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六章经济增长.ppt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经济增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六章经济增长.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理论,第六章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t,顶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谷底,潜在增长路径,实际经济活动,Y,宏观经济学两个不变的基本问题: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基本概念,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二、经济增长的源泉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四、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一)定义: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增加。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二)经济增长的六大特征:人均产值和人口增长率高。生产率的增长速度高。经济结构的变化速度快。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增长在世界范
2、围内迅速扩大。全世界的增长情况不平衡。,二、经济增长的源泉,根据总生产函数关系,产量的增长可分解为三个独立的来源:劳动L资本K全要素生产率TEP-技术进步,丹尼森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生产要素投入量劳动力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资本(包括土地)在数量上的增加 总(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从农业和小本经营中重新配置到更有效的用途上去,即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的节约知识进展以及它在生产上的应用,1948-1973年美国实际国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年平均增长率3.56%,1.56%来自于全部要素投入量的增长,1.98%单位要素投入产出量的增长,1.02%劳动投入量增长,0.56%资本投入量增长,1.41%知
3、识进展,0.42%规模经济,0.37%资源配置改善,0.22%不规则因素变动抵消,美国竞争力领先的秘密,经济增长来自于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劳动生产率靠什么增长?事实上,美国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三个来源资本的深化、技能的提高和效率的增进:资本的深化-一个企业增加资本投资,用更好的机器、设备、建筑物装备一名工人,他每小时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就会增加,这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一个来源。年美国农场主使用锄头和镰刀时,要用个小时生产蒲什尔小麦;到了年,美国农场主买来了大型拖拉机和康拜因,生产同样多的小麦只需要小时,这就是增加资本投资而取得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资本的增加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假定一个企业增
4、加新工人,并为给新工人配备与原有工人所使用的同样装备而增加投资,则不增加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技能的提高-一个打字员最初一小时只能打字,经过培训一小时能打万字。这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人通过更多的教育、培训、经验积累,提高了技能,因而能够有更多的产出,这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二个来源。效率的增进-通常,当企业能够更好地组织和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设备和工人时,就能增进生产效率。增进效率的途径,一个是生产流程的创新。增进效率的另一个途径来自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比如,企业家想出了做生意的新方法,或者进行风险投资,试制新产品,成功后产品升级,实现了更高的价值,同时体现为利润的提高、效益的增进和劳动生产率的
5、提高。,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提供的资料:使用索罗增长模型测算的结果表明,1978-2002年我国经济平均年增长9.3%,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 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扩张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推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6875.9亿元(调整前)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了8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政治家、思想家纷纷探讨“中国发展之谜”。短短23年,中国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和总体小康、从落后到初步兴旺的重
6、要历史性跨越,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原因是什么?从大的方面看,主要有五个层面和十大因素之说。,三、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中国经济增长的五个层面,第一,生产要素或者说生产力的要素 资本、劳动(人力资本)、技术 第二,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组织 第三,经济制度 第四,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 第五,地缘条件,第一,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人们将各种生产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一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一斯旺模型)以及剑桥经济增长模型。从增长的动因看,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出效率规定了经济增长的幅度。
7、从经济增长核算看,总产出的增长可分解为不同要素增长的贡献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经济增长率=劳动投入的贡献+资本投入的贡献+全要素生产率(TFP)。,第二,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产业组织:是指分工和专业化的方式。生产要素投入的技术组合和分布规定了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组织的类型。而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的组织反映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和技术水平,从而表现经济发展的程度。,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产业结构变动的典型特点是: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
8、所占比重迅速下降。,说明中国在这一时期所进行的农村和农业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使得工农业比例不协调的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第二阶段(1985年-1992年):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总体特征是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迅速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迅速下降。,在这一阶段,资源配置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特别是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阶段(1993年-2005年):第二产业高速发展时期。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是基础设施包括能源、交通和通讯设施迅速发展,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这个时期,重工业比重显著增长,电力、钢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六 经济 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7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