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ppt
《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一二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第一章 导论,第一 节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宏观经济学密切地联系着我们的生活;一国政治中心;国际政治中心;经济政策的制定是领导者的事,但解释整体经济的任务落在经济 学家身上;,1.宏观经济学的对象,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经济学。,1)短期产出的决定与变动?,2)中期产出与价格的调整?,3)总产出的长期增长?,2、宏观经济学要平衡的四个市场 及部分关键问题,1)产品市场国内生产总值,2)货币市场通货膨胀,3)劳动力市场失业率,4)国际市场贸易余额,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总量分析法,3、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 1)宏观经济学的
2、特殊研究角度与范围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广义讲就是“效率配置”,具体说:第一,生产效率;第二,配置效率;第三,跨时期效率。宏观经济学就是研究第三:跨时期效率,目的是“对人们提出的减少经济波动,稳定经济增长的命题加以研究”。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经济制度条件下,在经济长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某一较短时期内由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所决定的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能够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调节政策,以改进经济的“跨时期效率”。,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产效率、配置效率、企业利润最大化、产业经济结构问题;宏观经济学:它研究个别行为主体所面对的一类
3、特定的问题:如消费与储蓄行为、投资行为就业行为等与跨期效率相关的问题;宏观经济学是在给定的制度条件和微观效率条件下,也就是在给定的总共给条件下,研究有需求的波动而引起经济波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短期内”采取措施尽可能快地克服波动的问题。如有人认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短缺或通货膨胀),是由于供给不足,而供给不足是由于企业无效率,投资无效率。这就把宏观问题与微观问题绞在一块了。再如把宏观经济波动归为结构失衡属类似情况。,3)宏观经济学与增长理论问题,第一,增长理论研究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问题和何种长期增长率的问题;如技术进步、何种储蓄率最优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波动”问题。第
4、二,增长理论研究的是“真实变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如收入、消费、储蓄、投资、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等,而宏观经济学则更进一步研究“名义变量”,如货币、金融资本、信用、通货膨胀、汇率等。,微观经济学以价格决定问题为核心,因而可称其为”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决定问题为核心,因而也被称为“收入理论”。,4)国际经济学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第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国内经济关系的最基本区别:在国内,生产要素至少在原则上是可以自由流动的,而在国际上,可流动的只是商品,不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从其载体“劳动”和“资本”中抽象出来的)第二,国际经济学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
5、经济学的出发点(要素的流动性)和落脚点都不同;,总量分析法(制度的处理)经济模型法:是对经济现实的概要性描述;(假设问题:临时性的、永久性的)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静态、比较静态、动态分析法;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流量分析与存量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4、宏观经济学的方法,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演变,1、孟可列钦的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重商主义的出现(1615)(1517世纪),2、17世纪中叶,随着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在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古典学派也取代了重商学派称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歇尔、庇古;斯密1776年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
6、原因研究一书,是古典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提出了”经济人“的假设和“看不见的手”的思想。,古典学派的几个假设:,假设一:各种价格都是充分弹性的,因而能够迅速做出调整以出清所有市场。假设二:货币中性;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中,其实质仍然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交换;假设三:供给可以创造需求(萨伊定理),总供给总是等于总需求。因而供给分析是经济分析核心。根据上述观点,市场经济在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用方面是有效率的,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萨伊定律的主要内容:萨伊定律的核心思想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这一结论隐含的假定是,循环流程可以自动地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它包含三个要点:(1
7、)产品生产本身能创造自己的需求;(2)由于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作用,不可能产生遍及国民经济所有部门的普遍性生产过剩,而只能在国民经济的个别部门出现供求失衡的现象,而且即使这也是暂的;(3)货币仅仅是流通的媒介,商品的买和卖不会脱节。根据萨伊定律,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由于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因而社会的总需求始终等于总供给。,凯恩斯主义 19291933的经济大危机,导致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总产出就业量,总有效 需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边际消费倾向,收入水平,资本的边际效率,利率,又叫预期利润率,货币数量,流动偏好(货币需求),投
8、机货币需求,交易货币需求,凯恩斯认为:非自愿失业的产生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是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造成的,而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又是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决定的。三个基本心理规律:1、消费倾向规律;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3、流动偏好规律;凯恩斯主义的三个基本特点:1、非市场出清假设;2、货币非中性假设;3、凯恩斯分析的重点放在短期。凯恩斯结论:政府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的积极干预,对于消除非自愿失业是必要和有效的。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派将传统的价值和分配理论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结合起来,并在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方面补充和发展了凯恩斯理论。,70年代西方国家大多陷入了经济
