部分人一样安妮以往也抱怨过。哀叹自我不会画画,但她最终意识到自我至少还能写。珍惜自我所拥有的,不要去抱怨别人有而自我没有的东西,因为自我也拥有很多而恰巧是别人所没有的。安妮认识到了这点,她珍惜自我的这一优点,写了好几篇童话。她期望自我有一天能成为作家,对梦想的爱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可是我们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安妮那样付诸于行动的,不是吗?安妮还爱自然。她向往蓝天、鸟鸣、月光、正在绽放的花朵。我们可能也爱自然但必须没有她那么深刻。因为仅有失去了、我们才会珍惜。那时安妮住在密室
6、里,要看到蓝天、听到鸟鸣已经成为梦想了,不可能做到,所以才会有这种感觉。作为幸福的我们应当珍惜这一权利,溶于大自然的权利。安妮还爱很多很多,写也写不完。可是从上文已经能够看出安妮的心灵被爱滋润了。她充满了爱。整篇安妮日记无时无刻都散发的浓郁的爱。安妮日记使我们懂得很多很多,体会到了人间无处不在的爱。让我们打开发现爱的眼睛。去看见、去感受、去珍惜那免费而又珍贵的爱。安妮日记中学生读后感3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为犹太人的女主人公安妮弗兰克一家为躲避德国纳粹的抓捕,躲进了安妮父亲公司中的一所”秘密小屋”里,与达恩先生一家和牙医杜赛特一齐生活了两年。这八个犹太人聚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妮 日记 中学生 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