9、“滞涨”的泥潭,给凯恩斯理论带来了致命的冲击。,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弗里德曼、卢卡斯、菲尔德斯坦等人对凯恩斯主义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提出了自己的宏观经济理论:现代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在理性预期学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济学派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人”概念从确定环境引入到“理性预期”的非确定环境。理性预期使得政府的政策归于无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努力弥补凯恩斯主义缺乏微观基础的缺陷,在吸收了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某些方法和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价格粘性理论在内的一系列理论,称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观点与本书的结构,一、基本观点
10、(宏观经济学各流派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一、在短期,产出水平、价格不变,产出的波动主要是需求的变动引起的。故短期进行需求分析。第二,在中期,产出水平不变,价格可变,价格的变化与供给和需求都有关,故中期需进行供求分析。产出和价格的调整又关系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第三,在长期,工资和价格可以充分调整,故经济的长期实际产出仅有供给因素(生产要素和技术状况)决定。第四,宏观经济学需建立在对个体行为进行分析基础上的微观基础。,二、本书的结构(5篇13章)第一篇: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二篇:产出的短期波动 第三章 商品市场;第四章 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第五章 开放经济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
11、第三篇:产出与价格的中期调整 第六章 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与劳动市场;第七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第四篇:产出的长期增长 第八章 增长的源泉与核算;第九章 增长理论与政策第五篇: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十章 消费;第十一章 投资;第十二章 货币市场 第十三章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作业:简述凯恩斯学派与古典学派理论假设的基本区别。,第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概念,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或附加价值总和。国内生产净值(NDP):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后,就得到国内生产净值。,衡量国民收入的
12、概念: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内生产总值的理解:,1、GDP是市场价值2、“所有的”3、“最终”4、“物品与劳务”5、“现期生产的”6、“一个国家之内”7、“在某一既定时期内”,计算GDP的规则,1、苹果与橘子相加2、二手货3、存货的处理4、中间产品和增加值5、住房服务与警察、消防员服务的价值估算,二、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GNP)定义:是一国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额。在一个没有贸易和要素流动的封闭经济中,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是相等的,但在开放经济中这两个数值通常是不等的。净要素支付(NFP
13、):指国外付给国内生产要素的收入减去国内付给国外生产要素的收入。关系式:GNP=GDP+NFP,表1:19801990年美国的GNP、GDP及净要素收入NFP(10亿美元单位),年份 GNP GDP NFP,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2732.03052.63166.03405.73772.24014.94232.64515.64873.75200.85463.0,47.652.151.249.947.440.734.429.033.537.638.6,2684.43000.53114.83355.93724.83974.1419
14、7.24486.74840.25163.25424.4,三、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1)名义的GDP(Nominal GDP)以一定时期市场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名义的GDP。计算公式:2)实际的GDP(Real GDP)以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表示的国内生产总值,称作该时期的实际的GDP。计算公式:实际GDP具有长期增长和短期波动的特点,名义GDP和实际GDP,项目苹果梨子合计,2002年的名义GDP产量20*价格0.1=2产量30*价格0.2=6 8,2003年的名义GDP产量22*价格0.12=2.64产量33*价格0.22=7.26 9.9,2003年的实际GDP产量2
15、2*价格0.1=2.2产量33*价格0.2=6.6 8.8,表:名义GDP与实际GDP,价格与产量,年份 热狗价 热狗产量 汉堡包价 汉堡包价,200120022003,1(美元)2(美元)3(美元),2(美元)3(美元)4(美元),年份 计算实际GDP(基年是2001年),年份 计算名义GDP,2001(每个热狗1美元*1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50个热狗)=200美元2002(每个热狗2美元*15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3美元*100个热狗)=600美元2003(每个热狗3美元*2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4美元*200个热狗)=1200美元,年份 计算GDP平减指数,2001(
16、200美元/200美元)*100=1002002(600美元/350美元)*100=1712003(1200美元/500美元)*100=240,100(个)150(个)200(个),50(个)100(个)150(个),2001(每个热狗1美元*1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50个热狗)=200美元2002(每个热狗1美元*15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100个热狗)=350美元2003(每个热狗1美元*200个热狗)+(每个汉堡包2美元*200个热狗)=500美元,4.GDP平减指数(GDP的隐含价格平减指数),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反应了经济中物价
17、总水平 所发生的变动;,P当年,P基年,GDP平减指数的定义将名义GDP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衡量产量-实际GDP;另一部分衡量价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GDP平减指数,补充:经济中另外经常用到的两个概念:环比、同比的定义。,四、GDP与经济福利,1)GDP是衡量社会福利最好的指标GDP没有直接衡量生活中许多有意义的东西,但它确实衡量了能使我们过上这份有意义生活 的投入能力。,2)GDP并不是衡量经济的完美指标没有衡量休闲所带来的福利;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反应产品质量的改进;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 包括进来;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及产出的外部价值;GDP没有涉及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第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7103.html